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尊重保護策略的理論與研究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心理學家Higgins在其“自我不一致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中指出,我們的許多焦慮和抑郁來自如下兩個問題之間的不一致:即我們認為我們實際是什么人與我們認為我們希望是什么人之間的不一致。我們對自己實際是什么人的看法就是我們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而我們希望是什么人這種概念,Higgins稱之為我們的自我導向(self-guides)。Higgins認為自我導向總是超越于自我概念,兩者間小小的差異(不一致)對個人可能是一種鼓舞。但是如果差異太大,而且我們又意識到了這種差異,我們就會感受到情緒上的不舒服,進而還會使我們感受到情緒上的騷亂和挫折感,甚至產生抑郁,而低自尊恰恰是抑郁癥的一種基本癥狀。(注:Higgins,E.T.,(1989).Slef-discrepancy theory:What patterns ofself-beliefs cause people to suffer?In L.Berkowitz (ed.),advance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22),New York:Academic press.)Flett(1991)的研究也表明,具有追求高水平社會要求的完美的被試表現出了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朝向抑郁和低水平的自尊。Flett認為,這是由于人們為追求他人為自己確立的理想與目標而付出的代價。(注:Ronald,P.P.,(1995),Invita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
  我們所有的人,在其自我概念和自我導向之間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不一致,沒有哪個人是完美無瑕的。然而,當面對著或大或小的自我不一致時,并非所有的人都在遭受著抑郁和與焦慮有關的痛苦。為什么?根據Higgins(1989)的觀點,自我不一致的情緒上的結果依賴于兩個因素:第一,不一致的數量。不一致存在越多,情緒上的困擾越大。第二,對不一致的覺察。個體意識到的不一致越多,情緒上的困擾就越大。第二個因素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假定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一定數量的自我不一致,那么是什么在影響著對不一致的覺察,進而對自我尊重又有什么影響呢?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心理學家轉而對自我意識進行了探討。
      一 私下與公開的自我意識
  個體自我意識水平是個體慣常地把其注意集中于自身的程度。自我意識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個人特點,因而,有人傾向于高度地自我意識,而有些人自我意識水平則較低。
  心理學家Fenigsten把自我意識劃分為私下的自我意識和公開的自我意識(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ublic self-consciousness)。(注:Ronald,P.P.,(1995),Invita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如果個體具有高度私下的自我意識,他就會傾向于對其內在狀態和感覺以及他所持有的態度、意見有更多的意識;如果個體具有高度公開的自我意識,他就會更多地把自己看做一個社會關注的中心,就會更關心人們如何看待他,以及自己如何給他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私下的自我意識有助于個體同其內在心境、動機及思想保持接觸;而公開的自我意識則使個體對其外部表現及他對別人所具有的影響保持敏感。兩種形式的自我意識都為個體自我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反饋信息。
  然而,自我意識并非總是令人愉快的。當個體意識到自身缺點時,則可能對其自我尊重產生威脅。因而,當自我意識可能損害自我尊重時,個休有時就會采取措施以避免這種損害。Hull認為,個體避免不愉快的自我意識的措施之一就是飲酒,即“借酒澆愁”。Hull在一項研究中讓參加一項智力測驗的男性被試或者得到“失敗”的反饋,或者得到“成功”的反饋。緊接著要求被試品嘗并區分不同的酒,以便觀察每個被試飲酒的多少。結果發現,那些具有高度私下的自我意識的被試得到失敗的反饋后比得到成功的反饋后喝的酒更多。顯然,“失敗的”被試企圖躲避自我意識,并以此來保護其自尊。(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
