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第五章 軍事教育的特點
中國黃埔軍校
第五章
軍事教育的特點
1924年的廣東革命政府,受到四面敵人的包圍。盤踞在廣東境內的新軍閥,在北方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策動和在香港的英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朝夕陰謀推翻廣東革命政府。這時,敵強我弱,軍情緊迫,政局很不穩定。由于當時敵我力量懸殊,在這種險惡的形勢下,黃埔軍校的學生,不可能安靜地接受通常3年制的軍事訓練。軍校用人急切,為了快出人才,不得不打破常規,改變學制,將原定3年為1期的招生訓練計劃,縮短為半年1期。
根據這一短期訓練計劃的要求,黃埔軍校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政治課與政治任務和工農運動相結合,軍事課與野外演習和參加實踐相結合,從而鍛煉了學生的革命意志,提高了學生的軍政素質,促進了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黃埔軍校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盡量采用最新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進行講授和訓練,與所有舊式軍事學校相比,黃埔軍校有著自己的顯著特點和優點。探討黃埔軍校軍事教學之特點和軍事教育的經驗訣竅,有著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學科和術科急用先學(1)
黃埔軍校的教育,是以貫徹孫中山要求學生“要在政治上革命”,“能為三民主義奮斗,能為三民主義犧牲”為宗旨,實行“軍事教育與政治教育并重”的教育方針,以達到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用黃埔學生為骨干創立革命軍,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革命之目的。黃埔軍校之所以威名遠揚,就在于軍事政治訓練有素。
根據學制為半年的計劃,軍校在軍事課程設置上,首先選定最為急需的基礎科目:學科和術科。學科方面,以步兵操典、射擊教范和野外勤務令等為基本軍事常識,繼則教授4大教程:戰術、兵器、交通、筑城。相配套的教材,有講述軍事原理、原則等內容的《戰術學》、《兵器學》、《交通學》、《地形學》、《軍制學》、《筑城學》等課本。同時還有教授如何制定戰略戰術、作戰計劃、動員計劃的課程。術科方面,有制式教練、實彈射擊、馬術、劈刺以及行軍、宿營、戰斗聯絡等,尤以單人戰斗教練為主,繼至班排連營教練。學科與術科均以講授實戰中的應用為主。除課堂講授外,還設有課外“軍事演講”制度,定期講授軍事形勢、戰役經過和先進軍事知識。除教官、顧問担任演講外,還鼓勵學生自薦演講,以求教學相長,推動軍事學術的研究。
教官在上軍事課
為了保證學科與術科兩大基礎學科結合訓練的完成,軍校大膽革新教學方法,尤為重視啟發式、形象化和示范教學。
黃埔軍校的軍事教官有兩個比較顯著的特點:一是絕大部分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這個比例甚至占整個教官隊伍的80%以上,就連校長蔣介石也是保定軍官學校畢業的;二是許多教官來自粵軍。
