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論何以可能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自近代地理大發現,近代科學技術革命以來,世界由封閉走向開放。資本主義在開放世界中大踏步發展,而封建主義在封閉世界中走向滅亡。在開放與封閉的對峙中,出現了歷史上稱之為“李約瑟難題”的歷史現象,強大的中華帝國在自設的封閉中走向沒落。20世紀誕生了人類歷史上嶄新的社會形態——社會主義,經過幾十年與資本主義的較量,到20世紀70—80年代,社會主義國家普遍興起了改革浪潮,社會主義必須進入開放世界體系中。社會主義必須學習與創新世界上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技術以及人文、社科思想理論。近代以來的社會就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不僅如此,近代以來的科技、經濟、教育、政治、法律、文化、軍事等都是開放的。特別是20世紀計算機的誕生,加快了世界開放體系的步伐,80—90年代因特網(Internet)的出現,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各國國門更是大大地打開了,地理國界形同虛設。信息社會是一個更加開放的社會。我們正處于幾大因素的交織作用中,一是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二是社會主義的工業化、信息化,進而進入信息社會(或知識社會);三是進入國際經濟、政治等的區域化、世界化的進程中;四是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本身揭示出世界的巨大開放性。面對這些因素,作為反映時代精神的哲學,必須作出自己的思考與回答,在作者看來,有必要建立開放論以反映時代的要求,并為時代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一
  正是由于近代世界的巨大開放性,已有不少論者及經典作家注意到了“開放”概念的重要性。
  在開放社會理論方面,哲學家柏格森比較早地提出了“封閉社會”與“開放社會”概念。他認為封閉社會的特點是自我中心、等級制首領的絕對權威;而開放社會則包括全人類而不以領地、血緣為限。開放社會是封閉社會在各個方面的擴張,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邏輯實用主義代表人物莫里斯(C.W.Morris)在《開放的自我》一書中從人性的發展角度對開放社會的特征進行了討論,他極力推崇開放自我的開放社會。他認為,病態的自我是封閉的,而健康的自我是開放的。著名哲學家波普爾的著作《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被稱為開放社會的經典之作。波普爾在該書中以批判歷史決定論為核心,強調個人主義的原則。在他看來,開放社會就是個人主義、平等主義、理論、自由、民主的社會。柏格森、莫里斯、波普爾三人對開放社會的論述各有不同,但卻緊密聯系;盡管理論有較大的局限性,但是也有許多值得借鑒、研究的地方。
  20世紀世界現代化運動向各國滲透,60—70年代出現了從不發達國家立場考慮問題的“依附理論”,提出了“中心—外圍”“宗主國—衛星國”“中心—邊陲”等核心概念,為推動后來的發展中國家爭取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運動提供了理論依據。盡管依附理論有一些失誤,但它在開放理論探索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明確使用“開放”概念,但他們在人類思想史上最早從開放的角度來分析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并把資本主義當作一個開放的世界體系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對社會主義的開放性質也有所論述。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開放就成為不可阻檔的歷史必然趨勢。開放不僅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相互依賴,在文化、科學技術、藝術和精神上也會相互影響。
  列寧根據蘇維埃俄國的實踐,對社會主義開放的必要性、可能性等作出了科學回答,還指出蘇維埃制要吸取西方議會制的長處,要注意對外開放的“度”,要對消極影響有所防備。
  本世紀初孫中山明確提出了“開放主義”這一鮮明概念,但是他把對開放促進中國發展的進程設想得過于樂觀,沒有看到開放也可能產生一些負作用。
  自1978年以來,鄧小平精辟地論述了開放思想和中國對外開放的指導原則。他指出,要遵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就要搞好兩個開放,一個是對外開放,一個是對內開放。對內開放也就是對內搞活,就是改革。開放主要是對外開放,發展與國際間的廣泛聯系。鄧小平還指出,對外開放還必須堅持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原則。從系統論的角度審視,鄧小平的開放思想注重了兩種不同的開放,而且中肯地確立了它們的地位。
   二
  近年來,我國學術界除了對鄧小平的開放思想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外,還注意到從自身的學科特點出發,從開放性的視野展開研究。
