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字表現幾則范例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簡體     傳統

詩文句選

將“自己”散在天下,滲入事事物物之中,看他的大略方圓,看他的輕重疏密,這才可以剖析,漸漸地認出“自己”的真面目。——朱自清

至少在一門藝術上下點功夫,讓自我感情有一個好的去處.男女之情,親友之情,皆不可或缺,然唯有藝術節才可奔放表達,比如書法.                     ——張五常

傻瓜從不自嘲,聰明人嘲笑自己的失誤;天才不僅嘲笑自己的失誤,而且嘲笑自己的成功。看不出人間一切成功的可笑的人,終究還是站得不夠高。——周國平

善于發現人才,團結人才,使用人才,是領導者成熟的主要標志之一。——鄧小平

考試是門獨特的藝術,需要獨特的目光,獨特的安排。——顧凌云,法律老師

一往無前不可阻擋的氣勢,運動的力量,構成了漢代藝術的美學風格。人物成為次要,著意描繪的熱鬧繁復的場景。壁畫開始真正走向現實:歡歌在今日,入世即天堂。——《美的歷程》

觀點斗爭是假的,方向斗爭也是假的,只有權力斗爭才是真的。——當年明月

無論頭頂怎樣一片藍天我都將堅韌的面對。——拜倫

善用兵者隱其形,有而示之以無。

還是莊子說的好:“辨乎榮辱之境,定乎內外之分”

其實老子說的很明白: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人生處世

成熟中略帶俏皮,穩重中不失幽默,溫柔中尚感粗獷,儒雅中還留霸氣,感性中仍存性感。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形。可要需知,嗜欲深者天機淺啊。

一朝風月,萬古長空

侯捷:基礎學問如萬古長空,開發工具如一朝風月。不可萬古長空不明一朝風

月,不可一朝風月昧卻萬古長空。

「但教心似金鈿堅」是白居易《長恨歌》中歌詠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的名句。「但

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天上人間都能相見了,世上何事不成?太多事情

需要我們抱持「吾心信其可行」的信念和堅如金石的意志。新春伊始,以此共勉。

豈不聞「富不過三代」?正因富者可能驕縱、奢華、承平貪歡,貧者可能

勤奮、儉約、秣馬厲兵,雙方才有拉近地位甚至互換角色的機會。

拿世事道理看業界發展,我得以自在高吟「隆中對」。

絕代柳傳志

  文/ 吳曉波

  十多年前當記者的時候,我曾在浙江龍泉的一口千年古窯里看一位民間大師燒青瓷。

  他告訴我,上好的窯泥應該從哪里挖取,泥坯的捏造該注意哪些要領,窯火當如何控制,釉色應怎樣構思。我問他,“那么,全按你的要領做了,是否就能燒出絕世的龍泉佳品?”那大師幽幽地答到,“我說的這些無非是人力而已。絕品都是天意,萬物有賴造化。”

  很多年來,我一直記得他目光閃爍、語意古蒼的神情。日前,與《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縱論中國企業家,說到哪位可以代表一代人,我和他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了同一個名字——柳傳志。那一刻,我又想起那個大師所謂的天意與造化。

月到天心

作者: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鄉下沒有路燈,夜里穿過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時日,都是借著微明的天光,摸索著回家。偶爾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覺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時候,心里就整個沉淀下來,絲毫沒有了黑夜的恐懼。在南臺灣,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輝煌的光明,能使整條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來。

      鄉下的月光是很難形容的,它不像太陽的投影是從外面來,它的光明猶如從草樹、從街路、從花葉,乃至從屋檐下、墻垣內部微微地滲出,有時會誤以為萬事萬物的本身有著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霧,到處都彌漫著清氣,當螢火蟲成群飛過,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來的精靈。

每一種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們也覺得自己心里有著月亮、有著光明,那光明雖不如陽光溫暖,卻是清涼的,從頭頂的發到腳尖的指甲都感受月的清涼。

     走一段路,抬起頭來,月亮總是跟著我們,照著我們。在童年的歲月里,我們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種親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燈為我們引路一樣。我們在路上,月在路上;我們在山頂,月在山頂;我們在江邊,月在江中;我們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門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鄉村都還歷歷如繪。但對于月之隨人卻帶著一絲迷思,月亮永遠跟隨我們,到底是錯覺還是真實的呢?可以說它既是錯覺,也是真實。由于我們知道月亮只有一個,人人卻都認為月亮跟隨自己,這是錯覺;但當月亮伴隨我們時,我們感覺到月是唯一的,只為我照耀,這是真實。

