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譯文]  愿意化作一陣西南風,一直吹到遠方的你的胸前。

  [出典]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

  注:

  1、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2、注釋:

     七哀:該篇是閨怨詩,也可能借此“諷君”。

     宕子妻:作客到遠方去的人的妻子。

   清:形容路上塵。

   濁:形容水中泥。二者本是一物。

   浮:就清了。

   沉:就濁了,比喻夫掃(或兄弟骨肉)本是一體,如今地位(勢)不同了。

   逝:往。

  3、譯文:

    明月照在高樓之上,灑下的光芒在樓上游移不定。樓上有一位哀愁的婦人,正在悲哀的嘆息。試問嘆息的這個女子是誰,自言是遠游子的妻子。丈夫離開超過了十年,妾身常常一個人。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塵般飄忽,妾身像是污濁的水中的淤泥。浮塵和沉泥各自相異,什么時候才能相互匯合相互和諧?我愿意化作西南風,長久的停留在你的懷中。你的懷抱良久不開,我當依靠什么呢?


   4、曹植生平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5、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下簡稱本詩)運用了詩經的賦比興的表達方法,來達到抒情傳意的目的。

  本詩明寫怨婦思念遠方良人的情懷,暗寫詩人對兄長的情意和自己郁郁不歡的心情。

  首兩句“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運用了“興”的手法帶出女主角的背景:明月高照,思婦獨倚高樓,對影自憐,思念遠方的夫君。由明月,流光,高樓,徘徊,引起聯想,思婦月夜難寐念良人,典型的“興”的表達方式。

  次兩句“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運用了“賦”的表達方法,承接上兩句直接點出本詩的主角——愁思婦的情懷——悲嘆和哀傷,因為思念良人而不得見,甚至音訊亦不能通。這是典型的白描手法即“賦”的表達方法。

  第五六句“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也是以“賦”的方法來表達的,但是以問答的方式來達到“賦”的表達效果的:“請問樓上唉聲嘆氣的是誰?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直截了當,干脆利落,明白如話。

  第七八句“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承接上文,繼續以“賦”的手法表達。思婦訴說她的孤獨和寂寞:“夫君已遠行在外超過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獨自棲居。”透過思婦的訴說進一步描述思婦的哀嘆,非常直接。

  第九十句“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運用了“比”的手法進一步表達思婦的哀怨情懷。將夫君比喻為路中的清塵,將自己比喻為污濁的水和泥,喻意兩人相差太遠,難以融合在一起,也比喻夫君高高在上,對己不屑一顧,自己卑微在下,不能攀附,非常悲哀。

  第十一十二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承接上文,同時以“比”和“賦”的手法表達思婦的哀怨情懷。清塵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處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機會是渺茫的。浮沉是比喻,點描出不能諧和的悲哀。

  第十三十四句“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運用了“比”的手法表達思婦的心志。思婦見棄,不單不以怨報之,反而愿意犧牲自己:“可以的話,我愿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思婦對夫君何等的忠誠和忠貞!為了得見夫君,不惜將自己比喻為西南風,化入君懷!

  第十五十六句“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運用了“賦”的方法表達思婦被冷待的遭遇和情懷。思婦很了解夫君的性情,超過十年了,音訊全無,“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么可依靠的呢?”哀怨之情,直透長空。這兩句的表達非常直接,正是“賦”的典型手法。

