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盡管天空中有朵朵浮云,可是我也不必害怕它擋住我的眼睛。因為只要登高就能望遠,現在我站在塔的最高層頂。

   [出典]   北宋  王安石   《登飛來峰》

   注:

   1、《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注釋:

    【飛來峰】即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唐宋時其上有應天塔,俗稱塔山。古代傳說此山自瑯琊郡東武縣(今山東諸城)飛來,故名。
  【千尋】古以八尺為一尋,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
  【浮云】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漢陸賈《新語》:“邪臣蔽賢,猶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緣 】因為。眼:視線。塔:鐵塔。
  【最高層】:最高處。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決策層。

 

   3、譯文:

    飛來峰上聳立著很高很高的塔, 聽到雞叫時可以望見旭日東升。

  不怕會有浮云遮住了遠望的視線,只因為人已經站在山的最高峰。

   4、王安石生平見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和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5、《登飛來峰》為王安石30歲時所作。1050年(皇二年)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該詩。這首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那時年少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發抒胸臆,寄托壯懷,可看作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前奏。

  第一句“飛來峰上千尋塔”,八尺是一尋,千尋塔是極言塔高。第二句“聞說雞鳴見日升”的“聞說”,就是“聽說”。作者說:我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這兒可以看見太陽升起。第三、四句寫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層,站得高自然看得遠,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覽無余,不怕浮云把視線遮住。“自緣身在最高層”的“緣”,當“因為”、“由于”講。人們不要小看這首登高游覽的小詩,它體現了詩人的理想和抱負。

  雞鳴看日出是很壯麗的景致。在北宋仁宗時候,國家表面上平安無事,實際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銳起來了。王安石作為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個進步的知識分子,他懷著要求變革現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國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嶺塔頂,就聯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對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這句看去很淺近,其實是用了典故。西漢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蒙蔽(陸賈;《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寫過兩句詩:“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見《登金陵鳳凰臺》)意思說自己離開長安是由于皇帝聽信了小人的讒言。王安石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他說:我不怕浮云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我站得最高。這是多么有氣魄的豪邁聲音!后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做了宰相,任憑舊黨怎么反對,他始終堅持貫徹執行新法。

  他這種堅決果斷的意志,早在這首詩里就流露出來了。這首詩和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這首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夸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詩的后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該詩與一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似。前者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云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后者表現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詩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著座右銘。

 

   6、首句“飛來山上千尋塔”,八尺是一尋,千尋塔極言塔高。次句“聞說雞鳴見日升”中的“聞說”是“聽說”的意思。這兩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上,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這兒可以看見太陽升起。另外,在這兩句詩中,詩人還提到了一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高聳云天的氣勢吧!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攀。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飄蕩的云再也擋不住視線了!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第三、四旬寫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層,站得高看得遠,眼底的景物一覽無余,再也不怕浮云把視線遮住了。“自緣”的“緣”,是“因為”“由于”的意思。這兩句乍聽起來,作者像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細細品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對于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于讀者,這是引入向上的啟示。

    本詩充分體現了詩人的理想和抱負。其中的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用了典故。西漢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佞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王安石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他說:我不怕浮云遮住我遠望的視線,是因為我站得最高。這是多么有氣魄的豪邁聲音呀!由于他在政治上能高瞻遠矚,能看清社會向前發展的趨勢,堅信變法能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使國家強盛。所以后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實行變法,任憑保守派怎么反對,他始終如一推行新法,毫不動搖。       

    總之,全詩短短二十八個字,把作者的理想、抱負和對前途充滿信心的心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全詩借景抒情,表現了作者變革現實的雄心壯志,感情奔放,氣勢磅礴,不愧是名作。

 

   7、人生旅途中時常有“浮云”,如疾病、落榜等各種打擊,使人陷入逆境,跋涉艱難。然而,“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遠而輟廣。”人生旅途是險峻的,并非像長安街那樣筆直和平坦,也并非若詩人描繪的那么浪漫,更多的是荊棘和坎坷,更多的是“路窄林深苔滑”。

   坎坷是一雙耐穿的鞋,艱險是一枚閃亮的紀念章。面對逆境,要有披荊斬棘的勇氣。

   逆境可以砥礪人的意志,催人上進。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少年時一度失戀,然而他控制住了危險感情,以自己破滅的愛情為素材,創作出了撼世名作《少年維特之煩惱》。他在事業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自己也從失戀的泥潭中走了出來。

  

 

     杜甫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只有不畏勞苦的跋涉,才會從沙漠走向綠洲。“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這“險遠”要靠個人主觀努力去征服。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逆境則是裁判。

    成功受主觀、客觀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果因為“浮云遮望眼”就放棄主觀努力,絕然不會有一丁點成功的希望。任何一個獻身事業的人都應從“不畏浮云”起步,去拼命爭取成功。“盡吾力而不可至者,可以無悔矣。”只有這樣才不會在逆境面前低頭。

    與“浮云”抗爭需要膽識,更須有遠見,忌自暴自棄,目光短淺。王安石不也說“自緣身在最高層”么?!要真正成為命運的駕馭者,還需要正確認識自我,使主觀與客觀相統一,對于利己發展的順境,要充分利用,抓住機遇。磨難昰青春時代最可貴的財富。面對逆境,我們要深信:苦盡甘來,荊棘后面是綻放的花朵!

