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哲學走向:詮釋、整合與創新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一、時代的挑戰與新思維方式的建立
  21世紀顯然是現代人類文明的全球化與本土化同時加速發生與強烈激蕩的世紀。它代表了 現代科技理性的逞強用勢與權利的恣情馳騁,這是一種歷史趨勢,但也是一套構筑。始作俑 者是科技與權利,但人文的覺醒與人性的自我保存卻因之逐漸興起,形成一種成長理性與自 由的平衡,這就是本土化的時代感受與使命。但全球化與本土化兩者的深度關聯與其理想的 互發性的機制卻不可不細加考察。全球化代表經濟理性與科技理性的實踐,同時也具有政治 權利普遍化的作用;本土化代表歷史理性與文化理性的自保,同時也具有價值信念差別化的 堅持。兩者不可偏廢,必須同時并舉,相互滲透,彼此推動,才能達到真正的世界和平發展 與人類文明的可持續成長。這也就意味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的建立與發展的需要。這種新的 思維方式是在整體中追求個別,在個別追求整體;在同化中追求差別,在差別中追求共性; 在多元中追求一體,在一體中追求多元;在平衡中追求卓越,在卓越中追求擴大;在合作協 力中追求自我優化,在競爭沖突中力求溝通共贏;在歷史經驗中追求理性結構,在理性規律 中實現個體價值;在主體中追求客體,在客體中實現主體。
  在這種思維方式中必須掌握一個開放的事物整體觀。凡事都屬于一個可以延伸的整體空間 ,不只是其顯示的存在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歷史因果關系,其未來的發展也可以有多種多樣的 可能性。這種思維方式也要求掌握整體觀念的分化性與差別性,以及分化性與多元性的對偶 性與互補性,在對偶性與互補性的掌握中再求整體的一致與關聯,使生活的素質提升,使生 命的潛能發揮,在使自由的創造個體的價值實現的同時,也自由地創造整體的或集體的權益 。顯然,這就意涵著對一個本體的創造性的宇宙有所認知,有所體驗,同時是用一種開放的 包容的心態來進行認知與體驗。這又進一層意味著對自我心性的認識與自我心性的修持。如 何擴大心靈、培育心性,如何深入思考,將是自我修持、自我創化的重要要求。如果說認知 一個開放的創造的本體宇宙觀是全球化的根本條件,認知一個開放創造的自我心性就是本土 化的根本條件。兩者又互為根源與互為基礎,方能形成一個具有張力與協力的互動系統與整 體。在這種互動的體系中,主客不僅是知性的交融,也是情性的適應,更是行為與行動上的 整體協調與配合,明顯的隱含著一個整體的標準與自我在整體中的定位。行為與行動是實際 改變現狀的力量,這個力量的使用可以是盲目的、自私的、不合乎理性的,但它也可以是智 性自覺的、符合整體發展的,能同時滿足個人價值與需要的,因之實現了一種本體的創造力 。 當然這又意味著一套對行為符合整體發展與人性認知、本體認知不同層面諧和與統一的要求 。
  歸納以上所說,面對當代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激蕩中創造新宇宙與人類生活世界的體認,現 代人不能不盡快建立一個新的思維認知方式,一個新的宇宙觀,一個新的自我心性哲學和一 個新的行為判斷標準。新的思維認知方式意涵著天人互通、互動與互融;新的宇宙觀意涵著 本體宇宙論的體驗與觀察;新的自我心性哲學意涵著主體自我提升、轉化與主客的相互超越 與創造;新的行為判斷標準則意涵著知行的整體與動態的合一。這三者又是相互激蕩、相互 制衡的。三者都必須在差異中以求整合,在整合中以求創新。詮釋是個別中求全體,也是在 全體中求差異。整合則是為了提供平衡和開放的創造空間,而創新則是求存在價值的提升與 生活世界的豐富。其最終目的在實現生命的整體和諧與持續創化。
