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創造 第十六章:如何被人喜愛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十六章:如何被人喜愛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討人喜歡,更希望被人愛。我們也想使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有地位,有分量。受到重視,擁有可以談心、能夠甘苦與共的朋友。
市面上有許多報章雜志都曾告訴過我們如何才能使自己受人歡迎。他們告訴我們的方法是,要先使自己變得可愛些才會被人所喜愛,所以不要去頂撞別人,要對別人說他們想聽的話,與同事相處要表現得世故點,回到家中要隨和些。
但是請先想想自我創造的原則是怎么說的?它曾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行為一直在加強這些行為背后的動機,那么你這樣做的動機又是什么呢?是害怕如果表現了自我就不會受人喜愛。因此向世人說:“我知道自己不夠好,所以想盡量表現出符合你們的期望的樣子。”
要是你的行為都是基于此動機的話,就會使這種想法愈來愈根深蒂固。你也會更加害怕自己的確不符合要求。但可能還會發生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你可以使自己變得比從前更受人歡迎,但終了卻覺得非常孤獨。只是被人喜愛還不夠,你必須覺得別人喜愛的是你真正的自我才可以。
很多有關這方面的書籍都忽略了這點,它們只是拼命地要你去研究別人喜歡的東西,然后給予他們,這么做,誠如自我創造原則說的,反而會使你不受人歡迎。
有位作家曾說過:“一個人若擁有很多書即表示此人不錯,”一位少女受了這句話的影響,就想買一大堆書排滿書架,因為有人曾對她說,每個好男人都喜歡比他更有知識水準的人-——所以她只好偽裝有學問來吸引他。
不管她的目的是否達成——使男人更加喜歡她,但她卻會因此而更不喜愛自己了,由于她的行為分明在告訴自己,她實在是配不上她想要的那種男人,即使那位男人會愛上她及她那棟裝滿書的房子,但她也不可能有被愛的感覺,因為她根本就不知道對方愛的是她呢?還是她偽裝出來的面目。
類似的情形到處都可看見。我們常會為了討好某人, 戴上某種面具,把真正的自我隱藏起來,假裝自己很健談啦,很肯助人啦,很有藝術眼光啦,或很忠于某個政黨等。這樣一來,即使對方待我們很好,我們又能夠感覺到別人很欣賞自己嗎?絕對不可能。因為根本就沒有人知道我們本來的面目,而且假如假面具戴的時間太久后——連我們都會忘了自己是誰呢!
如果你經常努力想使每個遇見你的人都喜歡你的話,你會更加迫切地需要被人喜愛,所以每次認識了陌生的朋友,你都會產生一股惱人的不安和焦慮,甚或發現見過幾次的熟人沒有對你表示贊許,你也會開始焦慮起來。
有時你太刻意去討人歡心也會招致許多反效果,如果你極盡所能想使每個人對自己都喜愛的話,反會使自己變得一文不值、缺少個性,不會留給別人什么好印象?別人恐始還在背后偷偷罵你:“唉!那個人嘛!只知一味的討人歡心!”
即使沒這種情形發生,你也會一再地加深一種最糟的想法——沒有人會喜歡你本來的樣子。
我曾在一次宴會中聽到一位男士跟一位小姐說:“昨晚約兩點時,我無處可去,后來不知不覺地卻到了一家市郊的夜總會。”說話的人我認識,他已近五十大關,最近才和他的太太離婚,和他說話的是個長得漂亮才二十出頭的小姐。我記得這位先生是個稍帶神經質,凡事必須三思而后行的商人,他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無處可去”或“不知不覺地來到某處”這種情形,所以他一定是在說謊。他認為年輕的小姐一定想過自由自在毫無拘束的生活,于是就把自己的生活描述成那個樣子,即使這位小姐很明顯地表示出,她不可能喜歡與他這種人相處(當然她沒有表現出來,她可以感覺到他的行為并不實在),
他還是一直偽裝自己。真的,我們若一再地表現虛假,到最后我們會無法確定別人是否喜歡我們的真面目。
想使自己被人喜歡的途徑,應該是努力培養自己的特點,再以這些特質本身為出發點去好好的發展,不要只圖接受別人的贊美。若你只是想借此而出名,你不但不會成功,而且根本得不到什么快樂!