  本詩通篇表面上描寫思婦訴說被夫君遺棄的哀怨情懷,實際上暗喻自己被長兄疏遠排斥的苦悶和郁抑,這是另一種意義上運用了“比”的表達方法,這是詩人更深層的自況自喻。


    6、“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三國魏曹植《七哀》詩里的名句,這是堅決而執著的持守誓言。獨守十年,沒有沉淪和頹廢,思婦依舊祈愿自己化作長風,隨風而去,與君相依,這是思婦此生唯一的期待。子建也是如此。他在認清無常荒誕的命運之后,并沒有放棄初衷,而是“長懷永慕,憂心如酲”(《應詔》),多年的冷落并不能熄滅子建對未來的期望。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年近不惑的子建抱利器而無所施,乃上疏求自試,慷慨激揚不減當年。之后“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他始終虔誠積極地尋找機會以一展宏圖,立功垂名。“常愿得一奉朝覲,排金門,蹈玉陛,列有職之臣,賜須臾之間,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蘊積,死不恨矣”(《陳審舉表》),赤子之心,至死不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子建心中不曾掠過一絲沉淪的念頭,不曾放棄自己的畢生心愿,“寧作清水之沉泥,不為濁路之飛塵”;“履先王之正路,豈淫徑之可遵。知犯君之招咎,恥干媚而求親”(《九愁賦》)。這是不可動搖的思想信念,也是人生的最終依托,由此鑄就了子建“骨氣奇高”之人品與文品的絕代風華。


    7、“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這個比方打得呀,撓人心肺!西南風,溫柔而暖和,比喻入懷的女人,感覺相當美好!長逝,一下子撲過去,逝,與君融為一體,何其百媚千嬌!這樣的句子,也只有在人性覺醒的大時代——魏晉南北朝,也只有在才高八斗又放蕩不拘的曹植筆下,才會有!而后代的衛道的學究們偏偏把它當作政治隱喻詩,說是曹植對曹丕的示媚。太倒人胃口了!曹植有那么卑下嗎?

  從性格的一貫性角度看,曹植如果會這樣示媚,那么他當初就會對他的父王百般討好。事實卻不是如此,曹操想讓曹植帶兵歷練,曹植在軍隊出發之前卻喝得酩酊大醉!再者,不要看低了曹植的智商,如果這兩個句子是討好曹丕的話,那曹丕一翻臉,說你怎敢把朕比作宕子!那曹植拍馬屁不就拍在馬腳上了嗎?所謂宕子,據《列子》的解釋,是指“去鄉土游於四方而不歸者,世謂之狂蕩之人”。雖無太過的貶義,也不是什么好話。

  曹丕這個皇帝還算不錯的,從《三國志》的記載看,他比較收斂自己,比如交代日后對于他的薄葬。還有,曹丕看重身后之名,在他的著名的《典論?論文》中有這樣的表述:“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活了四十歲的曹丕沒有殺掉同樣活了四十歲的曹植,曹丕做的只是一個帝王該有的常規的防范措施而已。比如,殺掉曹植的左膀右臂,不讓曹氏其他兄弟共處以防共謀,頻繁的遷徙曹氏兄弟以防形成地方勢力等。曹丕應當不太忌諱曹植,只不過曹植曾經是他的競爭對手,文學之才又遠遠超出他,心里有些不爽罷了。有沒有真實的七步成詩的故事,還另說。

  在詩歌史上,曹植是第一個仙才。王士禎認為曹植、李白、蘇軾是三大仙才。我以為李白是最高的仙才,而蘇軾不太算是仙才。初為五言詩,曹植往往就有“吹我入云間”“驚飚接我出”“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等等表現,的確是個仙才;而這樣的句子在李白筆下那是紛呈而出啊!有詩歌這門藝術自身積累嘗試發展的原因,更有詩人個性是否得到尊重是否具備足夠空間的原因。李白沒有正經的當官,才有李白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出世;李白得到唐玄宗以及那個開放時代的寬容,才有李白在中國詩歌史上的流芳!曹植,很可惜地糾纏在政治旋窩中。要不然,他很可能前比屈原,后蓋李白!

  《七哀》就只是閨怨詩,我以為。三國時代,閨怨已經具備足夠的人文價值。有封建殘習卻無留名思想的現代人,不要糟蹋了一首優美的五言古詩!


     8、幸福是一種貪戀,如《古詩十九首》:“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幸福是一種執著,如曹植的《七哀》詩:“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然而正是這種貪戀與執著,讓幸福蒙上陰影,成為愛情中最高不可攀的一種奢望,一如張愛玲所說的:“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在人生最美的年華談一場最奢侈的戀愛”,談何容易!

    溫庭筠《憶江南》中有過這樣的句子:“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山月無情,自然不知道斯人心底的眷顧,然而不知心里事的只是山月嗎?只怕是那些身在異鄉,共對一輪山月的愛人吧!他們永遠不懂得女子心中那最幸福的卑微和最卑微的幸福!


