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譯文]     有情人未能成眷屬,潮水已漲滿,船兒就要出發了,留給他的是一生相伴的“長相思”!

     [出典]     北宋   林逋   《長相思》

     注:

     1、《長相思》   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2、注釋:

     (1)長相思:又名相思令。
    (2)相送迎:又作相對迎。
    (3)誰知離別情:又作爭忍有離情。
    (4)吳山:在杭州錢塘江北岸。
    (5)越山:在杭州錢塘江的南岸。
    (6)羅帶:絲織的帶子。古人常把羅帶打成 結,比喻同心相愛。

   3、[譯文]:

    青翠的吳山,清秀的越山。錢塘江兩岸秀美的青山整天在為離別的人們送行,可這山山水水懂得離別之情嗎?

    離別的人兒淚眼相對,哽咽無語。有情人未能成眷屬,潮水已漲滿,船兒就要出發了,留給他的是一生相伴的“長相思”!

       [譯文]:

        錢塘江北青翠的吳山,錢塘江南清秀的越山,成天價俯看著征帆歸舟,似在殷勤送迎,好生有情。可此際,一對有情人兒正依依江岸,難分難舍,那山卻依舊招呼著行人歸客,全不管他倆的離情別緒,真個是無情透了。錢塘江水似乎也是無情,這對有情人,同心結子還未打成、定情之期還未說妥,它卻漲起大潮,催著行舟早發。可是,當他倆淚水盈眶之時,它也把潮頭悄悄漲到與岸齊平;似乎只等著淚珠奪眶而出,它也要讓潮水溫向四野一般。

      4、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家譜載,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長樂,傳至11世,钘、釧、镮、釴兄弟4人遷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

       林逋早年曾在江淮一帶游歷,后隱居西湖孤山。在中國歷史上,出了許多隱士,但他們大多是在仕途不順時,隱而待仕,將隱居作為一種手段,或暫時的避難。而林逋則是一位純粹的隱士,他拒絕出仕,種梅養鶴,泛舟西湖,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孤山位于西湖之中,四周碧波蕩漾,山清水秀。林逋雖然在此隱居,但并不避世,也不憤世嫉俗。朝野之士仰慕他的高風亮節,紛紛前來拜訪,他從不對登門造訪者刻意回避。來拜訪的人中,有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也有范仲淹、歐陽修、梅曉臣這樣的大文人,林逋一視同仁,并不厚此薄彼,與他們詩詞唱和,別有一番情趣。后來,連遠在開封的宋真宗也聞其名,派大臣請他出山入仕,但被他謝絕。

        林逋在孤山上種植了三百六十五株梅樹,每天播種施肥,辛勤勞作,與梅形同夫妻。梅熟時節,就有人上山買梅,他準備了三百六十五個竹筒,將售梅所得分別裝入其中,無論是否有人來訪,一天只消費一竹筒中的錢財。

       林逋還養了一對仙鶴,仙鶴通人性,與他形同父子。林逋蕩舟西湖、游山玩水時,童子收鶴籠中。當有客來訪,童子就開籠放鶴,仙鶴飛翔于西湖之上,大聲鳴叫,林逋便會搖著小舟回家。

       在閑暇的日子里,林逋讀書作詩,與梅花、仙鶴相依為命,形影不離。林逋寫詩,不是為了取悅他人,只是因為喜歡。因此,寫完后,便將詩稿隨意亂扔,從不留存,幸虧有人悄悄地為他整理、記錄,這才留下了三百多首詩和三首詞。

       林逋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筆下的梅花冰清玉潔,卓雅超群,形是梅花,而魂正是他自己。他的《山園小梅》一枝獨秀,寫盡梅香,唱盡梅韻,登上了我國詠梅詩最高峰。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山園小梅》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定是有梅仙臨凡,被他窺見,才能寫出如此佳句。蘇軾將這首《山園小梅》,作為詠物詩的范例讓兒子學習。辛棄疾讀到后,寫下詞《念奴嬌》,奉勸文人墨客休要草草賦梅,因為梅已讓林逋寫絕了。

