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最后一代霸主--越國傳奇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古國名,姒姓。相傳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無余,建都會稽(今浙江紹興)。春秋末年,越逐漸強大,其王勾踐經常與吳國對抗,公元前494年,敗于夫差,向吳臣服。但經過二十年的韜光養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勾踐滅吳后北上爭雄,橫行江淮,號稱霸王。戰國時,勢力衰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
  關于越國的歷史,《吳越春秋》記載說,當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見四方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這里。至少康時,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斷絕,便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余”。賀循《會稽記》說:“少康,其少子號曰于越,越國之稱始此。”越國建立后,一直保持著比較落后的生活習俗,很少與中原地區發生聯系。直至傳到允常時,才與吳國發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此時,已是春秋末年了。允常死后,吳王闔閭興兵伐越,越王句踐用敢死之士在陣前自殺的戰術,敗吳于d(zuì,醉)李,闔閭被射傷。闔閭死后,吳王夫差敗越王勾踐于夫椒,并把他圍困在會稽山上,句踐始有會稽之恥。    越王勾踐在會稽之困中被吳王赦免回國后,便臥薪嘗膽、親自耕作,委曲求全、禮賢下士,賑瀏窮人,悼慰死者,與百姓同甘共苦。作為沒有任何制衡、約束的具有最高權力的一國國君,雖說是在受辱后做出的這些舉動也是十分難得的。加之,勾踐在艱苦奮斗、發憤圖強時能虛心征求、聽取謀臣們的意見,終于戰勝了吳國、擴大了地盤、稱霸于諸侯。而臥薪嘗膽的精神就成為傳統文化的精華流傳下來。戲劇家曹禺先生在我國遭受天災人禍的一九六二年,把臥薪嘗膽的句踐搬上戲劇舞臺,確實起到鼓舞人心、團結全民共度難關的作用。    范蠡是越王勾踐的重要謀臣,輔佐勾踐成就霸業,故太史公以范蠡傳附之。在越國最困難的時刻,他事奉越王勤奮不懈、為越王運籌謀劃二十余年,終于輔佐越王報仇雪恨、榮登霸主權位。越王表示要與范蠡平分越國。但范蠡目光敏銳、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宜與之共患難,不宜與之同享樂,終于離開越國、隱姓埋名、吃苦耐勞、辛勤生產、三次搬遷、三次成為豪門富戶。相比之下,大夫文種的遭遇就悲慘多了,竟被越王安上“作亂”罪名,賜劍而亡。范蠡可謂賢能之人。做官,能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終使國富民強;理家,能辛苦勞作、慘淡經營終使家產累積數十萬,被人們稱頌。象范蠡這樣能上能下,先官后民、在中國歷史上也可謂屈指可數。 吳越征戰   越王勾踐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少康帝的兒子被封在會稽,恭敬地供奉繼承著夏禹的祭祀。他們身上刺有花紋,剪短頭發,除去雜草,修筑了城邑。二十多代后,傳到了允常。允常在位的時候,與吳王闔廬產生怨恨,互相攻伐。允常逝世后,兒子勾踐即位,這就是越王。    越王勾踐元年(前496),吳王闔廬聽說允常逝世,就舉兵討伐越國。越王勾踐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吳軍挑戰,勇士們排成三行,沖入吳軍陣地,大呼著自刎身亡。吳兵看得目瞪口呆,越軍趁機襲擊了吳軍,在d李大敗吳軍,射傷吳王闔閭。闔閭在彌留之際告誡兒子夫差說:“千萬不能忘記越國。”    三年(前496),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士兵,將報復越國一箭之仇,便打算先發制人,在吳未發兵前去攻打吳。范蠡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兵器是兇器,攻戰是背德,爭先打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陰謀去做背德的事,喜愛使用兇器,親身參與下等事,定會遭到天帝的反對,這樣做絕對不利。”