    9、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總讓人的思緒在長林葉落,西風乍起的清秋時節飄蕩。登樓遠眺,天高云淡,路在天涯。在天地的孤寂中易生豪情,長路漫漫,吾將求索,九死無悔。天涯雖遠,卻芳草連連,于是有了期許和探求的……王國維以為此乃人生的第一境界,能志存高遠,耐得住寂寞的人方能創業和治學。

  這天涯就成了一種意象,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了一處伏筆:天涯離我有多遠?這意象有時就如同二十四橋下的明月,了無纖塵,清圓皎潔,卻無法觸及。或者說更象江南三月的一川煙草,迷離入眼,回味中只有曖昧的黃綠。

  學者錢鐘書說,詩歌有兩種寫法:一是天涯雖遠,而想望中的人更遠;二是想望中的人雖近,卻比天涯還遠。

  前者該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眉頭心上的牽掛,由于天涯,故伊人也渺渺,這情到濃時轉薄,以至于恍若隔世,不知去年今日,不知今昔何夕。愛了痛了也淡忘了。曾經刻骨銘心的只剩一些往事的絲縷,耐不住風吹。這天涯就如同古詩里的“舊時月”,見證了浮華見證了凄涼。有一首詩《鄉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說是寫盡了鄉思的愁怨,我卻以為矯情,任如何濃稠的鄉情也敵不過天涯。時過境遷,漸漸的你也會說是天際阻歸程,夢里不知身是客,反認他鄉是故鄉。

   最傷情的是后者,那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原來是前世的屢屢矚目,紅塵中才有你成為我的想望,這份柔情就“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就以為緣定三生從此可以廝守。可是這日思暮想的人總不能釋懷。他的眼里總是沒有你的影子,無論你怎樣的好也無法感動一顆拒絕融化的冰冷的心。

    天涯在心,心即是天涯。無論伊人何處,不變的是相思。濃也好淡也罷。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白樂天有詩云:老來多健忘,惟不忘相思。相思是酒,久而彌篤,適于鬢發成雪時候,悠然對一南山,一幽篁,一斜陽,獨酌。相思也是一曲《紅豆》,宜于青絲繾綣時候,泡一盞綠茶,看那青碧怎樣的泅綠了水。

  相思也是君住長江頭,妾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同飲一江水。

  原來,心有多高,相思有多長,天涯離我們就有多遠呵。 


   10、“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這樣的愿望,是應贊其堅貞、鐘情,還是為其“愚忠”。好傻好天真而一唱三嘆呢。

    書評,一直以來我是不寫的,寫不好,也沒有資格。只是對于張愛玲,這個很有名氣,我又很不熟悉女子,回眸那些精彩瞬間,走過她的那些歲月,有根敏感的神經被觸動了。

    被稱為才女,名副其實的才女。是種幸福,抑或是不幸的源頭吧。

    因為是女子,只因是女子,即便“長逝”也心甘情愿,為的是那“幸福”地“入君懷”。因為是女子,所以離不開欠缺的那條肋骨,再強大、再亮烈、再獨立、再孤高,逃不開的還是那個他。為了他,自愿長逝,為了他,心甘卑微。“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只因是女子,跳不出的是一朝墜入,萬劫不復。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只要有你,千山萬水,化風隨君去。

    才女們的命運都是一種輪回吧。以鳳之身待君來逑的卓文君等來的是可共苦不能同甘的相如;秦淮名艷柳如是盼不回苦守的陳子龍,留下的徒有“人去也,苦匆匆。”;二十四歲的張愛玲邂逅三十六歲的胡蘭成,金風玉露一相逢,去換不來勝卻人間無數。男子因倜儻,風流自然變得“無可厚非”,而女子卻用癡情換得“忠貞”這座空頭牌坊。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才女是不敢愛的,因為她們太過清楚那些敏感的心子脆如蝶衣,一旦愛了就是義無反顧,一旦輸了,就是千瘡百孔,萬劫不復。她們猶豫,只怕選擇卑微化作塵埃入君懷,換來的卻是君懷良不開。