  基于此一時代性的深入考察,我們要問中國哲學可以有如何的發展?我們也要問如果代表中 國哲學的思維沒有發展或者甚至失落,人類的時代問題又將如何解決?如此我們就能準確地 掌握中國哲學在21世紀的發展的使命及其發展的正確方向。
      二、中國哲學中的本體相生、一體二元、體用互須的思維結構
  在中國哲學的源頭上就重視綜合直觀、知覺與體驗的本體思想,遠超于方法思想之上。這 是一種納方法于本體體認知之中的思考方式。與之相反,西方人自希臘開始就追求理路分明 獨立經驗之外或經驗之上的實體對象,故視理性方法與規則為達致真理與真實之路。因之, 它是一種納本體于方法認知之中的思考方式。中國式思考是本體境界體驗性的。西方式思考 是方法所指求證性的。兩者出發點決然不同,故所營造出來的理解與詮釋傳統就大不相同。
  我必須再次強調,中國式思考是以本體體驗理解與詮釋現象與文字典籍(文本)的。在一個 理解中首要立其大者,所謂大者就是宏觀整體的本體架構。本為本源與根本,兼歷史與基礎 兩意義,更有動而愈出以應無窮的意涵。體為整體與體系,是機體性的實體存在,可以用來 說明形象之實際與功能之運用。但體系也可包含虛體與虛用,形成一個有無相生、虛實互發 的道的體系。用此理解來說明現象與某一特定文本就是我所說的自本體以理解與詮釋的本體 詮釋。如不能由此本體的體系的理解與體驗,詮釋就只是表象與功能的闡述,借以達到自我 予設體系的目的而已。韓非的《解老》與《喻老》即是其例。此處假設韓非有其未加說明的 本體論,是以合理的本體思考傳統為背景的。此一本體思考的背景與主流傳統可以就《易經 》的形成與《易傳》的發揮,道家的根源反思與對生命變化的綜觀,儒家對己與對人的心智 潛能與德性根源的內外省知三方面來加以說明。三者形之為理解,就形成了一個中國人的道 體或本體宇宙論與本體人性論的本體思考傳統。三者用之為詮釋,就形成了一套中國人的本 體思考的本體詮釋學。詮釋是以理解為本源、為依歸的,但卻在文字上概念上作意理發揮與 解說的功夫,所謂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自圓其說等等。但只有基于本體的認知與解說才是 本體詮釋。故不論具體的或特定的本體何指,只要有本體的概念并納方法于本體的思考之中 即是廣義  思考;如專就傳統中特定的道家或儒家或其他諸子百家的本體論立言則可謂之 狹義的本體  。宋明的理學、氣學與心學能兼廣義與狹義的本體思考進行詮釋與理解,也 為此兩者運用的結晶。我人今日進行本體的理解與詮釋也不外于此兩意的本體思考的運用, 從而可以開陳出新,形成一種創造性的哲學思考。
  與中國式思考比較,西方哲學重視批評、批判與邏輯,以突破現有的概念典范與體系為哲 學思考的精神所在。因之,西方基本上并不重視詮釋性的疏注。我們可以舉蘇格拉底學派與 蘇格拉底所啟發的創新性的哲學家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為例說明此點。此一批判與創新的理 解或認知傳統延續至今,仍為西方哲學的主流所在。但當代哲學詮釋學的興起,卻隱含著本 體論的革新。在理性與方法思考的主流之外有宗教神學傳統,進行基督教神學的《圣經》文 本詮釋。這一傳統可以看成另類本體性的詮釋。西方《圣經》與中國《易經》的詮釋比較尤 能顯出中西本體思考的本質性的差異。