訓練部主任兼學生總隊長鄧演達、教官兼學生副總隊長嚴重等,軍事素質堪稱眾軍事教官的典范。他們不用翻書就能指出步兵操典某頁某行的內容是什么,講解生動風趣,寓意深刻,富于啟發式,示范動作準確明了,引人入勝。進行排連營教練時,課堂上使用掛圖與沙盤,野外演習時,紅藍軍交替演練。上單兵教練課時,教官以身示范,反復親手指導糾正,不厭其煩,直到學生完全理解和動作正確為止。
為了加強體能訓練,多數情況下,大家在值星官的口令下是超負荷地奔跑。剛來軍校的學生,在開始時真有些吃不消。有的學生身矮腿短,高個子的同學跨兩步,他要跑三步才能跟得上;有的學生剛入校時,身體虛弱,還不適應軍校生活。因此這些學生每次早操雖然能頑強教育長鄧演達地跟上隊,但多是累得氣喘吁吁。有一天早晨,光影曚昽的隊列中,有一個穿著馬靴的長官,他就是軍校教育長鄧演達。他在跑了一段路后,回頭發現有不少學生跑在后面。他眉頭一皺,忽然大聲發出口令:“停止跑步!換便步走!”值星官不解其意,跑過來敬禮、報告:“教育長,請指示!”鄧演達向值星官交代說:“長跑要注意兼顧學生的體力,距離要逐步增加,不要一上來就跑15里,要讓體質弱的學生慢慢適應。”從此后,跑黃埔島成為全體師生自覺自愿、習以為常的健身運動。
黃埔軍校的學生多高度評價鄧演達是一位標準的革命軍人,以身作則的模范作用非常強。他儀表非凡,神采奕奕,雙目如電。不論是站著、坐著,還是行進間,他的上身都保持立正的姿勢,一股浩然正氣溢于眉宇。他用不著說話,只要遠遠聽到他那有節奏的長筒馬靴的踏地聲音,哪怕同學們鬧得正歡,立刻就會鴉雀無聲。軍校教官這種為人師表、以身照人和至誠待人的行動和教練方法,使學生們深為感動與敬佩,故黃埔學生“整軍經武取用精宏,能于短時間內收最大之效果”。
一天緊張的學習和訓練下來,學生們常在晚飯后自習,并加課。燈光下,教室里軍事教官嚴重正在上課,學生們不時站起來提問,向嚴教官常問的是戰場上的戰術問題。嚴重耐心地講解著:“民國以來,在新舊軍隊中,有不少結合典范令編寫的用于訓練的軍歌,用軍歌來教士兵學習操典,可以說是別出心裁,我會陸續把一些有實用價值的介紹給大家,同時我希望以后也能看到你們帶兵時編的新軍歌。”他把《利用地物歌》寫在黑板上:
學科和術科急用先學(2)
戰斗時,重射擊,殺敵第一。
選擇地物遮蔽身體最忌是蚊聚。
留心小排指揮地域不可擅離。
攻擊之時切莫占據難超之地,
礙鄰兵發揚槍擊,要注意。
戰斗時,重射擊,殺敵第一。
防御之時如無命令不可私覬覦。
如無地物亦須選擇射擊便利。
出前落后妨礙射擊最為禁忌,
發揚我火器力,能殲敵。
軍事顧問包和洛夫嚴重寫完后,又說道:“這類軍歌,非常實用,教練士兵時,既方便易記,又簡單明了,要求我們不僅人人會唱會做,還要能講出每句的意思來。”他揮動著右臂,打著節拍,教同學們唱起來。歌聲驅走了困神和疲乏,同學們在這歌聲中又學習到了新的軍事知識。
黃埔軍校有一個特殊的教官群體,這就是蘇聯顧問團,絕大多數是軍事教官。如加倫、切列潘諾夫、包和洛夫、波利亞克、格爾曼、捷列沙托夫等有名可查的蘇聯顧問40余人,分布在政治、炮兵、步兵、工兵、軍需、交通、通訊、衛生、交際等各個教學崗位上。他們都是優秀的軍事將領,具有深厚的理論根底和豐富的作戰經驗,許多人還獲得過蘇聯政府頒發的勛章。這些杰出的教官提供建議和協助訓練,所以,黃埔軍校教授的是當時最新式、最先進的軍事技能。
在術科訓練中,蘇聯顧問特別重視射擊和戰術演習,親自執教。射擊課完全按照蘇聯操典進行訓練,每次射擊時,軍事總顧問加倫總要親臨靶場,教授示范。每教一個術科之前,都將各級隊長集中起來先學一步,然后回各隊去教學生。對各班隊的步兵操典和射擊教練,軍事教官和蘇聯顧問對步兵操典和射擊教練,每次都必親臨現場與靶場,現身說法,就地示范。教官們經過刻苦的自學,認真備課,對教材領會深刻,運用自如。
