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死后的白骨,遍野都是,無人掩埋;原本人口稠密的地區,這時已是千里荒無人煙,連雞叫都聽不到了。
[出典] 三國 魏 曹操 《蒿里行》
注:
1、《蒿里行》曹操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2、注釋:
義士:指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將領。
興兵:起動,發動軍隊。
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婿牛輔,其部將李傕、郭汜等惡人。
會盟津:也稱孟津,在今河南省孟縣南。相傳周武王起兵伐紂時,中途曾和聯盟反紂的八百諸侯會合于此地。這里用“會盟津”代指各路討董卓軍隊的結成聯盟。
乃心在咸陽:指各種義軍心向漢王室。《尚書·康王之誥》:“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無不)在王室。”這里是化用其句。咸陽:秦代的國都,這里代指長安,當時漢獻帝已被董卓挾持由洛陽遷到了長安。以上二句是說,這些討董卓的各路人馬,開始時也都說是擁護長安的帝室。
雁行:鴻雁的行列,比喻諸軍列陣后觀望不前的樣子。以上二句是說,各路會師后,在敵人面前卻表現了各懷鬼胎,一個個互相觀望,畏縮不前。
嗣還:隨即。還,同旋。
戕:殘害。東方各路軍閥退兵后,隨即互相殘殺起來。
淮南弟:指袁紹的從弟袁術。
稱號:即稱帝,指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在淮南壽春(安徽壽縣)稱帝之事。
刻璽:刻皇帝所用的印章,指袁紹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圖謀廢黜漢獻帝,擁立劉虞為皇帝的事。
鎧甲:古代軍士打仗時護身的。金屬制做的為鎧,皮制的為甲。
蟣:虱子的卵。
3、譯文:
關東的仗義之士都起兵討伐那些兇殘的人。
最初約會各路將領訂盟,同心討伐長安董卓。
討伐董卓的各路軍隊匯合以后,因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勢利二字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后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由于戰爭連續不斷,士兵長期脫不下戰衣,鎧甲上生滿了蟣虱,眾多的百姓也因連年戰亂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無人收埋,千里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不過剩下一個還活著,想到這里令人極度哀傷。
4、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今安徽毫州)人,漢族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
在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中,曹操是一個少有的多才多藝的人物,而且對文學的造詣和建樹。曹操不僅以一代雄主的身份獎掖文學,自然也赫然可觀的創作成績,從而開辟出了一個文學新時代,在封建社會中堪稱獨步,如果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比起曹操來“略輸文采”,“稍遜風騷”,那是并不過分的。
曹操在建安作家中是僅次于孔融的年齡較長的前輩,他的創作活動也比其他作家開始的早,曹操便能以自己具有新精神,新格調的作品熏染和影響后來者。曹操的創作詩歌僅存二十幾余首,形式有四言,五言,和雜言三種。曹操對不同詩歌形式的運用是充滿創新精神的,這在四言,五言詩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四言自《詩經》之后作者寥寥,作品不多,而且內容偏重教訓,外形趨向平板,語言典雅凝重索寞寡味,曹操四言猶如異峰突起,“于三百篇外,自開奇響”。《短歌行·對酒當歌》、《步出夏門行》中的《觀滄海》和《龜雖壽》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在內容情調,句法和詞匯方面都別具一格,標志著四言詩的復興,對后來嵇康、陶淵明等人的四言創作直接有影響,五言詩在當時尚屬“流調俗體”,地位不高,漢末文人雖有作者但大多藝名,而且內容是離別相思嘆老嗟卑,風格較為柔弱。曹操是一個用五言來反映廣闊現實生活的人。《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卻出東門行》等內容深刻意境雄渾,筆力縱橫,語言通俗,代表當時創作的新傾向,為建安時期“五言騰涌”的局面開出端緒,為五言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形式奠定牢固的基礎,曹操既寫四言正體,也寫五言“流調”而且都沉雄駿爽,別開新境,衣背后世,堪稱雙絕。
明代鐘惺在論曹操《薤露行》詩時說“漢末實錄,真史詩也”。曹操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獲得“詩史”的人,而且一個無愧于“詩史”稱號的人,曹操詩“閔時悼亂,歌以述志”,“吟詠性情,記述事業”真實反映了人物的事業、經歷、思想和感情,并通過這實錄了漢末數十年社會生活的許多重要方面,內容大多有史實依據,極為真切可信,形成了曹操詩歌現實主義的顯著特色。
5、詩的前四句是交代背景:群兇作亂,義士討伐,形勢大好。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是說義士們起初希望結成聯盟,心向著漢室,即通過討伐這一舉動來平定叛亂,擁護漢室。(各方將領都希望團結一心,效法周武王那樣,會師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誅惡,忠于國事,匡扶漢室。形勢是大好的)