  當代西方哲學詮釋學(philosophical hermerneutics)顯然源于神學本體詮釋、從ast到Sch leiermacher都是此一神學詮釋學的系統化與哲學方法化的發展者。近代生物科學與生命科 學興起,Dilthy想用一個新的科學方法來理解生命與歷史是當代哲學詮釋學的前驅。但他卻 未能面對人的本體存在的實體體驗與反思問題,欠缺了一個人與世界的本體思考架構。這是 要到海德格爾(Heidegger)的本體論或基本形上學革命才真正發展了人存的本體論。由此人 存的本體論,才有伽達瑪(Gadamer)發展出來的哲學詮釋學。因之,哲學詮釋學是以人本或 人存的本體詮釋學為基礎的對人的歷史體驗、藝文體驗、語言體驗的解說與詮釋,闡發了前 所未有的有關歷史、藝術、語言的深度認識,更批判了只注重方法與概念的哲學傳統,開辟 了一個新的對理解的理解,并啟發了人的歷史性與理性如何整合的思考,以及人與人之間、 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溝通如何進行思考,提出了歷史偏見、有效歷史、無窮對話、視野交融等 重要概念。但伽達瑪尚未能進行有關倫理道德與宗教等現象的本體理解與詮釋,可說仍有待 繼續推進本體詮釋工作。另一方面伽達瑪也未進行新的本體論及廣義的本體思考,當然更未 能進行跨文化及跨哲學傳統的本體思考。這些正是其哲學詮釋學有待發展的重要課題。他與 Betti、Habermas、Derrida等哲學家的辯爭又突現出哲學詮釋學的內在與外在問題,可以為 吾人借鏡。Paul Ricour站在現象學的立場提出折衷歷史與理性之說,也并未解決詮釋本體 的根本問題。因之西方當代哲學詮釋學尚停留在迂回踟躕的關頭,等待本體論的新發展,也 等待方法論的新發展,以及兩者的更進一步的交融,來建立新的典范思考和解決哲學、科學 與人的生活世界中的諸多問題。
  總結言之,與西方比較,中國哲學傳統中的詮釋其主流與大體是本體詮釋學。因之,如要 建立中國詮釋學就必須認識本體詮釋學的主流與大體,自《易經》歷經春秋、戰國、兩漢、 魏晉、隋唐、宋明、清明流傳至今,衰而復興。詮釋的類型固有多樣,但萬變仍不離其宗, 亦即不離一個重視本體思考、納方法于本體之中的易與道的本體思考方式。此點反與西方近 現代的人存本體思考有接近之處(但在狹義的實質的本體宇宙中,西方人仍有天人分離、上 帝超越的思想,而中國哲學的本體思考卻堅守天人合一、道體內涵于人存的體驗)。因之, 西 方哲學詮釋學的興起所代表的本體思考的革命更具有走向中西融合與匯通的重要意義。但西 方近代發展出來的反本體論思考、非本質主義卻有走向虛無主義的傾向。然而,我們也必須 認識,只有在一個更具深度的或更有高度的人與世界的本體思考中,東西方才能找到一條通 向人之所同本、人之所同具的本體宇宙與本體真理的道路。這就是溝通中西、借詮釋以求同 釋異的本體意涵,也就是本體詮釋學兼具詮釋本體與本體詮釋的雙重思考功能之所在。必須 說,中西詮釋學的主流同屬于一個一般性的本體詮釋的網狀體系之中。
      三、當代科學知識體系的詮釋、整合與創新
  當代科學知識體系龐大,依托于新科技為基礎,而為新經濟的實際利益所驅動。因此科學 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與倫理價值的普遍問題密切相關的。此一問題我們下面再作討論。這里我 們所提出的當代科學知識體系的詮釋、整合與創新的問題,遠遠超出了單純知識論的范圍, 而是從知識本體論的整體水平上來展開理解。這就涉及更高、更廣、更深層次的問題,即: 我們如何把知識轉化為智慧,能夠建立體制,因而能夠將之運用于不同科學或學科的范圍, 能夠真正對個人和社會的生活有所幫助、能夠真正促進整個文明的發展,乃至能夠真正實現 宇宙內涵的價值。一開頭就應該有整體性的明確導向,即如何實踐,如何發展。自覺的實踐 必然基于一個深入認識的基礎。