  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的現代化系列研究頗有特色,特別是中心創始人羅榮渠曾在《現代化新論》等著作中,對開放思想有諸多論述。
  在國內,研究開放與經濟現代化關系的較多,這方面出了不少著作。比如,胡棟機《開放經濟理論》,羅龍《當代經濟發展中的開放度問題》,朱浣源《開放社會的先驅》,田志立《全球開放論》,葉自成《對外開放與中國的現代化》等。
  從開放性的角度審視某些特定領域國內也有不少著述,例如,李未教授提出了開放邏輯,(注:李未:《一個開放的邏輯系統》,《中國科學》A輯,1992,(10):1104.)胡懋仁對開放邏輯進行了分析,(注:胡懋仁:《開放邏輯與理論系統》,《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3):7.)李連科提到了開放價值論; (注:李連科:《哲學價值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258頁.)費斯則從構建辯證法理論新形態——聯系的辯證法——出發,提出了開放系統規律:(注:費斯(傅德本):《走向辯證法理論的新形態》,《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4):23.)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地存在,它總是處于對內對外的相互聯系之中,即對外是開放的,對內是相關的。但對開放聯系規律有待作更深入的探討。
  吳國林則從微觀物質開放性出發試探解決量子力學的有關疑難問題以及物質的可分性問題,(注:拙作:《試論微觀物質開放性及其對物質可分性的影響》,《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6,(1):1;從微觀物質開放性角度審視EPR佯謬,同上1997,(11):12.)孫顯曜與吳國林從宇宙開放性的角度試探解決宇宙的有限無限問題,(注:孫顯曜、吳國林:《宇宙耗散結構模式科學前提的探索》,《自然辯證法研究》,1993,(7):1. )吳國林從物質開放性的角度探討了物質可分的有限無限問題,并且從物質開放性出發提出了一個新命題:物質可分無限性與宇宙無限性具有統一性。(注:拙作:《試論物質可分無限性與宇宙無限性的統一》,《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2 ):42.)
  在作者看來,以上關于開放問題的探討大多是與具體科學問題相結合在一起的,還沒有具體而深入地把開放作為一個對象進行研究。但是,業已清楚顯現,把開放作為一個對象來研究,或者說建立開放論的時機正在來臨,需要我們從哲學的一般去探討開放,以順應時代的發展。
   三
  國外后現代主義思潮也給我們的開放論研究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例如,羅蒂提出一種“沒有鏡子的哲學”,他認為用隱喻可以消解一直使西方哲學苦惱的科學和藝術的對立。他從種族中心主義出發,認為我們與別人、別的共同體的對話必須從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共同體的信念網絡出發。伽達默爾解釋學認為,我們的理解決不可能離開我們的先見。先見是我們理解的前結構。我們的理解必須從先見出發,理解的結果是我們的視野與理解者的視野的融合。他還認為,我們的理解永遠面對新經驗。經驗的辯證法的完成,不在于確定的知識,而在于由經驗本身激起的對新經驗的開放性。開放性與有限性構成了經驗的一般結構。對傳統開放就是與傳統對話。
  與上面的解構性后現代主義不一樣,由格里芬等人倡導的建設性的后現代主義,也蘊涵了許多開放性思想。作者并不贊同格里芬等人倡導的“后現代科學”概念,而寧愿用更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后現代知識”概念。建設性的后現代主義推崇一種整體論的方法,并通過思維方式的轉變以消除人與世界、思維與存在、真與善與美、價值與事實、倫理與實際需要的分離,也就是對立的二者通過邊界開放走向融通。
  無疑,后現代主義思潮中的許多主張并非都是潔白無瑕的玉,但畢竟值得我們細心地敲打。
   四
  自然科學自近代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它對哲學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人生觀,世界觀等都有重大的影響。現代自然科學是否蘊涵了開放的思想?是的,的確如此。下面我們簡要敘述一下。
  20世紀物理學有三大突破,一是相對論,二是量子力學,三是非線性理論。狹義相對論由于參照系之間相對速度,呈現出“尺縮”,“鐘慢”,“質增”等效應,它們表明:長度、時間及質量等的性質不僅僅由自己的內在性質(如固有長度、固有時間,靜質量等)決定,而且與這些量的外界環境(另一參照系)性質有關。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由于沒有考慮到引力場的能量——動量張量,因而場方程是不完備的,將該場方程用于整個宇宙,我們自然得到符合場方程的宇宙是開放宇宙而不是封閉宇宙。從量子宇宙學的角度來考察量子宇宙時,都涉及到引力場與物質場的來源問題,而它們不可能“無中生有”,這表明我們宇宙創生時的量子宇宙是開放的。(注:孫顯曜、吳國林:《宇宙耗散結構模式科學前提的探索》,《自然辯證法研究》,1993,(7):1.)
