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譯文]  夜已深沉,人聲才剛剛寂靜下來,風卻依然不停地吹襲著。明天,被風吹落的紅花一定又是布滿了整個路徑。

  [出典]   北宋 張先   《天仙子》

  注:

  1、《天仙子》 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動,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2、注釋:

       水調:曲調名。相傳為隋煬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嘉禾:秀州別,治所在今浙江嘉興。

       倅:副職。此處指判官。

       臨晚鏡:晚上對鏡自照。

       流景:流逝的年華。

       記省:清楚地記得。

       并禽:成雙成對的禽鳥。

        落紅:落花,飄落的花瓣。

 

 

   3、譯文1:

    手持酒杯聽著那哀愁悲涼的“水調”樂曲,午后醉意醒了,可愁思仍難排解。送得春天歸去,那美好的時光何日才能回還。晚上對鏡自照,感傷時光流逝,人又老了。過去的美好往事啊,白白地在心頭煩擾。

    雙雙對對的鴛鴦在池邊交頸而眠,月亮從云縫中出來,銀光滿地,花影搖曳。起風了,一重重簾幕密密地遮好了燈。風兒還沒有停,人也剛安歇,明天哪,又要是落花撒滿了小徑。

    譯文2:

    欣賞《水調》的歌聲,高舉著酒杯傾聽,從中午的醉意中醒來,可是愁悶的心情還未醒。春天呵,我送你歸去,你什么時候再次回歸?傍晚我面對著銅鏡,感傷那流逝的光景,過去的往事與后會的約期,都是白白地篆刻在心中。

    沙灘上棲息的鳥兒成雙對,池塘上降臨的暮色農農,誰把云層剪破露出明月——花兒在夜風中舞動美麗身影。竹簾帷幕一重又一重,嚴密地遮掩著閃閃的燈光,風兒風向不定,人兒剛剛安寧,到明日看那凋落的紅花,應鋪滿了路徑。    

   4、張先生平見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

 

 

   5、此詞細細品來,居然有種深沉的愁緒隱在其中,通過資料,加上我們的想像可以知道,那時的張子野正在嘉禾任通判一職,且生病,閑居在家,別人正在宴會上飲酒歡歌,而他卻在水邊亭上臨風把酒,或許他聽到的是酒宴上飄過來的《水調歌頭》,一時不知是醉是醒。于是他借這首詞明寫的是傷春嘆時之情,實乃詞人寄情于景,慨嘆自己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意,頗有韻致。

    上闋寫傷春之情,顯得愁悶無聊之極:“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本想聽幾曲《水調》,飲幾杯美酒來化解心中的煩憂。但聽了幾個曲子后,不僅沒有遣愁,反而心里更添煩惱了,因不勝酒力不知不覺睡著了。午睡醒來,醉意雖消,愁卻未曾稍減。張先則一想到笙歌散盡之后可能愁緒更多,所以根本連宴會也不去參加了。

    “送春春去幾時回?”大好春光漸漸遠去,年華易逝,青春不再,春天去后何時才能重來?前一個“春”指季節,指大好春光;而后面的“春去”,不僅指年華的易逝,還蘊涵著對青春時期風流韻事的追憶和惋惜。

    “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傍晚獨自照照鏡子,臨鏡自照,青絲變白發,又怎能不漸生華年飛逝的悵惘之情呢?最終發出了往事不堪回首萬事皆成空的慨嘆!更加感傷似水流年,歲月無情。“后期”是指失去了機會或錯過了機緣。甜蜜的往事多年以后會引起人無限悵惘之情,而哀怨的往事則使人一想起來就加重思想負担。這件“往事”,由于自己錯過機緣,把一個預先定妥的期約給耽誤了。這使自己追悔莫及,而且隨著時光的流逝,往事的印象并未因之淡忘,只能向自己的“記省”中去尋求。但尋求到了,卻并不能得到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煩惱。于是他連把酒聽歌也不能消愁,即使府中有盛大的宴會也不想去參加了。這樣的結尾把一腔自怨自艾、自甘孤寂的心情寫得格外惆悵動人,表面上卻又含而不露。