  談到新科學,首先就涉及科學中的“新”與“舊”的問題。依照知識本體論的理解,新科 學的發展并不表示排斥舊科學,而是包含舊的傳統科學。科學的發展,顯示一步一步前行、 衍變、更新的歷程。從西方沖突辯證法的觀點看,往前發展就要克服舊的、完全揚棄過去, 而若依照中國和諧化的辯證觀,新與舊并不是截然對立的,而總是包含著過去一些存在的價 值,并能一直推廣到未來。所以整個發展有層次、有結構,是推陳出新,化腐朽為神奇。從 煉丹術中可以發展出化學和精神分析學即為一佳例。因此,今日的新科學不應理解為是要放 棄舊科學,而是要在一個更大的體系之中包容下來,使它們各定其位。古典力學仍有其有效 位置,相對論和量子論也有其一定的位置,最新的科學理論無一例外。這樣就能產生一個更 完整的理論。全部的科學史的發展是合乎大易的原理的,因為每一科學現象都有它的歷史背 景,而每一歷史性的發現和發明,都以微妙的方式決定著未來的一些現象的過程。而由舊而 新,由偏而全,由微而著,根本上是一系列的創造行動。
  我在以前不同的場合都強調過,我們今天所了解的新科學,是一個非線性的、一個自我稱 謂的、自我組合的體系,我稱之為“巨型量子論”的科學理論。我們今天若欲整體地把握當 代科學知識體系,首先就要理解它的時代性的標志,它所顯露出來一個新科學的面貌。這個 新科學要創造性地利用科學,透徹地理解先前科學的種種狀況、種種條件和限制,進而發現 它可以超越的地方。這同時也是新科學對舊科學的創造性的詮釋、整合和創新。假如沒有這 樣一番詮釋、整合和創新的工作,我們對最新科學的了解必定會大受限制。
  歷史地看,當代科學知識體系,根本上是西方智性的建構。西方知識論最初是從科學與哲 學混而不分的母體中分化而出,因而一開始就是針對外在的客觀世界的。直至當代,西方知 識論的焦點和模式仍是對客觀世界的知識,而不是對價值和人本身的知識。現代科學乃是西 方知識論展開的極致,它以建立合理而有效的知識為目的。但科學作為方法論的系統,其基 礎卻是知性的推理與假設能力,而以認識、解釋與預測不同類別的事物及現象為宗旨。但當 代科學知識與理解及本體的相關性,也即知識的對象能否超出部分、聯結不同部分而涵括宇 宙全體,卻是一個根本問題。這種相關性,我曾用從本體到科學知識的圖式來表示:
  本體真實→真理→感受、體驗、體會、理解→認知知識→科學知識|這可稱之為“自本體”而對科學知識作出詮釋。我們亦可自科學知識而“對本體”作出詮 釋,其圖式則層層遞進,循環而上,可表示為:
  科學知識→認知知識→理解、體會、體驗、感受→真理→本體真實
  如果說西方知識論同科學發展的相互關聯是顯而易見的,那么,中國的知識論同科學和技 術的發展一般沒有直接的聯系,既不能象笛卡爾和康德的知識論那樣被看作致力于確證性的 現代科學,也不能象奎因的知識論那樣被看作是當代科學的一種延伸。中國傳統文化未能產 生科學的主流思想,一度造成近代中國文明的被動格局,說明中國同樣必須在發展科學一途 上迎頭趕超西方,以求民族的生存保障與持續繁榮,同時還得看到中國知識論的優點。同西 方知識論不同,中國知識論從未脫離實在論和實踐論,它把知識從本質上看作是整體的,并 將諸多關系視為統一整體的體系。這種知識觀念是形成、發展于長期而又廣泛的文化經驗的 基礎之上的。因之,我們可以說它完全具有再發展以涵蓋方法與科學的潛能。欲達此目的, 就必須把科學與人文、現代與傳統納入新的理解與方法互動的基礎之上。既在理解的基礎上 建立整體的自然科學,也在方法的基礎上建立理解的人文科學,融通而成人類走向更高境界 的新眼光、新智慧。
      四、當代文化中的虛無主義的表現及其克服方式
  以新科技為動力而造成的當代經濟發展,遠勝于以往的任何時代。那么,我們所處的科技 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能否揭明文化的新舊關系的辯證性?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因 為,一個新的文化價值體系的建立不僅有其傳統的淵源,而且還與該文化所掌握的經濟資源 以及被大量利用的科技發明都是密切相關的,人不僅可以利用科技和經濟來充實和完善自己 ,人也可能成為科技和經濟的工具。