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千年的農耕社會中,災害饑荒總是相伴相隨,食物奇缺而餓殍遍野的慘劇時有發生。“民以食為天”既是農耕社會最強烈的聲音,又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千百代人用血淚凝結的經典古訓。
半個多世紀以來,令人不寒而粟的天災慘景不曾出現了,但古老的農業依然古老,還是一個長期困擾著人們的老問題。
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東方大國里,沒有什么比解決吃飯問題更能形成舉國上下高度一致的共識了!
眾所周知,新中國的初期在一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里還不得不把“吃飯”的農業暫且放一放,甚至以遲滯農業發展基礎的建設和農民素質的提高為代價,去建立現代工業,形成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
現代工業在一個古老的農耕社會崛起了,農業卻變成了國民經濟的一條“短腿”,而且“長腿”不夠長,“短腿”卻特別地短。兩者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黨和政府對農業歷來都十分重視,無時無刻不在強調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甚至曾一度走到了“以糧為綱”,其他一掃而光的極端,還出現了“毀林開荒”、“圍海造田”這種全民性的“壯舉”。這在一方面反映出農業問題所形成的強大壓力,以及黨和政府解決農業問題的堅定決心;另一方面則反映了農業問題的復雜性和解決農業問題的艱巨性。
結果如何呢?掠奪式的開發,招致報復式的懲罚:糧食未過關,農業基礎不穩,生態環境卻日見惡化,水土流失日甚一日,農民增收更添艱難了。
問題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是會出現對抗的。農民的相對收益減少,農村購買力不斷萎縮,農村社會商品銷售額連續下滑,其結果導致城市工廠企業開工不足,被迫采取下崗減員措施。這又使職工收入大受影響,城市有效需求降低,主要農產品市場長期低迷,農產品價格徘徊走低,反過來又影響農民收入的增加。這種連鎖反映的惡性循環,嚴重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這種狀況無疑是農業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是傳統農業與現代工業矛盾加劇的必然反映。
看來,有效解決農業這個國民經濟的重大問題,不僅刻不容緩,而且還得另辟蹊徑了。在信息文明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了的大背景下,人們不難得出結論: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而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跳出習慣了的思維方式和傳統農業的觀念,運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研究和探索出解決中國農業問題,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新形式和新途徑。本文試在這個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
要探索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新途徑,必須對我國農業的歷史,尤其是農業普遍具有的特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判斷。
我國的農業歷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精耕細作的傳統。在傳統農業的平臺上,農耕技術和單位面積產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達到了傳統農業的某種極限。要不然,哪能用占世界1/22的耕地養活著占世界1/5的人口!要不然,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哪會有如此的急迫!
最熟悉的東西恰恰最容易被忽略掉,農業的特點亦是如此。只要仔細研究一下,農業最普遍的特點還是極其突出的。
主要是:
農業首先是滿足生產者自己的需求為目的的生產活動,因此是一種天然的自給自足的經濟,也是一種封閉半封閉的經濟。這種狀態極難打破。如果逆勢而行,任何努力都無濟于事。
農業對大自然的依存性很強,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狀況極為敏感。農業資源受著生態環境的鋼性限制,因此伸張性極小,突破其限度必將產生惡性反映,因而是一種資源有限的生態經濟。
農業的生產周期性極強,當中的可變因素和不可預測的情況最多。農產品進入市場的容許時間又很短,必然面臨著更多的風險。所以農業是一種高風險的經濟。