那么到底要充實那些特質呢? 下面我要提的八點,都是經過長期觀察而得,效果驚人無比,它們與那些教你“如何幫助自己成功”的書籍里提到的不同,諸如要擁有好看的外表、迷人的風度、顯赫的地位、有影響力的朋友。
這些東西除非你能很好的處理,否則將一無是處,況且別人也會從你應付這些事的態度來決定喜不喜歡你。我們都知道有許多人并不富有,也沒有輝煌騰達的事業,但他們卻比別人擁有更多親密的朋友,到底這些人有什么令人喜愛之處呢?他們是有不管外界環境如何?都能使別人喜愛也們的特點。
這些特點就是我將要提出來的八點,它們不但能令你更加愛自己,也能使別人更喜歡你。
1。學習如何獨處,這一點是我的建議中最有效的一招。 如果你和自己都不能好好相處的話,又怎能期盼別人會喜歡跟你在一起呢?反之,要是你很善于安排自己一個人要做什么事,別人會意識到你的強勁的力量的。
大多數人都害怕孤獨。他們對自我創造原則一無所知,老認為自己從未孤單過,這樣反易把事情弄槽。就象這句話:“我丈夫今晚不回來,我必需找一些事情來做。”說者愈是急于保衛自己免于孤獨,愈易遭恐懼感的威脅。到底害怕什么呢?誠如有個人說的:“獨處時覺得白己好渺小。"
害怕獨處的心情還多少會侵犯到別人,例如你打電話給朋友,抓住他談個沒完,這樣有時會打擾別人的自由。或者朋友很忙,你卻賴在他那里不走;或者在團體里,你太注意自己,仿佛担心別人會忽視你或棄你不顧,于是老是要求他人施給你小惠,用以證實他們的確很喜歡你等。
許許多多的人確實都這么做過,結果他們只是更不喜歡自己罷了——因為與他人相處時,自己變得沒什么重要性。不能獨處的人常常讓人覺得他很幼稚。
如果你能享受獨處的時光,那么你去找別人時,就并不是出于你害怕獨處帶來的空虛感了。例如你邀請朋友共吃晚飯,那是因為你想看他,并不是你無法忍受獨自用餐,你的朋友也會因此而覺得被你喜歡,而不只是被依賴。這樣你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訓練自己慣于獨處吧!剛開始時,就象要改掉某個習慣一樣,會有不安的感覺,那時你可以自問幾個問題,如“為什么我老是希望電話鈴響呢?”“我是不是對某個特別的交情担心?”“我對自己感到厭煩了嗎?”然后試著想想看有什么事你能做的——如跟一個你關心的人講講話啦,或著手去做一件富有創造性的事物——來克服你的不安,但千萬別認為,獨處時一定要做點“有積極性”的事情來彌補你的怪異行為。你可以先試著在一個月之內花上一兩個上午的時間獨處,那么漸漸地你就能體會到獨處的快樂。
2.使自己能把別人視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并欣賞這種個別差異。有人說,所謂取悅別人也就是被人取悅。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不同的特點值得你去發掘、去尊敬、去羨慕。
有些人喜歡把別人分門別類,什么三十歲以下的人啦、三十歲以上的人啦、辦公的人啦、工人啦、富人啦、男人、女人等等,其實還不都是一樣,但是他們總認為只有其中的某些人才是他們的同類。
如果你也有這種想法,那無疑為自己帶來兩個問題:第一.你把自己局限在-個狹小的范圍里,你說自己只喜歡某種類型的人,那么你與別的人在一起時,一定會有點緊張,而且,你可能會錯過認識某個與你大異其趣的人。
第二,如果你只把某人歸為某個類型,無法真正地看清楚他的特點在哪里,對方或許可以感覺出這一點而大起反感,甚至會想,你之所以喜歡他,好似與其個體無甚關系,而只是喜歡他所屬的類別。