     長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實是,每一個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獨一無二、光明湛然的,當月亮照耀我們時,它反映著月光,感覺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罷了。只有極少數的人,在最黑暗的時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覺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這是為什么禪宗把直指人心稱為“指月”,指著天上的月教人看,見了月就應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顯現時就應舍棄教化。無非是標明了人心之月與天邊之月是相應的、含容的,所以才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即使江水千條,條條里都有一輪明月。從前讀過許多誦月的詩,有一些頗能說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陽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確實,如果我們能把心眼放開到天一樣大,月不就在其中嗎?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來山就大于月亮了。還有一首是宋朝理學家邵雍寫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風來水面,都有著清涼明凈的意味,只有微細的心情才能體會,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我們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沒有見到心靈之月,則月亮只是極短暫的偶遇,哪里談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易中天歷史觀

世無英雄,遂使武俠流行。

禮失求諸野。產生國士的條件存在沒?民族缺少強勁的精神。

當今之世,原該是夢醒時分啊!

烏臺詩案,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林寒陣輕勝馬,誰怕?一蓑風雨任平生。雖然顛沛流離,但心中一直都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

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就不生氣,他曾自豪地宣布:“我和瘋子的唯一區別就是我不瘋。”

現在,可以總結一下我讀先秦諸子的心得體會了。我的體會是:

讀孔子見“惻隱之心”,得“仁愛精神”;

讀孟子見“浩然之氣”,得“義勇精神”;

讀老子見“玄妙之智”,得“辯證精神”;

讀莊子見“通透之慧”,得“超脫精神”;

讀墨子見“身體力行”,得“實踐精神”;

讀韓非見“直面人生”,得“現實精神”;

讀荀子見“事在人為”,得“自強精神”;

所以這些加起來,就是先秦諸子的精神,也是我們民族的不朽精神!一個人,如果能有孔子的“仁愛”,孟子的“義氣”,老子的“明智”,莊子的“聰慧”,還能夠像墨子那樣“身體力行”,像韓非那樣“直面人生”,像荀子那樣“自強不息”,那可真是了不得!

榮耀語言

歷朝歷代,倘若“天子”昏庸,奸佞當道,正直之人,剛則必折。有時候,我等凡夫俗子,裝裝糊涂也罷。

出了南航西大門,我轉過身來,恭恭敬敬地給我可愛的學校、可愛的老師、可愛的兄弟姐妹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無論如何,這兒鐫刻了我的青春時光,荒唐也好,癡狂也罷。再次抬起頭,最后看一眼燈火闌珊的校園,我早已淚流滿面。

不知怎么的,在漢中路川流不息的人潮人海中,我竟突然想起《七劍下天山》中的兩句詞來——把劍凄然望,無處招歸舟。

晚秋的昆侖山下,景象多少有點凄涼。

窗外轉瞬即逝的風景,常常會勾起人消極的情緒—一切全都會逝去,無非過眼云煙。

治學之道:學盡其理,行究其難。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振而廢于窮。

臺上,越過院墻望去,是大片的麥田。遠處綠樹掩映的村落,一些新蓋的小樓夾雜在青磚瓦房間,被樹蔭若隱若現著。

新中國電信標識亮相

以舊換新的工作已悄悄開始,完全地的嶄新的面目出現,引人注目。

新的中國電信標識整體質樸簡約,線條流暢,富有動感,以中國電信的首個英文字母C的趨勢進行變化組合,似張開的雙臂,又似充滿活力的牛頭和振翅飛翔的和平鴿。標識似代表高科技、創新、進步的藍色為主色調,文字采用書法體,與國際化的標識相映襯,使古典與現代融為一體。

夏日

煙雨繚繞的五月,簡潔優雅,也許連日來的陰雨讓人心緒煩亂,壓抑在內心深處的孤僻又如潮泛起;也許你仍然一如既往的泰然自若,在繽紛的都市中悠然而過,種種心情,都由這夏日服飾為你表達詮釋,搖曳變幻,款款生姿,簡潔的造型,流暢的線條,輕薄的面料,時尚的元素,不約而同地聚首在這個充滿期待的夏季,盡現眼前的行云流水。