農產品以鮮活為主,儲存期短,儲藏成本高,銷售范圍極受限制,其價格難于平均化,是一種價格最容易背離價值的經濟。
農產品的生產是分散的,消費也是分散的,而收購和銷售、加工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十分集中。這種時空差使生產者極易于被掌握市場的中間商欺瞞和克扣。而且農產品的生產者遠離市場,風險收益和級差收入容易被中間商和加工商所壟斷,風險責任和損失容易被轉嫁到農民身上。因此農業是一種被動式的經濟。
比之于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支配較大,人工調整控制的空間較小,資源利用的彈性更小,因而隨著工業現代化的發展,在工農產品的交換中,農產品存在著明顯的相對成本遞增,相對收益遞減的趨勢。所以發達國家無一不對農產品的生產實行投資扶持和價格補貼。因而農業又是一種補貼經濟。
農業的普遍特性還遠不止于此,但主要就是這一些。一個國家如果不向工業化邁進,農業所面臨的自然是另外的問題;如果要向工業化進軍,農業的這些特性就會顯現并突出起來。在制定政策措施時,忽視農業的這些特性是危險的;只有認清并充分考慮到這些特性,才有利于緩解矛盾,進而有助于尋求和探索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新途徑。
二
我國的農業總體上還屬于傳統農業的性質,因而與國民經濟現代化的發展要求極不相適應。這種狀況在今后的發展進程中還將愈為突出,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后,沖擊最大的并非其他產業,而將是脆弱的農業。其原因在于,在中國的特殊國情條件下,盡管我們十分重視農業問題,可是對農業的普遍特性考慮和關注不夠,再加上社會歷史的原因,我國的農業至今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是:
第一,農業資源在運用總量上達到了相當的極限,以至同環境生態發生了較多的矛盾和磨擦。而單位農業資源所承載的供養人口卻不斷增加,每個農業勞動力所擁有的農業資源,尤其是耕地卻極其稀少,所產出的農產品有相當一部分首先得滿足農戶的消費需要,因此難于形成發達的大規模商品生產。自然經濟成分還很重的廣大農村仍然處于封閉半封閉的狀態。
第二,農業勞動力的素質普遍較差。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除了受到自身素質的制約外,還受到諸多社會因素和政策規定的限制。豐富的農村勞動力資源閑置、浪費十分嚴重,這種狀況還有加劇的趨勢。
第三,回避和抗御市場風險的機制尚未形成。農業生產的產前指導流于口號,周期性調節仍由產后結果帶破壞性的自發實現,只不過由過去的“多了砍,少了趕”的行政方式變成了“少了搶,多了甩”的經濟方式。尤其是那些具有行政職能的公司和以農產品為原料的企業,更是隨意將市場風險損失轉嫁到農民身上。國家制定的經濟計劃在農業生產上極少發揮指導作用,而在制定政策措施時,對某種緊缺的農產品卻常常下達指令性計劃指標,采取行政手段低于市場價格統一收購,或者號召農民顧大全局,低價將緊缺農產品交給國家;可是當某種農產品供過于求時,所采取的保護措施卻軟弱無力,甚至撒手不管,讓農民獨自承担市場風險所造成的損失。
第四,農產品的市場體系尚待健全,銷售體系遠未形成。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有名無實。作為農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供銷社,絕大部分早已陷入困境而喪失其應有的作用和功能。夠格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還未曾出現,對民間行商又缺乏資質審查和有效管理,“騙農”、“坑農”的事件屢屢發生。農民致今還缺乏符合自己要求又適應市場需要的營銷組織和商務網絡。自發地進入市場不僅增大成本,而且受到種種的限制和封鎖。就拿北京市來說,郊區農民生產的蘋果就不能自己組織進城售賣,連農民用自己的車輛送進城也不行,非得以兩三角錢一斤賣給城里的公司和有關系的行商,而城里的銷價卻高出了農民的售價六七倍。北京尚且如此,別的地方就可想而知了。
第五,國家外貿對保護國內農產品市場尚缺乏足夠的重視。其表現是:一方面對農產品進口管制不嚴,對農產品走私打擊不力;另一方面,在處理出口國貿易逆差時不大顧及國內農產品市場的保護。比如1997年國內白糖價格猛跌,其主要原因并非是小糖廠蜂涌而上所造成的,而是有300多萬噸的來料加工糖未按規定由加工方領走,大量的就地流進了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在國內糖價急劇下跌的情況下,仍然為平衡貿易進口了大量的白糖。去年白糖價格高位回升,也并非是關閉小糖廠所致,而是嚴厲打擊走私出現的效果;同時南方糖料大面積嚴重遭災減產。這兩個主要原因造成了白糖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類似白糖的事例還不少,應引起制定外貿政策、處理外貿業務的部門的嚴重注意。
第六,農村信息網和農業預測研究還相當薄弱。廣大農民無法得到及時、準確的供求信息,也得不到集中而又權威的農產品價格走勢和農業預測研究的指導,因此無法按照市場需求來安排生產。盲目生產往往造成巨大損失,調整結構,產業經營更難于形成氣候,農產品漲價的好處也常常落不到農民手里。
