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譯文] 珍惜春光的我總怕花兒開得太早,何況眼前飄落紅花無數。

  [出典]   南宋 辛棄疾  《摸魚兒》

  注:

  1、《摸魚兒》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2、注釋:

    同官王正之:據樓鑰《攻媿集》卷九十九《王正之墓志銘》,王正之淳熙六年任湖北轉運判官,故稱“同官”。

  消 :經受。

  落紅:落花。

  算只有殷勤:想來只有檐下蛛網還殷勤地沾惹飛絮,留住春色。

  長門:漢代宮殿名,武帝皇后失寵后被幽閉于此,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萬,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以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幸。”

  脈脈:綿長深厚貌。

  君:指善妒之人。

  玉環飛燕:楊玉環、趙飛燕,皆貌美善妒。

  危欄:高樓上的欄桿。

 

  3、譯文1:

    還能經得住多少風雨?春天又將匆匆逝去。珍惜春光的我總怕花兒開得太早,何況眼前飄落紅花無數。春天你且留步,難道沒聽說芳草已鋪滿天涯,遮住了你的歸路?我怨恨春天為什么默默不語。看來最殷勤的要算那畫檐下的蛛網,終日忙著粘惹楊柳的飛絮,希望將春天留住。

    長門官盼望佳期,一定又被貽誤。因為才能出眾,被人妒忌,縱然像陳皇后那樣用千金買來司馬相如的辭賦,這一片脈脈深情又向誰去傾訴?那些得寵的小人不要得意,你們沒看到楊玉環和趙飛燕如今都化為了塵土了嗎?閑散無聊最令人愁。還是別去登高憑欄,斜陽映照之下,就是那令人斷腸的迷蒙煙柳。

   譯文2:

   還能經受得住幾番風風雨雨,匆匆忙忙,春天又要歸去。我珍惜春光長怕花兒開得太早,何況如今已落紅無數?春天啊,請停住你的腳步。你沒聽說嗎,芳草已遍布了天涯海角,你已經沒有歸路。我真怨恨,春光對我的癡情衷情不屑一顧,又默默地歸去。看起來,對春天有真情實意的,只有那些畫檐上的蜘蛛網,終日里盡量沾惹點點飄飛的柳絮。

   長門之事,預定好的日期又誤,美人一定被人詆毀嫉妒。即便花費千金購買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君王不肯見我,我的無限深情又向誰傾訴?那些得寵的美人們,你們也不要歡歌曼舞。你們沒看到?當年楊玉環、趙飛燕,比你們不知受寵多少倍,可她們都死得那么可悲而又痛苦,如今已成了塵土。閑愁最苦,不要去憑欄高高的欄桿遠望,一輪將要沉落的斜陽,正在那煙柳迷茫的令人斷腸的去處。

 

 

  4、 辛棄疾生平見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王國維說:“幼安之侍處,在有性情,在有境界。”深沉強烈的愛國情懷正是辛棄疾“性情”之所在。歸根結底,他譏評朝權勉勵友人,都是因為秉持著一顆拳拳愛國之心、雄雄北伐之志,其情殷殷,其志切切。詞人驅詞用典,不失當行本色,全在意氣平心之間,全詞讀來鏗鏘有聲,清切感人。

  辛棄疾的這種強烈愛國之情是伴隨著強烈的批判而存在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正是因為朝廷腐朽勢力和奸佞偏安之徒的阻撓,在造成了他政治上的壓抑,而他越秉持英雄的使命感,越為國家大事出謀劃策、傾盡全力就越是與那些茍安勢力相沖突、相齟齬。所以,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憂憤與不平和對朝中投降派偏安誤國的諷刺和鞭笞,與抗金北伐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辛棄疾愛國情懷的體現。

  宋末劉辰翁高度評價辛對古代語言的提煉與豐富之功: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豈與群兒雌聲學語較工拙;然猶未至用經用史,牽《雅頌》入鄭衛也。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漫,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悲茄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及暇。詞至此亦足矣。

 

       5、這篇《摸魚兒》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時辛棄疾四十歲,南歸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作者滿以為扶危救亡的壯志能得施展,收復失地的策略將被采納。然而,事與愿違。不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擠打擊,不得重用,接連四年,改官六次。這次,他由湖北轉運副使調官湖南。這一調轉,并非奔赴他日夜向往的國防前線,而是照樣去担任主管錢糧的小官。現實與他恢復失地的志愿相去愈來愈遙遠了。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擺下酒席為他送別,作者見景生情,借這首詞抒寫了他長期積郁于胸的苦悶之情。