詩人對此事的態度怎樣呢?“義士”“討”“群兇”這些詞語表明詩人是憎惡董卓等人作亂,渴望國家統一。
中間六句是交代這有關討伐的情況:聯軍內部矛盾重重,自相殘殺,力量渙散。導致的原因是“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袁術分裂,自立為帝;而袁紹也陰謀廢掉漢獻帝,立劉虞為帝;他們搞分裂、謀私利,造成的結果是什么呢?“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貌合神離、互相觀望,畏縮不前、按兵不動甚至是自相殘殺。
詩人對這種情況的態度怎樣呢?悲憤、失望;把矛頭指向了“二袁”,顯示出作者的非凡謀略和遠見卓識。
最后六句直接描寫戰爭的危害:由于連年戰爭,將士的鎧甲不離身,長出了虱子;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千里之內都聽不到雞鳴之聲。面對著這荒涼、凄慘、慘絕人寰的景象,詩人不禁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呼喊:“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表達了對因戰亂而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人民,表示了極大的悲憤和同情,而且對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惡元兇,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體現了強烈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
這首詩描述了關東各郡的將領,公推勢大兵強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準備興兵討伐焚宮、毀廟、挾持獻帝、遷都長安、荒淫兀恥、禍國殃民的董卓。各方將領都希望團結一心,效法周武工那樣,會師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誅惡,忠于國事,匡扶漢室。形勢是大好的。可是,這大好形勢,卻被袁紹等野心家給破壞了。當時各郡雖然大軍云集,但卻互相觀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懷鬼胎,為了爭奪霸權,圖謀私利,竟至互相殘殺起來。誡之不成便加之筆伐。詩人對袁紹兄弟陰謀稱帝、鑄印刻璽、借討董卓為幌子,行爭霸稱孤之實,給予無情的揭露,并對以此造成的戰亂,予以嚴厲的抨擊。詩的結尾描繪出因戰爭而造成的凄涼悲慘的畫面,連年戰亂,士兵們不能解甲歸田,人民死亡慘重,百不余一,使富饒的北方,變得滿目痍瘦,哀鴻遍野。到處是白骨累累,千里之內聽不到雞鳴之聲。面對這一慘絕人寰的圖景,詩人發出了“念之斷人腸”的呼喊。
《蒿里行》運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實,這在當時是一個創舉,這首詩不僅時因戰亂而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苦難人民,表示了極大的悲憤和同情,而且對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惡元兇,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它是漢未之實錄,是史詩也。
全詩風格質樸,沉郁悲壯,體現了曹操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豪邁氣魄和憂患意識,詩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體,又內蘊深厚,是曹操比較成功的作品,通過閱讀,不僅可以讓讀者了解當時的歷史事實,還能領略作為詩人曹操的還能領略作為詩人曹操的獨特文風。
6、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群雄聯盟興兵討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曹操感懷時局,在出征路上寫下了這首詩。
詩的開篇,即展現了一個大的時代背景,“義士”、“討”等詞為全篇定下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調。接下來,作者用兩個典故:周武王伐紂,孟津會八百諸候;劉邦、項羽攻咸陽滅暴秦,來比喻當時群雄興兵討伐的景象。“軍合力不齊”以下六句描述聯軍內部矛盾重重、自相殘殺、力量渙散的局面,表達了作者悲憤、失望的心情。其中“躊躇”、“雁行”形象地刻劃了諸軍觀望不前、按兵不動的樣子,“淮南”兩句是指袁術在淮南稱帝和袁紹在北方刻璽的丑事。最后六句直接描寫戰爭的危害。軍士戰死沙戰,百姓更是深受其苦。“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描述了一派荒涼、凄慘的景象,流傳為千古絕唱。
全詩風格質樸,沉郁悲壯,體現了曹操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豪邁氣魄和憂患意識。詩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體,又內蘊深厚,是曹操比較成功的作品。通過閱讀,不僅可以讓讀者了解當時的歷史事實,還能領略作為詩人曹操的獨特文風。
