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譯文]  這種苦苦相思的滋味,看來無論如何也無法回避。不是在心里隱隱作痛,就是把眉頭緊緊皺起。 

   [出典]  北宋 范仲淹 《御街行》

   注:

   1、《御街行》 范仲淹

     紛紛墮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2、注釋:

     御街行:又名《孤雁兒》。柳永創調。 

     香砌(qì):指花壇。

     寒聲:飄落的樹葉在秋風中發出的聲音。

   碎:細碎,微弱,時斷時續。

   真珠簾:即珠簾。

   練:白色的絲織品。

   明滅:燈光搖曳,忽明忽暗。

   敧:斜靠。

   諳盡:嘗盡。  

     都來:算來。

 
  3、譯文1:

    夜深人靜,四野寂寂.秋葉紛紛飄墜,落在臺階之上,那聲音凄涼而有瑣碎。珍珠的簾幕高高卷起,玉樓空空無人跡.夜色清淡,爍爍閃光的銀河直垂大地。年年月月卻如今日的夜晚,月光如潔白的素練,而人卻相隔千里,受著相思的煎熬而滿懷愁緒。

    愁到深處,已無法靠喝酒來麻醉。酒尚未到唇邊,已先化著了眼淚。一盞如豆的青燈忽明忽暗,獨自憑欄斜倚,嘗盡這孤眠的滋味。這種苦苦相思的滋味,看來無論如何也無法回避。不是在心里隱隱作痛,就是把眉頭緊緊皺起。 

    譯文2:

    紛紛凋零的樹葉飄上香階,寒夜一片靜寂,只聽見風吹落葉細碎的聲息。珠簾高卷,人去樓空,天色清明,銀河斜垂到地。年年今夜,月色都如白綢一般皓潔,人卻常常遠隔千里。

  我如何能用沉醉來忘卻,酒到不了已斷的愁腸,先就變成淚水。深夜里殘燈忽明忽暗,  斜靠枕頭,我嘗盡孤眠的滋味。你看這離愁別怨,不是來在眉間,便是潛入心底,我簡直無法將它回避。

   譯文3:

    夜深人靜,玉樓空空。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透著清香的石階上,傳來細碎而又清晰的沙沙聲,更顯得秋夜的寂靜,更覺得秋夜的寒意。輕輕地卷起珍珠穿起的錦簾,好一輪明月,映得天宇空曠,夜色淡淡,星光閃閃。年年歲歲,春去秋來,同樣的明月,同樣的秋夜。月光依舊如絲絹般潔白,人兒依舊在千里之外。看那銀河垂地,急盼鵲鳥快來,怎地一個也不見?

   縱然是借酒能澆愁,怎奈是思念太久,牽掛太久,愁腸寸斷。那酒還未到唇邊,卻先已化作了辛酸的眼淚,想求得一時的忘卻,竟也無望了。夜已深,燈已殘,和衣斜靠,望著那忽明忽暗的燈花,更令人煩躁不安。這無休無止的孤棲,真讓人嘗盡了孤獨相思的滋味。算來這苦苦的等待尚遙遙無期,雖說是終日眉頭緊鎖,心緒萬千,也沒有一點辦法可以解脫回避。

 

   4、范仲淹生平見碧云天,黃葉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蘇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仁宗朝累遷吏部員外郎,因上《百官圖》忤呂夷簡罷知饒州。康定元年(1040)與韓琦并為陜西經略安撫副使。慶歷三年(1043)召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針對北宋積弱積貧局面,與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慶歷新政"。因上精貢舉、均公田、減徭役等十事,為權貴不容,謗毀漫起,出為河東陜西宣撫使,歷知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徙知潁州,同年卒于徐州行次。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等。詞作大半散佚,僅存五首。其詞既有大筆振迅之處,在宋初詞壇可謂異軍突起,直啟后來蘇、辛豪曠詞風;又能妙入情語,不失詞的傳統風格。    5、這是一首寫秋夜離人相思的詞。全詞柔詞麗句,立意高遠,融景入情,情景交融,字字句句洋溢著詞人的縷縷愁思。

  上闋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抒發了良辰美景卻無人與共的孤愁: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深夜一片寂靜,只有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透著清香的石階上,那悉悉索索的落葉聲,讓人感到了秋天的陣陣涼意。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在空空蕩蕩的高樓之上,珍珠的簾幕高高卷起,極目遠眺,天色清淡如洗,星光閃爍的銀河與大地連接在一起。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年年月月,皆如今日的夜晚,皎潔的月光如同白色的綢絹,而相思之人卻遠在千里之外。

