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

[譯文]  山花多,塢邊溪畔到處都是;美,每一棵每一枝都嬌艷迷人。

[出典]   錢起  《山花》

注:

1、   《山花》  錢起

  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

  野客未來枝畔立,流鶯已向樹邊啼。

  從容只是愁風起,眷戀常須向日西。    

  別有妖妍勝桃李,攀來折去亦成蹊。

2、注釋:

  燒溪:紅花映照在水中,似火燒,使溪水顯出一片火紅。

3、譯文:

  山花多,塢邊溪畔到處都是;美,每一棵每一枝都嬌艷迷人。野客還沒來得及前來欣賞,流鶯早已立于枝頭唱起了婉轉動聽的贊歌。因惜花而担心起風,因愛花而留連往返常常到太陽偏西。這漫山遍野的花比桃李妖艷,人們因愛花賞花折花來來往往都踩成了一條條的小路。

4、錢起生平見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5、這首詩描寫山間野花的美艷動人,從山花處僻野之處不求爭艷,卻有勝過桃李的獨特風姿,引得人爭相欣賞的描寫,并暗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象征之典看,應當含有以花喻人之深意。
 
  山花既無美名,又處山野之間,但卻色澤艷麗,光彩奪目,照亮了整個山塢,那燦爛的顏色映入山間溪水,整條小溪都似乎被燃燒起來。一句已寫出山花色彩之艷麗異常,且分布的范圍極為廣闊,正是因此,樹樹枝枝都使人陶醉沉迷。這兩句正面描寫,如同大筆渲染,一片紅艷展現眼前,接著第三句和第四句轉而從側面烘托。野客未來,流鶯已至,足見花的吸引力已達到人與物共感的地步。五、六句寫自己賞花的心理和感受,細細欣賞,愛憐萬分,唯恐風起花落,流連難舍,往往到黃昏時分仍不舍離去。從心理感受的層次進一步渲染花的迷人程度。最后以“勝桃李”作出明確的判斷,并且如同桃李一樣,“下自成蹊”,這對處山間僻野且無名分的山花而言,其感召力其實已遠遠超過桃李。大歷詩人大多逃避現實,隱處山林,詩多寫景物或隱居生活,曾被人譏為“竊占青山白云,春風芳草”,但是,他們由于經歷了唐王朝的盛衰巨變,面對險惡的政治環境不得不選擇避世之路,詩中也多有對往昔的回憶,因此,錢起的這首詩真正含義實際上是以山花比喻隱居高士。

  6、四月,一年十二月份中的第四個月份,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春分氣,清明節,谷雨氣主要分布的月份。也是春光明媚,大地一片欣欣向榮,一切令人神清氣爽的季節。植物、鮮花在這個季節里生長,可謂“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

 7、 杜鵑花,雖然開得漫山遍野,似乎如“賤民”般的普普通通到處都是,但是,它卻有頗高的身份。由于白居易白大詩人有詩“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它就有了“花中西施”的美譽,竟與梅蘭荷桂菊等并列“中國十大名花”之榜。由于它“樹頭萬朵其吞火,殘留燒紅半邊天”的熱鬧、熱情、熱烈;由于它“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別有妖妍勝桃李,攀來折去亦成蹊”的可人、引人、迷人;由于它“柔情千點”是“杜宇枝頭血”,那血,與歷代正義者、革命者的熱血流在一起就有了特別的醒人、動人、感人;等等、種種原因,它竟被稱為尼泊爾、瑞士等國的國花,被稱為云南、貴州、江西、安徽等省的省花,被稱為井岡山、無錫、長沙、丹東等市的市花。

  8、車過中曹,你便能體味出花溪的韻,那就是靜

  這靜,是花溪的詩韻,旋律。遠山近樹,河岸花叢,都會讓你撇開機聲笛鳴、人言嘻語,去品受花溪的靜美。樹蔭間的垂釣者、松林坡下的學子、黃金大道漫步的少男少女、荷塘竹屋倚座的老人、遠方近處的游客,都在花溪的靜美中陶冶。還有歪腳油杉林間的石道、桐埜書屋的聰明泉旁,該會有多少靜的魅力,引發出多少靜美的遐想。靜靜的花溪在招引,爽清的氣流在散溢,碧水青山把人與自然、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和諧地捧上,任你品味,任你消受。

  夏末初秋,漫步花溪,好些地方可見木芙蓉花的靚姿。并不高大的樹干,銀灰色的枝條,星狀的葉片,織就綠蔥蔥的樹冠;頂端綴滿朵朵燭紅的花,粉蕊相間,遠觀如春妝少女,近看似牡丹芍藥。正是“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這迷人的花景,在放鴿橋上的芙蓉洲,最是生動。

  這芙蓉風光,從中曹上水村直至花溪水庫腳螃蟹井的十里河灘周遭,寨前路邊,河坎沙渚,都是可尋可見的,真乃“芙蓉滿芳洲,花樹間溪流”。

  9、長期處于一隅尤其是住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中或居于屋擠路窄的大雜院里看不到多大的藍天更觸不到綠山秀水年年歲歲景色如故使人感到生活單調枯燥乏味。走出門旅游就是要看看自然美景在景色中陶醉。 我國土地遼闊到處都有迷人的畫卷四時佳景美不勝收。即如花春天“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冬天“臘后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方信。”一年四季繁花似錦令人心曠神怡。