問題還在于,新科技已在根本上動搖人的原有的形象, 克隆人的研制,腦和心的復制和移植,使得人的存在變得虛幻了;新經濟打開了人的無窮欲 求,由于人的欲望可以如此輕易被填充,連欲求本身也變得可疑了。在新的生化技術的肢解 、組合過程中,人體可以被重新組合、替換,人的一種主體特性可以轉變為另一種主體。這 已非科學幻想,而已從虛擬變為現實。那么,人究竟有沒有其存在的獨特性,人的根本價值 又有什么地方呢?也許透過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把科技所透露出來的種種實體看作是一種 “虛體”。而現代哲學所謂的人的非本質化、非實體化的思辨有了科技的實證性的說明。作 為非本質化、非實體化的人雖有其實象,卻有其“空性”。在這種情形下,就把佛教與最新 科技的問題聯系起來了。新科技如此真切地揭示了人的空,人被定位為一種空性的存在。這 種思想有它的深刻性,更有它的危險性,它是新科技時代的虛無主義。這種虛無主義同樣彌 漫于新科技為我們描繪的一幅虛無化的宇宙圖景中。大爆炸學說宣布了傳統“宇宙學的終結 ”。這種終結論充滿了悲觀的論調。因為它認識宇宙肇始于太古發生的一場大爆炸:既有開 始就有結束,似乎隱設了宇宙存在是唯一性的過程。按照大爆炸理論較近的說法,在我們宇 宙歷史的非常早的階段——精確地計算是T=10[,-43]秒時——那時的宇宙比一個質子更小,引力 變成斥力。由于這種斥力,宇宙經歷了一次驚人的、指數增長的膨脹,到如今,宇宙則以一 個低得多的速率膨脹。不過,更多科學家承認,宇宙起源的時間的推算越是精確、越是確定 ,這種理論就越變得帶有猜測性。我們這里感到關切的是:如果生命和地球注定要毀滅,在 這樣一幅命定的景觀中,生命還有何意義?大爆炸學說將整個宇宙描繪成經過爆炸而逐漸消 亡、沉寂的過程,呈現為一幅虛無的圖象。可見這種宇宙論思維有它的局限性和危險性。若 一切按照大爆炸學說,基本發現已經完成,余下的事情不過是做一些填充,這就把充滿無限 奧秘的宇宙問題簡化為一種可疑的結論。而根本的問題也許仍然是:我們對整個宇宙的認識 是否還需進一步深化?面對科技時代的虛無主義思想,我們必須尋求超越之道。按照中國哲 學的智慧,生生不息的宇宙得在一個整體的網絡中予以了解,這可以說類似道家所說的“有 無相生”、往復不已的過程,是一個大循環,這是一種不斷充滿新的生機的循環。從這一觀 點理解和解釋大爆炸學說的意義,我們也許可以得出超越虛無主義的哲學結論。
  當代最新科技發現和發明,一經作出,即很快在全球化的網絡中得到傳播,其后果不僅深 深 地影響人類文化的意識,并突顯了尖銳的倫理問題。這些倫理問題遠遠超出傳統倫理學的范 圍。最根本的生命包含有,同時又敞開無,是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生生不已的過程。這一認 識是《周易》的基礎,也是儒家和道家的基礎,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中國佛學的根本思想。在 今天這依然是一種富于啟發性的智慧,這一智慧是我們據以克服一切形形色色虛無主義的未 來哲學的歷史基礎。
      五、當代倫理道德的詮釋、整合與創新
  當代西方倫理學對本體論的拒斥的結果之一,導致眾說紛紜的相對主義學說的盛行,這種 相對主義的極端化的表現,就是倫理道德的虛無化。西方虛無主義的產生有其文化和哲學上 的根源。因此,對這種虛無主義的克服和超越不得不探入其文化和哲學的核心問題。這一問 題可從與本體論相關的論域展開理解。