  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失寵女人的苦悶,實際上卻抒發了作者對國事的憂慮和屢遭排擠打擊的沉重心情。詞中對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對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強烈不滿。

  上片寫惜春、怨春、留春的復雜情感。

  詞以“更能消”三字起筆,在讀者心頭提出了"春事將闌",還能經受得起幾番風雨摧殘這樣一個大問題。

  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發,實際上卻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勢而言的。本來,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現過有利于愛國抗金、恢復中原的大好形勢,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敗,投降派的猖狂破壞,使抗戰派失意受壓,結果抗金的大好時機白白喪失了。這中間雖有幾次北伐,結果均以屈膝投降而告終。北伐的失敗,反過來又成為投降派販賣妥協投降路線的口實。南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匆匆春又歸去”,就是這一形勢的形象化寫照,抗金復國的大好春天已經化為烏有了。這是第一層。

  但是,作者是怎樣留戀著這大好春光呵!“惜春長怕花開早”。然而,現實是無情的:“何況落紅無數!”這兩句一起一落,表現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落紅”,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時,它又象征著南宋國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陰虛擲,事業無成的感嘆。這是第二層。

     面對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無策。相反,出于愛國的義憤,他大聲疾呼:“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這一句,實際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說明:只有堅持抗金復國才是唯一出路,否則連退路也沒了。這兩句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歸去是無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規律,但卻強行挽留。詞里,表面上寫的是“惜春”,實際上卻反映了作者恢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對投降派的憎恨。這是第三層。

  從“怨春不語”到上闕結尾是第四層。盡管作者發出強烈的呼喚與嚴重的警告,但“春”卻不予回答。春色難留,勢在必然;但春光無語,卻出人意外。所以難免要產生強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無可奈何之際,詞人又怎能不羨慕“畫檐蛛網”?即使能象"蛛網"那樣留下一點點象征春天的“飛絮”,也是心靈中莫大的慰藉了。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復雜感情交織在一起,以小小的"飛絮"作結。上闕四層之中,層層有起伏,層層有波瀾,層層有頓挫,巧妙地體現出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闕借陳阿嬌的故事,寫愛國深情無處傾吐的苦悶。這一闕可分三個層次,表現三個不同的內容。

  從“長門事”至“脈脈此情誰訴”是第一層。這是詞中的重點。作者以陳皇后長門失寵自比,揭示自已雖忠而見疑,屢遭讒毀,不得重用和壯志難酬的不幸遭遇。

  “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層,作者以楊玉環、趙飛燕的悲劇結局比喻當權誤國、暫時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

  “閑愁最苦”至篇終是第三層,以煙柳斜陽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現實

    這首詞有著鮮明的藝術特點。一是通過比興手法,創造象征性的形象來表現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時局的關切。擬人化的手法與典故的運用也都恰到好處。第二是繼承屈原《離騷》的優良傳統,用男女之情來反映現實的政治斗爭。第三是纏綿曲折,沉郁頓挫,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詞風。表面看,這首詞寫得“婉約”,實際上卻極哀怨,極沉痛,寫得沉郁悲壯,曲折盡致。

 

    6、“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見宋·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這兩句大意是:愛惜春光的人老是担心花開得早,何況看到落花無數!

     這兩句通過兩層轉折,層層深入地刻畫出濃重的惜春之情。喜花開而怕花謝,本是人之常情,因此人們往往在暮春時節惋惜春之歸去,可作者卻在春天來臨之前就憂心忡忡了。他“長怕”花兒早開早謝,“長怕”春天早來早去,大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這一份感情,多么真摯,多么強烈!“何況”一句,使詞意更進一層,盡管作者早早就在希望花開得晚些,春來得遲些,花兒還是開了、謝了,春天還是來了、去了。那遍地落紅,怎不讓“長怕花開早”的詞人痛惜萬分!在這進退轉折之中,作者的惜春之情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抒發。

 