第七,農民的自我積累能力逐漸減弱,國家扶持農業的政策措施的好處又不能落在農民身上。比如,扶持農產品的補貼主要放在商業流通環節,這在某意義上還助長了流通環節的惰性和混亂,也讓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鉆。又比如,支農優惠信貸缺少一套與之相匹配的政策措施,在運作上就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夾雜進許多人情因素。再比如,以拉動內需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采取了由包工頭承包的方式,大量的農民工只得到微薄的工錢,大部分好處落入了少數包工頭的腰包。真正有需求的沒有錢,有錢的又不需要,內需拉動力大為減低。
現實中存在的上述突出問題,再加上諸多歷史的和社會的原因,造成了我國農業存在著兩大矛盾:
一是單位農產品的勞動價值含量很高,但實現的價格卻很低,普遍低于國際上同類產品的價格,價值與價格嚴重背離;
二是單個農民可供支配的農業資源很少,單位農產品中的資源含量卻很高,寶貴的農業資源浪費嚴重,資源的投入與產出嚴重地不相稱。
由于存在這種矛盾,所以國家采取的許多發展農業的政策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措施都難于湊效;
由于存在這種矛盾,我們的勞動含量高和資源含量高但品質低的農產品,是無法同發達國家科技含量高和信息含量高的高品質農產品競爭的。發達國家對本國的農業和農產品市場又有一整套完備的保護措施,而我們在這方面顯得極其不夠。因此,如果不盡早采取措施,“入世”后沖擊最大的將是我國的農業,特別是大宗的農產品。
三
實現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必須緊緊圍繞降低單位農產品的勞動含量和資源含量,提高農產品品質,使之走向國際市場,變為國際商品做文章。
(一)下決心改革土地承包制度
現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曾經在農村改革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也證明了適合于生產力發展的土地制度,不僅對中國革命具有重大意義,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更具有不可輕視的重大作用。應當看到,中國革命后的土地改革,是對那種“耕者無其田,有田者不耕”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的否定,所形成的是土地的占有和使用結合在一塊的“小戶寡地”的小農經濟的土地制度,這就把封建土地制度束縛下的生產力極大地解放出來了。然而,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是不可能建設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因此,客觀上有必要再對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土地制度進行一次合乎辯證法的否定。可是,所采取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方式只是機械地把土地和農戶簡單地加以集中,土地的占有與使用、耕地與農民之間的關系并未發生合乎生產力要求的根本性改變,因而不僅不能促進反而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以能夠發揮巨大作用,無非是把扭曲了的土地使用關系改變到了正常的軌道上來。可是,這只是土地經營使用方式的改變,并沒有涉及新的土地制度的建立。適合于現代化建設的中國社會主義的土地制度,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法律政策方面都還未曾受到重視和提出,更不用說建立和完善了。如果我們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上面停留下來,不積極地朝著建立適應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土地制度前進,那么,關乎中國現代化建設最廣泛的基礎就不可能建立起來。這將對整個社會經濟帶來不可思議的影響。試想,如果繼續把農村勞動力長期固定在僅能滿足自己消費而略有剩余的幾畝耕地上,由此而形成的牢固的封閉半封閉狀態,以及頑強的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能徹底從根本上打破么?如果不能給廣大的農業勞動者提供現代商品生產的實踐舞臺,千百萬農民的素質何以得到提高?如果廣大農村仍然封閉,農民素質依然如舊,農業科技怎樣推廣普及,產業結構如何調整?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不能有效轉移到別的領域去創造新的價值,反而成為農業成本包含在農產品之中,怎能生產出有競爭力的國際商品,農產品的價格如何不嚴重背離其價值?