    是輪回,更該說是種宿命吧。性格使然,“才”女使然。   

    “才女”必有其過人的才情,無奈的卻是才女少,懂得才女的男子少,與其相知相守的男子更少。她的才情可供許多人遠觀,但“下里巴人”豈敢褻玩焉。這樣的“陽春白雪們”太過孤傲,“傲”是其外表,而“孤”方為其本心。無奈之,因“孤”而“傲”,因為孤獨,不得以用高傲去偽裝;因為孤獨,高傲漸漸成為習慣。“才女”大都不僅僅有“才”,與之相伴的是獨立、自尊。獨立得太過獨立,以至于她的他即便被迫選擇離開,也會堅信:“沒有我,你會活得更好的,沒有我,習慣獨立的你,萬事都可一肩扛起”。的確,沒有誰是離不開誰的,只是沒有你,“我”不再愛了,沒有你,習慣獨立的“我”學著枯萎自己。自尊得又和自卑只差一步之遙,因為是才女,所以我有我的驕傲,離開是你的自由,“我”無意去挽留,淚卻灑在你走之后。你不知道,你的決定讓我自卑了,不甘卻又必須承認:于你,我不如你的那個她。才女們卻忽略了,忘記了,無論再“才”,“才”字后面緊跟的是個“女”字。因為“才情”女子變得更加敏感;因為“孤傲”清冷得讓人不敢接近;因為“獨立”,讓著說出那句“別走,其實離不開你”的權利;因為“自尊”,“我”不會放下我的驕傲,逼著自己請你離開,眼看著那些愛情成為海市蜃樓。

    “才女”是種魔咒,光鮮的背后是自飲自傷。太過悲壯,又太過凄涼。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代價是兩顆被歲月磨平的心吧。三十六歲的張愛玲遇上了六十五歲的賴雅,相知、相愛、相守。身為女子還是想找個歸宿的,漂泊了太久的心只想找個可以安放的地方,縱使那是暗夜里的角落又何妨。張愛玲陪著他,又被他守護著,等著生命的走來。和賴雅一起走過的日子,張愛玲有一刻是幸福的,從此那些沒有月亮的夜晚,她,不再孤獨了。   

    作為作家,張愛玲有著特有的文風,就像那些驚艷服裝下清瘦的她,華美又泛凄涼。身為女子,她有著上天的眷顧,以女性的眼光,憑女子的心細如絲把塵世看得清清楚楚,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卻又置身事外般得給我們講著那些故事。可是如果有如果,看著那寫不出的自己的結局,是悲哀,還是真的一笑而過。

    因為慈悲,所以懂得,得到的卻是冷月孤枕畔的自我,還要騙自己說愛情沒有值不值得。

    如果有的選擇,來生你該用多余的堅強換來三分任性,用七分才情換來一生簡單的幸福吧。


    11、我們怎么回首挽留那些逝去的時光呢?沿著淚水消失的是些什么呢?短暫的生命用什么成為永遠的永遠?永恒的凄迷,蒼蒼萬里道,戚戚十年悲。

  年華逐絲淚,傷多人自老。
  南去北來何事?蕩湘云楚水,目極傷心。

  萬水千山走遍,無依漂泊。是不是能讓你成為美麗的風景?那顆悲痛的心里到底盛放著什么?是心中牽掛的人,是那些逝去的時光,是家鄉的月亮,還是家鄉的親人?那個徹底離開你的人,你用自己的執著和深情也無法溫暖那顆漸漸對你冰涼的心。

  一點一點清晰的容顏,是否能夠留下你的足跡?你用什么裝飾生命的短暫,淚水的清澈和詩意的憂傷?在淚水集中的生命里,你能看見什么?在那些坎坷不平的道路上,你能留下怎樣的足跡?在那些苦難和磨礪當中,我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

  茫茫塵世。我們只能留下一個遠行的背影,我們帶著一身淚水,一聲聲輕嘆,永遠行走在路上。我們永遠在路上。我們不可能抵達。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浮萍根無根,非水將何依。客游厭苦辛,仕子倦飄零。
  延思照孤影,凄怨還自憐。臺鏡早生塵,匣琴又無弦。悲慕屢傷節,離憂濕年華。


