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化與師生關系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一、網絡文化的特征
  人類發展至今,還從未有一種媒體像計算機網絡這樣徹底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以媒體形式出現的計算機網絡,作為一種技術工具,正日益介入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然而,科學技術與人文理念從來就是唇齒相依,共同生存的。一種新技術成果的出現必然會伴隨人文理念的相應改變。由于網絡的出現,人們正以一種新的方式來看待和處理他們與外部自然,社會和他人的關系。網絡正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滲透進了人類的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這一切無不體現著一種新文化的出現。這種文化就是伴隨網絡技術應運而產生的網絡文化。
  透過網絡技術發展的表面可以發現,網絡文化具有高科技的特征、民主性平等性的特征、自主性的特征。網絡文化的高科技性能滿足人類追求便捷與舒適的享受;網絡文化的民主、平等性能滿足人類追求自由的天性;網絡文化的自主性能滿足人類追求激發自我潛能的愿望。而這些恰恰是人性中最普遍、最本能的愿望。由此不難看出網絡文化是一種強調“以人為本”的文化,其實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是個體的,獨立的,自由的。這樣的一種文化使得人性得到前所未有程度的張揚。
  雖然網絡文化剛剛開始形成,但是我們不難預料,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文化的壯大和蔓延將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并將會使人類的生存狀態發生巨大改變,教育的傳統基石也將被強烈地撼動。教師和學生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人,自然會受到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網絡文化理念的影響。因此師生的角色、形象、地位乃至心理狀態都將發生變化,師生之間的關系須重新予以審視和解讀。
    二、網絡文化對師生關系的影響
  隨著網絡日益廣泛地在教學中的運用,以“自我”為中心的網絡文化隨之將會改變師生之間長期以來缺乏自我、缺乏人性的“物—物”關系,形成“人—人”的新型師生關系。這種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知識的學習方面
  在以“物—物”為基礎的師生關系中,知識的傳授方式與學習的方式帶有強烈的工具主義色彩。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二者之間的關系是被動的,對立的。一方面,教師被動接受上面指派的教學任務而“照本宣科”,另一方面,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的不同個性和不同的學習興趣被扼殺。知識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只不過是一種占有性的工具,而不是發展人的理智、思維的手段。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失去了人的“自主”的權利,他們的關系被異化為“知識的傳播工具”和“知識的接受工具”,并因此喪失了主體性和創造性。但是網絡這種媒體一經廣泛運用到教學中,就動搖了以“物—物”為基礎的知識傳授方式和學習的方式,并能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航者的教與學關系。
  首先,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于網絡文化是種“以人為本”,強調“自我”的文化形態意識,所以這種思想意識會隨著網絡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使用而滲透到教師和學生的意識中去。一方面,網絡的出現改變了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方式。近幾年興起的校園網、網校、遠程教育及眾多網站,使學生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變的更加自主,更加個性化。由于網絡上有大量豐富的知識信息儲備,這就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有了很大的自主權;由于網絡上提供的知識信息具有很大的層次性和開放性,這就使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學習水平和興趣在網上學習探索未知知識成為可能;由于網絡上的知識包羅萬象,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就不是再局限于教師的傳授,因此學生的學習可以不再受時間、地點、內容的限制。另外網絡社會的學習觀念是:“決定個體發展水平的,將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個體不斷利用新信息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注:王松濤,《論網絡學習》,《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教育學》2000年5期,第26頁。)現在的學生將是未來網絡社會的主體,他們為了適應未來的社會,就必須順應這種學習觀念。另一方面:教師面對這種情況,也會反思自己權威者的角色,他們也意識到把學生當成被動的學習客體,忽視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差異,強調知識的灌輸和填鴨的學習方式已不適用于學生了。這樣教師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進一步尊重學生學習的不同學習愛好與興趣,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
