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476(2004)03-0017-04
新時期以來,歷史小說的創作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尤其是長篇歷史小說的創作成 為文壇亮麗的風景線,不少作家的長篇歷史小說還呈現出系列化的特點:二月河的“清 帝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展現清初帝王的政治生涯 ;唐浩明的“士人系列”——《曾國藩》、《楊度》、《張之洞》,再現晚清末世名臣 的坎坷人生;趙玫“唐代三女性”系列——《武則天·女皇》、《高陽公主》、《上官 婉兒》,描寫唐朝女性的曲折故事;寒波的“清朝官宦”系列——《龔自珍》、《劉鶚 》、《石達開》,展示清朝官宦的綺麗人生;熊召政四卷集的《張居正》講述明代宰相 張居正的跌宕生涯;吳因易四部曲的《則天大帝》敘寫了唐朝帝后武則天的弄權人生。 這些不同題材歷史小說的出版,加上有的被改編為電視劇,為歷史小說的創作起到了推 波助瀾的作用。
一
中國歷史小說創作有著十分悠久的傳統,就在中國現代歷史小說創作中,我們就可以 尋覓到當代歷史小說創作的源頭:魯迅的《補天》、《鑄劍》、《理水》等,取一點因 由隨意點染;施蟄存的《將軍底頭》、《鳩摩羅什》、《石秀》等,以剖露性心理解構 歷史;茅盾的《豹子頭林沖》、《石碣》、《大澤鄉》等,用階級的視角觀照歷史呼喚 對迫害者的反抗;郭沫若的《楚霸王自殺》、《秦始皇將死》、《司馬遷發奮》等,在 帝王名臣的史實中以古鑒今。由于中國20世紀救亡圖存的歷史現實,中國現代歷史小說 的創作更多的立足于現實,以今溯古、以史鑒今,使中國現代歷史小說創作中甚少鉤嵇 史實的歷史小說,而更多以“故事新編”式馳騁想象為主的歷史小說。在當代歷史小說 創作中,“新歷史小說”延續了魯迅歷史小說的衣缽,以“隨意勾兌歷史”的方式馳騁 作家的想象;施蟄存的性心理歷史小說發展為當代歷史言情、言性小說,在歷史的題材 中尤其關注男女情事性事的描寫;茅盾的以階級斗爭視角敘寫歷史題材的方式,延伸為 后來的革命歷史題材的歷史小說;郭沫若更為注重史實的創作方式,拓展為當代帝王、 名臣題材的歷史作品。
茅盾在談到當時的歷史小說創作時,曾經指出:“魯迅先生這手法,曾引起了不少人 的研究和學習,然而我們勉強能學到的,也還只有他的用現代眼光去解釋古事這一面, 而他的更深一層的用心——借古事的軀殼來激發現代人之所應憎恨與應愛,乃至將古代 和現代錯綜交融,則我們雖能理會,能吟味,卻未能學而幾及。”“但歷史題材的作品 ,近年來也頗多了。大部分是鉤嵇史實,各就所見而加以新的解釋;一方面即要謹守‘ 字字有來歷’的信條,而另一方面則又思不為古事所拘,馳騁起想象,吹進些現代的氣 息。這,可以說是繼承著《故事新編》的‘魯迅主義’而又意識地要加以‘修正’的; 這或者也可以嘗試,可是就現代所見的成績而言,終未免進退失據,于‘古’既不盡信 ,于‘今’亦失其攻刺之的。”[1](P472)茅盾提出了歷史小說創作“用現代眼光去解 釋古事”的方式,并指出了鉤嵇史實與現代氣息之間的矛盾,指出了在當時歷史小說創 作中在古與今之間“進退失據”的狀況。在當代歷史小說創作中,我們也必須注意如下 幾種傾向:
1.歷史小說創作的庸俗化。由于歷史題材小說有著很大的讀者市場,由于歷史小說被 改編為電視連續劇的廣泛影響,不少作家紛紛走入歷史小說創作的藝苑,歷史小說在圖 書市場層出不窮,但是卻出現了歷史小說創作庸俗化的傾向。當代歷史小說創作的庸俗 化傾向主要表現在:以揣摩當下政治的視角描繪歷史,迎合某種意識形態;以觀察大眾 文化的心理圖解歷史,迎合小市民讀者趣味;以為我所用的姿態勾兌歷史,迎合自我心 態的抒寫。在近年來的歷史小說創作中,對于帝王生涯的描寫一時成為熱點,雖然帝王 生涯的復雜豐富構成了長篇小說情節跌宕曲折的基礎,但是在諸多描寫帝王生涯的小說 中,常常一味將帝王刻畫成為有雄才大略富同情憐憫之心的圣者與明君,甚至人物行為 舉止上具備了完人的色彩,一切挫折與失誤往往是非人力所能阻止,在對于帝王歌功頌 德意味的描寫中,常常令人疑惑所寫的帝王是生活在歷史中、還是存在于現實里,作品 顯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迎合某種意識形態的傾向。小市民讀者的閱讀趣味往往注重獵奇 性、獵艷性,宮闈的爭斗、帝王的生活成為他們感興趣的題材,在歷史小說創作中,為 了迎合這種閱讀趣味,有的作家往往在過往的歷史中刻意搜尋此方面的題材,并且常常 注重民間野史而忽略歷史史實,由一點而生發開去,以大膽的想象摹寫歷史,尤其注意 對武則天、楊貴妃等具有艷情意味題材的描寫,以至于作品往往脫離了對于時代、社會 等背景的關注,而一味聚焦于宮闈情事、帝王性事的描寫,甚至使歷史小說成為現代性 愛小說的翻版,只不過多了一件古代的衣裳而已。