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譯文]  清明世界細雨紛紛揚揚,路上行人愁苦得失魂落魄。

     [出典]   杜牧《清明》

     注:

     1、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注釋:

         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文學家。杜牧寫景抒情的小詩,文詞清麗生動,意境簡明爽朗。其詩在晚唐成就較高。與晚唐詩人李商隱齊名,被稱為“小李杜”。
        2、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約在陽歷四月五日左右。 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歷代有踏青掃墓垢風俗。
        3、欲斷魂:指心里憂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樣。神情凄迷,煩悶不樂。
        4、借問:請問。遙指:指向遠處。
        5、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 

     3、古詩今譯 

        清明時候偏趕上細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悶。問一聲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小村。

 

     4、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祖居長安南郊樊川,又稱杜樊川。大和二年 (828)年進士,為弘文館校書郎。 歷參沈傅師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及牛僧孺淮南節度使幕府。入為監察御史。 武宗時,出為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宣宗時,為司勛員外郎,終中書舍人。 世稱杜司勛。工詩、賦、古文。詩學杜甫而有獨創,骨氣豪宕,風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絕,為晚唐大家。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全唐詩》存詩八卷。

     5、“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甚至時有“疾風甚雨”。但這日的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這“雨紛紛”,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竭力形容那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在古代風俗中,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上墳掃墓;而今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是復雜的。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又平添了一層愁緒。因而詩人用了“斷魂”二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 借問酒家何處有”。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著寫行人這時涌上心頭的一個想法:往哪里找個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于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路的呢?詩人在第三句里并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我們看《小放牛》這出戲,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著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詩人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只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了“音樂”,—不,不如說是包括了“音樂”。讀者欣賞了那一指路的優美“畫面”,同時也就隱隱聽到了答話的“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然而這里不可拘守此義。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簾—“酒望子”來了。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紅樓夢》里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里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為杜郎此句作注腳。“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的聞訊而喜,怎樣的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的興奮地找著了酒店,怎樣的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能“不管”了。他把這些都付與讀者的想象,為讀者開拓了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余地。這就是藝術的“有余不盡”。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吧!  (周汝昌)

 

      6、 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征,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

  清明時節,天氣多變,有時春光明媚,花紅柳綠,有時卻細雨紛紛,綿綿不絕。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寫出了“潑火 雨”的特征(清明前兩天是寒日節,舊俗要禁火三天,這時候下雨稱為“潑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寫行路人的心境。“斷魂”,指內心十分凄迷哀傷而 并不外露的感情。這位行人為何“欲斷魂”呢?因為清明在我國古代是個大節日,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游春。現在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 地方趕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濕,心境就更加凄迷紛亂了。   如何排遣愁緒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個酒家,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飲點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驅散心中的愁緒。于是他問路了:“借問酒 家何處有?”問誰,沒有點明。末句“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語,又補充說明上句問的對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動代替語言,行人順著他 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在一片紅杏盛開的樹梢,隱隱約約露出了一個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標幟)。詩到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聞訊而喜,興奮地趕上前去,找 到酒店飲上幾杯,獲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滿足等等,都留待讀者去想象。 

           本詩描寫清明時節的景象,更重要的,它還表現行人心中的抑悶和挫折。從這個觀點來看,詩中的每一個成分都是必要的,不可刪減的。前半部為了表現連綿惱人的梅雨和行人抑悶的心情,原來所有的字句都該保留(不該象謝榛及黃永武所提議的那樣把“清明”及“路上”去掉),這樣才能造成一種急速及連續的節奏。后半部為了表現行人的挫折,原詩的口頭詢問和手勢回答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在這個問答里,問者企圖就近找個酒店振奮精神,然而答者卻說酒店在那遙遠而且象征蒙蒙煙雨的杏花村里。這個問答顯示了問者焦急的心情以及對于回答的失望。如果我們依照謝、黃兩位的意見,把“清明”“路上”四字以及整個問答都去掉,我們前面所說的那些特殊效果就會全部消失,而原來的主題也就無法表現了。另一方面,我們如果接受謝、黃所改換的句子(“日斜人策馬”等),這首詩就可能變成一串勉強堆砌起來的詞句,而與杜牧原來所要表現的主題無關了。  

 

       7、這首小詩,運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圖。首句用“ 清明”點出時令,用“雨”寫出環境和氣氛。“紛紛”二字既描繪了春雨的意境,又寫出了雨中行 人的煩郁心情。“雨紛紛”,境界迷茫,令人惆悵。詩人在這里運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 手法。第二句的“欲斷魂”傳神地描繪出此時此刻行人觸景傷情的內心活動,在蒙蒙細雨中又增添 了一層愁緒。何以消愁?于是第三句一轉,提出“酒家何處有”。在第四句里,牧童以動作代回話 ,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真乃“此時無聲勝有聲”。“遙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這不遠不近之間。  
  這首詩意境優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尋味,富有感染力,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好詩。

 

     8、 清明時節,雖然是花紅柳綠,草長鶯飛的時候,但天氣卻往往是變化無常。尤其是在江南一帶,清明時節下雨的日子是經常可以碰到的。杜牧的詩寫的就是這個多變的清明時節,孤獨的離鄉在外的行人,獨自走在綿綿細雨里,行走在他鄉的旅途上。詩中記述的雨用“紛紛”來形容,也是寫得很有藝術的。“雨紛紛”,表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美的境界。本來,就這么一點小雨,是斷沒有那種飄忽迷離的斷魂之感的。那么,詩中的主人公“欲斷魂”就肯定有他難于述說的原因了。清明時節,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攜手踏青,或結伴掃墓之時。但他現在卻是孤身一人,原本就心情凄楚,再加上紛紛揚揚的細雨下個不停,更添幾分煩躁和愁緒。妙就妙在絕句的第三句,起、承、轉、合的“轉”,一個“借問”轉出了一片新的天地:隨著結尾處牧童手指的輕輕一點,詩人的心情就一下子變得明朗起來。這就象陸游詩所說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人頓覺精神起來,感覺到了希望所在。我很欣賞有人對杜牧寫景詩作這樣的評介,說杜牧的詩“通常不描繪單純的一種景色,而詩將歡樂與傷感,輕盈與沉重同寫,明麗與凄迷,嫵媚與陰郁交融,所以他的這類詩總能達到意境深遠,神韻獨高的美境。”

       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見,杜牧的《清明》這首詩雖然很短,但內涵卻是很深的,而且帶給我們的感情起伏也很大。我們可以從杜牧筆下的如煙細雨、牛背牧童、山郭酒旗看到一幅意境深遠而又空曠寂寞的淡淡的水墨畫。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4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