舊家具的時尚魅力

年代的久遠更易獲得彌足的珍貴,雖不乏現代的陳設,但它依然擁有一份舒適的安然,杏黃傳遞的是不動聲色的成熟、溫和的性情,巧克力沙發,被黃色簇擁,有種欣然綺懷的安詳,連帶松馳的柔和示意,就像一大早起來碰見鄰居,招呼一聲“你好”那樣,顯示出簡潔的愉悅感受,藍灰清面響徹了空間的深度,點點可圈的色彩消除了復雜感,完全是簡單的絕配,居室擺設,感受應是平和收獲的感覺,色彩沒有跳躍感。

木柜子有著褪色的美麗,在這樣一處空間,木柜子餐桌椅的搭配是在詠嘆抑或是沉吟?和諧的完美背景,并一道充溢在被現代注解的空間,白色無事分解過濃的深色沉著,注進現代因素,配合整體的色調,空間獲得統一,審美獨特,溢滿情趣。不同風格的家具并非不能置于一處,陳列得就可以獲得豐富感受,關鍵是色調要取得整合效果,達到空間的統一。

當時評日:簡直莫名其妙。

舊現代女孩

似曾相識,一張乖巧可愛的臉上停留著一些舊現代的古典氣息,最吸引人的那安靜的眼睛,里面折射出一種舒緩柔和的光亮,似乎喧囂的世界在她這雙眼睛的注視下,立刻安靜。形形色色的愛情婚姻觀推陳出新,似塵土飛揚的現代社會,不受外面世界的蠱惑和污染。

神態迷離動人,心如此,歷盡滄桑。

清新之愛

片子結尾,這邊,劉德華鮮血淋漓,躺在深夜的街頭,那邊,吳清蓮光腳,奔跑,尋找……看起來非常殘酷,過癮,愛情,令人軟弱令人堅強,有烈酒,砒霜與絲綢,糖果并列陳放的那種品質,驚駭,甜蜜,血一樣的柔滑。

震撼性的效果

美國電影《告密者》電影開頭:

           “畫面一開始,淡入,倫敦的街道,遠近的有房子的輪廓,但很不清楚,因為倫敦霧大,那遠遠的房子像水墨畫。畫面的一邊是古老倫敦的媒汽燈,畫面的下面是街道,地上鋪著古老而發潮的磚,燈光照在地上有些發亮。”這里面的意境因為結合了太多的因素,所以能感染我們的心靈,甚至產生震撼性的效果。 

           很多優秀的意境通常“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因為它通常存在于我們的腦海中。正如下面這句英語所說:Producing becomes art when sceneries flash your mind. 當靈感劃過我們的腦際,創作變成了一門真正的藝術。

           能好好地研究一門藝術,是人生難得的福氣。通過不懈地創作與實踐,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與完美。

一塊尋常的白色布幔,場燈一滅,即可映出大千世界,人間萬象。電影,吸收了建筑、音樂、繪色、雕塑、詩和舞蹈等多種藝術元素,經過消化、融合之后,形成了一門嶄新的藝術。

寓言:水缸里的金魚

快拿水缸來救活你的金鑼鼓,給它一點滋潤,救活它.然后把已經打破的水缸丟棄.一個人如果能把詛咒,怨恨都放下,才會懂得真正的愛.

男人種種

官場的男人自私虛偽,除了會說酒話屁話,沒別的能耐;文化人敏感不夠包容,更主要的是自戀;生意人渾身銅臭,俗不可耐,沒一個能夠讓人稍為動心。

余秋雨關于文化態度

四個基本《余秋雨先生的自我表白》  周巖森,《文論報》

文化態度:

一,以人類歷史為價值坐標去對待各種文化現象

二,關注處于隱秘狀態的文化

三,誠實的理性

四,關注群體人格

“一種申辯的空間”

主動進行大幅度的人生選擇,是創造生命精彩的方式。——余秋雨

人格尊嚴,不是對著稿子加幾句吶喊,而是對著鏡子捋一下頭發;不是推門發愁,而是推窗看天;不是鎖眉盤算,而是舒眉無言。 

論“悲劇”——用真實來欺騙觀眾

悲劇,叔本華說,是為了讓人們看清楚生活意志所造成的重要苦難,從而讓人們放棄意志,

這就是悲劇的社會作用和目的。

他不是說悲劇展現的苦難有利人們認識世界本質嗎?由此,他認為“這種認識對于意志會起一種鎮靜作用,產生出一種退讓的感情,不僅是放棄生命,而且是放棄生存意志的本身。這樣,我們在悲劇里面,看到那些高尚的人物,經過長期的掙扎和苦難之后,終于放棄了他們所曾經熱烈追求的各種目的及所有的人生樂趣,或者他們就自動而又愉悅地拋棄生命的本身。

