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財神文章選: 在乎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看到藝術家批評國師沒有靈魂,說的很激憤,我眼拙,實在看不出來誰對誰錯。我更關心的是,國師對這種評價是否在乎。
  如果藝術家說了一堆,國師迷惘地問了一句:who r u?
  場面一定有些難堪。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討論那個問題,導演到底在為誰負責。為觀眾?為政府?為投資人?為自己的藝術良心?還是……
  為了生存!為了繼續在這個行業干下去。
  我以前做廣告的時候,碰到過那種困境,自己喜歡的設計方案,客戶不認可,客戶認可的方案,看起來都很俗氣,最后拗不過客戶,因為人家是出錢的。當然,最關鍵的是,我對自己的審美其實也不是那么有信心,否則不可能一點都不堅持。
  做電影也經常會碰到類似的問題,投資人平時說是不管事,不干涉藝術創作,一旦創作到了某個傷害票房的程度,投資人鐵定黑臉。
  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能誠實地面對自己,訕訕地解釋一句:都是打工的,誰也別冒充藝術家。
  也許局面會好看很多。
  我一直覺得,藝術這個詞被過分高估了。很久很久以前,藝術起源的時候,會畫畫做詩唱曲的,通常是部落里最會跳大神的那位。在咱們這兒叫薩滿,在埃及叫祭司,祭司犯了事會被統治者活活封成木乃伊,過幾千年解除封印,跳出來搞搞震,然后繼續被封印。
  對創作者來說,最好的局面,當然是自己的價值取向能跟市場需求掛鉤。比如說,那些真心熱愛寫家長里短電視劇的編劇,我就真是挺羨慕的,既干了自己愛干的事情,又投了市場所好,回避了投資風險,雙贏。
  次一點的局面,盡可能滿足客戶需求,但可以在里頭藏私,稍微藏一點小小的人生感悟藝術追求,比如某些想往商業上靠的藝術片,或者想往藝術上靠得商業片,最后雖然兩不靠,但最后的局面也不算太難看,至少可以兩頭抱怨,觀眾嫌片子沒勁,可以怪投資人財迷心竅,粗暴干涉藝術創作,投資人怪票房不好,可以怪觀眾品位低俗,不懂藝術。
  最次的局面,就是審美跟客戶需求整個滿擰,為了生存,為了名聲(保留一個好名聲也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不得不做出真正的犧牲。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師是第一種,干了自己最愛干的事,獲得了客戶的認同,雖然觀眾有那么一點點異議,但這單買賣就算是成了,那點微弱的批評之聲,可以忽略不計,事實證明,這些年來,被批評者就是一步步從批評聲中存活下來的。
  有個美國真人秀節目特別好看——幸存者,那個節目的周期好像是一個月。
  而咱這個節目,周期是一輩子。
  有句臺詞出現在幾乎所有的美劇里,說這句話的一般都是粗魯勇悍的胡須男:……Who cares?(高舉雙手嚎叫)I win!yeah~~~~


寧財神 2010-09-14 08:16:24

[新一篇] 寧財神文章選: 審美

[舊一篇] 寧財神文章選:紅燒耳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