7、尸骨曝露于野地里無人收埋,千里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白骨露于野”說明死者眾多,遍野都是死人的骸骨;“千里無雞鳴”說明廣大的中原地帶一片荒涼,這里的人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這是對殘酷內戰的控訴。
1. 材料反映的是東漢末年,因地方軍閥割據混戰,導致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重現了百姓流離失所、死者相籍的場景。
PS: 這首詩反映的現象已經不再是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時期了,因為前面已經有兩句“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分別寫袁紹袁術兩兄弟,一個私刻印璽,一個自立為帝。當時董卓已經被殺死,進入軍閥混戰時期。
2.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豪強地主勢力膨脹,加上黃巾之亂和朝廷內斗不斷,導致中央政府實力一落千丈,權威被徹底架空,于是各地軍閥集團紛紛涌現,彼此攻伐,干戈不息。
8、東漢末年,政治腐朽,社會黑暗,文人們面對著“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社會現實,痛感生命的短促悲苦,人生的坎坷無常,并由此開始思考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這在情緒上的直接表露便是孤獨,便是對時間之流、生命之本的追尋,便是對人生懷疑而產生的感嘆哀傷,對因人生短暫而產生的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中國不出亂子、不鬧說“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人道主義災難,能夠養活自己,也許就是對世界人民最大的貢獻。至于其余的貢獻,很多人感到悲觀 。“這樣的國家與民族,沒有五百年現代文明的洗禮,不足以對世界、人類,產生她該有的貢獻。”
9、南京大學潘知常教授說曹操《蒿里行》里寫“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的場景,最可怕的恰在于:那是歷史事實而非文學想象。這句話說得于我心有戚戚焉。回到歷史的絕對現場,真相觸目驚心——“亂世人不如太平犬”。
對于“戰爭”,在現實工具的層面潘知常提醒說:戰爭是有用的工具,但是永遠要牢記:戰爭更是有限的工具!為戰爭而戰爭的戰爭是可怕的;戰爭中有許多罪人,但是沒有誰是清白的,即使是發生在正義與非正義方之間的戰爭,因為當人類為戰爭而流第一滴血時,和平與美好的世界就已經被染污;而人類更沒有權利對戰爭的“勝利”洋洋得意,手上的血污尚未洗凈,“勝利是除失敗以外最大的悲劇。”
如何促成國家的統一?
回答是“英雄”。然而,論天下誰是“英雄”?答案卻各有不同。曹操的回答是“唯有能者”,《三國》道統的回答是“唯有德者”。惜乎,正是這兩種英雄誤導了我們,也教壞了我們。在潘知常眼里曹操是“戰爭罪犯”,亂世奸雄的楷模曹操公開撕破了道德的偽善,公然贊賞陽謀(暴力)與陰謀(詭計),正是這種以沒有底線為底線的叢林法則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道德英雄的典范是劉備,劉備和曹操在道德水準上只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別。但是透過劉備中國人學會了:利用道德、表演道德原來可以藉以謀利。潘知常直斥道:“沒有比利用道德更加不道德的事了”。看來在“不道德”的黑道上,劉皇叔和曹丞相究竟誰跑得更遠還很難說。
美學的回答是:唯有愛者,愛心英雄。真正的英雄是因愛而生、為愛而死、聽從愛的召喚的勇士。他們所護衛的是生命的尊嚴和人類一切愛好的情感與事物。
10、曹操的雙重面孔
1、曹操的政治抱負由“為國家討賊立功”到“挾天子以令諸侯”,期望有朝一日當周文王,客觀上是由天下大亂的形勢造成的。他先期的匡漢是真切的,后期的匡漢只是個招牌,為的是僭越帝位,可始終又披上匡漢的外衣。這是曹操雙重政治品格的首要表現。
2、曹操一面殘殺生靈,一面對當時人民遭受的苦難表示出一定的同情。在連年征戰之時實施了一些仰制豪強、減輕人民負担的開明措施,在政治上表達出對仁政的響往。
面對當時北方人民家破人亡的悲慘情景,他寫出了“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等著名詩句,對當時社會現實作了真實的反映,寄托了他對民眾一定的同情。在另外一些詩作里,他表達了對“勞民為君,役賦其力”的強烈不滿,希望有一個“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人民富足的“太平盛世”,表達出他對仁政的期盼。
曹操還提倡節儉,規定衣飾不得華麗,官吏們一時以穿破舊衣服為時尚;規定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一律都葬于高處瘠薄之地,不得大搞陵園,并從簡改革送終制。他自己以身作則,送終衣服只備四箱,平時“后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采,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暖,無有緣飾。”曹植妻子衣著較為華麗,被曹操看見了,以違反家規賜死。
3、 既有寬容之量又患多疑之病
在待人處事特別是在用人方面,曹操也表現出他政治上的雙重品格。一方面,他不念舊惡、不計私仇,用人待人十分寬容,豁達大度;另一方面,又猜忌多疑,心胸狹窄,常常翻臉不認人,令人有伴君如伴虎之感。
為了廣攬人才,曹操對歸降將士都不咎既往,量才使用,對部下的過錯有時也能原諒。官渡之戰時,曹操部下和朝中不少人暗中給袁紹寫信通好,袁紹兵敗后,這些信件落到曹操手里,寫信的人都惶恐不安,曹操將這些信件全部燒掉。他說:當時袁紹強大,連我自身也難保,何況眾人乎!