   7、“惜春長怕花開早” 中的字寫得極妙。本來,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現過有利于愛國抗金、恢復中原的大好形勢,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敗,投降派的猖狂破壞,使抗戰派失意受壓,結果抗金的大好時機白白喪失了。北伐的失敗,反過來又成為投降派販賣妥協投降路線的口實。南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匆匆春又歸去",就是這一形勢的形象化寫照,抗金復國的大好春天已經化為烏有了。但是,作者是怎樣留戀著這大好春光呵!所以,格外“惜”的同時又非常的“怕”,兩字將這一復雜的感情抒寫的正恰當

 

   8、什么是春天呢?春天其實是人心中朦朧的一種憧憬,是對生命所有的寄予和希望。中國人愛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也就是說,春光之中一切還都來得及。一點一點地,把夢想種在現實的土地上,看它開花,看它抽穗,看它結果。這個過程你還可以企望,所以春天來得總是格外細膩。中國人為什么詩情老是圍繞著早春呢?因為春天寫的總有一些美麗的發現。一個早春冉冉升起,直到年華漸遠,一個新的歲月開始了,在這個早春中,人心中一切的舒展,如此從容。

    古人對春天有多珍惜呢?辛棄疾,這樣一個壯士,這樣一個鐵骨錚錚主戰的老將,你看看他在柔春面前,誰說男兒不柔情?他這樣一個試手補天裂的老將,他的惜春心多么纏綿。“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他說一番一番的風雨,匆匆間春天真的又走了。我因為惜春,別人盼著花開,我老在祈禱花開晚點。晚點開它就晚點走,因為它開了就要凋零。所以他說,春花沒開之前,我就跟別人不一樣,我讓好日子晚點來晚點來,一直到今天,果然落花要走了,這一刻他急急地去留春,他對春天斷喝“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他說,春天啊,你站住吧,你回不去了,你已經迷了歸途!李白所謂“回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人回頭一看,全是春草,有時候會迷路的。辛棄疾如此多情,他跟春天說你也會迷路的,春草已經迷了你的歸途,你就在這兒吧!“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我說了、我留了又能怎樣?春天不回答。比我更多情的就是在畫檐角上暗暗織出來的那些蜘蛛網,一天到晚的想要用自己的網子多粘一點柳絮,這算是一種挽留吧,這算是一點多情吧。說春花紅,春柳碧,這是多情。我們今天都懂得,但是誰會覺得蜘蛛網多情?在辛棄疾的眼中,蜘蛛網也是多情。

  所以剛才說,聽不得杜宇聲聲催歸,人在這個時候,最后人情的迸發還是思戀。為什么古人會傷春會惜春?說到底是他們心中有春愁,有深情。最后人間多少情,還是落在自己的心事上。

 

    9、見慣了花開的燦爛,也見慣了花謝的悲壯。花謝的一瞬間同樣賦予了生命的輝煌,同樣體現了生命輪回的禪機。曇花一現恐怕是生與死、開與落最鮮活、最直觀的寫照了。短暫的綻放直接與永久的凋落同現;驚奇的贊美片刻與突然的惋惜相連,這就是對比的力量吧!

  在如今這個人欲橫流的社會,同樣也存在著一種花開花落的現象。仕途上、商場中屢見不鮮。一些人青云直上,如花正艷,馬上就有人歌之、頌之、吹之、捧之。而一旦此人下野退隱,乃或折戟,馬上就會被視之為殘花落瓣,不屑一顧,甚至于碾落成泥,棄之于野。這是官場之惡。商場亦如是。一旦發跡,則門庭若市,夜夜有笙歌艷舞。一旦失利,馬上門可羅雀,無人問津。應了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路邊無人問的古語。

  也許,我的聯想有些牽強附會,但我覺得,人生也有花開花落的季節,人生也有輝煌消沉的時刻,對人對己都應該抱一顆平常的心,一顆感恩的心,一顆寛容的心,花開時,報以掌聲,花落時,亦不忘給一個溫馨的微笑。

  在一面欣賞開滿枝頭迎風招展的美麗而嬌艷的花兒,又不得不惋惜隨風飄零滿地堆積的落花,你可能也會有“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的感慨嗎?