  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建構方式以及哲學本身的命運直接影響了作為哲學內在構成部分的倫 理學的地位。正如有的學者所強調的,倫理學先在哲學學科內部降低了地位,之后又在人類 知識總體中減少了重要性。造成倫理在哲學中弱化的原因,在我看來是由于科學主義與本體 論的緊張關系。由于科學主義對本體論的“拒斥”,倫理學今天已難以維持其在亞里斯多德 和康德體系中具有的基本地位。倫理學更象是一種社會學理論而喪失其思想探索的鋒芒和深 刻 的洞察力。在當代全球化的視域中,西方倫理學所面臨的問題同時也已成了中國人必須理解 和 回應的問題。
  我們不妨從概念的界說來辨別中西倫理道德之異同。按照西方傳統思想家的理解,倫理(et hics)與道德(morality)各有其論域。倫理是就人類社會中人際關系的外在秩序而言,而道 德則是就個體體現倫理規范的主體性與精神特性而言。倫理側重社會秩序的規范,而道德則 側重個人意志的選擇。盡管有基本的區分,它們的相關性仍然顯而易見。倫理可謂是群體的 道德,道德可謂是個人的倫理,兩者的聯系初步可以從其邏輯性的關聯來理解。與之比較, 中國古典哲學中倫理與道德兩詞涵義的原初的區分,似乎比西方哲學中ethics與morality的 差別更為顯著:人倫即指人倫之理,更突出人類社會中人際規范的內在性及其意義;而道德 則指行德修道。前者可說著眼于人類社會及其關系的總體,后者則含有超越性的異常突出的 形而上學意味。中國倫理觀念有一個古老的傳統,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道德概念的 形成則與早期道家和儒家(老莊和孔孟)的人生哲學和本體論直接相關。經過魏晉玄學和宋明 理學的陶鑄,道德之學更落實到個人的心性修養和生命的怡養上,這不但為倫理學提供了一 個形而上學的基礎,更把倫理內化為心性的道德成就與生命境界,使倫理與道德整合,形成 心性的知與行的一體兩面,并發展為一個“合內外之道”而“故時措之宜”的大系統。
  中國傳統倫理學的構成各有其一定的本體論基礎。現代以來,這一基礎不同程度地被取消 或經歷巨大變異。今天的問題是,如何對人類所掌握的倫理系統進行一個深度的轉換,從而 對倫理學內部的分裂及中西倫理學的差異進行一種深部整合。這里我所要特別強調的是,倫 理學的整合一方面必須將人的整體性及其行為作為一種縱向過程看待,同時也要將人間諧調 化的橫向關系的建立當作倫理整合得以實現的條件與方法。從縱向來說,很顯然,品德或德 性倫理是一個根本。德性倫理是一種本體論倫理,或者也可以稱之為倫理本體論。德性倫理 著重追求道德目的性和實現此一目的性的德性能力。人的整體的重要性就在于他的品德即人 的品德的建立。對這種品德的強調對于中西倫理學都是一樣的,都注重人的素質或本質,即 從根本上追問人如何成其為人,人如何體現人作為人的品德,人的至善如何實現?縱向的倫 理體系從貫通和涵容一切層次的倫理系統著眼,強調從個體倫理到宇宙倫理的一體性、統一 性與連續性。而以個體倫理的內在化道德作為全部倫理體系得以建立及實現的起點。從橫向 來說,人與人應相互信賴、相互關懷,彼此和諧地相處。這樣一種關系的秩序化,本質上是 對時間與空間的掌握,人的生命及其德性本質上是時間和空間差異化的表現,是時空歷程和 敞開的結果。依托時空之差異而建立起一個價值體系就是倫理關系之網。問題還在于,這樣 的關系的建立對人究竟有什么好處?這就涉及到善的問題,具體地說就是如何判斷善進而作 出抉擇的問題。
  因此,我們一方面必須注重人整體的品德,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人的品行的種種差異性。 在中西倫理學的比較中,我們發現,西方倫理學的歷史發展總體表現為由德性倫理而責任倫 理、而功利倫理、而權利倫理這樣由形上而形下一種過程。這里,我們不必一一詳述其基本 理論,只要列舉出各階段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可以了,他們是亞里斯多德、康德、穆爾和 洛克。他們各有其現代的繼承者和發揮者。