軍事教官錢大鈞戰術訓練場上,軍校教官們站在一旁觀摩,蘇聯步兵顧問舍瓦爾金,一身戎裝,站在隊列前。舍瓦爾金講道:“單兵戰術,是一門完全以復雜動作示范為主的課程,單兵戰術水平的高低,可以明顯地反映出單兵戰斗力的水平。下面我給大家單兵示范,請注意看!”他拿起一支蘇式步槍,從起點開始,便身姿矯健地在一百多米長的戰術訓練場上運動了幾個來回。泥塵揚起,他做著各種姿勢的隱蔽前進:火力封鎖下兇悍、敏捷的翻滾、跳躍;運動中的舉槍、射擊等10多個高難動作。場外的教官和學生們看到精彩處,都熱烈地鼓掌。連驕氣很重的戰術總教官何應欽在一旁看了,也不停地點頭稱贊。
教練示范后,就是學生們的反復訓練。操場上艱苦的軍事訓練,課堂上緊張的學習生活,已經使學生們的體能達到了極限。入校時只發一件灰布軍服,沒有替換,衣服常常是濕了干,干了濕。經過艱苦的軍事訓練后,同學們基本適應了黃埔軍校緊張而有序的生活。
操場上的訓練很嚴格,別輕看那收腹挺胸、立定站立的功夫,那可是許多壯漢也會累得暈倒的力氣活。太陽底下,雨水坑里,一動不動、一聲不吭地站上兩個小時,對黃埔軍校學生來說,是最基本的軍事訓練要求。黃埔軍校對操場上的訓練有著完整的一套規則,各分校也是如此,如潮州分校制定的《操場規則》有7條:(1)操場習練武藝,強健身心。凡在操場上的一切動作,必須精神活潑,軍紀嚴肅。(2)聞出操號音時,用跑步即往各隊指定地點站隊,由各區隊值日生整隊,將出操人數查點清楚,向值星區隊長報告完畢,然后歸隊。(3)操練時,不得擅自言動,即使在解散休息時,亦不得過于自便,以肅紀律。(4)今日之學生,即異日之軍官。對于各種指揮,須認真留意學習,遇互相指揮時,務必各盡其責任,不得茍且敷衍。(5)非奏號音休息時,學生概不得請假,但因暴病不得已時,可據實情報告官長,聽其允準,方可免操。(6)操練所用武器、裝具,各須擅自保管;休息時,須自行檢查,以防損失。(7)校長、黨代表及各部主任,或其他長官到操場時,聽總隊長總隊值星官命令,按陸軍禮節行禮。
學科和術科急用先學(3)
有不少學生在操場上因為違反有關規則而受罚。有“模范軍人”贊譽的黃埔一期生關麟徵,在操場上也因違犯“不得擅自言動”的紀律,而被教官當場打了兩個耳光,這事與喜歡開玩笑的陳賡有關,當然也事出有因。陳賡與關麟徵是同班同學,但兩人的性格迥異,有時也產生一些矛盾,甚至在教官嚴密監視下的操場上。有一次操練中,關麟徵又受到教官的夸獎,關一時沾沾自喜,顯得盛氣凌人。在一邊的陳賡看不下去了,就趁教官不注意,向關扮了一個鬼臉。據陳賡后來對人講:“那一次,我是很賣力氣的,舌頭向右,鼻子向左,一眼睜一眼閉。”這使關麟徵一看忍不住地笑出聲來。當教官聞聲注視他們時,陳賡已經站立筆直,面如銅鑄。“關麟徵出列!”教官一邊抬手扇了關麟徵兩個耳光,一邊向不明情況而向這邊斜視的其他學生高喊:“看什么看!你們要看就看陳賡,他才是黃埔軍人的標準樣子。”關麟徵是有口難言,事后氣惱地對陳賡說:“你小心點,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陳賡坦然回答:“我等著你老兄的報復。”這兩位老同學在操場上由陳賡導演的滑稽劇,成為同學們在緊張訓練時的一些聊資花絮。
黃埔軍校的軍事訓練非常強調演習課。演習課分為野外作業、戰術演練和野營演習3大類。學生們在校期間都戎裝待命,隨時準備出動演習。軍事演習常連續日夜進行,實戰形態逼真,戰斗空氣甚為緊張,當時稱之謂“知行合一”。
軍體訓練黃埔軍校第1期的訓練基地和考試地點,選擇在廣州近郊的天河區東圃鎮珠村。選擇珠村作為訓練和考試場地,主要是從實戰和同時保證黃埔島的安全考慮,這里和黃埔島隔江相望,距離很近,珠村附近有99個山頭,利于學生練習術科。當時,軍校總部與珠村演習地有明確的聯絡辦法:總部與珠村分別在升旗山、大林崗(珠村東北高地)各設一個瞭望哨,如遇非常事變,在黃埔島方面則令升旗山燃燒烽火,演習部隊立即整隊回黃埔島;如珠村方面有事變,亦舉烽火,軍校方面派遣部隊在魚珠接應。選擇珠村作為訓練基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海軍練習艦隊司令潘文治是珠村人,他與軍校校長蔣介石是老朋友。
