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語文“功能教學”實驗與研究的構想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江西省教委教研室 萬明華)
      一、小學生語文素質的內涵及其教育現狀
  一個人的語文素質有三個基本方面:一是掌握了較豐富的語文知識;二是具有較強的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三是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掌握了學習語文的方法。
  現在,小學生的語文素質怎樣呢?簡要地說,語文知識掌握得較好,但語文能力不夠強,學習語文的方法、習慣更沒有形成。從教育學角度說,是“學會”解決得較好,“會學”還沒有解決好,更談不上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了。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現在,教學中過分看重內容,把語文本身的規律放在次要的位置,忽視了對語言文字基本功的訓練。二是教學方法依然較為陳舊,蘇聯的文學分析法,至今仍束縛著廣大語文教師,存在著“重講輕練”、“重教輕學”、“重結果輕過程”、“重課內輕課外”等問題,影響著語文素質的提高。
      二、對語文功能的認識與思考
  著名的語言學家韓禮德(Halliday)認為,兒童在習得語言過程中,是在學習怎樣表達意思。因此,兒童習得語言的過程亦可以理解為逐步掌握發揮語言功能的各種可能方式的過程。
  在兒童語言里,詞作為意義的單位所起的作用遠比它作為結構單位(即句法)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從功能的角度看,只要有意義的表達,就有語言。
  語言的功能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交際功能,也就是傳遞信息、溝通情感、交流思想、表達意愿等功能。從形式上看,言語的交際功能可以分為口語交際,即聽話、說話的功能;書面語言的交際,即閱讀和寫作的功能。二是思維功能。因為語言具有體現思維(含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的特點。因此,語言可以闡明道理、敘述故事、再造畫面、創設情境等。語言的交際功能與思維功能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通過對語言功能的簡單考察,我們似乎明白了這樣的道理:發展兒童的語言,就是發展其語言的功能;學習語言必須充分利用語言的功能。在語文教學中,創設特定的語言環境,從言語的交際功能角度,對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操練(訓練);從言語的思維功能角度,進行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轉換生成”(喬姆斯基語)訓練(即閱讀教學,從言語形式轉換成故事、圖景等;作文教學將故事內容、圖景等轉換成與之匹配的言語形式)。教學過程,也就是利用語言進行交際訓練、思維訓練的過程,教材也就成了語言訓練的材料,學生成了訓練的主體,教師只是設計者、指揮者。無論是學字、學詞,還是品評句子、理解段落,都要緊緊扣住“語言的功能”,即漢字的表意象性功能;詞語的具象聯想功能等。圍繞“語言功能”組織教學,才可使學生真正地理解語言,切實地學會運用語言,從而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三、構建小學語文“功能教學”實驗的設想
  (一)指導思想:
  依據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確立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強化語言功能,訓練學生語感;遵循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指導學習方法,減輕師生負担;堅持教書育人,鑄造高尚人格。
  (二)實驗的基本原則:
  1.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
  2.堅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漢語的學習規律。
  3.堅持整體性原則。注重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的有機統一;注重在語言環境中學習字、詞、句、段、篇。
  4.堅持學以致用,在用中學,注重讓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而不僅是單純地學習語言。
  5.堅持言語交際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
  6.堅持聽、說、讀、寫技能的全面、綜合訓練,同步協調發展。
  7.堅持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的結合。
  (三)實驗的主要內容:
  1.“功能教學”的教學思想: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2.“功能教學”的目標:設計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序列。
  3.“功能教學”的教材運用:以教材為范例。
  4.功能較學的外部條件:改善教學管理,包括改進考試方法,開展課外活動,加強完善家庭教育等。
  5.功能教學的途徑:改進課堂教學。①設計課堂教學的縱向結構;②選用最佳課型。
  6.功能教學的歸宿:提高語文素質。含較豐富的語文知識;較強的理解、運用語文的能力;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四)實驗的基本步驟與主要做法:
  1.確立實驗班級,組成課題組(具體內容略)。
  2.進行語文能力測量,著手實驗。
  今年秋季,我們將對實驗班新生——一年級的學生及所在校的其他同年級學生(選擇一個對照班)進行聽說讀寫(字)的測量,確定每所實驗學校兩個被測班級,盡量控制實驗變量,使他們的生源質量(素質)相近。做到面向全體,教師不拔尖,學生不擇優,在一般條件下摸索出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方法和規律。
  3.設計訓練序列,確定教學目標。