  其次,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導航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確立并不意味著對教師的否定。學生的學習過程依舊離不開教師的幫助,只是教師的角色有所改變,教師從知識的灌輸者變為知識學習的導航者。一方面,隨著網絡而產生的“自我”的新觀念對教師陳舊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形成了沖擊,使得他們不得不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和自己。教師不僅會意識到學生是個有自我意識、不同個性的人,同時也會對自己重新思考和定位,這就會促使教師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于是他們不甘心再做一個被物化的“知識傳播的工具”,而要成為一個為學生提供選擇、管理、組織、促進知識的“人師”。另一方面,在今天及未來的網絡社會中,由于網絡上有豐富的知識及大量的學習資源,因此學習不再意味著掌握知識的多寡,而意味著個體獲取、利用、加工信息和知識的能力。但是學生在面對紛繁龐雜的網絡時,由于他們的認知水平,判斷能力都是有限的,不成熟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排除無用知識、垃圾信息的干擾,為學生尋找到他們真正需要的有用的知識進行“導航”,并承担起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促進者的新角色。“教師不應該僅僅把學生領到互聯網上,指給他們看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所有的風景,他們應該幫助學生學會縮小自己搜索知識的范圍,并能夠對所找到的知識進行評價,同時又能鼓勵學生去不斷開拓自己的天地。”(注:嚴峰、卜衛,《生活在網絡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頁。)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的角色正在弱化,教師更多地是要培養學生形成一種屬于“自我”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網絡文化環境中教育者的權威和作用,不再建立在學生被動和無知的基礎上,而是要喚起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個人熱情。”(注:雙傳學,《網絡文化與高校德育工作》,《人民大學復印資料.高等教育》2000年9期,第40頁。)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網上無限展開的學習情景,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成為學習知識過程中的導航者,那就意味著要協助學生自己尋找、組織、管理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從網絡上獲取和加工知識的能力。這樣,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和尊重,同時也使教師在思考和創造的過程中實現了自己作為“人師”的價值。
  2.從人格地位方面
  在“物—物”的師生關系中,由于教師的知識掌握比學生更早,更專業,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教師擁有了知識賦予他們的特殊權力,并把這種權力擴展到其他方面,如教師擁有獎懲學生的權力,擁有命令學生的權力等。在這種情況下,師生關系趨于一種“權威—服從”的關系,從而導致了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的不平等。但是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知識的獲取方式,同時網絡文化處處體現的民主、平等的觀念以及“自我”的解放,使得教師和學生的人格地位趨于一種平等的關系。首先,網絡的出現,使得知識的學習不再分彼此先后了,教師們先掌握的文化知識在網絡上卻能被學生平等的享用,而且學生能通過網絡獲取掌握更多教師不為所知的知識,并有可能成為某方面的權威。因此教師就會逐漸喪失了其作為學生獲取知識主要來源的地位,從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其擁有的知識所賦有的權力,使其在人格上的權威地位產生動搖并且日益喪失,而學生的人格地位會得到尊重和提升。其次,教師和學生是作為“人”相遇在一起的,因此他們不是異化的工具和手段,他們雙方都有獨立的人格,他們在人格地位上應是民主、平等。強調“自我”的網絡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已逐漸隨著網絡的發展影響到了教師學生的心態,使他們意識到“自我”是個體的,獨立的,自主的,這些就構成了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一方面,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接觸了網絡,并使用了網絡,網絡及網絡文化所體現的自主性,民主性特征使教師體會到網絡無所不在的個性化,自主化,獨立化,也更加體會到不同學生的個體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學生們在面對使他們如魚得水的網絡空間,會展示自己最具個性的一面,以此來證明自己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獨立個體的價值。在這種網絡氛圍中,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深刻意識到:他們是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存在的。教師要尊重自己作為“人”的價值,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價值。教師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與教師一樣,在人格上獨立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都需要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注:許潔,《民主、平等、對話:21世紀師生關系的理性構想》,《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12期,第14頁。)在這種基礎上才能使教師和學生的人格形成民主,平等的關系。再次,雖然近幾年一直在提倡師生人格平等關系的建立,但是這種平等關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受到二元對立的哲學觀念的指導,就是仍把學生看成是客體,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實質上還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而網絡文化環境中,強調以人為本,強調“自我”和“人性”,這就為建立以“人”為基礎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的平等關系更多的是指平等的精神上的溝通與交流關系的建立。通過這種溝通,師生雙方都能獲得自己對于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在人格上都走向一個嶄新的成熟階段,雙方都獲得了發展。
  3.從關心人性,培養道德品質方面