越王說:“我已經做出了決定。”于是舉兵進軍吳國。吳王聽到消息后,動用全國精銳部隊迎擊越軍,在夫椒大敗越軍。越王只聚拢起五千名殘兵敗將退守會稽。吳王乘勝追擊包圍了會稽。    越王對范蠡說:“因為沒聽您的勸告才落到這個地步,那該怎么辦呢?”范蠡回答說:“能夠完全保住功業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夠平定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謙卑的;能夠節制事理的人,就會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現在,您對吳王要謙卑有禮派人給吳王送去優厚的禮物,如果他不答應,您就親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給吳國。”勾踐說:“好吧!”于是派大夫種去向吳求和,種跪在地上邊向前行邊叩頭說:“君王的亡國臣民勾踐讓我大膽的告訴您的辦事人員:勾踐請您允許他做您的奴仆,允許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吳王將要答應種。子胥對吳王說:“天帝把越國賞賜給吳國,不要答應他。”種回越后,將情況告訴了勾踐。勾踐想殺死妻子兒女,焚燒寶器,親赴疆場拼一死戰。種阻止勾踐說:“吳國的太宰海pī,坯)十分貪婪,我們可以用重財誘惑他,請您允許我暗中去吳通融他。”于是勾踐便讓種給太宰合咨廈瑯楸τ衿鰲盒廊喚郵埽謔薔桶汛蠓蛑忠饌酢V謅低匪担骸跋M笸蹌萇餉夤醇淖錒頤竊焦咽來謀ζ魅克透M蛞徊荒芙男業玫繳餉猓醇啞拮傭可彼潰棧儔ζ鰨柿燜奈邇勘肽鲆凰勒劍步凍魷嗟鋇拇邸!碧航杌八滴饌酰骸霸酵躋丫氐繃順甲櫻綣餉飭慫暈夜欣!蔽饌跤忠鷯χ幀W玉閿紙傷担骸敖裉觳幻鶩鱸焦囟ê蠡諛啊>浼竅兔韉木鰨蠓蛑幀⒎扼歡際竅湍艿拇蟪跡綣浼芄環禱卦焦亟髀搖!蔽饌醪惶玉愕內裳裕沼諫餉飭嗽酵酰肪毓 臥薪嘗膽   勾踐被困在會稽時,曾喟(kuì,潰)然嘆息說:“我將在此了結一生嗎?”種說:“商湯被囚  禁在夏臺,周文王被圍困在h(yǒu,有)里,晉國重耳逃到翟,齊國小白逃到莒,他們都終于稱王稱霸天下。由此觀之,我們今日的處境何嘗不可能成為福分呢?”    吳王赦免了越王,勾踐回國后,深思熟慮,苦心經營,把苦膽掛到座位上,坐臥即能仰頭嘗嘗苦膽,飲食也嘗嘗苦膽。還說:“你忘記會稽的恥辱了嗎?”他親身耕作,夫人親手織布,吃飯從未有葷菜。從不穿有兩層華麗的衣服,對賢人彬彬有禮,能委曲求全,招待賓客熱情城懇,能救濟窮人,悼慰死者,與百姓共同勞作。越王想讓范蠡管理國家政務,范蠡回答說:“用兵打仗之事,種不如我;鎮定安撫國家,讓百姓親近歸附,我不如種。”于是把國家政務委托給大夫種,讓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吳國作人質。兩年后吳國才讓范蠡回國。    勾踐從會稽回國后七年,始終撫慰自己的士兵百姓,想以此報仇吳國。大夫逢(páng,旁)同進諫說:“國家剛剛流亡,今天才又殷實富裕,如果我們整頓軍備,吳國一定懼怕,它懼怕,災難必然降臨。再說,兇猛的大鳥襲擊目標時,一定先隱藏起來。現在,吳軍壓在齊、晉國境上,對楚、越有深仇大恨,在天下雖名聲顯赫,實際危害周王室。吳缺乏道德而功勞不少,一定驕橫狂妄。真為越國著想的話,那越國不如結交齊國,親近楚國,歸附晉國,厚待吳國。吳國志向高遠,對待戰爭一定很輕視,這樣我國可以聯絡三國的勢力,讓三國攻打吳國,越國便趁它的疲憊可以攻克它了。”勾踐說:“好。”    過了兩年,吳王將要討伐齊國。子胥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勾踐吃從不炒兩樣好菜,與百姓同甘共苦。此人不死,一定成為我國的憂患。吳國有了越國,那是心腹之患,而齊對吳來說,只象一塊疥癬。希望君王放棄攻齊,先伐越國。”吳王不聽,就出兵攻打齊國,在艾陵大敗齊軍,俘虜了齊國的高、國氏回吳。吳王責備子胥,子胥說:“您不要太高興!”吳王很生氣,子胥想自殺,吳王聽到制止了他。越國大夫種說:“我觀察吳王當政太驕橫了,請您允許我試探一下,向他借糧,來揣度一下吳王對越國的態度。”種向吳王請求借糧。吳王想借予,子胥建議不借,吳王還是借給越了,越王暗中十分喜悅。子胥說:“君王不聽我的勸諫,再過三年吳國將成為一片廢墟!”太宰禾秸饣昂螅投啻斡胱玉閼鄱愿對焦募撇擼杌貪玉闥担骸拔樵北礱嬤液瘢導屎懿腥蹋約旱母感侄疾還訟В趺茨芄訟Ь蹌兀烤跎洗蝸牘ゴ蚱牘樵鼻烤⒌亟桑罄茨髡接泄Γ炊虼嗽購弈D環辣桿歡ㄗ髀搖!