  古人是很注重賞景之樂的。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在名篇《醉翁亭記》中寫道“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宋代另一位文豪范仲淹在他的傳世之作《岳陽樓記》中也生動地抒發了類似的感慨“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美景人人愛但也有會賞不會賞、知賞不知賞之分。許多老年朋友旅游日程安排過緊不但做不到下馬觀花甚至談不到走馬觀花而是“飛馬觀花”一個個美景一晃而過景在眼前但不知景美何處。也有的人看到美景只顧照拍有時照相人多只顧等待并無心賞景一旦照完相就得趕快走。旅游一圈鏡頭里留下不少但腦子中留下的并不多更不真切空辜負了大好河山。

  賞景不只是看而是要觀察要品賞。譬如欣賞牡丹如果粗粗一看不過紅紅綠綠一片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雖同為花中之王但姚黃魏紫品種有異姿態不同有的富麗有的雍容有的艷俏有的華貴各有風騷獨有麗容。山光水色盡皆如此,只有仔細賞玩才能得其妙處。

  10、走進春天,就好像走進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綠色世界。瞧,草地上,小草偷偷地從地里探出了腦袋,爭先恐后地歡迎春天的到來;小河邊,柳樹換上了綠色的新裝,柳枝上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細長的柳枝垂到地上,微風吹來,柳枝隨風擺動,好像在向春天招手,又像是在風中翩翩起舞。田野里,麥苗盡情地沐浴著陽光雨露的滋潤,舒展著身體茁壯成長,遠遠看去,像是給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

  走進春天,迎春花在花叢中怒放,聞著花香,徹徹底底的感受到了春天的存在,這時我想起了杜甫的“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沒錯,春是花草盛開的季節,正所謂“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春擁有著迷人的魅力

  春天,是一個充滿勃勃生機的季節,是一個孕育無限希望的季節,是一個放飛童趣和夢想的季節。走進春天,我們享受著春的魅力,就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春天!

 11、信步來到家鄉的湖邊。此時,從山谷里泛濫而來的濃霧,湖面上已只殘存些薄霧,卻帶來些朦朧的美感,湖水很是平靜,像是上帝隨手丟了塊鏡子。將目光放遠,忽地發現遠處的薄霧講天連接在一起,辨不清那邊是天,那邊是地,到處都是淡白色。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小道邊當年歪歪扭扭的小樹,現在竟已經長成蒼天大樹,郁郁蔥蔥的枝條隨風搖擺。它們傲立于后河之上,似乎還在努力見證著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  
  “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一簇簇鮮花開了個遍,映山紅仰著頭點綴這山林間好不紅火。“綠葉淡花自芬芳,深山庭院抱幽香”有著君子之稱的蘭依附在樹林間散發著泌人心脾的幽香。  
  如果繼續前進會發現個小木屋,歲月讓它早已腐朽,但它還存在它們的訴說,思著自己的過去、現在,或許還有未來。

 12、虎丘的石頭,卻似有千言萬語,日日夜夜,在傾訴、傾訴。 
   千人石上,空無一人。不聞孫武將軍威嚴的號令,只見四周花團錦簇,滿園春色動地詩。相傳,吳王闔閭的墓落成時,為了保守墓園的機密,上千修墓的勞工,在這里被殘酷地殺害,鮮血染紅了石頭。風雨凄凄,洗不盡亙古悲劇的陰影。細細尋覓,仿佛真的有殷紅的鮮血在流淌。于是,即使是萬花競艷的時節來到這里,耳畔,依稀還可以聽到奴隸們不屈的憤怒吶喊。  

   我相信這段傳說。因為,縱觀歷史,英雄無數,冤魂亦無數。人生美好,人生有時也很無奈:為他人造墓的人,有時,恰恰是為自己也造了墓。  

   或許,正因為如此,新世紀的第一次花會,才如此盛況空前。“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山醉了,水醉了,人更是如癡如狂。  

  我更喜愛點頭石。獨立在白蓮池中的這塊精靈,總是靜靜地帶著真誠的微笑。是問候春花秋月?還是問候慕名而來的遠客?  講經的高僧早已遠去了,它還在笑著,是含笑送別么?還是悄然地等待著這位可敬的大師歸來?
  莫道千石一面,石,有個性,悟性,更何況是地靈人杰的虎丘石。
  一位哲人說過:石在,便有火種。  或許,正是如此,君不見,虎丘的石頭,點燃了歷史,點燃了思想、情感、智慧,也點燃了火爆火爆的新世紀春天! 

 13、一木一浮生。從孕育生命時的“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到生命旺盛期的“山花照塢復燒溪,樹樹枝枝盡可迷”,再到生命回歸時的“露帶山花落,云隨野水流”,花開又花落,人生亦如是。

  蜜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情地吸吮花蜜;彩蝶落在花枝頭,盡情地訴說相思;白鷺獨上高樹,飲盡“望盡天涯路”的那份寂寞;斑斕的鴛鴦嬉戲水中,完美再現“鴛鴦蕩漾雙雙翅”的那種纏綿……

  造物賦予每個生命不同的特質,不必去比較環肥燕瘦誰更美,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好。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29

[新一篇]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舊一篇]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