 

    10、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總是留戀美好的事物,不希望她們早早的逝去,像青春,像激情……

    伴隨著時光漸漸催熟的無奈,伴隨著歲月偶爾烙下的 疤痕,伴隨著激情過后平淡的生活,伴隨著痛苦之余陣陣的辛酸,不愿意老去的 容顏也漸漸變得蒼白,不愿意逝去的青春也漸漸的離我而去!面對世間紛紛擾擾的眾生,熙熙攘攘的人流,物欲橫流的年代,被金錢扭曲變形的 價值觀,多想,多想有塊安逸祥和的凈土,有份輕松愉悅的心境,有只擺渡快樂的小舟,有個傾訴衷腸的知己……

 

    11、突然發現曾經美麗的櫻花全落了,落在地上,一眼望去白白的一片.只有幾朵稍微晚點開放的花朵,仍在訴說著她曾經的輝煌.有點失落,說不出是為什么,是為了花朵的凋零,還是為了春天的稍縱即逝!我之所以會驚訝櫻桃花的凋謝,是因為我認為她的花期還長,我并未看到有一絲憔悴的跡象.但就是在她最美麗的時候,凋落了,給人永遠的留下美麗的記憶...... 忽然想起了辛棄疾的感嘆“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翁由于怕春去花落,他甚至于害怕春天的花開得太早。又何嘗對不是對青春生命瞬間流逝的感嘆!

    瞧我,怎么跟著古人學得多愁善感起來了。花開花敗,一茬接一茬, 周而復始,四季原本如此輪回!可我們的青春卻像小鳥一樣一去不復返了。但只要我像要珍惜這大好春光一樣珍惜生命,無悔今生,做好每一天,當我們年老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就足矣!

 

    12、就像我們的人生和愛情,滿滿地,滿滿地,等待春天,馳騁著,幻想著。而春天,總是踟躕著,考驗著我們,然后,才和我們一起美麗地走過。可惜,走路的人很多,而帶著欣賞眼光走路的人不多;喜春、惜春的人很多,而望春、讀春的人并不多。許多人只是把春天作為幸福的夢想和華麗的封面,把許多的時間在浮華甚至是妄想乃至失落與苦痛中消耗,而不是,用來慢慢地品讀和享受,從過程中獲得每一份的真和美,發現輝煌與平淡各有千秋的情和境。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其實,不妨學學辛翁,把心思刻在花瓣:春且住!

 

   13、我是個惜花的人。看花景,聞花香,卻不忍碰它一指。常在花前沉醉,雖愛慕至極,卻不曾采摘一朵。這是個美麗殘酷而又無可奈何的世界,美的存在是上天的賞賜,我又怎么忍心去損害。

    賞花惜花又如何?花開花落無奈何!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幼時曾在滿樹桃花下落淚,只因風雨過后,滿地桃紅,零落成泥。含淚問天:花開了可以不謝嗎?

 

    14、春光明媚,繁花似錦,爭妍競艷,游人掩不住內心的喜悅,紛紛贊嘆。

  正如莊子的名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雖無言,我卻深切感知無盡的深意。

  清晨,沐浴朝暉,凝望絢麗的群花,心情格外寧靜,恬然。

  多么純潔、美好、清新、自在。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從從容容、自自然然,盡情開放、散發幽香,充分展示生命中最美好的意義和內涵。不忮不求,不取不舍,平等奉獻,把高雅、馥郁的芬芳送進每一個人的心田。

  讓貧窮困苦的人感受生命的美麗和希望。
  讓失落憂煩的人感知人生的昂然和怡悅。
  讓聰慧富有的人體會善良、熱忱的可貴……

  佇立花叢,浮想聯翩:

  釋迦拈花,迦葉破顏微笑,禪意深遠。蘇軾詠紅梅:“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盡寫高潔。龔自珍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犧牲奉獻的愛心,卻表現得如許凄美。

  哪怕歲月更迭,滄海桑田,依稀芳草萋萋,萬紫千紅,花兒始終不改那如初的純潔,清凈的美艷。

  在雨意悠遠,山色空蒙之中,我時常提醒友人:試觀花草,再美、再靚,卻是“春風堪賞還堪恨,才見花開又落花。”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其生命總是多么短暫虛幻。

  人的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歲月無情,人生苦短,每當欣賞花的絢美之時,總是給我一種警醒:為什么我們不能如花兒一般從容平淡,發揮本來的美好和真善?

  讓我們珍惜世緣,愛惜生命,把人性中如花的純美描繪、開發,期待我們的世界也如花的世界一般,清凈安詳、自在、圓滿。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1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