     下闋寫景,通過景物來烘托詞人傷春亦復自傷的心情:“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來到庭院中,天也很快暗下來了,水禽雙雙對對地并眠于池邊的沙灘上,夜幕逐漸籠罩了大地,萬籟俱靜。“云破月來花弄影”,是千古傳誦的名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其妙處在于詞人抓住大自然瞬間變化的現象,攝入詞中。一個“弄”字,既展示了一幅“動”的圖畫,又表達了主人公“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孤寂的“靜”的心情,可見其煉字功夫之深。這句是本詞的精華,從自己的感覺可以想像的到,“云破”、“月來”、“花弄影”,都是容易讓人視線模糊的景象,看著遠天,眼睛會漸漸地迷蒙,目光落在某處,卻什么也沒有看到,定一定神,才發現,云已開,月已明;花的影子在地上做畫,細看,濃濃淡淡,重重疊疊,看得入了神,影子輕輕地晃動,不知是風過,還是自己眨了一下眼睛。每次想起“云破月來花弄影”幾個字,總會有片刻的失神,這片刻中,有憂傷,有惆悵,有流年的傷感,數年后的今天,我才在獨自等待的孤獨中體悟到這樣的味道

   “重重簾幕密遮燈”到“風不定”,看來作者體驗事物是很細致細心的,外面有風而簾幕不施,燈自然會被吹滅,所以詞人進了屋子就趕快拉上簾幕,嚴密地遮住燈焰。但風更大了,縱使簾幕密遮而燈焰仍在搖擺,這個“不定”是包括燈焰“不定”的情景內的。“人初靜”一句,是說由于夜深人靜,愈顯得春夜的風勢迅猛;聯系到題目的“不赴府會”,詞人這里的“人靜”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場面這時也該散了罷;再結合末句,又見出作者惜春、憶往、懷人的一片深情。好景無常,剛才還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紅,經過這場無情的春風,恐怕要片片飛落園中的小路上了。結句內涵頗豐,既有傷春之逝的惆悵,自嗟遲暮的愁緒,又有賞春自得的竊喜。

    孤獨的世界,沒有陽光,只有月亮,無情最是天邊月,冷也凄凄,涼也凄凄。飄忽的魂魄游蕩在都市中,不知歸宿。一滴眼淚,在飄渺的雨中不知道自己的路在那里,悲傷的流著,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盲目的走呀走呀,飄飄蕩蕩的走了不知道多少路,還象一只木偶一樣,不知道所以然……對一個平凡的人,你,我,他,人生有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只能往前走,再往前走,不要回頭,雖然你會看到自己的渺小,雖然你會找不到生存下去的理由,即使當死的那一刻你也不用太過于在意,因為,你得到的并不比別人少,失去的也不比別人的多。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風飄雪

 

 

    6、想來,一千多年前的春天,也同樣似今日的草木繁動吧。隨都是花無盡,月無窮,卻無論怎么感覺,詩人所處的那片天空下,都是春日里藏在根芽里的安靜,以及詩人內心那種無擾的清寥。

  讀張先《天仙子》這首詞時,正值蟬聲繞耳的仲夏,與詩人隔著季節和長長的時空,但卻絲毫未阻斷我與那些有著穿透力的詩句相遇。“數聲持酒聽 。”春午慵懶,詩人把一盞酒,在聽什么呢?這是一片留給讀者肆意想象的空間。他在注神聽一段憂切的琵琶曲?尖尖若筍、翻飛側轉的十指,撩撥的玉珠散落,真真的,這傷春之情,教人難以收斂;抑或,詩人在傾聽窗外一陣雨打落花……

  但凡世間美好的事物,都是那么的易失易碎,愛之愈甚,失之愈迅。此刻,獨立現世的我,被詩人的清酒熏醉,迷離的眼神中,聽得水風清涼處,蓮步款移,花蕊夫人于后蜀春殿,瑩瑩飽滿,花容絕艷。然而這只是一瞬,轉眼她便成了宋朝酷暑中一朵短命的夏花。宋太祖的寵愛,猶如熾熱的太陽,有著烤炙的灼痛,令她生死無主。據史載,花蕊夫人死于宋太宗涉獵時的飛箭,這樣的死,未必不是她想要的死法,利劍穿心,也抵不過失君亡國傷春的疼。好在她早已知曉生命的底細,人之于世,在春天里走過,是一場妖嬈,還是一段恬靜無聲的期待,或者就是張先這般持酒聽春的沉吟,都可以對著人生坦然的說一句:我還是沒有辜負你。

