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語文教學與人文精神建構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是現代社會公正、文明、健康、祥和等社會目標的一個根本支撐點,同時也是現代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一種強大動力,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人文精神”的歷史原意是“人”的精神,即“人的真實精神、人的真情實感、人的真實愿望”。所謂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構建,就是努力挖掘作為人文應用學科的語文教材中的教育資源,以全體的人性完善為最高教學目標,體現主要以個人發展需要為標準的教育價值觀,讓兒童從小就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交際、學會健體、學會生存,“使每個人發展自己的才能和創造能力”,為其一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
  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建構包括哪些內容呢?①價值主流建構(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②人格完善建構(吸納先進文化的品性、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獨立意識、開拓進取、艱苦創業、勤奮合作、與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健康心理、文明風尚、情感熏陶);③科學人道主義建構(崇尚科學、反對愚昧、科學健身);④新道德建構(社會公德、傳統美德、倫理道德、關心與服務他人、“五心”“五愛”、敬業精神、責任感、義務感、誠實守信、遵紀守法);⑤思維品質建構(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辯證唯物觀、歷史唯物觀、道德智商"MQ"、審美情趣、創造思維、智能素質)。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建構人文精神呢?
   1.暗示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們把這種規律看成是教育技工的核心,是能夠找到通向心靈之路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建構學生的人文精神,我們不能采用思想教育中警示與訓誡的方式,而要采取調動無意識的最有效手段——暗示。
  選擇“暗示”的理論依據是:暗示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在每個人的思想、感情、知覺或心理活動中,除有一個清晰而居于中心的經驗總和外,總有一個居于背景的模糊的而外圍著的經驗系列與之平行。”這就是說人的智力、情感、品德、習慣以及個性心理和創造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在接受意識到的教育的同時,更要接受大量的暗示教育。
  怎樣對學生進行暗示教育呢?首先,要允分發揮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精心設計和控制各種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務于教學目標。以此達到人文精神建構的目的。比如教師朗讀“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如果懂得暗示的潛隱性和啟發性特點。教師只要用語重心長的語調暗示,學生就能受到情的感染;只要通過“人民”“缺點”“批評指出”幾個詞語的重音暗示,學生就會受到義的啟發。這種暗示教學,可以摒棄直陳道理的瑣碎分析,讓學生在暗示中潛移默化地進入“潤物細無聲”的教學境界。
  其次,積極營建暗示教育環境,讓學生從教材資源和教學環境中獲得人文精神建構的信息。因為優美的暗示環境,能有效地作用于學生的心靈。比如教學《桂林山水》,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暗示,讓學生在看圖中聯想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畫面,受到熱愛錦繡河山的人文教育。
   2.陶冶
  陶冶在教育心理學中是指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給予有益或良好的影響。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建構,不是政治灌輸或道德說教,它是一種人文熏陶,它改造著兒童的意識與心靈,積淀著價值規范,豐富著思想情感,提升著道德品質,熔鑄著意志品格,強化著心理精神。
  語文教學怎樣陶冶學生的人文精神呢?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努力營建情感氛圍。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認識與情感是不可分割地聯系著的,積極的情感,對促進學生的思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營建積極的情感氛圍就是制造一個熔鑄精神與靈魂的大“火爐”,對促進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行“陶冶”與“熔煉”。語文教學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品讀,進行情的熏陶、理的啟迪。《皰丁解牛》中說,殺牛的最高境界是只見“骨架”不見“血肉”,而閱讀的最高境界則是只見“血肉”(受到文章情感的陶冶)不見“骨架”(不作瑣碎的“文法分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熟讀成誦能使人的大腦皮層產生多次的條件反射,這能使語言的要素、詞語、句式、情味、氣勢等在人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記,進而產生強烈的語感。語文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并不是在品讀《鏡泊湖奇觀》時才受到秀麗的自然風光的熏陶、也不是在賞讀《海上日出》時才受到愛美情趣的陶冶、更不是在精讀《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時才受到日益嚴峻的人類環保形勢影響,所以,書中的“情是讀出來的、誦出來的、品出來的、賞出來的”。同理,學生的人文精神是在語文教學中陶冶出來的。
