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明末清初,厄魯特蒙古中的準噶爾部逐漸強大起來,開始四面擴張,意欲吞并其余三部,明崇禎元年(1628年),土兒扈特汗和鄂勒克迫于準噶爾的咄咄逼人,率土爾扈特和部分杜爾伯特、和碩特共計5萬余戶西去。經過哈薩克草原,越過烏拉爾河,歷經兩年多的輾轉跋涉,來到了當時俄國勢力尚未到達的,被稱為“甌脫”的伏爾加河下游沿岸。建立牙帳“馬奴托海”,開始了新的創業。但是,土爾扈特卻迎來了暗無天日的時期。
沙俄控制南俄草原后,強迫被他們稱為卡爾梅克人的土爾扈特部宣誓效忠沙皇,在同沙俄的抗爭中,以和鄂勒克為首的一批又一批的土爾扈特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以至沙俄從未完全控制過土爾扈特。
當康熙和他大清帝國的威名傳到歐洲后,1712年,飽受欺凌的土爾扈特人派出特使薩穆但,經過千辛萬苦,沖破重重困難,繞道來到中國。康熙對對土爾扈特不忘故國的行為十分感動,給予薩穆但特殊的接待并派出御前頭等侍衛圖里琛,繞道西伯利亞,歷時兩年,來到伏爾加下游土爾扈特汗阿玉奇的駐地,轉達了皇帝的問候,受到了盛大的歡迎。這時,土爾扈特已離開祖國八十余年,阿玉奇與其部眾對祖國十分關心,一一詢問,并對圖里琛表示:“滿、蒙同源,自己也是祖國的兒子。我土爾扈特的衣服、帽式,都與中國一樣,與俄羅斯語言不同,服飾不一,是兩個國家,難以比較。”從此以后,土爾扈特與祖國建立了密切的聯系。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土爾扈特汗敦羅布喇什譴使到承德覲見乾隆,表示對沙俄的強壓絕不屈服,并說:“非大皇帝之命,安肯為人臣仆。”
公元1768年,俄羅斯與土爾其爆發戰爭,沙皇強征土爾扈特部十六歲以上男子當兵,死者已達七、八萬人,仍征調不已。顯然,沙俄欲借土爾其人的槍炮來消滅土爾扈特部,這時的土爾扈特汗渥巴錫察覺了沙俄的這一險惡用心,他召集部眾商議,提出回歸祖國。得到部落上下的一致贊同,土爾扈特人異口同聲高呼“我們的子孫永遠不當奴隸,讓我們回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去。”
公元1771年(乾隆36年)1月5日,土爾扈特人舉行了回歸祖國的暴動,他們殺掉上千名俄羅斯匠役。離開了寄居一個多世紀的他鄉異域,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東歸的路程。渥巴錫將33000戶17萬人的隊伍,組成了三路大軍,直逼烏拉爾河沿岸俄國沿河防線的各個據點。1月19日,鋪天蓋地的隊伍淹沒了草原,象洪流一樣撲向烏拉爾河邊的庫拉金城堡,激戰一整天,殺死全部的哥薩克士兵,攻克了所有的前哨陣地,勝利的搶渡過烏拉爾河。進入了哈薩克草原。
由于冬季的嚴寒和飼料的缺乏,暫時擺脫了沙俄軍隊堵截的土爾扈特人只能在恩巴河一帶躲避風寒,在嚴寒與饑餓中度過了二、三月份。于4月初繼續踏上東歸的征程。但是,受沙俄指使的哈薩克小帳努爾阿里汗早已在前方嚴已待陣。4月上旬,在恩巴河畔,土爾扈特人兩次擊敗哈薩克小帳騎兵的攻擊。損失慘重的他們仍踏著開始融化的積雪繼續前進,迅速越過圖爾蓋河向東挺進。但努爾阿里汗的軍隊仍窮追不舍,不時發動小股襲擊。并在努拉河與哈薩克中帳阿布賚汗的軍隊回會合,聯軍在希林河附近與土爾扈特人發生激戰,土爾扈特人再次突圍,向東到莫英塔河后,又陷入了哈薩克5萬聯軍的重圍,在重兵圍困之際,渥巴錫實施緩兵之計,派出使者與對手談判,同意送還在押的1000名俘虜,以換取停火3天的休整機會,在第三天傍晚土爾扈特人突然發動總攻,終于突出重圍。
為了擺脫哈薩克軍隊的追擊,土爾扈特人選擇了不便行進的巴爾喀什湖西南沙礫地區的道路,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使東歸隊伍在這一路段遭到了巨大損失。1771年7月8日,策伯克多爾濟率領的先頭部隊在察林河畔與前來相迎的清軍相遇。7月17日,清軍總管伊昌阿、碩通在伊犁河畔會見了剛抵的渥巴錫及土爾扈特部主力和家屬,渥巴錫向伊昌阿獻上了明永樂八年其先祖所受的漢篆封爵玉印一枚,以示與中華血脈相連。至此,歷時8個月,行程萬里的東歸征程,以土爾扈特部的勝利抵達而結束。土爾扈特啟程時,有戶3萬、人17萬,在回歸途中,竟有10萬人被戰爭、饑餓、嚴寒、疾病奪去了生命,幸存下來的七萬余人,也是個個形容枯瘠、衣衫襤褸。孩子們更是面黃肌瘦、一絲不掛。賴以生存的駝、羊、牛、馬也幾乎全部喪失。
乾隆對土爾扈特的回歸十分重視,賞賜了大量財物;新疆、甘肅、陜西、寧夏、內外蒙古的各兄弟民族也對土爾扈特十分關懷。籌集了大批物資予以援助。乾隆皇帝多次在熱河行宮親切接見土爾扈特汗渥巴錫,褒獎他不畏強暴,有功于國家和民族,封他為卓哩克圖汗,并親自撰寫了《御制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兩篇碑文,立在在普陀宗乘之廟內,以表彰土爾扈特部的抗暴愛國的民族精神。
土爾扈特人寄人籬下,飽受欺凌,終于又回到先人放牧過的草原,重新建起了家園。如今,在中國最美麗的草原――新疆的巴音布魯克,就生活著土爾扈特的后人們。
網載 2013-09-10 20:57:0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