無論從現代化建設要求和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以及現實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看,對現在這種模糊混沌的土地占有、使用狀態都必須堅決加以改變,盡快建立起明確清晰,科學可行的社會主義土地制度。初步的思路是:
將土地的所有權、占有權和使用權以法律的方式進行分離,明確土地是社會公共資源。其所有權歸屬于國家,作為國家課稅納賦的一個憑據;其占有權和使用權歸農戶,允許依法有償轉讓。轉讓土地占有權、使用權的農戶所獲取的轉讓金,應作為另謀職業或開創實業的本錢。擁有土地占有權和使用權的農戶,亦可以依法將其土地的使用權承包出去,所取得的承包費應當作為開展其他經營的本金。凡是轉讓土地占有權和使用權所獲得的收入,在特定的期限內用于創辦實業、興辦農產服務業或其他第三產業的,免征轉讓收入稅;除此以外的均應苛以高額重稅。
(二)鼓勵和扶持農村勞動力向非農轉化,向城鎮轉移
村寨經濟只會是一種小農經濟,而現代化必定是以都市帶動的經濟。從村寨經濟向都市經濟的過渡,以及將農村的大量勞動力轉向非農產業,轉移到城鎮去,這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問題。近年來大批農民工涌進城市打工,說明農村勞動力的轉化、轉移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應當自覺地加以引導和組織。根據中國的實際,與其讓農村勞動力大量盲流都市,不如結合小城鎮的建設,引導其向新興小城鎮轉移。如果沒有一大批小城鎮興起,農業現代化就無從談起。如果沒有大量的農村人口向非農轉化,向小城鎮轉移,發展小城鎮就是一句空話。只有大批農業勞動力轉移出去,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益,增強農業自我積累能力才成為可能;只有大批農村人口的轉移,中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才具備人口聚集的條件;也只有一批小城鎮的興起,農村人口的轉移才有出路和載體,才會形成發展農產品的加工集散,建立農產品的營銷網絡,推廣普及先進科技,準確快捷地傳布信息,開拓遠距離的廣闊市場不可缺少的支撐點。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大意義不可輕看,小城鎮的戰略地位和獨特作用不可忽視。實際上這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應當結合起來考慮,采取措施聯動實施。
一是放開小城鎮的戶籍管理,改革城鎮戶籍登記制度。凡是轉讓土地后到小城鎮從業、居住的,應給予城鎮戶籍登記,一視同仁地按城鎮人口對待;
二是對那些由農村轉移到小城鎮從事農產品加工、運銷、農業科技專項服務,以及其他第三產業的,給予一定期限的減、免稅扶持和照顧;
三是建立信貸担保基金,為小城鎮中達到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上、營銷和農業科技專業服務項目提供必要的貸款担保。
四是為移居新興小城鎮的離土農戶優先提供按金方式購買商品住房:
五是實行“劃地建鎮”的辦法,凡經審查批準為小城鎮建制的,除工商稅收留作當地城鎮建設資金外,凡是規劃作為城鎮建設的非農用地,應由當地政府依法拍賣,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總之,凡是有利于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又有助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轉化,向小城鎮轉移,并且有條件做到的辦法和措施,都應當采取和實行起來。
(三)切實加強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普及
農業這個古老的產業,現在面臨著極好的科技進步和升級的前景,也面臨著全球化的沖擊和世界市場的激烈競爭。抓住時機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是農業科技的研究及普遍運用水平的不斷提高。必須花功夫下本錢建立和完善我國高水平的農業科技技術研究和推廣運用體系,包括最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手段及研究成果的跟蹤和情報資料的搜集,動物和植物基因庫的建立,基礎性研究特別是運用研究等。還應建立科學合理、標準規范、簡明而可操作的農業科技成果的鑒定評估和獎勵辦法。最重要的是必須建立起由科研機構、大學專業院系、政府有關部門、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戶和農產企業“五結合”的利益相連,風險共担、職能明確、責任清楚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以改造和代替現在這套有名無實的做法。