金山幾年

雷軍曾對我說過:你很聰明。但世界上聰明的人太多了。

張旭曾對我說過:熬夜時胡子會長得很快。

吳興曾對我說過:你要是走技術的路子,只會越走越窄。

林偉曾對我說過:曾經有一個偉大的Sales,對所有的經銷商都說同樣的三句話。

雷飏曾對我說過:Business就是Business。

王峰曾對我說過:騙人也得講原則。

……

Intel未來教育項目

誠如Intel 公司首席執行官克瑞格·貝瑞特博士說,“Intel 未來教育這個項目表明,我們整個業界都認識到,如果教師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運用技術,所有與教育有關的技術都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計算機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師才是真正的魔術師。”

不要被歷史所束縛

但輝煌終有被顛覆的一日,不同的是,顛覆者是英特爾自己。“酷睿2”把“奔騰”架構完全改寫了,用英特爾高層的話說就是“執行能力更強、處理速度更快、娛樂體驗更豐富”。正如集成電路之父Robert Noyce所言:“不要被歷史所束縛,要走出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讀者》幾年

轉眼之間,已經為人師近三年了,工作雖不復雜,卻也疲于應付,《讀者》也只能時斷時續地讀。我深知自己是一個凡事缺乏耐性的人,惟獨記日記和看書兩樣,始終不忍放棄。在眾多雜志中,《讀者》是可以給人以寧靜的,這也是我鐘愛她的理由。傍晚時分,華燈初上,喧囂的都市中,《讀者》為我營造了一個寧靜的港灣,用她理性的光芒,驅走了我內心的浮躁和不安。在這個快節奏的數字化時代里,人們漸漸忘了質樸,踏實的生活方式。閑來,寧愿去轉發那些商業網站流行的搞笑短信,以換取片刻的愉悅,卻絲毫沒有直抵心靈的關懷,這是科技時代的悲哀嗎?

不想湮沒在這個時代里,我需要蕩滌心靈的微塵。翻閱《讀者》就如同行走在寂寂的曠野中,輕風拂面,景色宜人。她或許是深刻雋永的,或許是發人深醒的,讓我明朗而堅定地前行。不管前方是否有傷人的利劍,我依然無所畏懼。因為,我會在某一篇文章當中,尋找到戰勝困難的良藥。之后,只會變得更加堅強勇敢。

如果你也在某個城市中踽踽獨行,不管那里的天空有沒有下雨,找一個角落坐下來,翻翻《讀者》吧,寧靜總會常留心中!

軒轅劍外傳天之痕關于憂愁

可別讓憂愁太啃蝕了自己……

你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樣就不會老一直停在消沉里……

心情低落時,也許不妨多來認識豪杰英雄,大家共商天下大事,則塊壘自清……

人間有情,更勝天道……

陌路巧遇天籟音,實乃人生一大快意焉!

道德與態度

好女人是一所學校,讓自己更成熟更富有理性;好男人是一座大山一片大海,讓女人的心變得山高海闊豁達開朗,讓女人更像一個真正的女人。

很多農民對生活抱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沒有了傳統的簡樸、節約作風,享樂主義盛行。

如果要我在高尚的道德與基本道德之間作出選擇的話,我會選擇后者!

作為活生生的人,要生存在社會中,最起碼的道德是互惠互利,付出與回報并存. 我付出了,我服務了,我利人了,我就應該得到與之匹配的回報與肯定,或物質上的或精神上。反之,如果我沒有付出,沒服務,沒有利人,那就應該做到不是自己的不要,不是自己的正當所的不拿。這是非常膚淺而又正當不過的道理,也做人的最起碼的最基本的道德。

英文表現

塑造和諧的軟件文化和卓越的品牌,需要QCD——質量Quality成本Cost和交付Delivery,實現精細化管理。

Human-Performance 績效

Morals are not taught but caught. 道德不是教來的,而是感染來的。

Flower Season 花的季節

The best quality and design is just for you.You will feel like writing with all the time.

擇偶標準:1,要有點人性Human nature; 2,要有點人樣Human interface

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utiful sunset.