夯購頭旯餐被誥趺媲霸偃偎姆貪玉恪>蹩家膊惶挪餮裕謔薔團勺玉慍鍪蠱牘底玉惆訊游懈希醪糯笈担骸拔樵憊嫫燮遙 弊玉慍鍪蠱牖毓螅饌蹙團扇舜透玉鬩話選笆麩巍苯H盟隕薄W玉憒笮Φ潰骸拔腋ㄗ裟愕母蓋壯瓢裕鐘盜⒛鬮酰愕背蹕胗胛移椒治夤頤喚郵埽賂舨瘓茫裉炷惴炊蠆餮隕焙ξ搖0ΓΓ鬩桓鋈司圓荒芏雷粵⒐ 弊玉愀嫠呤拐咚担骸耙歡ㄈ〕鑫業難劬以諼夤汲嵌派希員鬮夷芮籽劭吹皆驕攵汲恰庇謔俏饌踔賾褐湊乒    過了三年,勾踐召見范蠡說:“吳王已殺死了胥,阿諛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吳了嗎?”范蠡回答說:“不行。”    到第二年春天,吳王到北部的黃池去會合諸侯,吳國的精銳部隊全部跟隨吳王赴會了,唯獨老弱殘兵和太子留守吳都。勾踐又問范蠡是否可以進攻吳國。范蠡說:“可以了”。于是派出熟悉水戰的士兵兩千人,訓練有素的士兵四萬人,受過良好教育的地位較高的近衛軍六千人,各類管理技術軍官一千人,攻打吳國。吳軍大敗,越軍還殺死吳國的太子。吳國使者趕快向吳王告急,吳王正在黃池會合諸侯,怕天下人聽到這種慘敗消息,就堅守秘密。吳王已經在黃池與諸侯訂立盟約,就派人帶上厚禮請求與越國求和。越王估計自己也不能滅亡吳國,就與吳國講和了。    這以后四年,越國又攻打吳國。吳國軍民疲憊不堪,精銳士兵都在與齊、晉之戰中死亡。所以越國大敗了吳軍,因而包圍吳都三年,吳軍失敗,越國就又把吳王圍困在姑蘇山上。吳王派公孫雄脫去上衣露出胳膊跪著向前行,請求與越王講和說:“孤立無助的臣子夫差冒昧地表露自己的心愿,從前我曾在會稽得罪您,我不敢違背您的命令,如能夠與您講和,就撤軍回國了。今天您投玉足前來懲罚孤臣,我對您將唯命是聽,但我私下的心意是希望象會稽山對您那樣赦免我夫差的罪過吧!”勾踐不忍心,想答應吳王。范蠡說:“會稽的事,是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要。今天是上天把吳國賜給越國了,越國難道可以違背天命嗎?再說君王早上朝晚罷朝,不是因為吳國嗎?謀劃伐吳已二十二年了,一旦放棄,行嗎?且上天賜予您卻不要,那反而要受到處罚。‘用斧頭砍伐木材做斧柄,斧柄的樣子就在身邊。’忘記會稽的苦難了嗎?”勾踐說:“我想聽從您的建議,但我不忍心他的使者。”范蠡就鳴鼓進軍,說:“君王已經把政務委托給我了,吳國使者趕快離去,否則將要對不起你了。”吳國使者傷心地哭著走了。勾踐憐憫他,就派人對吳王說:“我安置您到甬東!統治一百家。”吳王推辭說:“我已經老了,不能侍奉您了!”說完便自殺身亡,自盡時遮住自己的面孔說:“我沒臉面見到子胥!”越王安葬了吳王,殺死了太宰骸 稱霸  勾踐平定了吳國后,就出兵向北渡過黃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周元王派人賞賜祭祀肉給句踐,稱他為“伯”。句踐離開徐州,渡過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給楚國,把吳國侵占宋國的土地歸還給宋國。把泗水以東方圓百里的土地給了魯國。當時,越軍在長江、淮河以東暢行無阻,諸侯們都來慶賀,越王號稱霸王。    范蠡于是離開了越王,從齊國給大夫種發來一封信。信中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長頸鳥嘴,只可以與之共患難,不可以與之共享樂,你為何不離去?”種看過信后,聲稱有病不再上朝。有人中傷種將要作亂,越王就賞賜給種一把劍說:“你教給我攻伐吳國的七條計策,我只采用三條就打敗了吳國,那四條還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嘗試一下那四條吧!”種于是自殺身亡。 衰落   勾踐逝世,兒子王要(shí,石)與即位。王與逝世,兒子王不壽即位。王不壽逝世,兒子王翁即位。王翁逝世,兒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兒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兒子王無強即位。    無強時,越國發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越國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估計越國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韓、魏兩國的支持。韓、魏本來就不攻打楚國。韓國如攻打楚國,它的軍隊就會覆滅,將領就會被殺,那么葉、陽翟(韓國國都,今河南省禹州市)就危險;魏國如攻打楚國也如此,軍隊覆滅、將領被殺,陳、上蔡都不安定。所以韓、魏事奉越國,就不至于軍隊覆滅、將領被殺,汗馬之勞也就不會顯現,您為什么重視得到韓、魏的支持呢?”越王說:“我所要求韓魏的,并非是與楚軍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況攻城圍邑呢?