  詩人午醉小睡,睡意迷蒙,怎么就“午醉醒來愁未醒”那窗外拽不住、收不拢的濃春景色,讓人生愁。其實,多愁,也是人生一種富有,因了看出事物的美,而在乎它的歸屬,不忍釋手,那種怕錯過,怕失卻,而不能自持的惶恐癡態,有一種人之本真的可愛和珍貴。想起南北朝時的王陸凱,他率兵南征,在戎馬倥傯中登上梅嶺,恰嶺梅怒放,將軍立馬于梅花叢中,思念友人,懷戀家鄉,即刻折梅賦詩:“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支春”。這樸素、舒放且真摯的詩語,使之儒將風度躍然而出。策馬南征的王陸凱,逢春梅乍放,如飲濃酒,癡醉中,將離思別家之愁,將愛春惜春之情,將恰三春好處無知音共賞的寂寞,借一支春梅,聊寄惆悵

  仲夏里暑氣重,仿佛時光行走的也遲緩,便恁般思緒馳駐。想那湯顯祖筆下的《牡丹亭》,把個春愁近乎寫盡,才引得那么多的人陷入美好中不能自拔。那場《游園驚夢》,杜麗娘也似張先,春夢醒來愁未醒,委婉唱出:“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賦于斷井頹園……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這里面是掩藏著一種怨艾的,懷春少女,恨那春色如何這般無情,撩撥我心意闌珊,為何又將舍我而去?那般時候,滿園芳菲競開,紅翻翠駢,如此美景,春歸的腳步卻來的太急迫,夢中生鮮少年可是去了哪里?眼看這滿園荼蘼牡丹,即將付于這斷井頹園,讓人好難遣這寂寞春愁……

  亦是難遣春愁,逼得詩人張先連連感嘆:“送春春去幾時回?”花蕊夫人若知詩人在春天里有這番傾聽,她或許會和一句:“西風兒時來,流年暗中偷換”。季節的春天,去了還會沿著原路折回到身邊,而韶華一旦從生命的枝子上折離,就永遠都不再回頭了,這一送,恰似一場隆重的訣別,我也是與韶光訣別過的人,這一場訣別人人都會有,不管遲與早。記的那時自己還是豆蔻,和幾個同樣大的女孩,去一個廢棄的園子玩,幾棵枝椏錯落的老樹,倔強的結滿杏子,紅的撞眼睛,有一種至今還能感知到的奇妙甜味。摘下甜杏,用裙子兜好,坐在樹下一顆顆填進口中。午后的園中,遍地的蒲公英撐開金黃的小傘,野薔薇開的不管不顧,我們殘忍的撕下薔薇的花瓣粘在額頭,折下蒲公英的花盞夾在耳朵上,繞著樹嬉戲追逐。時光悠忽,一腳深一腳淺的走過許多歲月,老杏樹依然在眼前青鮮,只是,那座少時的廢園,我們再也走不進去了。張先對春是醒卻的,敏感的,甚或有些矯情,春天里有如此的深問,便是留不住春天,這樣的生命過往,也不會被輕看。

  遲暮綻放時分,詩人的心境涂抹上一層昏暗的色調,更是“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在偌大的時間鏡面上,他照見了華發蒼顏的自己,不禁勾起許多青蔥的往事,倍加傷感。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回首也不能補償此刻內心的空曠。時光偷換,何止是張先,誰都躲不過。蘇青,生在現代,骨子里卻有著與張先同樣的詩性因素,她以另一種形式表達‘臨晚鏡,傷流景’的心情。蘇青晚年,給友人的信中寫:“再寄花籽來,就寄一季的吧”。這句話說的讓人心生凄涼。生命,只需一季的花陪伴,流光也將不再從身邊流轉,于這個滿眼繁華的人世,赤條條的來,又不得不兩手空空的去……