我認識一位醫生,他非常痛苦地跟我說他的未婚妻只愿嫁給醫生,即使在他們還沒認識前,她好幾年來也一直只與醫生約會,他跟我說她是:“只想與某種類型的人結婚,而不是跟某人結婚。”他也把這句話轉告其未婚妻。
想不到她卻回答: “當醫生才是真有成就。”
這醫生說:“我也知道當醫生是有成就,我十五年前就拿到醫學位,不過我總希望你喜歡的是我本人,不只是我的職業。”
這點倒令我們想起英國戲劇家王爾德的一本書來,內容敘述有位少女只想嫁給名叫爾內斯特的男人,這樣對于那些她所認識的年輕人,不管他們的名字夠還是不夠格,都不是什么愉快的事。
盡量訓練自己別使你的朋友覺得你在把他們歸成某類人,別把人擅自加個名稱,例如把別人叫做悲觀者或平凡之輩、或與你同型、與你異類等。
例如有個男人總是喜歡講他遇到的女人有多大年紀及人家漂不漂亮。他愈是這么做,就愈使自己認為年輕和漂亮實在太重要了——連帶地也使他覺得自己老了。所以一些不喜歡他老把別人看成某一類型的人很可能就此開始疏遠他。
因此,你應該找出認識的人身上有何特別與人不同之處,也許你會喜歡他們,也許不喜歡他們。但是如果你喜歡的話,至少你喜歡的是他們本身啊!
3培養享受生活的樂趣。有位女人曾對我說她是個好媽媽,但我不如此認為,只因為她對生活采取的態皮似乎欠妥。例如她天天去陸泳,但不能享受跳入水中戲水的快樂;她常常打網球,但卻不怎么喜歡;與朋友玩牌也是三心二意的,更不喜歡與人聚會,或去旅游。她只是一味地為孩子操勞。生活實在太刻板了。相對地,她的孩子雖然愛她,卻有意逃避她。所以,若你不做點自己高興做的事,
你不但自己快樂不起來,而且別人也會不喜歡你。
那么要怎么樣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樂趣呢?首先你要靜下心來,花點時間享受一下你在做的事。盡量使自己融入周圍的環境中,如果你只是站在外圍觀望,不但會覺得自己沒什么重要,而且正在發生的事好象也沒什么意義。不要放棄追求新的經驗,在體會過后還要大大地慶祝一番,并試著使相同的經驗再度發生,對于新的活動別畏縮不前,以免得不到該得的快樂。
4.避免憤世嫉俗,凡事不抱譏諷、懷疑的態度也能令你快樂不少。不然的話,你很可能就會以為每個人純粹都在為自己打算,你更不相信這世界上有真誠、寬大的人了。喜歡憤世嫉俗的人實在不易相處,如果你跟他說你在談戀愛了,或再回學校搞研究等,他都不會相信,反而大加侮蔑你,給你潑冷水。
憤世嫉俗不只不為別人喜歡,甚至也會使你不再愛自己了。此種態度之養成,多半是因你在某處失敗了而找個理由來彌補。例如你對婚姻不忠實,卻推說異性都是為了要獲得他們得到的東西而活;你在商業上不能堅持操守,卻硬說這世界本來就是個自相殘殺的地方,根本沒有老實人。
憤世嫉俗非但會使你的行為脫離正軌,更糟的是,你還會用它來掩飾自己的過錯。如果你每次都對外在的一切嗤之以鼻,你就會更相信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做什么事都會令人失望。其實你大可不必這樣,反而應該試著去認清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并讓自己表現出對任何事都充滿著希望的態度。
你不要再對自己或朋友表現得太過苛責了。你愈是不那么做,就愈不會東挑剔西挑剔,也不至于再傷害到那些根本不需要你去批評他的人。正如德國文學家歌德說的:
“如果你滿懷希望,趕快將它傳染給我吧!但是如果你心中存疑,就留在你那邊吧!我自己已經夠多了!”