在歷史小說的創作中,借歷史故事抒 作家情懷是一種很有境界的作品,諸多敘寫官宦生涯題材的作品常常有著這種傾向,通 過對于官宦生涯坎坷磨難的描寫,寫出有才情知識者的不幸與窘境,也寄寓著對于現代 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不滿。但是,在有的歷史小說創作過程中,既缺乏對于歷史史料的 分析,又沒有對于研究現狀的關注,常常在無視學術共識、忽略民間心理積淀中,為古 人抱不平、為古人翻案,以諸多想象性的描寫構成作品的內容,在對于歷史史實為我所 用的擇取中,棄重取輕、棄真取偽地敘寫作家心底的歷史人物,其實往往卻成為作家本 人某種心態的抒寫。在歷史小說的創作中,有時歷史就成為了一個被隨意打扮的女孩, 作家迎合某種方面的創作基點,使歷史小說創作淡化了其應有的歷史意識。
2.歷史小說創作的漫畫化。由現代漫畫、當代電視劇所帶來的“戲說”歷史的方式, 也一定程度地出現在歷史小說的創作中,大眾文化的流行、商品經濟的發展、消閑趣味 的拓展等,使諸多讀者不再注重文學的教育色彩,而看重作品的消遣趣味,這也影響到 當代歷史小說的創作。當代歷史小說創作的漫畫化傾向主要表現在情節的漫畫化、人物 的漫畫化、語言的漫畫化等方面。如果從中國現代歷史小說發展的視閾來看,我認為魯 迅的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開了漫畫化的先例,大量當代生活細節、油滑語言的插入 ,消解了歷史小說的歷史意味,使歷史小說具有了雜文的色彩。在當代歷史小說創作中 ,有些作家對待歷史有著過于隨意的傾向,在無視歷史史實的過程中隨意編造歷史情節 ,甚至移花接木張冠李戴,在煞有介事中笑話百出,在漫不經心中解構歷史。在對于歷 史人物的刻畫中,有的作品缺乏對于歷史人物的整體觀照、深入了解,而以一種顛覆歷 史的姿態描繪刻畫人物,甚至故意造成一種與歷史悖逆的效果,將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丑 化,把歷史上被否定的人物神圣化,在嘻嘻哈哈的漫畫化手法中解構顛覆了歷史。在當 代歷史小說的創作中,語言的漫畫化也成為一種傾向,在講述歷史故事中,用調侃、戲 謔、嘲諷、挖苦、諧趣等漫畫色彩的語言,有時甚至用現代人的言語方式、現代人的話 語,使作品具有漫畫色彩。注重歷史小說的消遣趣味,采取漫畫化的手法創作歷史小說 ,似乎使歷史小說少了歷史厚重的色彩,而多了輕松的現代意識,其實這種現代意識只 是十分淺薄的、做作的。
3.歷史小說創作的粗鄙化。歷史小說是以歷史史實、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描寫對象 的文學作品,由于被書寫的歷史往往是值得人們回味與咀嚼的,因此歷史小說本身就應 該具有一種精致典雅的色彩。但是,在當代歷史小說創作中,卻出現了粗鄙化的傾向, 人物刻畫的粗鄙化、細節描寫的粗鄙化、語言表達的粗鄙化等,使歷史小說更多了地攤 文學的粗俗色彩,而少了歷史小說的典雅意味。從某種角度說,歷史小說家應該具有歷 史學家的功力,在歷史小說創作的準備過程中,他應該去搜尋、閱讀、研究與其創作相 關的歷史史料、歷史典籍、野史筆記等,甚至閱讀有關的研究著作、研究論文等,只有 在前期充分的準備中,他才能夠胸有成竹地開始歷史小說的創作。除此而外,必要的民 俗學、社會學、文藝學等方面的修養,也是歷史小說創作中所必須具備的。由于歷史小 說在圖書市場的暢銷,一些并不具備歷史小說創作素質的文人,也紛紛操筆投入歷史小 說的創作,使當代歷史小說創作呈現出粗鄙化的傾向。人們說細節是歷史的尊嚴,由于 缺乏歷史資料的準備,在歷史小說創作中對于歷史人物的刻畫形成了以想象替代史實的 方式,這就使對于歷史人物的描寫呈現出粗鄙化的色彩,既缺乏有血有肉的細致描寫, 只能是對于人物粗線條的勾勒;又缺少鮮明性格的生動刻畫,只能是對于人物平面化的 涂抹,使小說中描寫的人物臉譜化、類型化,而不能刻畫出性格鮮明立體化的人物個性 ,更缺乏對于人物性格深入細致創造性的塑造。對于歷史小說的創作來說,歷史的氛圍 、環境等的營造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需要作家對于當時一些生活細節做真實具體的描寫 ,諸如對于當時官制、兵制的了解,金融、錢幣制度的掌握,飲食、服飾的了解,等等 ,缺乏這些必要的知識,所創作出來的歷史小說就會顯得粗鄙化,甚至鬧出笑話來。當 代歷史小說是用現代白話文寫作的,但在寫歷史人物的過程中,作家也應該具有相當的 古典文學的功底,尤其是歷史人物的語言常常應帶有一點文言氣息。作家敘述的語言也 應該力求精練。但在不少歷史小說創作中,語言的粗疏、粗俗形成了小說的粗鄙化傾向 。歷史小說是文學創作,必須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文學的審美性是歷史小說創作 所必須具備的。
二