我希望魏軍聚集在大梁城下,齊軍在南陽、莒練兵,聚結在常、郯邊界,那么方城以外的楚軍不再南下,淮、泗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商、於、析、酈、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區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上的楚軍不足以抵御越國了。那么,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自己的愿望,這樣,韓、魏無須作戰就能擴大疆土,無須耕種就能收獲。現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策,怎么能依靠他們稱王呢!”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太僥幸了!我不看重他們使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好像眼睛一樣,雖然能見到毫毛卻見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韓魏失策了,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比方的‘能見到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君王所期望于韓魏的,并非是要他們的汗馬功勞,也并非是與韓、魏聯軍聯合,而是分散楚軍的兵力。現在,楚軍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韓魏呢?”越王說:“怎么辦?”使者說:“楚國三個大夫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戰線總長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軍隊聚結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有超過這種分散的嗎?況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晉、楚爭斗;晉、楚不斗,越國不出兵,這就只知兩個五卻不知十了。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王從大處說不想稱王,從小處說不想稱霸。再說,讎(chóu,仇)、龐、長沙是楚國盛產糧食的地區,竟澤陵是楚國盛產木材的地區。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郢都進獻糧、材了。我聽說過,圖謀稱王卻不能稱王,盡管如此,還可以稱霸。然而不能稱霸的,王道也就徹底喪失了。所以懇望您轉而攻打楚國。”    于是越國就放棄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強,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七代后,君位傳到閩君搖,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越國的奉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后代。 滅亡   越國亡于楚國。   前312年,在秦國、韓國、魏國與楚國、齊國對峙的時候,楚國派遣大批軍隊包圍秦兵于曲沃和商于。越王在這個時候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揮作戰的大船)、戰船三百艘、箭五萬支,送給魏國以支持魏國。[2]這些水戰所需的軍用物資運輸到魏都大梁,一定要從長江經邗溝,再經淮水和鴻溝,可推斷出當時邗溝和淮水仍然在越國的勢力范圍之內。此時越王原要伐齊國,經齊王使人游說越王,越不攻齊而攻楚,被楚打敗。   因此楚國圖滅亡越國,消除后顧之憂。這樣做,也能擴展領土到江東一帶。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舉鼎絕臏而死,秦國有爭立君位的內亂,在這時,一時無暇對外兼并,楚就趁這個時機攻滅越國。楚國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國去調查了5年,到公元前306年(楚懷王二十三年),[3]楚國乘越內亂的時候,把越國滅亡了,設江東為郡。   之后,越國王族后裔分散于現在中國南部一帶,分而治之。 