在農業科研和推廣中,優良品種的研制和推廣運用最為重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高品質的農產品才能夠進入更大的市場,并走向國際市場,才會取得合理的價格和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而高品質的農產品關鍵取決于優良的種籽。真正的良種還能夠抗病和節水。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農民的收益,優化種籽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種籽應當視為農業的生命,擺在農業的首位。農業的種籽應該專門立法,盡快建立我國的《種籽法》,從優良品種的篩選鑒別、研制繁育、保存及標識、銷售和推廣運用等方面,都必須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還要有對違法者的處罚、制裁條款。切實把農業的種籽管理納入法制軌道。
此外,還必須重視運用現代高新技術,加強對農產品的存活保鮮、整理包裝、儲藏運輸等的研究,加上傳統的精耕細作,形成我國高品質農產品的獨特優勢,為我國的農產品進入更廣闊的市場,并走向國際市場,爭取較多的市場份額,獲得好的價位收益提供良好的前提和堅實的基礎。
(四)盡快構建現代農產品營銷商務網
發達的市場經濟尤其離不開現代商業。網絡經濟必須有商業網絡與之相適應。農業的現代化更要以農產品的現代營銷網的形成和有效運行為實現條件。可以說沒有高度發達的農產品營銷網絡,就不可能出現真正的現代農業。
在前一時期,商務網絡火爆風行于全球,人們幾乎毫不懷疑,構建一張計算機網絡,并將它稱之為“商務網”,網上交易就會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可是,眼下卻一個個商務網連同構建和掌握它們的公司紛紛關閉,這說明了競相建立商務網絡不過是一種追趕時髦的舉動,卻并不能說明現實生活中不需要真正起作用的商務網絡。殊不知計算機網絡也不過是一個供人運用的工具,如果沒有一個專業的組織網絡作基礎,再先進的計算機網絡也不可能實現信息流、物質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的商務活動。這也許就是轟轟烈烈興起的商務網絡又紛紛消失的原因吧!
在建立現代農產品營銷網絡方面,我國獨具現成的條件。我國的供銷合作社經過50多年的發展,在連接城鄉、溝通產銷、滿足城鄉生產生活需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現在供銷系統已經擁有450多萬職工,2300多個縣聯社,3萬多個基層社,60多萬個經營網點,還擁有倉儲、轉運等龐大的商品流通基礎設施。它是一個遍及全國城鄉,特別是廣大農村的每一個角落的巨型商業網,并且還具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著獨特的信用地位。如果能夠依照市場經濟的規律推動供銷社的體制改革和創新,同時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設備將供銷社的組織網絡裝備起來,把這兩種網絡整合為以信用為基礎,以供需雙方為主體,高效率、低成本、便捷可靠的“三流合一”的現代商務網絡,那么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空間將會得到大大的擴張。這將會收到有效排解農民的憂愁,幫助供銷社走出困境,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城市供應,促進農業現代化等一舉數得的功效。其重要意義和巨大的作用不可低估。這方面的技術已經成熟,只要下決心便可以動手構建。
在積極創建國家農產品營銷商務網絡的同時,還必須大力扶持發展農產品的專業營銷組織、企業和民間大戶。支持他們依法跨省、跨國經營,同農民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担、互利互惠的契約關系和信用關系。
(五)積極建立農業抗御風險的機制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我國農產品的期貨交易體系。期貨交易是一種最為高級的市場機制,是高風險與高回報同時并存的“投入信息,產出價格”的高級市場。在普通市場中,市場風險只由買者和賣者承担,而在期貨市場上除了買、賣者外,又加入了風險投資者,市場風險由三者承担。更重要的是,期貨市場的高風險和高回報刺激、吸引和驅使著那些有膽有識的高智力風險投資者運用自己廣泛靈敏的信息來源,敏銳的預測判斷,到期貨市場的廣闊天地馳騁縱橫,展現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正是由于有眾多的風險投資者在期貨市場上經過千萬次的智慧碰撞和信息交融,才能將隱藏得極深的未來供求關系的“均衡點”揭示出來,成為一種最具權威的價格信號,有效地引導經營和指導生產,徹底改變以往那種產后盲目的、惡性循環式的調節方式,建立起產前自覺的良性循環式的調節機制,避免盲目生產所造成的破壞性損失。尤其不可忽略的是,期貨市場入市、出市極為方便,農民可以十分便捷地運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機制,在產出之前鎖定其所期求、認定的價格,將風險收益和損失同時扔給風險投資者。