在當代歷史小說創作中,庸俗化、漫畫化、粗鄙化影響了歷史小說創作的質量,必須 引起文學界的高度重視,在當代歷史小說創作中的庸俗化、漫畫化、粗鄙化傾向,體現 出歷史小說創作中所缺乏或忽略的歷史意識、現代意識、審美意識。
1.歷史小說創作必須以歷史意識為基礎。歷史小說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題材的 ,作家必須具有自覺的歷史意識,雖然小說創作具有虛構的成分,但是歷史小說創作的 基本應該不違背歷史史實,尤其在主要方面應努力遵循歷史的本來面目。小說家在歷史 小說創作的準備中必須搜集、閱讀、研究歷史資料,為其歷史小說創作奠定基礎,在對 于歷史史料的爬梳與分析過程中,尋找到自己對于歷史的感受與感覺,任何無視輕視歷 史資料的必然是有礙歷史小說創作的。在談到歷史小說創作時,二月河說:“我并不認 為自己是歷史學家,要學歷史,不必讀我的作品。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對于重大的歷 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重要的歷史走向的判斷,我是以一名歷史學家的標準來要求 自己的。”[2]這就表明了歷史小說創作必須在總體上忠實于歷史的真實性。唐浩明提 出歷史小說創作應該有一種敬畏歷史的姿態。他說:“所謂‘敬畏’,要求作家不能隨 心所欲地去杜撰歷史、曲解歷史,只能在把握筆下那個時代和所要描繪的主要人物的歷 史基調的前提下,去充實歷史、提煉歷史、鮮活歷史。如果說,因種種原因,史料打上 了濃厚的個人色彩,那么,作家則要站在文化和人文的立場上,去掉人為的包裝而恢復 其本來的面目。這就需要作家既具有史家的德與識,又具有藝術家的敏銳眼光和非功利 的良知。”[3]他強調在把握歷史基調的基礎上,充實、提煉、鮮活歷史。熊召政指出 :“所謂歷史的真實,簡單地說,有三個方面:一、典章制度的真實;二、風俗民情的 真實;三、文化的真實。前兩個真實是形而下的,比較容易做到,第三個真實是形而上 的,最難做到。前兩個形似,第三個是神似。形神兼備,才可算是歷史小說的上乘之作 。”[4]總而言之,創作歷史小說必須抱有嚴肅的歷史態度、清醒的歷史意識,任何意 在顛覆歷史、解構歷史的創作,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小說創作了,而導致了“故 事新編”式的雜文式的作品了。因此,有人提出歷史小說家必須要有正確的歷史觀,必 須要懂得歷史,至少是半個歷史學家,這是很有道理的。
2.歷史小說創作必須以現代意識為視閾。歷史小說創作與歷史研究不同,并不在意于 對歷史史實的考證中澄清歷史問題,而注重對歷史題材的描寫中“古為今用”,這就涉 略到歷史小說創作的視閾問題。魯迅曾經在談到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歷史小說時評價 道:“他又多用舊材料,有時近于故事的翻譯,但他的復述古事并不專是好奇,還有他 的更深的根據,他想從含在這些材料里的古人的生活當中,尋出能夠與自己的心境貼切 的觸著的或物,因此那些古代故事經他改作之后,都注進新的生命去,與現代人生出干 系來了。”[5]魯迅推崇在歷史題材中“注進新的生命去,與現代人生出干系來”。歷 史小說創作中的現代意識并非將歷史人物的情感與生活寫得現代化,讓歷史人物成為穿 古裝的現代人,而是以現代人的意識和觀念分析歷史題材,從中見出歷史事件、歷史人 物中所蘊涵著的對于現代生活具有啟迪意義的某些方面,發掘在歷史題材中所蘊涵著的 現代精神。二月河認為:“歷史小說創作者既不能抱取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和不介入的態 度,也不能把歷史看成是與現實社會毫不相干的東西,要把自己投入進去。找到歷史與 現實之間的脈息,讓歷史真正活起來,既讓讀者感到真切、地道,又讓讀者有所鑒戒和 教益。”[6]作家應該努力尋找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關聯,在創作中含蓄地敘寫表達這種 關聯的內在精神,從而使作品具有現代意味。
3.歷史小說創作必須以審美意識為前提。歷史小說是以文學的形式再現歷史的,它必 須以引人入勝的藝術手法展現歷史事件、刻畫歷史人物,審美意識就成為歷史小說家創 作過程中的重要因素,既不能違背歷史史實,又不能被歷史典籍所拘泥,這就需要作家 在大的方面遵循歷史史實的基礎上,努力尋找歷史的縫隙,發揮文學想象,調動藝術手 段,創造出獨具性格的人物、展現出生動的歷史氛圍、演繹出曲折的歷史故事,無論在 小說結構的設置、人物性格的確立,還是場景的構想、語言的運用等方面,都使作品具 有美感,使歷史小說成為典雅精美的作品,使歷史小說創作擺脫歷史的復制,而成為對 于歷史新的闡釋,成為一種審美的創造。二月河在談到歷史小說創作時說:“我遵循的 基本創作原則是,歷史事實由歷史設定,人物個性、心靈軌跡、言語形容、詩詞等由我 設計。”