   3.感悟
  感悟是個體憑借語言及其語境的直感,獲得某種印象或意義的心理過程。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建構僅靠“外部條件”的“暗示”與“陶冶”還不夠,還要依靠人的“內部條件”的“感悟”與“體驗”起作用。有人說感悟的心理歷程是“循文、明象、體情、悟道”,即感知語言文字,再現事物表象,進入課文意境,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寫作意圖和方法。可見感悟不是通過教師講解達到的,而是讓學生潛心讀書,自己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才實現的。一句話,要激活經驗,“以讀求悟,讀中見悟”,比如閱讀老舍先生的《勞動最有滋味》,假如讓學生憑借邏輯思維推理,通過抽象分析概括出“氣質”的含義即“氣度、風格或品質”,這是理解。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從閱讀課文入手,找出具體的勞動“會改變一個人氣質”的相關語句:“勞動使窮人的骨頭硬,有自信心”,“勞動會使我們心思細膩”,學生通過這些語言及其語境的內心體驗,就能自主悟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那種“氣質”的含義與韻味,懂得為什么勞動能改變氣質,怎樣才能改變氣質的道理。只有感悟才會使思考有深度,怎樣才能改變氣質的道理。只有感悟才會使思考有深度,才有利于人文精神建構。
  為什么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建構要強調“感悟”而不提倡“理解”呢?因為“理解是理智的,感悟是情智交融的;理解偏于分析,感悟重于綜合;理解主要是注釋,感悟主要是同化;理解的主體是旁觀者,感悟的主體是參與者;理解是單線聯通,感悟是全線相聯;理解是人對文字內容的解剖,感悟是人心與文心的融通;理解的對象是文章內容,感悟的對象是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的整體,既有內容,又有形式”。怎樣引導學生去感悟呢?比如移情體驗品讀《魚游到了紙上》由觀魚到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以至物化為“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忘了自己到底是人還是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課文塑造的生活原型有設身處地的真切感受,才能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與作者心心相印,感情共鳴。為此,教師須做到:①把全體學生看作感悟的主體,具有獨立的人格的人;②營造情感氛圍,提供感悟契機;③架設一座溝通學生“主觀存在”與教材“客觀存在”的橋梁,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獲得生命體驗,進入感悟境界。
   4.體驗
  體驗是一種情緒、情感的想象。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建構,就是要“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情感反應模式”,而體驗就是最好的方式。因為體驗是強調人的內心感受,是學習者本人自己親歷的體驗,是他人無法替代的。
  怎樣讓學生進行體驗呢?比如閱讀《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首先,讓學生獨立預習課文,在快樂、舒適的氣氛中感受個人非常強烈的肯定性體驗。第二,精讀1~4自然段,學生真切體味到葉圣陶先生給“我”改作文的情緒,聯想自己的習作主動進行追憶的體驗,通過想象記憶,把自己值得珍視的這段學習生活情感經驗重新提取出來,聯系課文進一步鞏固、強化、整理、挖掘其價值和意義。第三,設置特定的教學情境,品讀5~10自然段,接受庇護性體驗,感受到葉圣陶先生家作客的那種溫馨與快樂,接受“與空間完全融合,非常寬松,得到庇護,得到喜愛”的體驗。第四,深讀第11自然段,整體感知葉圣陶先生的人品與文品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接受性體驗中把課文蘊含的精神財富和語言知識傳承給學生,通過情感的陶冶,使他們得以接受,最后,通過創造性體驗,讓學生把從課文中接受到的綜合信息重新組織、調整、創造,與個人的情感體驗融合,形成自己獨特的行為方式,最終內化為個人的人格特征,建構起人文精神。
  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建構的途徑是復雜的、多元的,沒有固定模式可循,暗示中有熏陶、感悟和體驗,感悟中也有體驗與熏陶。以上拙見,僅是筆者教學實踐的點滴體會,旨在引起同仁對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建構的關注。
語文教學通訊·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臨汾G39小學各科教與學袁昌仁20022002袁昌仁 四川遂寧市中區磨溪鎮中心小學 作者:語文教學通訊·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臨汾G39小學各科教與學袁昌仁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53:31

[新一篇] 試論語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模式

[舊一篇] 試論語文教學中的誤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