  然而,所有的人都以同樣的方式對失敗做出反應嗎?顯然不是。在Hull的研究中,成功與失敗的反饋所引起的在飲酒上的差異僅僅適用于有高度自我意識的被試。那些自我意識較差的被試得到成功或失敗的反饋后,在飲酒上并沒有差異。因為,低自我意識意味著失敗并不會對其自尊產生威脅。可見,自我意識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個體對自我不一致的覺察。
  此外,私下和公開的自我意識之間的不同所構成的自我覺察方式對于人們如何減少其自我不一致也具有重要意義。Higgins認為,人們被誘導使其行為必須符合自己的標準,或者符合對自己而言是重要他人的標準。當你具有私下的自我意識時,你會聽到一種內在的聲音,并力圖用你的個人標準去減少不一致;而當你具有公開的自我意識時,你卻會力圖使你的行為符合社會規范,從而去減少不一致。
      二 自我覺察
  和自我意識相比,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是指一種由情境引起的短暫的反應。當某些事物和某些人使個體想到了自己,也就意味著他覺察到了自己。Duval& Wicklund的自我覺察理論認為,通常個體并沒有自我注視(self-focus),而是可預見的特定情景迫使其轉向內心世界,并且成為自己注視的客體。當個體談論自己時,或掃一眼鏡子里的自己時,當個體站在觀眾面前或照相機前時,當個體在錄像機中觀看自己或在一個群體中占據了一個引人注目的位置時,他都會進入一種自我覺察狀態。這種狀態發生時,個體會自動地把其行為和其內在的標準進行比較。(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Beaman在一項研究中測驗了鏡子對自我覺察的影響后指出,兒童在鏡子面前會更加誠實。鏡子增強了兒童的自我覺察,而增強了的自我覺察又會使得誠實這一內在標準更為明顯,兒童也會使其行為和內在標準相一致。Diener等人的研究指出,大學生在一項智力測驗中,如果讓他們依靠觀察自己在鏡子中的反映,并且聽自己被錄在磁帶上的聲音而產生自我覺察時,其欺騙行為就會更少。
  然而,這種外在的行為和內在標準的比較常常會引發一種不愉快的、消極的不一致,甚至使自我尊重產生某種暫性的降低。因為,個體發現,他的某些方面的品質或行為表現不符合其理想的自我。總之,自我覺察常常是一種不愉快的體驗。因為某種情景使個體對自己敏感起來,并且覺察到了自我不一致,最終導致低自我尊重。為了應付這種困擾,人們或者在各方面采取減少自我不一致的行動來發展自己,或靠退出自我覺察狀態來躲避這種困擾。Carver & Scheier認為,這種策略的選擇依賴于人們是否期待其能成功地減少自我不一致。如果能做到,他們就要使其行為符合于標準,如果做不到,他們則會從自我覺察的情景中退出,并且力圖中止對自己的思考。這一過程可通過如下圖式得到說明。(注:Carve,C.S.,& Scheier M.F.,(1981).Attention and self-regulation:A control theory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New York:Springer-Verlag.)
  附圖B49A01.JPG
      三 自我服務的偏向與自我貶損
  由于把注意集中在自我不一致上,自我覺察會引起情緒上的困擾和低自我評價,人們也許會因此躲避自我注視,但這種回避并非總是可能的。那么普通人又是如何對付自己的失誤、不適當以及不確定的未來,進而保護其自尊?
  (一)自我服務的偏向
  Blain認為“自我服務的偏向(self-serving bias)是用有益于自己的方式判斷、理解自身以及自己的行為與別人的行為的傾向。”(注:Roy,F.Baumeister(1993).Self-esteem:the puzzel of low self-regard.New York:Plenum Press.)這種判斷和理解并不要求與客觀標準相比較是準確的,因此偏向必然反應在推理過程的歪曲上。
  研究表明,自我服務的偏向是普遍存在的。通常,人們傾向于因成功而獲得聲譽,而否認對失敗應負的責任;人們在和他人做比較時,往往會策略地選擇比較的目標和程度,以圖末來有更好的結果。當某種情況含有自我尊重的成份時,人們最有可能表現出自我服務的偏向。顯然,人們不可能總是認為自己在各方面都是感覺良好的,因而也就普遍存在著自我尊重與自我服務偏向的關系,并且突出地表現在自我服務的歸因偏向上,即在歸因方式上采取自我提高和自我保護(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fense)的策略。對有益的結果采取內在歸因以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對不利的結果采取外在歸因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Fith認為,高自尊的人比低自尊的人在自我服務歸因偏向上表現更為強烈。其早期的研究表明,讓被試體驗到成功與失敗,并測驗其對結果的歸因,結果高自尊被試比低自尊的被試更多地將失敗歸因于外因,從而表現出了明顯的自我保護傾向。(注:Roy,F.Baumeister(1993).Self-esteem:the puzzel of low self-regard.New York:Plenum Press.)Ickes等人也發現,高自尊被試將不利結果歸于外因,而低自尊被試則將之歸于內因,顯示出前者有更明顯的自我保護與自我提高的傾向。