[7]這就規定了歷史小說創作尊重歷史與文學創作之間的關系,總體上必須遵 循歷史事實,具體上應努力發揮文學的想象與虛構,這對于歷史小說家文學的功底也有 著很高的要求。唐浩明在談到歷史小說創作時,說他給自己訂了一個原則——在大的方 面,把歷史真實擺在第一位,在情節方面尤其是在細節方面則把藝術真實擺在第一位。 優秀的歷史小說應該是在準確把握歷史的基礎上,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精心打造 的情節,給予讀者以強烈的閱讀魅力,并能為讀者提供一個較為廣闊的思考空間,讓他 們從中獲得收益[8]。長篇歷史小說常常以比較大的容量與篇幅,敘寫跌宕起伏的歷史 故事,表現錯綜多變的人際關系,尤其應創造出豐富復雜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也正 是一些具有審美意識作家成功的訣竅。
在大眾文化越來越流行的今天,文學家既有拓展與建設大眾文化的職責,努力創作出 為大眾所接受的大眾文學;文學家更應有提高與引導閱讀情趣的責任,努力撰寫出歷史 小說的精品,這就需要歷史小說作家必須注重創作過程中的歷史意識、現代意識、審美 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克服當代歷史小說創作過程中的庸俗化、漫畫化、粗鄙化傾向,向 讀者真正奉獻出歷史小說的力作。
收稿日期:200周口師范學院學報廣州17~20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楊劍龍20042004新時期以來,歷史小說創作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仍存在著庸俗化、漫畫化、粗鄙化的 傾向,歷史小說創作必須注重歷史意識、現代意識、審美意識。歷史小說/創作傾向/現代眼光/historical novel/tendency of writing/modern eyes本文為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資助項目成果。滴石林國華
林國華: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博士候選人、芝加哥大學“約翰·奧林民主 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研究員Expound ancient events with modern eyes
——Several issues on the writing of contemprary historical novel
YANG Jian-long
Humanity School,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has been scored in the coriting of historical novel since the new stage.But there is still the tendency of vulgarization cartoon and coarse ness.The writing of historical novel must place emphasis on historical ideas,modern ideas and aesthetic conception.上海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200234
楊劍龍(1952-),男,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 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等的研究。 作者:周口師范學院學報廣州17~20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楊劍龍20042004新時期以來,歷史小說創作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仍存在著庸俗化、漫畫化、粗鄙化的 傾向,歷史小說創作必須注重歷史意識、現代意識、審美意識。歷史小說/創作傾向/現代眼光/historical novel/tendency of writing/modern eyes本文為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資助項目成果。滴石
網載 2013-09-10 20: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