 

  8、登上泰山頂的那一刻,千里萬里是濃濃云海。那里風很大,云從頭頂過,從頰旁過,從指尖過,從腳邊過。整個人,整個山頂,都置于不見邊際的云霧中。但我知道,并感受到,山頂的青松依舊挺立,“五岳獨尊”四個大字依舊耀眼有力。我開始一步步向前邁,十分鄭重地要在這五岳之首的山巔留下腳印。

  山巔崖邊,我面朝東方,負手而立,縱覽天下,指點江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我知道我的眼前有白茫茫的霧,我知道這里風很大,很寒冷,我知道每一次登到山頂都十分勞累、艱難。

  但我相信,有一天我能站在山巔,看清這全世界。

 

   9、 王安石另有詩句說:“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身在最高層,怎奈秋風蕭颯,寒意不勝,這說的是官難為,萬般詩詞也難遣懷。以古觀今,古代如此,今亦如斯,現今臺灣的高官,應也嗟嘆高處多寂寥,只因平頭百姓,幾曾識得高官?而高官卻需做到流汗,還被嫌到流涎。

   “為政不在多言”不再是執政者教條,在講究營銷時代,做三分事要講三分話,做七分事要講七分話,方能“顯名于天下”。話說回來,現今“閣員”之名不顯,較諸過去有“閣員”以負面形象浪得聲名,可要強得多。

 

   10、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所以稱為王臨川。但自他十六歲起隨父親赴任江寧,江寧便成為第二故鄉。王的父親與王本人都數次居官江寧,并且均終老江寧。江寧即南京。王安石晚年退居南京鐘山的謝公墩,該地距鐘山和南京城各半,所以又稱為半山。考究一番王安石的生平,“半山”似乎是一種隱喻和象征。一端是王曾達到的政治巔峰,一端是王筑壘的文學之城。半山老人在中國的政治歷史和文學歷史中都有非凡的烙印。

  中國的知識分子,總是同時擁有政治熱情和文學熱情,所謂達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達,便要去做官,去從政,治國平天下;退,則要修身齊家,著書立說。相形之下,政治沖動要比文學沖動更充沛更強烈。王安石自不例外,而且因為個性的倔強執著,堅毅果敢,政治第一的色彩尤其濃重。三十歲時,他過紹興登飛來山古塔,曾賦詩抒懷,詩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總是徒懷壯志的其他中國文人不同,他最終達到了官僚政制中的最高階級,數度出任通常稱為宰相、宋朝名為同平章事的政府最高行政長官,并且主持設計國家的政制特別是財政金融制度。早年,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曾贈詩比擬他為李白、韓愈,他則答詩:“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公。”他死二十年后,竟然真為朝廷追贈,配享孔廟,與孔子、孟子一并被祭祀。他的國家資本主義政治設計,成為北宋中后期攪動整個國家政治經濟的風波中心,并且成為今天歷史學家紛爭不休的重要話題。

 

   11、唐詩宋詞里有人生旅途的羈苦,有懷鄉思親的愁緒,有志存高遠的信念,有引人深思的哲理,有滿腔熱忱的愛國之心,有令人景仰的人格風骨。讓我們來共品這杯沁人心脾的香茗吧。  

    讀唐詩宋詞,我讀懂了友誼。友誼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深銘記;友誼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悠悠牽掛;友誼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久久凝望;友誼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殷殷勸慰。

  讀唐詩宋詞,我發現了鄉愁。鄉愁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悲涼哀傷;鄉愁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急切難耐;鄉愁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茫然失措。

   讀唐詩宋詞,我理解了追求。追求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永不停步;追求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執著信念;追求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英勇無畏;追求是“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積極樂觀。

    讀唐詩宋詞,我看到了對祖國的赤誠。赤誠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滿腔熱血;赤誠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壯志。

 

    12、 面對常識的態度——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常識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歲歲年年,它們經過時間的積淀和歲月的鉛華洗抺,顯得睿智、深刻,富有指導意義。

    然而,縱然常識與我們同行,隨著時間的檢驗,我們卻漸漸發覺:常識不是真理。人們常說“葉落知秋”,可似乎在一定條件下,這一常識反有一葉障目之感;人們常說:“識時務者為俊杰”,可當我們看到一個個權欲熏心之徒借機詐騙,常識又似乎成為“管窺蠡測”。當我們發現常識不再正確,當我們發現真理已去之甚遠,請告訴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逆境出人才?我們也總會發現,逆境不一定出人才,而收獲亦可出人才!當傅聰用黑白琴鍵彈笑于人生華美的詩篇,謳歌人生的詩情畫意,我們不得不承認:順境讓他得到了更充分的發展;當蘇軾在蘇家書香門第的教育下而功成名就,嶄露頭角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順境讓他獲得了心靈的熏陶。面對“逆境出人才”的常識,請擦亮雙眸,客觀分析,在逆境奮起,亦在順境中成長、涅槃。

   常識有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可否認,多讀書可陶冶性情,啟迪智慧,練達心靈,讓心詩意化棲居。當孔子學富五車而博貫古今,當錢鐘書讀完北大圖書館的書而縱橫捭闔,學貫中西,我們不得不由衷地贊嘆。然而我們也得知道,脫離書本與實際生活的關系,只怕是過于片面。“紙上談兵”的趙括、“失街亭”的馬謖,可謂博覽群書。然而,當士兵被血淋淋地踐踏在馬蹄下,我們只有默默地哀悼那些無辜的亡靈。面對這一常識,難道我們不該更深刻地認識到“實踐才是真理的尺度”?只有多讀書,并于實踐結合,方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畢淑敏說:“人生原本沒有價值,但我們可以給它創造一個價值”。面對常識,我們該何去何從?那就是:不是浮云遮眼線,批判地繼承常識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創新、通過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實踐說話,讓真理驗證,用一顆客觀、公正的心來面對這一切。也許,浮云過后,定是儕輩們“登泰山而小天下”,讓思想引領我們前行。

    且撫一幅長卷,讓明辨常識渲染生命畫卷;且駕一葉扁舟,讓審思常識融匯胸間:且尋一處幽徑,讓篤行常識鋪成生命坦途。一言以蔽之:面對常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10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