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語文課程改革,研究香港、臺灣以及國外語文課程標準能夠給大陸的語文教學改革以借鑒。這里,我們主要以20世紀90年代德國、日本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的語文課程標準為范本,從語文教學目標的視角加以研究。
語文教學目標的界定,我們從語文課程標準或語文教學大綱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主要有三個尺度:國家、社會、個體。國家尺度強調語文學科的國家意志,主要從文化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的愛國感情和民族精神。社會尺度強調語文教育的社會要求,主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基本素養。個體尺度強調語文學習的主體價值。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了語文教學目標價值取向。
一、語文教學目標界定
1. 國家(地區)尺度
我國的香港、臺灣地區語文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民族感情,教育學生體認中華文化。在語文教學目標中作了明確的規定。
香港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確立民族、國家、文化觀念經歷了一番曲折。1949年以前,香港的語文教學主要以大陸為標準,1953年教育署所屬的“審核課程及課本委員會”發表了《中文科教育報告書》,報告建議中文科目標應能使學生理解及欣賞本國文化。但是1978年教育署頒布的《中學中國語文科課程綱要》,中學語文科教學目標中卻沒有提及國家民族、傳統文化和道德倫理,因而受到廣泛的批評。1988年,香港啟動新語文課程標準的研制,其指導思想又強調了“重視語文學習的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1990年,新頒布的《中學中國語文科課程綱要》認為語文科的教學目標應“培養學生的品德,增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2000年頒布的《中學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咨詢稿)中進一步明確規定“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的教學目標。
臺灣歷來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強調民族精神的教育。其課程標準要求在國文科等學科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國心,公德心,與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心。如1983年頒布的《高級中學國文課程標準》中就規定了“指導學生研讀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培養其倫理道德之觀念,愛國淑世之精神”的教學目標。1998年頒布的《國語綱要》也提出了“透過語文學習,體認中華文化”的教學目標。
香港、臺灣與祖國大陸有著共同的文化價值和民族心理,因而在教育、語文教育中有許多共同之處,注重傳統文化的學習,培養民族意識、愛國精神就是其中的一項。
日本、德國在語文教學中相對淡化學生民族精神、國家意識的培養,但并不等于這些國家忽視學生此種品質的培養。
2. 社會尺度
這些國家及地區都將語文的科學學習與正確運用作為教學的中心任務,但也表現出了某些差異。
歐美國家既重視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又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如早在1982年全美英語教師理事會制定的《英語教學綱要》,在英語教學要點中就提出“作為交際基本方式的英語的運用發展,包括讀、寫、聽、說和觀察諸種技巧”。
而亞洲國家及地區受中國文化影響相對較多,傳統上重讀寫而輕聽說。如1978年香港教育署頒布的《中學中國語文科課程綱要》,規定中學語文科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而沒有提到培養聽、說能力。1983年《臺灣高級中學國文課程綱要》也只規定了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目標。但近年來,亞洲國家和地區對于聽說能力的培養也逐漸重視起來。如2000年香港特區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中學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咨詢稿),中國語文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語文學習“提高讀寫聽說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其中還分別具體規定了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的學習目標。聆聽范疇的學習目標是:①增強理解、評價等聆聽能力;②掌握聆聽策略;③樂于聆聽、認真聆聽,擴大聆聽面。說話范疇的學習目標是:①增強構思、表達、應對等說話能力;②掌握說話策略;樂于表達,勇于表達,應對得體。1998年臺灣頒布了國語課程綱要,國語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即能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并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1994年日本文部省頒布的《中學學習指導要領》中對聽說訓練作了明確規定。他們將聽、讀的培養目標放在一起,認為其同屬于接受范疇,而將說、寫放在一起,認為其同屬于表達范疇。如初三“說”的培養目標是“要深入對事物的觀察和思考,使學生具有按照目標、場合,恰當地說話和寫文章的能力,同時培養使表達能力為生活服務的態度”。關于“聽”其規定“讓學生掌握按照目標和場合正確地理解說話和文章內容的能力。同時培養積極地聽話和閱讀使之為生活服務的態度”。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臺灣新頒布的課程標準中聽、說能力的培養已超越單純地聽、說能力的培養,而是培養學生將聽、說能力與思維力、判斷力等綜合素質結合起來,在具體的語境當中溝通、交流。如1998年臺灣頒布了國語課程綱要。其中規定:“應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透過語文互動,因應環境,適當應對進退。”
3. 個體尺度
在培養學生的個性方面,各國及地區有兩點共同之處,一是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思考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注重發揮語言發展思維的功能。
從臺灣、香港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可以看出,這兩個地區的語文教育理念與傳統相比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即從以知識為本位向以學生為本位轉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新頒布的課程標準根本上以學生為本位,發揮個體潛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國家、民族感情。這主要是20世紀末波及全球的教育個性化思潮,終身教育思潮影響的結果。
20世紀90年代,從香港、臺灣及國外語文課程標準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香港、臺灣、日本的語文教學目標的界定既表現出了其獨特性,又表現出了與其他國家的共同性。進入20世紀90年代,香港、臺灣語文教育理念發生了重大轉變。借鑒西方先進的教育理論,從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國家意識和民族精神,向以人為本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轉變。但也保留著培養學生對民族、國家感情的傳統。
二、語文教學目標界定的啟示
20世紀末,中國內地、香港、臺灣語文教學目標的教育理念發生了重大轉變。從傳統的以知識為本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國家意識、民族精神,走向以人為本位,注重從學生的個性與特長出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挖掘語文學科的文化性、民族性,培養學生對國家、民族的感情。歐美國家的語文教學則相對淡化學生國家意識、民族精神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
歐美國家注重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歷史相對較長。民國時期,中國內地的國語運動,經過“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推動,終于使傳統的讀寫與聽說分離走向了聽、說、讀、寫的統一,而且使文言一致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得到了體現。但解放后的語文教學大綱一直強調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未提及聽、說能力的培養,直到1986年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才再一次明確規定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2000年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將聽說能力改為口語交際能力,是在聽說能力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香港、臺灣地區同祖國大陸一樣,也有重讀寫而輕聽說的傳統,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將聽、說、讀、寫能力并舉,從這兩個地區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來看,他們將聽說能力進一步完善了,將二者與學生的綜合素質結合起來,在具體的語境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也是重讀寫,而輕聽說,這種情況也是在20世紀90年代才得到徹底改變的。
中學語文武漢63~64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馮旭洋20072007
馮旭洋,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
作者:中學語文武漢63~64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馮旭洋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