  下闋抒寫主人公長夜無眠,無法排遣自己孤苦愁思的情懷: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愁到深處,情亦到深處,此時已是肝腸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沉醉。酒尚未飲下,已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

  “殘燈明滅枕頭攲,諳盡孤眠滋味。”室外月明如晝,室內一盞小小的青燈忽明忽暗,獨自斜倚在枕頭上,真讓人嘗盡了這孤獨相思的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算來這懷舊之事,還有這種苦苦相思的滋味,從來都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在心頭縈繞,就是終日眉頭緊鎖。

 

   6、如果仔細閱讀宋代詞人的離愁之詞,你可以發現它是萬千姿態,獨有境天的。自古離愁這個主題有人寫得斷腸淚下,有人獨辟蹊徑,抵達松風明月的閑情之景,也有人悟得蟲雨黃窗的幽境,將人生寫得落落寡合。千種風情,仔細思悟,你就會明白,其實每一個詞人內心之愁,都構成了宋詞百媚千紅的藝術景象。

    只是范仲淹筆下的這種愁緒,有一種孤清的味道。這種氣息與現代都市里的世俗歌謠所描述的內心情感不同,它蘊含的是天地之間作為獨立個體的人的迷失和困頓。

    這首詞名為御街行,又名《孤雁兒》,一般以范仲淹詞為正格。范仲淹寫離愁,是秋色滿地,蕭瑟的氛圍,凋零的殘花,是酒未飲盡,淚水卻下。一旦打開內心的憂慮之情,心底就變得柔軟、敏銳。看落葉在秋天墜落臺階,黃花殘香,彌留在空氣中,夜深人靜的時候,可以聽到細碎的聲音。當你的心安靜得能聽到花瓣滑落的聲音,那就進入了澄清明凈的狀態。

    在一個世俗的世界里,人的感覺是會混沌,渾濁,不清晰的。情感的絲絲縷縷是糾纏在一起的。而它的清醒,是需要那落花之音,天宇的水音,玲瓏清脆的杯盞碰撞的聲音來拯救。詞篇開頭的“靜”,聽落花墮地,輕輕地拂過臺階,就是一種寂靜。它不是澄明,但卻在接近它的邊界。

    用“碎”來形容落花之聲,前后對照,靜中是有輕靈的聲音的。“寒聲碎”,三個字,就點名了這個景象中的時節,以及詩意的一面。因為“碎”這個字,是能夠讓人心軟的。花落在手,或者散落石階,街道,不喧鬧,不爭吵,它是能夠穿透心靈的。這種寫法是“未成曲調先有情”,你只要聽聽這細碎的落花聲,就知道詞人內心的故事。

    如果你閑來讀詞,在夜晚飲酒,聽落花的聲音,想著前朝的舊事,月光從空宇飛灑過來,這片刻是難掩寂寞的。細看故事的景象,也就是詞中的意景,極具開闊感。詞中的離愁之人,將珠簾卷起,整個樓宇的空間似乎被無限地放大了。“空”這個字有在場感的,就像穿過山谷之后,漫長的棧道走完,到了開闊的原野,視野便打開了。但是與此不同的是這種視線是高遠,直入天空的。“天淡銀河垂地”,非是五代十國的婉約詞人眼界所及。也許是范仲淹的性情如此,心中風云萬千,自然要比扭捏的脂粉茶客筆下有更多的意蘊。它的內在力度,剛柔共濟,在情景交融的基礎上,將作者的情感無限延伸到更遠的時空。它的空曠之感,它的大氣,都是有骨力和厚實的氣韻做支撐的。它的精神氣度都為婉約之詞作出了新的開拓和注解。“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這心酸是一年年的累積,月到中天,衣袖遮寒,這是詞的深情之美。

    這深情是杯盞在手,花香在衣,月光下,滴滴是悲愴難禁的淚水。在月光清如水的夜晚,年年今夜,落花滿衣,這是無言的凝眸。月華如練,分外的明亮,人在高樓,看銀河垂地,天淡云遠,哽咽的心情都隱藏在詞句的背后。范仲淹這句詞,是佳句,是月光深處最美的故事。落花依舊有殘香,只是人在千里之外,愁緒到了深處,人便不知不覺醉倒了。

    范仲淹開宋詞邊塞豪放詩風,筆力悲愴有力,寫愁緒,亦有大家風范。這樣的詞句是不可模仿的。因愁而醉,珠簾,明月,銀河,玉樓,殘花,都是無可回避的情思。這首詞,“酒未到,先成淚”,集全篇深情,頗能催人熱淚。因為它是心酸的,亦是無可奈何的,只能往自己內心去責問,去追求,去解憂。在宋詞中大約只有易安居士的“欲語淚雙流”和這個意思表現的內在情感相媲美。剛剛舉起杯盞,在無人處卻先落了淚水,想必易安了解這種深情,才寫得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婉約美詞。

