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當語文教師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去年教師節前,有報社約稿,我想起于漪老師一次談話中的感慨,就寫了篇隨筆。于漪老師說的是“我一輩子教語文,一輩子在學當語文教師”——這是句耐人尋味的話。不知怎么回事,報紙出來時變成“我一輩子教語文,一輩子在學校當語文教師”,多了一個字,便無味了,可是因為是于漪老師說的,又是文章的話頭,讀者以為必有深意,大費思量。正是:多了一個字,多出多少事!有讀者費了好大的勁,也琢磨不出我為什么要轉述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后來我想到,即使讀者知道了于老師的原話,能真心感悟的又有幾人?有的同行在一方土地上總是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不似我困之又困,惑之又惑,所以聽了于老師的話,我對自己的智商與精神狀態一下子放心多了。認識于老師的同行都會相信那是她的肺腑之言。這個“一輩子學當語文教師”,應當是我們的精神追求。
    如何評價語文教師工作的價值,學者可能會搬出一堆書來,專家可能要開上好多會,領導可能會把出國觀光的印象提供給你參考……我不能居其一,也無時間磨嘴皮子。我覺得對一門歷經蹂躪的、總被人認為最重要而實際地位不如外語的、每周只有四到五課時的學科,簡而言之應當是三句話:讓學生喜歡你的語文課,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科,讓學生有終生學習語文的意識。——語文教師做到這三句話,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遠非開幾堂公開課、競賽課可比。每每聽到學生說不喜歡語文課,不喜歡文學,我首先疑心他有個不稱職的語文教師或是缺少家庭文化教養。前些年我說過,語文教師能把課上到學生毫無興趣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不認為這話說得刻薄。因為語文是最有靈性的學科,教師不僅僅傳授知識,還與學生交流情感,共同浸潤其中。如果把語文課弱化為簡單的記憶訓練,語文教師的工作誰都能夠替代,這種職業又能有什么地位?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道理很簡單:我們和學生之間需要交流,語文正是人與人情感交流的主要語文學習滬9~1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吳非20042004馬丁·特羅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著三個以數量為標準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是基于當時部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完成“大眾化”或“普及化”之現實,圍繞著高等教育內部革新問題而建構的,在方法論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歸納取向,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一理論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教育更多地體現著一國社會經濟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多地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課是教師與新生見面的第一次課。王燕/楊秀文Steps to Happiness陽利平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410081 作者:語文學習滬9~1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吳非20042004馬丁·特羅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著三個以數量為標準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是基于當時部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完成“大眾化”或“普及化”之現實,圍繞著高等教育內部革新問題而建構的,在方法論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歸納取向,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一理論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教育更多地體現著一國社會經濟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多地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課是教師與新生見面的第一次課。王燕/楊秀文

網載 2013-09-10 20:50:48

[新一篇] 學習遷移在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舊一篇] 學報主編開放意識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