  我們按照語文素質的總體目標,從語文的知識系統和技能系統的整體性出發,將語文素質的重點落實在理解、運用語文能力方面;把語文教學的重點落實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方面。依據語言的基本功能,我們將語文能力(即語言文字能力)分為兩大塊:一是外部可顯性的語言(即言語交際能力);一是內部隱性的語言(即思維能力)。這樣,語文能力就可理解為言語交際能力(即聽、說、讀、寫)和思維能力(想)的“合力”。而“思維能力(想)”則是貫穿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語文基礎知識(字、詞、句、段、篇)也是寓于“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因此語文知識的豐富、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其他智力因素(如注意、觀察、記憶)等的發展,都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展現出來。語文能力的訓練主要就是聽話、說話、閱讀、寫作能力的訓練。
  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我們將聽話、說話、閱讀、寫作能力訓練的序列進行科學的、合理的設計,以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為范例,參照其設計的年級、單元訓練項目,理出符合本實驗要求的、適合本省教學實際的“訓練序列”。
  下面是我們設計的小學階段語文學習能力結構,這個序列如圖所示:(圖1)
  (附圖 g396f01.JPG)(圖2)
  (附圖 g396f02.JPG
  整個語文教學在處理教材、選擇訓練方法上均以培養學生上述能力為目標。這些能力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教學中要注意它們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發展。(圖3)
  (附圖 g396f03.JPG
  4.合理使用教材,落實訓練重點。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只是些例子。”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充分體現了葉老的教材思想,強調進行語文基本功的訓練,必須有計劃地安排訓練項目。強調在教學中,憑借訓練重點,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基本功的訓練。我們進行“語言功能”教學實驗,更要突出這個方面。在教學中,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①以組為單位備課,把訓練重點落實到每組教材的教學中去;②注意訓練重點之間的聯系和過渡,使訓練環環相扣,扎實有效;③根據課文的組合特點,滲透認識事物的方法的訓練。
  5.強化語言的社會功能,改善教學管理。
  ①改進考試方法,變現行通用的書面測試為聽說讀寫能力(即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綜合測試。重視語言的社會交往功能,注重日常用語及應用文體的考查,變知識點的考核為能力訓練點的考核,注重考核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②加強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的有機統一,重視課外活動課,強化語言的整體功能。經驗證明,語文能力的提高,得法于課內,成才于課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語文方面的才能,需要靠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我們擬根據不同學生的身心發展及語文學習實際,依據“功能教學”實驗的原則、目的,編寫與課本配套的課外讀本,強調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突出語言的功能。同時組織朗讀小組、寫作小組、書法小組;開展故事會、朗讀會、作文比賽、普通話比賽以及演課本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
  ③加強、完善家庭教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功能教學”實驗就是注重語文教育觀,強調語言在社會環境(含家庭環境)的交往中得到發展。所以,我們擬同實驗班的家長一道,對學生進行言語交際行為方面的訓練,以促進其舉止大方,言語得當,講文明禮貌等。
  6.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功能教學”實驗吸取了世界上現代的語言教學方法,同時又結合我國國情,繼承了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①課堂教學的縱向結構:
步驟     教師的任務復習(預習) 強化記憶者創設情境   示范表演者操練     組織者/指揮練習     裁判員/監督員/監聽者鞏固(寫)  幫手(后來是記分員)
  在上述五個步驟中,教師始終觀察全班的反應,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家都能理解。如果學生還沒有弄懂,就要根據情況改變自己的角色。例如,在第三步時,班上可能出現某種問題,教師就要變成示范表演者,有時又要當講解員。
  ②選用最佳課型。
  為適用不同教學內容需要,我們可以對上述教學步驟進行縮減或補充改進,設計導讀、自學、討論、先練后講、邊練邊講、讀寫對照、思路探索等課型,但這些課型都基本上是“功能教學”上述五個步驟的變形,都強調開展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在生動活潑的語言文字訓練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小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太原15-17G39小學各科教學萬明華19961996 作者:小學語文教學太原15-17G39小學各科教學萬明華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0:09

[新一篇] 關于小學新課程教學的體驗與思考    ——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主例

[舊一篇] 關于建立素質教育TQC體系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