    12、特別喜歡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一句名言:一個人可以不當詩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詩意。詩意,與一個人的地位學識無關,更與財富學識無涉。山間樵夫,水上漁翁,因為心無羈絆,常可以詩意盎然,而達官顯爵,則常常因為心為形役而顯得枯燥,了無生趣。詩意,依我所見,就是真愛、真恨、真喜、真悲、真性情。

    真愛。曹植的“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真愛;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也是真愛,愛的纏綿,愛的真切,愛的如泣如訴。雷鋒的“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是真愛;孔繁森把藏族老阿媽凍僵的腳放在懷里暖,是真愛;焦裕祿頂風冒雪給孤寡老人送去糧食,也是真愛。愛的深沉,愛的執著,愛的動人心弦。

    詩意貴率真,不做作,不矯情,不虛偽,不浮夸,就如山間明月,江上清風,自然本然。所以,人,不能個個都大福大貴,大名大利,但卻能人人都活的有詩意。只要真誠地擁抱人生,熱情地投入生活,就能像海德格爾說的那樣“詩意的棲居”。


   13、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當一切終于走到盡頭,當“常相守”變成一種奢望,當此生不渝一語成讖,當真實的觸感終幻化成回憶的氣息...一切都還是最初的模樣,只不過多了一個過程,一個有內容的過程,只是結尾又回到了起點罷了。
 
如果結局注定如此,如果這是千萬輪回中的一次試煉,如果記起了從前卻遺忘了現在,如果從此再不會相遇在天地之間...那么不妨融入這喜憂參半的人間,伴在你身旁,用氣息陪伴你,我還是我,我們還是在一起的。
 
不要遺憾,不要悲傷,不要孤獨,不要怨恨...你看,這樣也不錯,這樣也已足夠幸福,我的左手邊依然是你的右手。
 
在最終的最終,我們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樣。
 
“天上人間”。

 
14、夜里,沙沙的聲音驚醒夢中人,我的預感是:又下雨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大雨。南方一貫多雨,大概因為這樣,南方的的女孩才如此的多愁善感吧,好象是一個北方朋友這樣說過。

  雨水對我來說已經司空見慣,所以這場豪雨來臨之前,直到雨過天晴,對我來說,只是有些討厭。我一直敏感的活著,曾經以為麻木,結果這場雨還是影響了我的心情,就象以前的每場雨一樣。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多少個寂寥的長夜,殘燈燃盡,輾轉又見石榴紅,卻沒有你的一點消息。夜里驚醒夢中人的又豈只是雨水呢?

  雨水帶走了你的消息,也帶走了我的快樂。
  嘆今宵長空,
  一夜風雨,
  把心思濕透……
  古人有云: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15、不懂愛情的少女時期,在自己喜歡的美麗卡片背面寫下一行一行的情話,卻從來沒有勇氣送出去。再明朗的人也有背光一面,怕人看透。喜歡偽裝淺薄的人,往往畏懼被人看穿他的內心世界,淺薄,像是一種屏障,讓真實的內心,安然躲藏。 

    成年以后,遇見過各色的男人,有時候燦爛一笑別過頭去,再一低睫毛,把流光斜斜一拋。嘲笑他的多情,挑戰他的手段,或者是從根本就看穿了他的謊言和伎倆。然而那種頗具金風玉露意味的郎情妾意是不能讓內心的期待圓滿的。

    真的動心,應該是一種近情情怯,一種不能自持的慌張和躲閃。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16、池塘邊的柳枝剛剛萌發新芽,但是風已經不再凜冽,雖然還沒有到那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時節,萬物已經開始感受了春天的暖意,燕子似乎欣喜的知道現在的清涼正是浪漫時刻的飛翔,于是展開雙翼盡情的飄舞,因為她感受到了泛綠的原野上那輕柔她雙翼的柔風。

