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創造 第十二章: 如何向別人訴苦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十二章: 如何向別人訴苦

如果你的生活中有人做了一件特殊的事情,讓你覺得有絕對的理由可以抱怨的話,你該怎么辦?
抱怨是無可避免的事,但也是一種藝術。只會說:“把心中的一切傾吐出來吧!”比真的說出來要容易多了,但是把一切說出又比提出公平、有力、正確的異議更簡單。提出異議跟其他的藝術一樣是需要花時間練習的。下面的新的教條對于初學者或許會有些不自然,但久了就能習慣。
由于這幾年來我經常與一些夫婦接觸,所以也就歸納出一套建議,并發現這套方法確能很快地幫助人們在很多事務上的溝通。如果你與某人經常吵嘴的話,那么我極力推薦你試試這套方法看看,或許你不愿長久采納,但它們的確能為你帶來暫時的和平.而在此期間內,你還可以看出到底哪一種方法更為有效。同時我還教導你如何去接受別人的訴苦,而訴苦的人也按照我的指示去做的話,雙方就更易溝通,能更快地找出你們之間爭執的原因。你如果在各種人際關系中充分利用到下列的原則,則可以避免許多無謂的困惑。
1.只對于你不利的人提出異議,不要把別人牽連在內。
2.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坪你的對方。大部分人受到批 評就象遭到攻擊一樣,因為人往往會拿批評當做攻擊別人的武器,無怪乎我們會把兩者聯想在一起。如果你毫不顧慮到對方的自尊而公然于大眾面前批評他,他真會受不了。因此,除非有特殊緣故非要當場說出不可,否則的話為了你們兩人的好處,最好留待單獨相處時再提出。你的對方有權在別人面前表現他自己,不需要借著你對他的評價來讓人留下印象。、所以,換句話說,你在別人面前贊美他也是對他不利的。
3.不要拿對方的行為與別人的行為相比。譬如你在等一位女人,終于她來了,于是你開口便說你的前任太太就不會讓你如此久候,如此一場口舌之爭就免不了了,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不如別人,即使你對他的抱怨并不過分,但對方根本就不理睬你做的比較。
這類的比較未免太離題了,我們的行為準繩應依據自己的想法而起,而不是依別人所做為依據.因此想拿對方與別人相比,使他合乎某種行為規范,并非正確的方法。同時更要避免暗示性的比較,例如對某人表示出失望的表情,那也是一種比較。
4.盡快地提出你的抱怨來。亦即你一跟對方單獨在一起時,就要趕快說出。象任何工作一樣,你愈不說就愈難說出,徒然地等待只能讓你更加生氣,而且也可能使你說出了題外話。如果你把對方好久前做的事拿出來指責一番,則你就成了小題大作的人, 或許你說批評沒有什么不對之處,但是對方此后跟你相處時,就會覺得不太舒服。
5.你向對方提過的異議,如果他已接納過,就不要再重復了,亦即你跟他訴過苦之后,就別想非要對方向你立下自白書不可。他既已耐心地傾聽你的指責后,你就該回報以不再提到他的過錯。如果某人與你沖突過,第一種可能的后果是他不再與你來往,第二種情形則是你們依舊保持聯系,如是后者,那么你就該坦然些,不要老是一再地提醒他做過的錯事。
接受我治療的夫婦中,有許多是一天到晚都在重復揭對方的瘡疤,好多年了,他們爭吵的原因,或所用的字眼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對于這種情形,我替他們制定一套各種關系中發生的抱怨都用得著的辦法,但是只能訴一次苦。方法是如有一方令另一方生氣,則另一方必須在兩人單獨相處后二十四小時內提出異議,然后再漸漸地縮短事情發生與提出抱怨的間隔時間,最后到剩半小時為止,如果在允許提出抱怨的時問內沒有說出的話,過后一律不受理。這種方法有兩個好處:一是如果保持沉默,無所反應,因此會迫使一個人說出他的異議;另一個是不能確定自己有沒有得罪他人的一方,只要被允許抱怨的時候一過,就可以不必害怕再受指責了。
幾乎所有發生爭吵后馬上接受我的建議的人,都不知道他們常借著訴說別人如何苛待他而來掩護自己。因為沖突一爆發,雙方都覺得沒有什么武器可以攻擊對方,于是不是破壞了他們間的協約,就是等著對方來破壞,并且大提對方過去的不是加以抨擊。想要控制住自己不去舊事重提,是需要一番訓練的。一旦兩人都不再拿對方的舊事做為爭吵的原因,他們就會發現根本沒有東西好讓他們象以前那樣地徹夜拌嘴,
6.只對對方能改變的行為提出異議。別人能改變的行為,你發出抱怨才會有效?,如果你要求某人不要大叫或許還可以,但卻無法要求別人不要對你生氣,就象我常請戴著太陽眼鏡到我的辦公處來的人拿掉眼鏡,那樣我能直視其眼光,才能使交談更順暢。這些人之所以戴上太陽眼鏡是因過于緊張,但是我卻無法要求他們放松神經。
切記只能對行為本身提出異議,你可以要你的同伴配上新眼鏡,卻不能因他上了年紀視力衰退而大加指責;你可以抱怨對方把臟衣服到處亂堆,但卻不能怪他長得太矮,因此,如非意志所能改變的行為,都不該抱怨。