這些市場功能和機制只有期貨市場所獨有,任何別的市場都不可能做到。而這又是發達健全的市場體系不可缺少,特別是農民迫切需要的。而農產品又具有需求彈性小,供給彈性大的特點,正是適合于期貨交易的好品種,而且世界上的期貨交易正是從農產品的交易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只要科學設計,精心構建,規范交易,嚴格監管,期貨市場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對農業現代化,必將發揮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其次,建立農業專項扶持、調節信貸,并作為國家的一項重要的金融政策。根據農產品期貨價格的漲落,確定某項農產品貸款的規模和利率的水平,確定對農產品生產大戶和企業貸款數額的增減和利率的升降。這樣,把期貨機制、信貸和利率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對農業生產進行有效的產前調控。
再次,采取嚴密的措施切實保護國內農產品市場。在當今的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發達國家對自己的農產品市場不進行嚴格管制和保護的。它們之間常常因為農產品的市場問題爭吵不休,磨擦不斷。我國既然不能對農產品的生產實行高額補貼政策,那就不能不對自己的農產品市場進行嚴格管制的保護。否則,我們就無法保障農民增收的權益。因此,國家的外貿政策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鼓勵農產品出口,爭取在國際市場上占有更多的份額;另一方面必須采取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對農產品的進口嚴加管制,同時堅決打擊農產品的進口走私。
其四,采取有效措施使農村經濟組織名副其實,以增強集體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比如,國家為拉動內需而扶持上馬的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不應當簡單地交由包工頭承包,而應當進行適當的分解,將技術要求不高、勞動密集的部分交由合作經濟組織競標去做。這既能較多地增加農民的收入,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又能壯大合作經濟組織的力量,使其名實相符。
其五,具有行政性職能的公司和企業,必須模范地遵守和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與農戶建立具有法律效率的契約關系。收購農產品必須在產前訂立完全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購銷合同,并不得任意毀約,隨便向農產品生產者轉嫁市場風險的責任和損失。
實現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是一個極其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要做的事情無計其數。國家不宜也不可能大包大攬,只要集中力量把上述五個方面的事情做好了,那就等于把基本框架做起來了。至于當中的內容,諸如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產業經營,高效農業等,那是應由農戶、農產企業和農業經濟組織考慮的事了。只要思路明確起來,各級組織和各路大軍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就一定能夠把我國的農業現代化事業更快地推向前進!
《昆明社會科學》14~19MF1體制改革傅仕敏20012001傅仕敏 政協云南省委員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作者:《昆明社會科學》14~19MF1體制改革傅仕敏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0: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