愿你的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三八理論

有一個有名的三八理論: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在于業余時間怎么渡過。時間是最有情,也最無情的東西,每人擁有的都一樣,非常公平。但擁有資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資源的人才會成功。白天圖生存,晚上求發展,這是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尼采。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村上春樹的小說里,因村上敘述的哈特費爾德作的《火星的井〉而喜歡哈特費爾德,又因哈特費爾德墓碑上的那句話而喜歡上尼采。
我不知道尼采為何說這句話。我每次想到這句話都會感到悲傷,這個世界確有很多夜色之深是白晝之光永遠不可能知道的。我想把自己比作太陽的尼采窮其精力到最后還是不能走到夜色所統治的領地。

說白了,把我們自己比作白晝之光的話,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夜色之深。比如身邊人的內心,尤其是身邊人內心的痛苦就是那種很深很深的夜色,深的能把所有的光都吸進去。

以前看到過很多諸如:這世界不需要同情和可憐。可憐別人的人只是可憐自己.......

我的從前不解這些話,而當我的現在需要去同情人可憐人的時候,我終于理解了。每個人的經歷,思想都是不同的,當一個人試圖去同情可憐另一個人的時候其實只是把自己放到了一個自己虛構的環境中去同情可憐一個虛構的自己。

真相只有一個。

《易學與生態環境》總序一任繼愈

  《易經》這部書幽微而昭著,繁富而簡明。五千年間,易學思想有形無形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生哲學。

  《周易》經傳符號單純(只有陰陽兩個符號),文字簡約(約二萬四千餘字),給後代詮釋者留出馳騁才學的廣闊天地。迄今解易之書逾數千家。近年已有光電傳播媒體,今後闡釋易學的各種著作勢將更為豐富。

  歷代有真知灼見的易學研究者,從各個方面反映各時代、各階層的重大問題。前人研究易學的成果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研究易學,古人有古人的重點,今人有今人的重點。今天中國人的使命是加速現代化的步伐,迎接二十一世紀。

  易學,作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也要為文化現代化而做貢獻。當代新易學的任務之一是擺脫神學迷信。易學雖起源於神學迷信,其出路卻在於擺脫神學迷信。凡是有生命的文化,都植根於現實生活之中,不能游離於社會之外。大到社會治亂,小到個人吉兇,都想探尋個究竟。人在世上,是聽命於神,還是求助於人,爭論了幾千年,這兩條道路都有支持者。

  哲學家見到《易經》,從中悟出彌綸天地的大道理;德國萊布尼茲見到《易經》,從中啟悟出數學二進制的前景;嚴君平學《易經》,構建玄學易學的體系;江湖術士不乏「張鐵口」、「王半仙」之流,假易學之名,蠱惑愚眾,欺世騙財。易學研究走什麼道路,是易學研究者普遍關心的大事,每一位嚴肅的易學研究者負有學術導向的責任。

  本叢書的撰著者多是我國近二十年來湧現的中青年易學專家,他們有系統的現代科學訓練的基礎,有較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有嚴肅認真的學風,易學造詣各有專攻。這部叢書集結問世,必將有益於世道人心,有助於易學健康發展,為初學者提供入門津梁,為高深造詣者申一得之見以供參考。

  這套叢書的主旨,借用王充《論衡》的話———「疾虛妄」。《論衡》作於兩千年前,舊迷霧被清除,新迷霧又彌漫。「疾虛妄」的任務遠未完成。如果多數群眾尚在愚昧迷信中不能擺脫,我們建設現代化中國的精神文明就無從談起。我們的任務艱巨而光榮。

  本叢書的不足之處,希望與讀者同切磋,共同提高。

(任繼愈先生現任國家圖書館館長、教授,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東方國際易學研究院首席顧問。)         

(當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619]-[621]

官宦出身,前途光明的王守仁終于落到了他人生的最低谷,所有曾經的富貴與美夢都已經破滅,現在他面對著的是一個人生的關口。

堅持?還是退卻?