5.當你與某人,在某個你認為很重要的事件上,有了不同的看法,要勇敢地提出你的異議來。這樣你才會覺得自己有獨立的主見,也能讓別人了解你是有見地有強烈感覺的人。別人才會因此而喜歡你。
6.培養能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的能力。這樣會使你的生活更加多采多姿,更能與別人的生活相溝通,也使你變得更可愛。
有些人就是一點也不能替別人著想,他們一再地冒犯別人而絲毫不覺得不好意思,等到對方生氣時,還大感莫名其妙呢!
你必須先想想自己在某種情況下會有什么感覺,然后才能體會別人在類似的境遇中會怎樣。例如,你的太太生病時,你會覺得自己非常的無助,然后當另一個朋友告訴你,當他的太太要接受外科手術時,他簡直無法令自己安下心來,那時你就可以了解其內心的感覺了。所以,你愈能深切的體會自己的經歷,你就愈能同情別人的感受。
只要別人愿意的話,你可以多多鼓勵他們講述自己的生活及感受,并試著去體驗其經驗,你愈這么做,就愈會覺得這種事做起來輕而易舉相當自然,你也會發現自己跟他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不少。
7.學著替你的朋友喝彩。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說:“每個人都會去同情別人的悲傷,但是唯有天使才能分享他人的快樂。”
你應該努力去使自己分享他人的快樂。到底是什么事情令你無法為別人的成功而快樂呢?是出于嫉妒心?還是你暗自在害怕著什么吧!如果是的話,你就不能算是很夠朋友了,而且你對自己也會缺乏信心及安全感。如果你不能分享朋友的成就,勢必更加害怕自己不如他好,或担心他有天會棄你而去。有些父母無法分享孩子的成就,以至于破壞了親子間的感情,他把孩子逐漸增加的獨立感視為威脅,而抱怨說:“他們不再需要我們了,我們對他們而言,已不是很重要的了。”
你愈是吝于贊美別人,或是很狡猾地惡意去毀謗你的朋友的成就.你與朋友間的交情就愈糟,因此,心中不存什么恐懼, 你才能泰然地去分享他人之成功.這對你及你的朋友來講.都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8.要切記自我創造原則所告訴你的生活方式。前曾說過,你的個性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因此你可以選出自己想要的類型,你能影響白己的生活,同時,別人也可以影響他的生活, 你不必視自己為受者,當然也不必把別人看成一樣的受害者。每個人都有自我創造之能力,你應該重視自己的這份能力,而且也得重視別人的這份能力。
或許你還會想到其他更好的特質而想充實之,不管是什么,用行為表現來吧;而且不能只在跟你喜愛的人在一起時才表現。
例如你平常與人見面時習慣遲到,但你的戀人要求你要準時,因而凡是與戀人約會時,你都會準時到達,而與別人碰面照常遲到不誤。你這種行為只表示你想留給她好的印象,而不是真心想改過,這種作法不會給你帶來快樂,也不會給你什么力量,反使你成為取悅于人的奴隸罷了。
你會為了體貼別人,而要自己準時點這種想法不錯,但一定要做到不管跟誰約會都一律不遲到才行,否則就不必多此一舉,不但不能算是體貼,而且最多只能稱做溫順罷了。
不要認為取悅他人才會受人喜歡,應該先好好地充實本身的優點。你才會覺得別人是喜歡你的長處。
假設你吧對朋友的忠誠視為最高的價值標準,如你先答
應幫某個朋友搬家,后來又有另外一位非常有錢的朋友邀你到他的新游艇上度假一個禮拜的假,若你答應后者之請,也玩很愉快,但你會發覺自己不象以前那么尊重自己。
要是你拒絕去度假而遵守諾言,你會更尊敬自己,并覺得自己贏得了別人的喜愛。
光是被人喜歡還不夠,應該是去做一些自己覺得很自然,又樂于做的事情,然后才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而真正的被人喜愛。不然的話,即使別人怎么喜歡你,你也體會不到那種愉快,且會認為,他們覺得你怎么樣也無關緊要了。


獨眼易龍編輯 2013-08-26 14:45:19

[新一篇] 自我創造 第十五章:如何表達你的愛

[舊一篇] 自我創造 第十七章:如何表現自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