  一日臨鏡理妝,突然發現,一根白發,從我的百會穴直直的挺出來,用猙獰的眼神看著我,且帶著時間轟然的巨大聲響。她說:“我替你拔掉吧”。我說:“不,我要與它對峙”。那一刻,鏡中的我已然隱去,只覺得,光陰正從我的眼底悄然淌過,生命之樹上,那么多深淺不一的刻痕,被它沖刷,被它抹平,直至一片虛無......終有一日,我會在與時間徒勞的對峙中束手就擒,正如張先詩中所言:“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縱是記憶流連亦是空。

  夜色朦朧,詩人小園中閑步,張眼望去:“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白日里成雙成對嬉戲在池中的鴛禽,在云影下的沙岸上交頸待眠。夜空高闊,云舒云卷,月輝從云溪中臨照下來,花影婆娑,面對這自然中的美好景致,詩人卻徒生萬般孤獨

  曉風清涼,我坐在窗前,借著凈透的晨光,精心染一幀古代女子的臉。先用羊毫蘸了朱,再蘸少許署紅分染她的眉骨,頰,額角,邊染邊蘸著清水洗。而后,再用朱和三綠反復罩染整個面部,染至此,忽然明白水色加三綠這種石色罩染面部的道理。水色調以石色,冷暖潤和,才會顯現出一個人自然、真實的氣質神韻。但凡人之精氣神魂,不外乎升降開合、虛實冷暖。其實,孤獨也是人生境界中眾多因素之一,張先這個有著詩性因素的士大夫,生活優裕閑適,沒有策馬疆場的滄桑經歷,沒有苦挨日月的艱辛,孤獨,便給他過于暖色的生命底子上,調染上了冷色調,使他的生命得以中和飽滿。也可以說,因了孤獨,而看出一個人醒著的精魂

  回轉庭院,已是更深夜涼,“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飄忽離亂的物景和不定的風縷,令詩人有些心緒不安。張先一生無大波折,但仕途依然給他太多的警示,世事風云難測,人生的四季亦陰晴不定。與他同朝代的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不乏當朝高官府相,論至才智,遠遠高于張先。論至性情,亦“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亦漫衍蕩逸、詩酒文章。他們秉性真篤,敢愛敢恨,敢于反逆朝政,鋒芒凸現,因而,論至人生,他們與張先比就顯得太坎坷了,于宦海沉浮中,一路行來,漂泊蒼涼,不得長久安穩。人,逃不脫韶華的離轉,但躲得過政途的傾軋,只要收斂起尖利的觸須,留得精氣神登山臨水,流連春景。不要說張先不夠磊落,這也是人于殘酷現實中的一種活法。

  于是,詩人將燦亮的燈焰,用簾幕一層層密掩,周遭飄忽昏暝,以免被那不定的風識破,吹殘。

  夜深處,春風依舊,而盛大的府會已是琴歇鼓停了。長夜清寂,天地靜闊,而詩人也淡了愁緒,輕了思擾,心意,合起盤旋的翅翼,落入時光的平湖。不再去細究人生到底是一場歡聚還是一場離別,他只把自己交給一支夢:“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不管自己是一片小徑上的落英,還是獨立樹下的人……

 

 

    7、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月露樹杪,燈燭跳躍,重重簾幕內,詞人歸寢。就這樣無聊地打發了一天的寂寥,但卻越覺寂寥。明天的光陰該如何渡過,又是如此,日復一日么?只是明日落紅恐怕會更多,布滿整個小徑,而詞人也將日老一日。

 

 

    8、詩詞中總會讀到“應”和“料”這樣猜測意思的字眼。如“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明日望鄉處,應見隴頭梅”“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等等。其實這樣的一個字包含的感情是很豐富的。正因我有所想,才有所望。如第一句,正因為我傷老惜春,怕見飛花,才担心落紅滿徑。正以為“臨晚鏡,傷流景”,想對應的我仿佛已經看見風飄萬點之飛花。花之未飛,我已經如許憂愁,待到明日凋落,更哪堪?而時序易轉,它有必定凋落。個中情緒萬端。

 

 