       公元1028年,61歲的林逋在“梅妻鶴子”的陪伴下,靜靜地離開了人世。據說林逋去世后,那對仙鶴悲鳴三天三夜,絕食而死;孤山的梅花本來是有紅有白的,自林逋死后一夜全成縞素。雖然皇帝已換成了宋仁宗,但他和宋真宗一樣,也非常敬佩林逋的人品和才華,得知他去世后,痛惜不已,賜予“和靖先生”的謚號。

      5、“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心心相印,卻難成眷屬。苦苦相戀,卻勞燕分飛。點點斑淚,只能碎于心間。痛苦的離別,無盡的哀傷,永遠的相思!

        林逋,一首清幽的古詩,一個梅化的文人,一名真正的隱士。他結廬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清澈如湖中梅影,淡雅如陌上素花。他遠離喧囂,淡泊名利,孤高灑脫,不求榮華富貴。他朝出躬耕,晚歸茅舍,淺吟低唱。一盞孤燈,一杯清酒,一曲《長相思》,唱盡人間離別情。

        林逋隱居孤山,終身未娶,甘守著清貧和寂寞,這樣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怎么能寫出《長相思》這樣纏綿哀婉、凄美動人的詞?難道他也有過銘心刻骨、至死不渝的愛情經歷?

      在林逋的詩中,找不到一絲痕跡。是什么原因,他絕口不提。哪一個人,因為什么事,讓他一生改變,他不說。宋代正史和野史中也沒有留下任何與此相關的記載,但明朝張岱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非常有價值的線索,他在《西湖夢尋》卷三《孤山》中說:“紹興十六年建四圣延祥觀,盡徙諸院剎及士民之墓,獨逋墓詔留之,弗徙。至元,楊連真伽發其墓,唯端硯一、玉簪一。”。

       墓中這支小小的玉簪和抒寫兒女情長的《長相思》讓我們有足夠理由相信,林逋經歷過一段“羅帶同心結未成”的生死戀情,而正是對愛情的極度忠貞,是訣別時心上人悲傷的眼淚,徹底摧毀了林逋心中的愛情。愛情已死亡,和靖先生的心中,再也起不了波瀾了!那一年,那一刻,江頭潮已平……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凄傷不已的林逋獨自一人來到孤山。他一年年辛勤為梅,栽種著相思。他穿梅叢,走梅海,每拾一次肥,便是與她心靈的對白。每修一次枝,是對她的深情撫摸。他將癡情植入梅林,四季更疊,也不能把她替換。

       于是,我們看到,孤寂的月夜,林和靖煢煢孑立于寒風中,手撫玉簪,癡癡守望著橫斜的疏影,細細品味著浮動的暗香,久久不忍離去。

       原來林逋一直被我們誤讀著,我們一直未能真正理解他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西湖,水渺渺。孤山,風嘯嘯。終身不娶,竟然是因為多情。梅妻鶴子,只是為了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戀。近在咫尺,遠在天涯,相思的眼淚,遍灑梅林……

       6、此詞采用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以回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節奏和清新優美的語言,托為一個女子聲口,抒寫了她因愛情生活受到破壞,被迫與心上人江邊訣別的悲懷。

  上片起首兩句,用民歌傳統的起興手法,疊下兩個“青”字,色彩鮮明地描畫出錢塘江兩岸山明水秀的江南勝景。接下來兩句,以擬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無情反襯離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訣別時的痛苦。

  過片兩句由寫景轉入抒情。寫行者與送者。臨別之際,淚眼相對,哽咽無語。結拍兩句含蓄點出了他們悲苦難言的底蘊,并以分別后的一江恨水抒寫有情人的離情別緒。古代男女定情時,往往用絲綢帶打成一個心形的結,叫做“同心結”。“結未成”,喻示他們愛情生活橫遭不幸。不知是什么強暴的力量,使他們心心相印而難成眷屬,只能各自帶著心頭的累累創傷,來此灑淚而別。這兩句以景語作結,創造出一個雋永空茫、余味無窮的藝境。