    想一想,花香滿衣的爛漫,安寧。愁腸百結,眉頭不能舒展,心事不能遂愿,古人的愁苦如此,只是不肯輕易罷休,“酒未到,先成淚”,無數詞人借酒寫愁,范仲淹的這一句當屬經典之作了。

    “酒未到,先成淚”,孤冷的心靈,借著愁的滋味,想忘卻此中的別離之憾。寒風吹動落葉,殘花,清冷的燈火之下,只剩下一個人的孤單。這個描寫尚未成飲,淚水奪眶而出,心傷難于平抑的情景并不難理解。“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酒和月光在杯子里靜靜的等待傷心人的歸來,殘燈明滅,孤眠不能入睡,這是一種苦澀。

    花落滿衣,千里凄涼。世事難以預料,夜深人靜的時候,欲飲酒,杯盞在手,人已經泣不成聲,輾轉不能入睡,只怕驚夢醒來,再看此篇,只會欲哭無淚。生命就像孤燈一盞,明滅之處,恨斷月明。

 

   7、夜,深了。窗外沒有月光的纏繞,天空沒有星子的喧鬧,耳邊沒有了風聲的嗚咽。這是個安靜寂寞的夜,這樣的夜,已經死去很久了。一窗之隔,兩重天地,一邊那么黯淡寒冷,無聲無息,驀然回首,痛徹心扉。一窗之隔,兩個世界,一邊如此明亮溫暖,紅燭搖曳,燃燒將盡,艷若鬼魅。

    呆呆地看了她半晌,輕語相問:你,也懂得生命將盡時,縱使再傷心地哭泣也無力回天了嗎?因此,在生命最后的辰光里,你選擇了堅強面對,勇敢微笑,盡情地展現你絕世的妖嬈嗎?燭火不語,淚流成行,輕輕一碰,好燙,像極了離別時心底的痛!原來,你的淚也能灼傷我、我的心...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8、 燈光還未隱去,影子飄忽在身前身后,誰的眼睛,目光和今晚的夜色一樣寂寞。春寒,指尖心上,寫不盡的涼意,無法挽留的往事已經泛黃枯槁。那個熟悉到骨髓的名字,那個無時或忘的容顏,依然深烙在腦海,無法抹去。無論熱烈與悲涼,早已刻骨!

    自你走后,心,漂泊在紅塵里,一直在期待,期待一個完美的季節與你在另外的渡口重逢。相看淚眼兩執手“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桃花,燦爛。春色,無邊。

 

   9、 窗外那輪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月夜思歸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延續在我們的血液里,因那份情而厚重,因那份思而真切,將鄉情注入永恒的時間之流,讓月夜懷人歸于程式化的生活方式。靜謐秋夜,獨自漫步,望月懷想,心事浩茫。每到中秋,我總吟誦范仲淹的“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眸望一江秋水倒映的清輝圓月,讓我有了一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人生感觸。記得無數有月的夜里,我在千里之外看它,覺不到孤獨,感不出幽怨。于是,即使有了再多的無奈,再多的惆悵,再多的委屈,再多的苦楚,我都依舊會把月光的陪伴當作美好的記憶。

    人們常說,月亮是夜色里的聚結精華,月亮是文學中的典型意象。我想,大概因為盡管流星美麗,可它只能剎那之間劃過蒼穹。月輝無語,卻能永照朗朗乾坤。我不是歌者,也非詩人,沒有“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奇思,沒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妙想,沒有“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悟……在我眼中,只是覺得月亮就像母親一樣,慈祥、和藹、平易、溫馨而已。在此不禁撫心祈禱,請你給我這個千里之外游子一縷故鄉月色……

   10、“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此時,我靜靜佇立,默默守侯,明年此刻,你能陪我留下一曲清美絕唱……

 

   11、如果仔細閱讀宋代詞人的離愁之詞,你可以發現它是萬千姿態,獨有境天的。自古離愁這個主題有人寫得斷腸淚下,有人獨辟蹊徑,抵達松風明月的閑情之景,也有人悟得蟲雨黃窗的幽境,將人生寫得落落寡合。千種風情,仔細思悟,你就會明白,其實每一個詞人內心之愁,都構成了宋詞百媚千紅的藝術景象。