王守仁卷起了袖子,召集了他的隨從們,開始尋找木料和石料,要想長住在這里,必須修一所房子。然后他親自深入深山老林,找到了當地的苗人,耐心地用手語一遍又一遍的解釋,得到他們的認同,讓他們住在自己的周圍,開設書院,教他們讀書寫字,告訴他們世間的道理。

當隨從們苦悶不堪,思鄉心切的時候,他主動去安慰他們,承担他們的工作。

王守仁用自己的行動做出了選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面對著一切的困難和痛苦,仍然堅定前行,泰然處之的人,才有資格被人們稱為圣賢。

王守仁已經具備了這種資格。

但是他還有最后一個問題沒有找到答案——“理”。

必須找到,并且領悟這個“理”,才能懂得天地大道的秘密。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可是“理”到底在哪里呢,十余年不間斷地尋找,沉思,不斷地“格”,走遍五湖四海,卻始終不見它的蹤影!

為了沖破這最后的難關,他制造了一個特別的石槨,每天除了干活吃飯之外,就坐在里面,沉思入定,苦苦尋找“理”的下落。

格物窮理!格物窮理!可是事實讓他失望了,怎么“格”,這個理就是不出來,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他逐漸變得急躁,憤怒。脾氣越來越差,隨從們看見他都要繞路走。

終于,在那個宿命的夜晚,他的不滿達到了頂點。

黑暗已經籠罩了寂靜的山谷,看著破爛的房舍和荒蕪的窮山峻嶺,還有年近中年,一事無成,整日空想的自己,一直以來支撐著他的信念終于崩潰了,他已經三十七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風華少年,他曾經有著輝煌的仕途、光榮的出身、眾人的夸耀和羨慕。

現在這一切都已經離他而去。最讓人痛苦和絕望的折磨方法,就是先賜予,然后再一一拿走。

十幾年來,唯一支持著他的只有成為圣賢的愿望。但事實是殘酷的,多年的努力看來已付之流水,除了日漸稀少的頭發,他什么也沒有得到。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呢?

矢志不移,追尋圣賢,錯了嗎?仗義執言,挺身而出,錯了嗎?

沒有錯,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

那上天為何要奪走我的榮華,羞辱我的尊嚴,使我至此山窮水盡之地步?

既然你決意奪去我的一切,當時為何又給予我所有?

奪走你的一切,只因為我要給你的更多。給你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只為讓你知曉世間百態。使你困窘潦倒,身處絕境,只為讓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奪走你所擁有的一切,你才能擺脫人世間之一切浮躁與誘惑,經受千錘百煉,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因為我即將給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財富,也不是號令天下的權勢,卻是這世間最為珍貴神秘的寶物——終極的智慧。

王守仁在痛苦中掙扎著,一切都已失去,“理”卻依然不見蹤影。

竹子里沒有,花園里沒有,名山大川里沒有,南京沒有,北京沒有,杭州沒有,貴州也沒有!

存天理,去人欲!天理,人欲!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處?“理”在何處?!

王守仁陷入了極度的焦慮與狂躁,在這片荒涼的山谷中,在這個死一般寧靜的夜晚,外表平靜的他,內心正在地獄的烈火中煎熬。

答案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只差一步而已!

忽然,一聲大笑破空而出,打碎了夜間山谷的寧靜,聲震寰宇,久久不絕。

在痛苦的道路上徘徊了十九年的王守仁,終于在他人生最為痛苦的一瞬獲知了秘密的答案。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萬古長風,一朝風月。此一瞬已是永恒。

我歷經千辛萬苦,虛度十九年光陰,尋遍天涯海角,卻始終找不到那個神秘的“理”。

現在我終于明白,原來答案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如此明了,如此簡單,它從未離開過我,只是靜靜地等待著我,等待著我的醒悟。

“理”在心中。

我竟如此的愚鈍啊,天地圣賢之道并非存于萬物,也無須存于萬物,天人本是一體,何時可分?又何必分?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圣賢之道!

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是人欲。

這是載入史冊的一瞬,幾乎所有的史書都用了相同的詞語來描述這一瞬——“頓悟”,中華文明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就此誕生。

它在這個幽靜的夜晚,誕生于僻靜而不為人知的山谷,悄聲無息,但它的光芒終將照耀整個世界,它的智慧將成為無數人前進的向導。

王守仁成功了,歷史最終承認了他,他的名字將超越所有的帝王,與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當年明月

然而他依然決定這樣做。

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無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說來這種行為有著很多稱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飛蛾撲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這更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違反邏輯的行為。

而在中國古老的哲學中,這種行為有著一個恰如其當的名稱: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我深信,這正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魂魄。 


樂明 2010-12-24 11:37:30

[新一篇] 思緒集—技術本意暇想

[舊一篇] 朋友 Friends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