疆域   越國位于吳國之南,定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擁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前473年滅吳后盡有吳國故地,其地盤擴展到了今山東東南部,成為一個東方大國。 越國(前1888――前110)    序列 稱號 名字 在位時間 (備注) 都城   (一)夏朝時期:   01 越侯 無余 前1888―前 (建國) 前1888年定都:秦余望南(紹興花街)   02 越侯 丕誠   03 越侯 宗元   04 越侯 紹圣   05 越侯 毅正   06 越侯 子誠   07 越侯 婁   (二)商朝時期:   08 越侯 m (衰落) 前1598年遷都:埤中(諸暨店口)   09 越侯 枋   10 越侯 菪   11 越侯 潛   12 越侯 扃   13 越侯 厲   14 越侯 皓    15 越侯 僮   16 越侯 渾淳   17 越侯 仲庚   18 越侯 太辛   19 越侯 咸享   20 越侯 u    21 越侯    22 越侯 天表   (三)西周時期:   23 越子 訶 前1046年遷都:大部(諸暨楓橋)   24 越子 加v   25 越子 子升   26 越子 綱   27 越子 汝稷   28 越子 洽   29 越子 杞   30 越子 少連   (四)春秋時期:    31 越子 騮 前770年遷都:山南(東陽六石)   32 越子 逸   33 越子 鯉   34 越子 必高   35 越侯 無壬 前621―前591(中興) 前621年遷都:踽(義烏稠城)   36 越侯 無譯 前591―前565   37 越侯 夫譚 前565―前538   38 越王 允常 前538―前497(稱王) 前538年遷都:勾嵊(諸暨牌頭)   39 越王 勾踐 前497―前494.2(戰敗)   前491.3―前465.11(復國)前490年遷都:平陽(紹興平水)   前489年遷都:會稽(紹興越城)   (五)戰國時期:   (稱霸) 前468年遷都:瑯邪(山東諸城)   40 越王 鹿郢 前465.11―前459   41 越王 不壽 前459―前449   42 越王 朱勾 前449―前412   43 越王 翳  前412―前376.7(被殺)前379年遷都:姑蘇(江蘇蘇州)   44 越王 諸咎 前376.7―10 ((被殺)   45 越王 錯枝 前376.10―前375(被殺)   46 越王 之侯 前375―前363(平定)   47 越王 無顓 前363―前355   48 越王 無 前355―前333(戰敗)   49 閩越王 玉 前333―前 (南退閩江)   50 甌越王 宰勛 前333―前 (南退甌江)   51 閩越王 尊    52 甌越王 偉    53 閩越王 親    54 甌越王 鴻業   55 閩越王 恒   56 甌越王 海宇   57 閩越王 朝   58 甌越王 伯歷   59 閩越王 睦   60 甌越王 安朱   61 閩越王 無諸 前232―前214(被廢) 前232年遷都:東冶(福建福州)   62 甌越王 搖 前232―前214(被廢) 前232年遷都:大溪(浙江溫嶺)   (六)西漢時期:   61 閩越王 無諸 前202.2―前192.2(復國)前202年定都:東冶(福建福州)   63 南海王 織 前195.3―前178.5(分封)前195年定都:南武(福建武平)   62 甌越王 搖 前192.5―前185.9(復國)前192年定都:東甌(浙江溫州)   64 閩越王  前192.2―前176 前192年遷都: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65 甌越王 昭襄 前185.9―前176   66 閩越王 前176―前163(被殺)   67 甌越王 建 前176―前163   68 閩越王 甲 前163―前155(被殺)   69 甌越王 貞復 前163―前138.7(陣亡)   70 閩越王 郢 前155―前135.9(被殺) 前155年遷都:東冶(福建福州)   71 甌越王 望 前138.7―9(降漢)   72 越繇王 丑 前135.9―前120(分封) 前135年定都:繇(今福建將樂)   73 東越武帝 余善前135.9―前110.初(稱帝/被殺) 前135年定兩都:崇安(武夷山)/東冶(福州)   74 越繇王 居股 前120―前110.初(降漢)

網載 2013-09-10 20:56:27

[新一篇] 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

[舊一篇] 春秋諸國簡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