從1924年11月8日起,黃埔軍校第1期學生常來珠村進行軍事訓練。就在這個村莊的大池塘邊,黃埔一期學生威武集結,精神抖擻地參加了他們的畢業考試。蔣先云、李之龍、徐向前、蔡光舉、陳賡、侯鏡如、李默庵、陳明仁、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等后來成為國共兩黨的一代名將,都曾鄭重地在這里完成了他們的畢業演習。學生們面對秉常、秉忠公祠堂站立,隊伍有近200米長。蔣介石、廖仲愷等站在祠堂門口的石凳上,輪流訓話。訓話時,每次都有很多小孩圍觀。軍校領導人的訓話完畢后,“學生軍”就跑步離開祠堂前的空地,到村東北的山頭上訓練。“學生軍”紀律嚴明,訓練完畢常常幫村民掃街搞衛生。黃埔師生來珠村,通常都是接連訓練幾天,晚上就睡在潘姓的大祠堂(明德堂)里。
戰斗演習之一
蔣介石來珠村,通常都帶一包糖果,分給圍觀軍校學生操課的每個小孩兩顆糖。有一次,軍校總教練何應欽來珠村訓練學生,跌死一匹馬,何應欽便送給珠村人吃,豈知這匹馬太老,即使煮熟了也咬不動,只好用來作肥料。因此,多年后,珠村的老年人仍笑談馬肉不好吃,還是蔣公的糖甜。珠村村民傳述更多的是,黃埔軍校學生紀律嚴明,絕不擾民,還曾為村民做過不少“好人好事”。村民和黃埔軍校的“學生軍”結下了一段深厚的情誼,幾代珠村人至今口耳相傳。為爭取當地農民的配合,當時黃埔軍校的校領導們很注意向村民表示友好。因此,即使學生們的操練有時會踏踩田地,寬宏善良的村民們都能表示理解。
在實彈野營學習之前,黃埔軍校在全村各處貼出《告農民書》,預告村民,免出意外。據《黃埔軍校史料》記載,這種告示不僅有普通話版,還有“粵語”(白話)版,以便村民閱讀。
學科和術科急用先學(4)
為野營演習告各鄉農民書(白話方言版節選)
親愛的父老兄弟呀!我地陸軍軍官學校的學生軍現在到各地方來操練野戰的方法,預備將來同個的害民賣國的軍隊打仗,剿滅四鄉的土匪,保護你地的利益啦!我地的軍隊實在即系你地自己人一樣,大家都有密切的關系,請你地千萬咪怕,仍舊安心作業,但系演習的時候,必定要放槍放炮,個陣時恐怕你地唔知道,以為有乜野事干發生,大家都驚駭起來,所以先講明你地知,唔好誤會!
告野外演習區域內的民眾書(普通話版節選)
親愛的父老兄弟姐妹們:我們是黃埔的學生軍。我們這次到此地來,是因為我們的修業期快滿了,快要加入前線去與軍閥作戰了。我們趁著這還未離校的時光,來演習戰場的種種動作。只因我們黃埔島上的地方狹小,不能充分地演習,所以只好暫借你們這個地方來實習幾天……你們的一草一物,我們不但不來亂動你們的,而且還要盡我們的力量來替你們保護愛惜啊……不過有一件事要告訴你們,你們若聽見有大吼“殺!殺!殺!”的呼聲,或電光炮的響聲,請你們告知一般小孩和不識字的朋友們,千萬不用驚怕,這是我們在進行演習。
今天21世紀初的珠村里,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北帝廟仍然香火鼎盛,而在當年黃埔軍校那段如火如荼的青春歲月中,這里卻曾經是一個威嚴的軍事演習考試指揮部。在第1期學生畢業前夕,軍校把畢業考試也放在這里進行,于是各學生隊分別進入魚珠墟和珠村,演習各種戰術的實施。教練部主任何應欽親自担任指揮。在東征戰役打響之時,珠村村民更是黃埔校軍的得力助手。1924年8月入校的黃埔軍校第2期學生畢業實習時正碰上了東征之役,因此他們是邊上課邊作戰。此時,珠村北帝廟臨時充當了東征軍的軍火庫儲備轉運站,珠村的農民自衛軍每天把守,并星夜將軍火運送到吉山火車站再運往石龍、惠州。作為黃埔軍校考試指揮部的北帝廟,見證了黃埔軍校的軍事訓練和東征之役。
網載 2013-08-27 16:10:5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