風卻是漂泊的象征,隨著世間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著,時而柔情,時而淡漠,時而暴烈,時而咆哮,時而靜謐。風靜靜的環繞著好奇的燕子,燕子柔柔的羽毛撫慰著風的孤寂,風的感懷開始講述他的漂泊,傾訴他的奔波,風說他累了想停歇,風輕聲的講述將池塘的水面蕩起了一圈圈的漣漪。風對燕子說,這些都是塵封的記憶---

 風是清貧傲慢的,所以才有了“兩袖清風”的說法, 風是飄逸冷峻的,所以才有了“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的詞句。風也是溫情的,所以才有了“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的期盼,風也是孤寂的,所以才有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蒼涼。

風在哭嘯中漂流,風在荒野上奔跑,風在迷茫中肆意的沖撞,任憑林間的荊棘將身體撕成了碎片,任憑高空的寒流將他化做哭泣的雨絲飄落,雨絲風片本來就是一體的呀!
風在痛思著,望著池塘的水面他知道那都是悲傷墜落后的堆積,那一圈圈漸漸飄逝的漣波,都是點點塵封的回憶---

風在流浪 ,風在哭泣,風在追思,風在迷茫中猶豫,但是風的胸懷依然裝滿的是云端上的絢麗,依然是那樣一個前世的約定,風總會停止吹拂的。是否有一天,停止的風也將全部化做墜落的淚雨堆積在歲月的池塘中,靜靜的,講述曾經的過去---

你我他都是風啊……


17、風花雪月易老,流年似水已去。仰望天空,也許有過創痛的記憶,低俯大地,依舊是厚土凝重的莊嚴。晨昏的風,輕輕揚起歲月的一角,幾許流連,幾許傷感,或許再也不見,你微笑的臉。
  
  偶爾,我們會隨性,但親愛的們,千萬別任性,無論是任性地愛或不愛。
  
  而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苦苦追尋的很多事情,是早已注定卻無法預料的。于是,被那些滄海桑田折磨的不堪重負的你,不如舉起那滿目創痍的雙臂,換個姿勢,靜靜等待。既然勇敢地愛了,就要同樣勇敢地放棄那些被我們強加于愛情的幻覺,回到一種真實,一種樸質,因為愛本身就是一朵樸素的花,用純凈的心靈之泉澆灌,它才能開出不敗的花。
  
  而那些悲哀的人們,總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考驗著愛情。他們卻忘了,不考驗才是真正的考驗,不承諾才是不變的誓言。愛,是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極致之美;愛,是一份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的情意綿綿;愛,是一支用生命譜寫的感天動地的旋律;愛,是一脈亙古不老的情懷。
  
  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當我們的愛被拒絕時,我們反而應當慶幸。因為在我們的生命中,又少了一次錯誤的相聚,很多事是注定的,錯誤的相聚注定要別離,錯誤的時間無論遇上了誰,都只是一場錯過,縱然美麗,也只是記憶的一片。
  
  于是,在真愛沒有來臨之前,一切都只是考驗,一切都只是預習:考驗我們對愛情的忠貞,為我們預習如何去為一個人悲傷或者歡笑,如何在日落時分暗自神傷,如何在斷橋邊癡癡地等待笑顏,如何在暗夜里靜靜流淚,如何在人海茫茫的地鐵里走失再找到出口。于是,當他/她真的來到你面前時,才不會手足無措,才不會相對無言,才不會不懂如何去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真愛。
  
  兩個人相愛的人是否能夠走一生,是否能夠相互寬容,是否能夠相濡以沫,是否能夠患難與共,是都能夠為了彼此,犧牲自己,是否能夠同迎朝陽、齊赴黃昏,
  兩個人,要過完一生并不難;但只有這樣的兩個人,才能幸福地過完一生。
  
  而迷茫的我們,卻要如何才能找到我們的命中注定呢?人生猶如蒼茫的海洋,而在這短暫的光陰里,我們要與驚濤駭浪搏擊,莊子教我們迎風而上但遇礁而轉。于是,千百輪回的光陰變遷之后,我們放棄了什么就得到了什么,犧牲了什么就成就了什么,這便是真愛,便是大愛。
  
  而這愛,已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悄然來到你身邊,在半醉半醒之間,靜靜注視你飽含深情的雙眼。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2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