附帶可以指出的是,康德和洛克的責任倫理和權 利倫理,在一定程度曾受到中國倫理思想的影響。我們知道,十七、十八世紀時期,以儒家 為主體的中國文化傳入歐洲,對西方倫理政治思想的演變影響極大。康德和洛克倫理政治思 想中的中國影響問題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專門課題。在西方,功利主義倫理觀的形成是很 重要的,這種倫理學具體探討如何在最大限度上實現每個人的福利問題,責任倫理和權利倫 理 的許多問題可以從功利主義的立場進行綜合。因此可以說,功利主義倫理學開辟了二十世紀 西方倫理學的方向。這種倫理思想傳入中國以后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倫理學基本持一種德性的立場,我們可或稱之為廣義的德性主義倫理學。這種 德性主義與中國哲學的本體論、生命意識和價值觀念是分不開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本體倫理 學。本體倫理學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完整的人格,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 何樂仁樂智、成賢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倫理學的歷史經驗,品德不僅指向至善,同時也應 兼含責任和權利。在高度組織化的現代世界中,品德必須轉化并提升責任、功利和權利,才 能真正發揮效用。而按照中國哲學智慧的啟示,責任、功利和權利,必須以德性為歸。當代 西方倫理學由于過分強調權利的作用而忽視其形而上學基礎的問題,結果反而喪失了權利, 因而萌發了回歸品德倫理的需要,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而當代中國倫理學的建設,也 亟待從德性的立場接納責任、功利和權利,進行哲學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這已經成為 迫在眉睫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京3~9B5中國哲學成中英20022002新的思維認知方式意涵著天人互通、互動與互融;新的宇宙觀意涵著本體宇宙論的體驗與 觀察;新的自我心性哲學意涵著主體自我提升、轉化與主客的相互超越與創造;新的行為判 斷標準則意涵著知行的整體與動態的合一。三者互動,詮釋是個別中求全體,也是在全體中 求差異;整合則是為了提供平衡和開放的創造空間;而創新則是求存在價值的提升與生活世 界的豐富;其最終目的在實現生命的整體和諧與持續創化。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京3~9B5中國哲學成中英20022002新的思維認知方式意涵著天人互通、互動與互融;新的宇宙觀意涵著本體宇宙論的體驗與 觀察;新的自我心性哲學意涵著主體自我提升、轉化與主客的相互超越與創造;新的行為判 斷標準則意涵著知行的整體與動態的合一。三者互動,詮釋是個別中求全體,也是在全體中 求差異;整合則是為了提供平衡和開放的創造空間;而創新則是求存在價值的提升與生活世 界的豐富;其最終目的在實現生命的整體和諧與持續創化。

網載 2013-09-10 20:58:01

[新一篇] 21世紀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方向

[舊一篇] 21世紀中國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