《新疆追記》3、深入維吾爾人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3、深入維吾爾人   
                
            1999年的元旦剛過,我先去寧夏找一位多年的回族朋友A。1984年我在黃河漂流時和他認識(他送我的救生衣在漂流途中救過我的命),當時他是黃河上的水手,現在成了私營企業家。錢雖然掙了不少,然而總是懷念當年浪跡天涯的時光。聽到我要去新疆,便要和我同去。正好我的研究中包括回族,他可以提供很多幫助,當然我也愿意和他重溫在高原荒野以酒當歌的早年。于是我們約定在銀川匯合,開上他新買的一輛桑塔納2000上路。 
                
              我們在寧夏回族地區一路走村串鎮,看當年回民起義的戰場,參加開齋節禮拜,深入百姓人家,聽販毒者自述。進入甘肅,左宗棠的行軍大道在古長城和祁連山之間綿延不絕,走過古代那些聲名顯赫的郡城要塞,僅是那一個個地名都足以讓人沉浸于歷史。我們在橫掃的風雪中進入新疆,那里冰天雪地,廣闊無垠。 
                
              新疆一直是我神往之地。這一次是我第五次到新疆。前四次有兩次是自己開車走,走遍了新疆所有地區。不過以前只是為旅行,沒帶任何研究目的。我們直奔烏魯木齊,住進市中心一家名叫“鴻春園”的旅館。我讓A自己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我自己留在烏魯木齊,成天奔波于政府部門、研究機關、出版社和書店,以“文學創作”的身份把凡是有關新疆的文字盡可能搞全——這是我此行的第一個目的。以后我將用幾個月時間在北京閱讀和消化那些材料,為夏天再來新疆實地采訪做準備。我此行的第二個目的是結交維吾爾族朋友。研究新疆問題,只在漢人圈子里打轉是一種荒謬,但這種荒謬正是目前中國研究新疆問題的現狀。進入維吾爾人的圈子,并不意味只是和維吾爾人打表面交道,那容易,而是能不能進入他們的心,對漢人而言,那可不是一般的困難。 
                
              維吾爾人與漢人之間的相互敵視我早知道。雖然我數次到新疆,走了很多地方,卻從來沒有與維吾爾人打過稍微深入的交道。1993年我準備開車去維吾爾人聚居的南疆,所遇到的漢人無不警告我維吾爾人兇險,漢人在那里如何不能保障安全。我為此專門去新疆軍區了解情況。接待我的軍官以非常強烈的口吻告誡,一輛車最好不去南疆,如果一定去,要遵循“三不”原則,即在維吾爾人聚居區不停車,不過夜,不接觸(這也正是軍區的人遵循的原則)。結果那次我放棄了去南疆,因為若是遵守那“三不”,我不知道去的意義還有什么。 
                
              在新疆旅行和在西藏旅行,最大不同就在身處民間時的感覺。在西藏,和藏人普通百姓打交道時不需要有担心,他們親切友好,不會因為你是漢人而表現敵對。在新疆卻常有恐懼之心,漢人一般不敢單獨下鄉,不敢置身于維吾爾人中。當然有很大的成分是被傳聞誤導和夸張,屬于自我驚嚇。但的確也可以感受到維吾爾人對漢人的敵意。如在烏魯木齊的維族餐廳吃飯,只要我離開一塊同往的維族同伴,遇到的眼光就常有不友好的,有時還會遇到挑釁。但是回到維族同伴身邊,立刻毫無問題。只要一個維吾爾人向其他維吾爾人介紹“這是朋友”,他們個個都會變得溫和有禮,讓你放心。 
                
              這就是我必須結交維族朋友的原因。按照我的計劃,準備夏天去南疆采訪,要進到維族百姓中間去,了解他們對新疆問題的看法,那靠自己硬闖是行不通的,必須有維族朋友引路。我這次到新疆,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在這里。只為收集資料,通過北京的渠道,不跑這一趟也能做到大部分;而要找維族朋友,則必須親自來,不是來采訪,是要喝酒、談心、取得他們的信任。 
                
              接待我的軍官以非常強烈的口吻告誡,一輛車最好不去南疆,如果一定去,要遵循“三不”原則,即在維吾爾人聚居區不停車,不過夜,不接觸(這也正是軍區的人遵循的原則)。
                 做到這一點不容易。維吾爾人對漢人的不信任根深蒂固。尤其是在民族問
                
            題上,他們為什么要信任一個屬于壓迫民族的人,為什么要告訴你他們的真實想法?為什么要引你去見他們的親友?這樣做是不是在引蛇入室?我被他們接受,主要是《天葬》一書。他們認為應該幫助我寫出一本談新疆問題的《天葬》。一位維族朋友說,考托福填表時,表上列出的0-99個民族條目中竟然沒有維吾爾族,他只能在“其他”一欄上打勾。由此他意識到,雖然他的民族有近一千萬人,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世界卻不知道,更不要說明白有新疆問題。 
                
              經過一系列的接觸、談話、餐廳和酒吧里的徹夜長飲,我逐漸擴大朋友圈子——維吾爾人、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柯爾克孜人。他們幫我計劃夏天的旅行,各地的接待,陪同、翻譯、車輛等。有Q提供的資金支持,有這次布下的關系網,我相信我可以完成一個出類拔萃的研究,效率也會比寫《天葬》高很多。                 
                
              相反是在漢人那里,我卻找不到這種友情。雖然我動用了與新疆有關的所有資源,請各方面朋友給我介紹關系。但是到了新疆,卻發現人們多數表現冷漠,似乎疑慮重重,不愿意沾惹是非,也不認為新疆的問題需要由我來搞。我只接觸了其中的兩個人,而他們都和我后來發生的事情有關。 

王立雄 2013-08-23 18:21:43

[新一篇] 《新疆追記》2、身份

[舊一篇] 《新疆追記》4、我對一次請客的猜測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