    只是范仲淹筆下的這種愁緒,有一種孤清的味道。這種氣息與現代都市里的世俗歌謠所描述的內心情感不同,它蘊含的是天地之間作為獨立個體的人的迷失和困頓。

    這首詞名為御街行,又名《孤雁兒》,一般以范仲淹詞為正格。范仲淹寫離愁,是秋色滿地,蕭瑟的氛圍,凋零的殘花,是酒未飲盡,淚水卻下。一旦打開內心的憂慮之情,心底就變得柔軟、敏銳。看落葉在秋天墜落臺階,黃花殘香,彌留在空氣中,夜深人靜的時候,可以聽到細碎的聲音。當你的心安靜得能聽到花瓣滑落的聲音,那就進入了澄清明凈的狀態。

   在一個世俗的世界里,人的感覺是會混沌,渾濁,不清晰的。情感的絲絲縷縷是糾纏在一起的。而它的清醒,是需要那落花之音,天宇的水音,玲瓏清脆的杯盞碰撞的聲音來拯救。詞篇開頭的“靜”,聽落花墮地,輕輕地拂過臺階,就是一種寂靜。它不是澄明,但卻在接近它的邊界。

    用“碎”來形容落花之聲,前后對照,靜中是有輕靈的聲音的。“寒聲碎”,三個字,就點名了這個景象中的時節,以及詩意的一面。因為“碎”這個字,是能夠讓人心軟的。花落在手,或者散落石階,街道,不喧鬧,不爭吵,它是能夠穿透心靈的。這種寫法是“未成曲調先有情”,你只要聽聽這細碎的落花聲,就知道詞人內心的故事。

    如果你閑來讀詞,在夜晚飲酒,聽落花的聲音,想著前朝的舊事,月光從空宇飛灑過來,這片刻是難掩寂寞的。細看故事的景象,也就是詞中的意景,極具開闊感。詞中的離愁之人,將珠簾卷起,整個樓宇的空間似乎被無限地放大了。“空”這個字有在場感的,就像穿過山谷之后,漫長的棧道走完,到了開闊的原野,視野便打開了。但是與此不同的是這種視線是高遠,直入天空的。“天淡銀河垂地”,非是五代十國的婉約詞人眼界所及。也許是范仲淹的性情如此,心中風云萬千,自然要比扭捏的脂粉茶客筆下有更多的意蘊。它的內在力度,剛柔共濟,在情景交融的基礎上,將作者的情感無限延伸到更遠的時空。它的空曠之感,它的大氣,都是有骨力和厚實的氣韻做支撐的。它的精神氣度都為婉約之詞作出了新的開拓和注解。“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這心酸是一年年的累積,月到中天,衣袖遮寒,這是詞的深情之美。

    這深情是杯盞在手,花香在衣,月光下,滴滴是悲愴難禁的淚水。在月光清如水的夜晚,年年今夜,落花滿衣,這是無言的凝眸。月華如練,分外的明亮,人在高樓,看銀河垂地,天淡云遠,哽咽的心情都隱藏在詞句的背后。范仲淹這句詞,是佳句,是月光深處最美的故事。落花依舊有殘香,只是人在千里之外,愁緒到了深處,人便不知不覺醉倒了。

    范仲淹開宋詞邊塞豪放詩風,筆力悲愴有力,寫愁緒,亦有大家風范。這樣的詞句是不可模仿的。因愁而醉,珠簾,明月,銀河,玉樓,殘花,都是無可回避的情思。這首詞,“酒未到,先成淚”,集全篇深情,頗能催人熱淚。因為它是心酸的,亦是無可奈何的,只能往自己內心去責問,去追求,去解憂。在宋詞中大約只有易安居士的“欲語淚雙流”和這個意思表現的內在情感相媲美。剛剛舉起杯盞,在無人處卻先落了淚水,想必易安了解這種深情,才寫得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婉約美詞。

   想一想,花香滿衣的爛漫,安寧。愁腸百結,眉頭不能舒展,心事不能遂愿,古人的愁苦如此,只是不肯輕易罷休,“酒未到,先成淚”,無數詞人借酒寫愁,范仲淹的這一句當屬經典之作了。

   “酒未到,先成淚”,孤冷的心靈,借著愁的滋味,想忘卻此中的別離之憾。寒風吹動落葉,殘花,清冷的燈火之下,只剩下一個人的孤單。這個描寫尚未成飲,淚水奪眶而出,心傷難于平抑的情景并不難理解。“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酒和月光在杯子里靜靜的等待傷心人的歸來,殘燈明滅,孤眠不能入睡,這是一種苦澀。

    花落滿衣,千里凄涼。世事難以預料,夜深人靜的時候,欲飲酒,杯盞在手,人已經泣不成聲,輾轉不能入睡,只怕驚夢醒來,再看此篇,只會欲哭無淚。生命就像孤燈一盞,明滅之處,恨斷月明。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0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