  從量子力學來看,微觀物質本身具有開放性。而且微觀粒子與宏觀外界之間是開放關系。即微觀物質的性質是由系統的內外部共同決定的,微觀客體與宏觀外界相互作用后才產生宏觀可觀察狀態——量子現象。(注:拙作:《試論微觀物質開放性及其對物質可分性的影響》,《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6,(1):1 ; 從微觀物質開放性角度審視EPR佯謬,同上1997,(11):12.)
  60—70年代以來的耗散結構論、協同學、超循環論、混沌學等非線性學科群的進展,揭示出一個遠離平衡的開放非線性系統,當獲得足夠強度的物質、能量或信息(即負熵流)時,系統將從無序轉變為有序。開放是系統向有序轉化的必要前提。非線性理論消除了熱力學系統演化與生物系統演化的對立。
   五
  要研究開放的有關性質,首先要確定開放的基本涵義。由于開放廣泛關涉于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尤其是社會現象中的開放問題更為復雜。開放大致有兩種涵義:(1)外在開放,這就是通常意義上的開放,它是指系統與外界發生物質、能量或信息的交換。盡管系統的開放是通過世界進行的,系統的開放程度(開放度)將影響系統的狀態,換言之,系統處于開放態。可以認為,從基本粒子到宇宙整體的整個自然界都是開放的,處于開放態。
  (2)內在開放,是系統開放的另一種涵義。 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內在開放有一些差別。自然系統的內在開放是指系統具有內在隨機性,不確定性或不完備性,(注:拙作:《“開放”初探》,《哲學動態》,1997,(9):23.)這是由混沌理論、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與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所決定的。社會系統的內在開放是指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物質、能量或信息的交換。對一個國家來說,用鄧小平的話講,對內開放就是為對內搞活,對內改革。在作者看來,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內在開放可以歸結為系統具有不確定性或不完備性。因為社會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各種交換正是說明要素是不完備的,不確定的。要是要素確定而完備,那么要素也就失去了聯系,失去了作為系統的要素的基本功能。
  總之,系統的開放,可以分為內在開放與外在開放。內在開放是系統演化的基本動因,外在開放是系統演化的外在動因,屬于條件。但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外在開放可以成為系統有序化的最為重要的原因。特別在信息時代,因特網、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隨著世界區域性、一體化進程日益加快加深,外在開放成為一個國家強盛的最基本條件,甚至在特定時間內演變成為動力。
  我們還注意到,在一定條件下,系統的內部與外部是可以轉化的,內在開放與外在開放也具有轉化性。這意味著,通過加強內在開放帶動外在開放,也可以通過加強外在開放帶動內在開放。當一個小系統處于另一個更大的系統中,小系統的外在開放就成為更大系統的內在開放。總之,系統及系統的要素都具有開放性。凡系統都是開放的。
   六
  把開放作為一個對象建立開放論,其構架應是怎么的呢?在作者看來,以下幾點是基本的清理門戶的工作。例如:
  研究開放與封閉這一對范疇的內涵與外延。是把開放作為一個狀態還是作為一個過程?用什么量進行描寫?外貿經濟中的開放度能否直接作為開放論中系統的開放度?或者如何改造?
  開放是系統的開放。這就需要研究開放的類型、結構與功能。各種開放的差別與聯系。開放有沒有基礎與前提?開放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規律如何?開放的動力是什么?如何控制開放?
  開放與客觀實在有什么關系?實在是開放的嗎?
  在哲學意義上,還可以探討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的開放問題。
  當開放論作為一個假說建立后,它可以向其它領域滲透,比如:從開放的角度探討教育、社會、文化、經濟、政治、法律等問題。
  在作者看來,只要有學術同仁大力協同,本著開放的精神,完成開放論這一設想,應當是可能且現實的。
  
  
  
學術界L合肥31~36B2科學技術哲學吳國林20012001吳國林,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哲學博士。 作者:學術界L合肥31~36B2科學技術哲學吳國林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57:18

[新一篇] 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城市管理模式,努力造成一個  秩序井然、市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要求我們——  在法制保障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舊一篇] 弘揚中國世界史研究的民族精神    ——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