  在“物—物”的師生關系中,教師承担的主要任務就是教學,傳授知識,師生關系主要圍繞知識教學來進行。過分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學生的人性發展和相應道德品質培養。受充分張揚人性的網絡文化的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將要更多的圍繞關心學生的人性發展及道德品質的培養。首先,網絡的出現,一方面使信息知識達到前所未有的豐富程度,在知識的傳播上,網絡等媒體已日漸代替了教師的角色。教師因此可以從繁重的知識教學勞動中解脫出來,從而有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學生心性的發展和道德品質的培養;另一方面,網絡作為一種媒體技術介入教學活動中,顯然無法起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這一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了教師身上。其次,在這種充分“自我”的網絡文化氛圍中,學生一方面更獨立,更具“自我”中心意識,另一方面,則更顯得孤獨,無助,更具有對他人的依賴性。“人的真正獨立,真正個體化是以人的自主能力的成熟強大為前提的,而學生由于還不成熟,相對處于弱小的地位,因而對群體的依賴則相對較強,其意志,道德品質等發展的還不完善。”(注:周宗偉,《網絡文化與教育變革》,《教育實驗與研究》2000年1期,第42頁。)尤其面對網絡這個紛繁的世界,他們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感到無所適從。因此這就需要成人,特別是教師要在其內心世界的發展及人性的發展上多給予指導。再次,在網絡文化氛圍中,強調自我意識,個性日益凸顯出來的同時,面對日益多元的網絡空間,人的價值取向更具多元性,師生之間圍繞關心人性,培養道德品質的活動是要在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已經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對學生進行價值觀,道德品質的灌輸了,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多元選擇的權利。教師做的只是幫助學生建立辨析判斷的能力,指導學生自己選擇符合他們的價值觀,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網絡的出現,將有可能使教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而來以“自我”為中心,關注人性發展的網絡文化也將會推動“人—人”師生關系的建構,且使師生關系更趨于平等,民主,也更具有人性化。從這個角度看,網絡技術的應用及網絡文化的影響,的確是為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網絡在滿足了“自我”個性解放愿望的同時,也解放了“自我”的控制力,對“自我”的控制力的減弱雖然使個體獨立,個性化了,但是如果失去“度”的話,必將產生不良的后果。那么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將失去平衡。所以我們還要冷靜地思考網絡文化所帶來的幾個問題。
    三、幾點思考
  1.網絡文化強調“自我”,這雖然使學生的自我意識日益凸顯出來,對知識信息的獲取也更加自主了。但是另一方面很有可能使他們對知識、信息的學習成為一種表現炫耀自己有追趕潮流能力的手段。也就是說,在網絡環境中,學生表現出對學習,對知識的主動性、創造性,只是為了張揚“自我”,為了追趕潮流,即“為了自我而自我”,因此他們在學習知識時,不再是為了知識本身,而是為了滿足追趕高科技的虛榮心。如果任其發展的話,那么知識又會成為被占有的工具,師生之間的關系又會重新回到失衡的狀態中。因此,如何使學生的注意力從網絡媒體轉向學習內容本身是教師與學生交往過程中要面臨的一大問題。
  2.在網絡文化環境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更趨于平等,教師對學生的約束力大大地被削弱了。但是過度的放縱學生的自主意識而不聞不問,是危險的,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從壓制的極端走向放縱自由的極端。一方面,學生作為尚未成熟的個體,自我控制力較弱,如果缺乏成人的監督和管束,其學習效果必定不能保證。另一方面,無法想像一個獨自面對網絡進行學習、交往而沒有集體生活,沒有受到教師性格氣質影響的學生會有正常人的交際能力和思想意識。在網絡環境中,我們追求師生關系的平等自由,但是無限制的自由和過分放縱學生,等于是無自由可言。所以,在網絡環境中,對學生和教師的關系而言,建立適當的約束機制,尋求一種自由與約束的平衡是我們面臨的又一個問題。
  3.通過網絡,學生和教師的學習交流變得瞬時化、即時化了,拉近了師生之間的空間距離,滿足了人性中渴望交流的愿望。然而這種交流是符號化了的,最終只是隔著網絡媒體進行的,雖然學生能通過屏幕看到教師的一舉一動,但是卻永遠也不可能隔著網絡中介感受到教師的情感,感受到面對面交流時的情感體驗;雖然隔著網絡,教師和學生之間面對面的摩擦減少了,學生可以不必再直面使他們感到惶恐的教師,教師也不必再直面令他們頭疼的學生,但是這樣的交流方式在避免了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的相互傷害的同時,也進一步形成了師生之間相對冷漠的情感關系。所以在網絡環境中如何使教師和學生進行一種良好的情感溝通也是師生交往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
  4.網絡文化的高科技性使教育、學習的活動變得輕松愉快,然而過分的依賴科技,網絡所營造的舒適便捷將意味著懶惰。雖然教師有責任為學生減輕學習壓力,但是過度的舒適也將意味著對學生的嬌縱和溺愛。在網絡空間里,不論是知識的獲取還是情感的交流,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然而學習本身是一件辛苦的事,沒有只按一下按鈕就能將一個傻瓜變成一個學者的簡單事情。痛苦和艱辛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師生之間的關系還應該圍繞如何尋求一種舒適與痛苦的平衡這個問題進行建構。
  網絡媒體的產生源自于對“自我”個性解放的愿望。網絡文化確實帶來了自由、平等的人性觀。但是崇尚“自我”的網絡文化在解放了“自我”的創造力的同時,卻也解放了控制力,凡事皆有其“度”,當失去對其度的把握的時候,必將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網絡這個氛圍中,學生們在更大程度上開始承担自己學習成長的責任。依靠網絡,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逐漸減小,但是過分的依賴網絡,讓網絡來代替教師和學校卻是萬萬不能的。網絡不可能具有真實的教師的情感、思維和品質;網絡也不可能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社會化場所。所以鼓吹推倒學校圍墻、將課堂搬回家、使學校和教師消失的極端論調是不可能實現的。
山東教育科研濟南12~14G1教育學孟繁華/張靜20022002孟繁華 張靜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作者:山東教育科研濟南12~14G1教育學孟繁華/張靜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18:07

[新一篇] 網絡化的哲學意蘊

[舊一篇] 網絡文化及其哲學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