    9、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風波起,可人心靜。心靜才可思考。

   “我突然學會了抗拒熱鬧,卻還來不及透悟真正的冷清。”
    可能他想透悟的冷清是一種凄清,又或者是一種遠離塵世的超脫。

    在這個競爭的社會,想成功,不會允許你去遠離塵世,不會允許你去低調。

 

 

    10、面對困境時,我們不應有“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般的愁苦難遣,也不應有“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似的墮落。“非盤根錯節,何以別攻木之利器。”“昏昏燈火,草草人生”是普通人的快樂,留念,則迷途不返,盡管它不可或缺。《莊子》說:“今一以天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環境是可以鍛煉人的。即能躬耕于南陽,終聞達于諸侯。其次是必須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和執著的精神。“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蘇武在北方苦寒之地牧羊十九年,世人都頌其氣節,我覺得,沒有堅定的信念支撐,哪能不辱使命。“非顛沛橫逆,何以驗操守之堅定”。三是持身要嚴正,修煉一定要認真。“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這大抵就是當前所說的“慎獨”、“慎隱”的出處吧!曾國藩夜讀《荀子》,四更作一對聯“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堅韌挺勁、樂不忘憂的嚴正態度躍然紙上。四是生活要儉樸,甘于淡泊,保持平常心。“土床石枕冷家風,擁衾時夢魂亦爽;麥飯豆羹淡滋味,放著處齒頰留香。”《周易》說“明夷  利艱貞。”要知艱難而不失正道,收斂鋒芒,以晦養明,忍耐但不屈服。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老子說:“上善若水。”這說的是利萬物而不爭,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辛棄疾“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的悲憤非男兒本色,我當臥薪嘗膽,縱馬革裹尸亦無悔。

 

 

   11、花開是美,花謝也是美,“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甚至“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或者是“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由花落掉了一地到爛成泥,都是美。美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出專業的藝術家,而是教出藝術的生活家,也就是能夠在一粒塵沙里看到世界,在一朵小花當中見到天國的人。

 

 

    12、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春天最是詩意盎然的時候了,在暖暖的春風里,心情也顯得格外敏感,很久沒有觸動的情感,也伴隨著綿綿細雨,微微春風,平添了點點悵惘、絲絲愁緒。
  
  有名人說,人活著,最基本的就是要生存,最重要的莫過于追求一份心靈的歸宿。快樂生活的意義,縱然不能象古人那樣沉溺于閑暇,散漫而疏放,優游而冥如。但依然需要一方自己的家園,一種忘我的情趣,一種昂然的心緒胸懷。
  
  人的一生,各有各的艱難,風風雨雨幾十年,勞心勞力,生活的沉重,往往壓得許多人陷于平庸之中。現實的世界實在是給我們每個人展現了太多的誘惑,面對物欲的、情欲的種種誘惑,讓每一個血肉之軀的飲食男女承載了太多的欲望負荷。在這樣的欲望負荷下,許多人如魚得水,扶搖而上。但也有許多人只是站在火熱的生活圈子外面,怨天尤人,生活讓他們感受到的只是不斷的迷惘、失落,總是生活在痛苦之中。其實,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就應該勇于面對新生活,主動體驗生活中的不同樂趣,既能在激蕩人心的活動中體驗激情的熱烈奔放,也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既能在群體活動中感受快樂,也能在獨自生活時創造充實。

    春的夜晚,從紅花綠草中悠悠揚揚飄逸出春的旋律。這絲絲縷縷、輕輕盈盈的春的溫馨,撥動著多少心靈,顫栗著多少靈魂的歡樂和憂傷。這就是生活的一種氛圍,在這樣的洋溢著和諧、溫暖的春的氛圍中,伴著柔柔的春風和似水的月華,讓我聞到了它的濃郁,呼吸到了它的清新,感受到了它銷魂蝕魄的震撼,體驗到了它的價值和高尚。
  
  天地悠悠,歲月綿綿,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衷情的微笑、深情的熱愛慷慨地奉獻于這個世界,永遠地存留一份珍貴的情感,那么,在生命的旅行中,這億萬束美好的情絲將會精心編織成一道縱貫心靈的美麗彩虹。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5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