       7、詞以一女子的聲口。抒寫她因婚姻不幸,與情人訣別的悲懷。

        開頭用民歌傳統的起興手法,“吳山青,越山青”,疊下兩個“青”字,色彩鮮明地描畫出一片江南特有的青山勝景。吳、越均為春秋時古國名,地在今江浙一帶。錢塘江北岸多屬吳國,以南則屬越國。這里自古山明水秀,風光宜人,卻也閱盡了人間的悲歡。

     “兩岸青山相送迎”,吳山、越山,年年歲歲但對江上行舟迎親送往,于人間之聚散離合已是司空見慣。“誰知離別情?”歇拍處用擬人手法,向亙古如斯的青山發出嗔怨,借自然無情反襯人生有恨,使感情色彩由輕盈轉向深沉,巧妙地托出了送別的主旨。

     “君淚盈,妾淚盈”,過片承前,由寫景轉入抒情。這無人能夠理喻的離別的痛苦,卻落到了你我身上。臨別之際,淚眼相對,哽咽無語。為什么這人間常有的離別,卻使他們如此感傷?

      “羅帶同心結未成”,含蓄道出了他們悲苦難言的底蘊。古代男女定情時,往往用絲綢帶打成一個心形的結,叫做“同心結”。“結未成”,喻示他們愛情生活橫遭不幸。不知是什么強暴的力量,使他們心心相印而難成眷屬,只能各自帶著心頭的累累創傷,來此灑淚而別。

    “江頭潮已平”,船兒就要起航了。“結未成,潮已平”,益轉益悲,一江恨水,延綿無盡。

        這首詞藝術上的顯著特點是反復詠嘆,情深韻美,具有濃郁的民歌風味。詞采用了《詩經》以來民歌中常用的復沓形式,在節奏上產生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詞還句句押韻,連聲切響,前后相應,顯出女主人公柔情似水,略無間阻,一往情深。而這,乃得力于作者對詞調的選擇。

       唐代白居易以來,文人便多用《長相思》調寫男女情愛,以聲助情,得其雙美。林逋沿襲傳統,充分發揮了此調獨特的藝術效應,又用清新的語言,唱出了吳越青山綠水間的地方風情,使這首小令成為唐宋愛情詞苑中一朵溢香滴露的小花。〔蔡毅教授點評〕

     8、自古錢塘,風光獨秀,繁華競逐。

    吳山青青,越山蔥翠,相對無語,佇立在錢塘的兩岸,儼然一對深情注視的戀人。風雨不改,寒暑不易。可是,誰又能知曉它們彼此深藏心底的怨情?

    相知的人呀,你熱淚盈溢,滿目深情;我滿目深情,熱淚盈溢。正該羅帶輕綰,同心永結。于是,這一刻還未來臨,錢塘江的潮水就早已經和岸一樣平了。你們不得不在潮水的阻隔下,或者是在外在阻力的情況下含淚分離!之后,就是長長的、沒有盡頭的相思之苦了。詞意與詞牌步調一致,共同譜就了這一曲令人傷感的相思曲!

    在吳山與越山的隔江對視里,成就了一對相望相知又相思的戀人。可是,錢塘大潮的洶涌橫亙,阻斷了一對知心戀人的進一步發展——羅帶結同心,就如同這永遠也不能走到一起的吳山、越山一樣,只能相望相知相戀卻不能如愿地走到一起,暢快地酣飲愛蜜!

    吳山與越山,其實相隔甚遠。熟悉吳越相爭那一段史實的人都知道。在那時,錢塘江的北岸屬于吳國,故稱吳山;而越山則在錢塘江的南岸,屬越國,故稱越山。吳山也好,越山也罷,要如詞中所所說,近距離地相視相思,實在只有靠你那非凡的想象力才能完成。這,或許就是愛的力量吧!

    正因為有了這份愛的力量,你的愛也就有了如此超乎尋常的魅力。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38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