自尊的不同也表現在對假想事件的歸因上。Feather等指出,高自尊的人試圖對有益事件做出內在的、必然的歸因,而對不利事件做出外在的、偶然性歸因,因而高自尊的人在對假想事件的歸因上也具有自我提高和自我保護的傾向。同樣的情況和人們情緒的高低及抑郁水平也有某種關聯。美國心理治療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提供的診斷手冊指出,低自尊是抑郁癥的一種基本癥狀,抑郁與低自尊在自我評價中共生的可能性為40-60%。(注:Roy,F.Baumeister(1993).Self-esteem:the puzzel of low self-regard.New York:Plenum Press.)研究指出,低自尊和抑郁情緒是人們體驗消極情緒的基本傾向,因而,低自尊和抑郁的出現都預示著人們同樣要很好地使用自我服務偏向。Peterson等指出,由于低自尊和抑郁高度相關,與一般人相比,情緒低落者或抑郁的人傾向于將消極事件的結果歸于內在的、個人的和必然的原因,而將積極事件歸于外在的、特殊的原因。Cohen報告說,嚴重抑郁者不會有公正的歸因,而更多地表現出自我批評的歸因。
  此外,近10年的研究表明,自我服務策略的運用也表現在對他人評價的反應和對反饋信息的選擇上。Dykman(1989)的一項研究指出,由于自我概念過濾了與自我相關的信息,這樣,高自尊的個體在知覺與己相關的信息時,通過其積極的自我概念來過濾這些信息。Crocker(1991)的一項研究也指出,自我抬高會采取回憶別人壞消息的方式。他發現,高自尊的被試在社會敏感性(social senstivity)測驗中失敗后,會回憶起更多關于他人消極的信息,而低自尊的被試只會記起很少關于他人的不利信息。(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
  (二)自我貶損
  何為自我貶損(self-handicapping)?Jones和Berglas(1978)首先指出,一個人也許會將自己置于一個不利地位以逃避其由于缺乏能力而導致失敗的結論。因而自我貶損是指在面臨一次失敗之前,置自己于不利地位以增加其為失敗而辯解的機會的行為。
  Snyder等人(1985、1988)在一系列實驗研究中發現,當人們担心在一項重要任務中失敗時,就會使用羞怯、焦慮、身體不適、創傷性生活事件以及其他否認預期結果的方法,亦即,依靠承認某種身體和心理上的弱點,掩蓋其缺乏能力這種在所有品質中可能讓人最傷腦筋的品質,以保護其自尊。在Berglas和Jones的一項研究中,他們要求大學生被試完成一項類比測驗。測驗后告知被試,他們做得很不錯。然后要求其完成與第一次測驗相似的第二次測驗。對于其中一組被試,問題相對簡單,以引導他們預期更多的成功;另一組被試則是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以使他們處于對第一次測驗的成功迷惑不解并對可能的失敗產生焦慮的狀態之中。此外,在進行第二次測驗前,給被試兩種藥物以供選擇:Actavil,告訴被試,它可以改進成績;Pandocrim,使被試相信,它可降低成績(實際上不存在上述藥物)。結果,研究者看到,那些對即將面臨的測驗有信心的被試大多數選擇了Actavil,而那些担心第二次測驗會失敗的男性被試則選擇了Pandocrim。簡言之,依靠給自己設立一個不利條件,這些被試給預期的失敗預先確立了一個便利而適當的借口。這種借口更多地是用來說服實驗者而非本人的,因為由Kolditz & Arkin所做的一項補充研究表明,個體運用這種策略,為的是使他人相信,個體具有充分的能力,只是這些能力受到了不利條件(如藥物)的妨礙而已。可見,自我貶損是一種蓄意用來呈現自我、保護自尊的策略。(注:Charls Emerson Kimble(1990).Social Psychology:studing human interaction,Wm.C.Brown Publisher.)
  在認真考察了自我貶損這種保護自我的策略之后,Leary & Shepperd(1986)指出,自我貶損有兩種表現形式:行為的自我貶損和自呈的自我貶損。所謂行為的自我貶損(behav-ioral self-handecapping)是指:在一個令人担心的、不愉快的事件或結果出現之前,置自己于不利地位以保住面子或自尊的行為。例如一個人預期在期末考試中不會有好成績,他可能會通過飲酒、使身體不適或其他什么方式來使自己放棄考前復習,從而使自己處于一種不利地位。何為自呈的貶損(self-reported handicapping)?在一系列有關研究中,研究者發現了與上述行為的貶損有明顯不同的現象,即被試只是自己報告說,他將會處境不利,但卻并未將自己真正置于不利處境。研究者認為,這就是自呈的貶損。例如,告訴你的朋友們,在期末考試前你沒有復習,然而實際上你是認真復習了。這與你實際上沒有復習(行為的貶損)相比,是完全不同的。Snyder在其研究中考查了利用自呈的焦慮、羞怯以及創傷性生活史作為自我貶損的策略,指出人們有時會策略地使用某種癥狀來保護其自我概念。(注:Charls Emerson Kimble(1990).Social Psychology:studing humaninteraction,Wm.C.Brown Publisher.)Braginsky也指出,心理疾病患者,當他們的癥狀能使其處在有利地位時,他們會策略地顯示這些癥狀。