7.把你的不滿講出來,不要光是表現在臉上。宴會時, 如果有位先生大打呵欠,往往使得宴會不歡而散,但是他的太太只把憤怒表現在臉上,她的先生卻不知自己做錯了什么事。有些老板在快下班時發現公司里最勤勞的職員居然也急著要回家,常會表現得非常的不高興,職員出門前走過老板身邊,會看到老板很失望地望著他,仿佛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已蕩然無存。雖然面部表情有時也能使別人去做他們原本不想做的事,但是一般人都不喜歡他人用嘆息或對我們表示失望的態度來強迫我們做某事。各種表情都是內心情緒之表現,極富于變化,但一旦拿來當做表達你不愿說出的話時,那么它就失去了這份特質。
8.一次只一個苦。如果你一次抱怨太多事情,對方會被你搞昏了頭,而且也會混淆了你要抱怨的事。例如你進入老板的辦公室想要求他給你升遷機會,就別再提你辦公室鋪地毯的事。否則一旦話題轉至地毯,你就會覺得并沒有真正解決你心中想要說的事,而且老板也會以為答應你重新更換地毯后,就已完成了他分內的事。
9.抱怨之前不要先有開場白。不要說:“你聽我講,有一件事我好久以來就一直想和你說,說出來或許會對你打擊很大,但是請不要生氣……”
也不要說:“我要告訴你一件事,這完全是為你著想,現在就請你仔細聽我說吧……”
有什么還會比以上的那兩段開場白更糟呢?你這一招非但沒有使他聽了你的訴苦后不會感到難過.反而把他惹煩了。有了開場白,無疑地是你要使你們兩人都相信將要提出的事極為重大,而且或許他還接受不了呢!因此有些人聽到你的前言,恐怕早就嚇呆了,還用得著你再說什么嗎?
10.既已抱怨了,就不用再說道歉的話,如果你再跟對方說抱歉的話,亦即要求他包容你,才不至令你因與他意見相左而深覺不安,這樣反而給他增加不必要的負担,而且也抹殺了你的一項成就,并會再度懷疑自己是否有權提出你的異議來。
11.不可用譏諷的語氣。人之所以會用嘲諷的口氣,多半都因其輕視對方或害怕他。由于你輕視他,將使對方不會留意你的話。也因為你不直接面對著他把話講清楚,而更加深了你對他的懼怕感。善用嘲諷口吻的人,不論說的話如何精明,都是虛情假意,那種人沒有什么自尊,只不過是懦夫罷了。
12.不安問別人何以會做出令你不滿的事、如果你的意思是不希望他們做這種事,就說出來要他別再做了。
例如下面這兩個問話:“你為什么要打斷我的話?”或“你干嘛把腳擱在我的椅子上?”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是說者要對方不要再有那種舉動了。或許是說話的人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理由公然要對方停止某些動作,于是用迂回的方式來問他,但是要知道這種問法真比做了不適當的要求來得更糟,因為對方不做某些動作是輕而易舉之事,但如要他去探索自己何以做那些動作之因,然后再正確地回答你的問題,可能要難了些,而且很多人都不喜歡別人認真地問他們做事的動機,認為那是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13.必要的話,你可以先預習如何提出你的異議。
14.針對他的行為而提出異議,別牽涉到他的動機。向對方說出到底他做了什么事,再告訴他為什么你會覺得他不該那樣做。下面這幾句話就因扯到了令你生氣的人之行為動機,是不太適當的,如:
“你從來就不愿讓我把話說完。”“你根本不在乎我等了多久了。” “不要再企圖想使我發脾氣了。”
如果你能明白地告訴對方他何以得罪你,不要把自己當成心理分析家去診斷對方的癥狀,他或許較能接受你的抱怨。象上列那些話如果聽者覺得你對他的動機根本猜測錯誤的話,那他才不會理會你的抱怨呢?
而且類似上述的話對聽者亦是侵犯了他的隱私,會令他不高興的,因為幾乎沒有人會聽不出下面兩句話有所不同之處:“請不要中斷我的話。”跟“你從來就不愿讓我把話講完。”
因此不要把結果與動機混為一談,就象有人踩了你一腳,你不能就此推論出他有意傷你,當然也有可能,但或許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15.避免使用“總是”及“從不”的字眼,因為這些字暗示著包含對方過去的行為。一般人往往為了強調他的異議,而會夸大其語氣,因此常使他的抱怨失去真實感。
16.如果你從來就沒有贊美過別人,也休想對方會接受你的批評。有位女孩,她從出生到八歲時,一句話也沒講過,所有的醫生,社會工作者,精神治療家等都來看過了,但就是診斷不出原因來,有一天早餐時,她突然大叫“麥片粥怎么都凝成一塊塊的呢?”家人問她以前為什么都不開口,她說:“從前并沒有什么事好令我挑剔的!”
你千萬不要象這個故事里的小女孩一樣,如果你一向只知抱怨,別人就只老記住你這-點。所以如你想偶爾發發牢騷,平常就該稱贊別人,而且我也希望你能學學如何去感謝別人傾聽你的指責。


獨眼易龍編輯 2013-08-26 14:44:24

[新一篇] 自我創造 第十一章:如何對付令你惱怒的人

[舊一篇] 自我創造 第十三章:如何接受別人對你的批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