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
設計意圖:
傘是我國古代發明家魯班的一大發明,同時福州的制傘工藝歷史悠久,馳名海內外。幼兒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傘,但總的來說,他們對傘的了解不是很多。針對以上特點,我設計了本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傘的種類、外形特征、用途及來源,豐富幼兒對傘的認識。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3.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及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帶領幼兒參觀傘廠。
物質準備:發動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傘(貼上收集人的姓名),錄像帶(機),磁帶,魯班造傘圖(四張),魯班的其它發明物(實物或掛圖),作業紙,水筆,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在音樂聲中,幼兒跳傘舞入教室。
二、傘的認知。
1.幼兒邊舞邊欣賞傘的動態美。
2.幼兒自由觀察并選擇一把自己喜歡的傘,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內容:
(1)觀察傘布的花色圖案。
(2)發現操作傘的收(放)方法,了解各類傘的不同之處。
(3)比較撐開和收拢的傘,了解其不同的外形特征。
3.幼兒介紹自己挑選的傘,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4.教師引導幼兒小結傘的系列外形特征。(傘的品種很多,有折疊傘和非折疊傘,有自動傘和普通傘,有布傘和紙傘。傘有大小之分。傘布有厚薄之分,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之分,傘面的圖案有立體和平面之分,傘布的花色圖案各種各樣,非常漂亮)。
附圖
5.引導幼兒回憶生活經驗并講述傘的作用(能遮陽、擋雨、裝飾等),知道雨天用傘后需晾干后再收。
6.播放錄像了解傘的制造過程以及銷售情況,萌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三、傘的故事——《魯班造傘的故事》。
附圖
1.謎語引題“遠看象座亭,近看沒有窗,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傘)
2.談話:“傘是誰發明的?”引出《魯班造傘的故事》,并由教師生動講述。
3.提問:“故事題目是什么?”“我國第一把傘是誰造出的?”
4.看圖講述,逐圖提問:
(1)沒有傘,下雨時人們出門會怎樣?
(2)魯班看見孩子們頭上頂著荷葉,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3)人們夸獎魯班,可魯班滿意嗎?他又是怎么做的?
(4)最后,魯班造出了怎樣的傘?
5.展示實物或掛圖,簡單介紹魯班及其它有關發明。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魯班——我國古代著名的木工,春秋時期(距今約2500年左右)魯國人。傳說他發明了魯班尺(曲尺)、鋸、打孔鉆、墨斗等一套木工使用的工具,創造了攻城的“云梯”、水戰的“鉤強”和滑翔的“木鵲”等,他被木工尊為“祖師”。
四、傘的想象畫——《我發明的傘》。
1.以“我是小小發明家”引題,啟發幼兒談談“你想發明什么樣的傘”。
2.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繪畫“我發明的傘”。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發揮想象,盡可能畫得與眾不同。
(2)提醒幼兒構圖要完整。
(3)注意傘面裝飾時色彩及圖案的選擇要恰當。
3.意愿講述《我發明的傘》,注意幼兒語言的表達及組織是否恰當,教師隨機指導矯正。
4.布置壁畫《小小發明家》,并在作業旁加上個人自畫像以示“發明家”。
五、幼兒跳傘舞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1.可組織大帶小活動,讓作者向小伙伴介紹自己的發明創造。
2.可在區域活動時間開展“制作傘”的手工活動。
附圖
魯班造傘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頂著大太陽,皮膚給曬得火辣辣的痛;下雨天衣服給淋得濕漉漉的。魯班想:要是能做個東西,又遮太陽又擋雨,那該多好呀!
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小孩子撲通撲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過了一會兒,他們上岸來,都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小腦袋上。
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一瞧,荷葉圓圓的,上面有一絲絲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又涼快。魯班心里一下亮堂起來,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細的條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上。“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玩意兒擋雨遮太陽,輕輕巧巧。”人們見了,都夸獎魯班。
可是魯班自己還不滿意。他想。要是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頂著它走路,可不方便啦。要是能把它收起來,那才好呢。
于是,魯班就動手把它改成可以活動的,用時就把它撐開;不用時,就把它收拢。這玩意兒是什么呢?就是咱們今天用的傘。
《幼教博覽》京44~45G51幼兒教育導讀毛淑娟20012001 作者:《幼教博覽》京44~45G51幼兒教育導讀毛淑娟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0: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