曹操政治品格上的雙重性,還表現在其他一些方面。總起來看都是出于政治需要,其思想根子則是他所說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話,一切以自己的利益為轉移。是凡個人第一的政治人物,大致都有這種雙重人格的特征。
作為漢末三國時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有不少方面是應當肯定的,但就其雙重性的政治品格來說,無疑是不值得贊揚的,只是為我們提供了認識這種雙面人的一種警示而已。
11、看看曹操的詩和文章就能知道曹操固然不是聽話的書蟲,但讀書的數量尤其是效率肯定要優于書蟲們。且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膾炙人口,就是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也可以和后世李太白的名篇《戰城南》里的“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相比。翻開《孫子十家注》,第一注家就是曹操,而且是注解得最好的,順便說一句,要是真想讀《孫子》而不是附庸風雅,最好還是看《孫子十家注》。
12、作為中國歷史上一流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曹操最大的歷史功績在于他掃蕩群雄,統一了中國北方。雖然他最終沒能完成統一大業,但正如他曾經宣稱的那樣,“設若天下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他道出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在那個群雄割據,有槍便是草頭王的亂世,如果沒有曹操這種謀略冠人的鐵腕人物東討西征,很顯然,世道只會更加混亂,人民只會更加不幸。而曹操在先后擊敗了袁紹、呂布等割據自大的梟雄之后,混戰了幾十年的北方歸于統一,生產也迅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世界終于為生動有序的人間煙火所替代。
13、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經驗教訓。且不說天下大亂時的春秋戰國,就是統一后的秦朝,由于違背歷史潮流而動、嚴刑俊法、焚書坑儒,造成人心惶亂。對廣大百姓,采取掠奪政策,交不完的稅賦,做不完的徭役,最后造成陳勝、吳廣起義的大禍,秦王朝頃刻覆滅。東漢末年,奸臣當道,政治殘酷,軍閥割據,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的疾苦達到了頂點,出現“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局面,漢王朝也隨即為三分天下。剛剛建立不久的隋王朝,楊堅還是個節儉的皇帝,可以說倉實民安。可到了楊廣統治時期,不發展生產,百般地折騰百姓,大動土木,連年戰爭,把國家帶到動亂的深淵。他自己又聲色狗馬,荒淫無度,連他身邊的人都背叛了他,被縊死在揚州,隋王朝也成了楊廣的殉葬品。唐朝二百多年的興旺,成為世界上的強國,興盛的原因,是政治清明,鼓勵農桑,就連皇帝武則天也親自紡紗種桑。到唐朝末年,由于軍閥割據,皇帝年幼,奸臣誤國,世風日下,唐王朝走向了頹敗。國敗民遭殃,唐朝末年的社會大動蕩,受到打擊的不光是統治者,真正受害的還是普天下百姓。唐朝以后出現半個多世紀的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中華民族成了一盤散沙。北宋末年,在荒淫無度的昏君宋徽宗統治下,政治腐敗達到極致,國家積貧積弱,階級矛盾尖銳復雜,民怨沸騰,戰火四起,最終斷送了北宋江山。一部中國歷史記載了多少個末代皇帝死無葬身之地?歷史的悲劇為什么一次次重演?主要原因是統治者失去民心,人心亂則國家亡。任何一個當政者一旦失去老百姓的擁護,他的末日就要到來。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張樹國
14、 我一直都在想,曹操英雄也——曹操奸雄也。不管你到底是哪一個?你那詩中吐露出的建功立業,不凡抱負都令我敬佩。你那氣吞山河,拔劍破空的豪情壯志都征服了我。盡管你曾血染天地,給人們無盡的傷痛。也許是那個時代,讓你不得不那樣做的緣故吧!你悄然的離開了這個花花世界,讓人們對你的印象是模糊的,就走了。但歷史長河中永久的存放著你這顆明珠,永恒的閃著光輝,永遠的熠熠奪目。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3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