  當然有些人可能比另一些人更傾向于運用自我貶損的策略。Rhodewalt等在一所大學游泳隊中根據隊員們對一項問卷的回答,把他們分為高自我貶損或低自我貶損者,然后在整個游泳季節對他們進行觀察。他發現,在一些相對不太重要的比賽前,隊員們在訓練和努力的方面沒有差別,然而在一些重要比賽之前,那些低自我貶損者參加訓練和努力的程度更高,而高自貶損者卻沒有這種表現。其他研究也指出,人們在不同方面,以自我貶損的方式對預期的失敗做出反應。例如,男人傾向于依賴藥物、酒精來給自己以不利條件;婦女則傾向通過報告身體不適或某種癥狀來給自己以不利條件(Higgins & Harris,1988)。(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
  把自我貶損看做是對付自我尊重所面臨的威脅的一種方式,或者看做一種對個人公開形象的保護方式,它似乎是一種巧妙的策略。無論某人編造一個看來似乎合理的借口,還是他實際上給自己的行為設置不利條件,其目的及最后的結果都是同樣的。不幸的是,自我貶損的使用也可能會使我們付出重大代價。因為故意破壞自己的行為或貶低自己,雖然可以降低個體對于成功的壓力,但這也可能會增加失敗的機會與風險。
      四 向上比較與向下比較
  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的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只有通過把自己與別人相比較,才能評價自己的態度、能力、價值觀。在沒有客觀指標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以別人作為評價自己的工具。當選擇與自己類似的人作比較時,可以達到較好的結果。費斯汀格認為,盡管人們希望回避和自己具有明顯不同特性的他人進行比較,但有時,特別是在能力比較的情況下,必定會出現“比自己優異”和“比自己低劣”兩種情況。因此,費斯汀格引入了“向上性動機”這一概念。他認為在西方文化中存在著“能力、成績越高越好”這種價值觀,所以,在西方人中常有人選擇比自己更優異的他人作為比較對象,總想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超過他人。因此向上動機所導致的是個人與比之優秀的人相比較,并謂之“向上的比較”。然而應當看到,盡管人們試圖依靠向上的比較來追求更大的成就,更高的優越,并以此來提高其自我尊重,但有時卻事與愿違。當你的一個兄弟,你的親密朋友,甚至你的配偶取得了比你更大的成功時,這對你的自我評價會有怎樣的影響呢?Aboaham Tesser(1988)提出的自我評價維持模式(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預言了兩種可能的不同反應。一方面,你可能會因為那些與你有密切關系的人獲得了成功而感到高興,并產生一種叫做“借光取暖”(baskingin reflected glory)的作用。我們中的許多人經常夸耀與自己關系密切的某些他人的成就,通過這種“借光”才能提高其自尊。另一方面,你也許會由于他人的成功而體驗到一種社會比較的嫉妨(Social comparison jealousy)以及包括羨慕、忿恨等在內的復雜感受,進而感到自己暗然失色、相形見拙,并且降低了自尊水平。而所謂社會比較的嫉妒是指一個人的比較群體中的他人超越了該人的成功水平時,該人產生的消極情緒(Salorey & Rodin,1984)。(注:Salovey,P.,& Rodin,J.,(1984).Som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comparison jeal-ous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47,780-792.)
  面對他人的成功,一個人是體驗到“借光”的愉悅,還是體驗到嫉妒的痛苦?這取決于他人的成功是否與該人的自我相關聯。當關系密切的他人,在其對我們的自我概念而言是重要的一些方面超越我們時,嫉妒就會產生;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持自我評價與自尊水平,我們往往會使自己遠離那些人。當在一些對我們的自我概念并不那么重要的方面,他人超越了我們,盡管如此,我們卻可能會從中感受到由“借光”而來的愉悅與驕傲(Tesser & Collins,1988)。
  然而,客觀存在著的另一種情況是,也可能希望比他人更優異的愿望并沒有形成積極的向上比較,而是以一種消極的形式表現出來,和比自己更低劣的人相比較,即所謂向下比較,以便相對提高自己的地位。當自尊將要受到威脅時,這種消極的、自我防衛性的向下比較就容易表現出來。為此,費斯汀格指出,人們并不總是從相似的他人那里尋求客觀信息,而且,有時社會比較導致了自我防衛的產生。大量的研究支持了這種看法。Pyszczynski等人(1985)指出,當一個人的自尊處于危險狀態時他也許會選擇做出向下比較,即和那些更差、更少成就、更為不愉快,或者更不幸的人進行比較。
  當然,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在許多情況下,或在許多重要方面,人們可以受益于向下的比較。有人發現,那些生活及受教育條件較差的小學兒童,在有關其學業的自尊測量上常常得分更高;而那些生活富裕,在學業上要求更嚴的學校中的孩子常得分較低。研究者認為,這種差別很可能與社會比較有關系。即當兒童比在成績的平均水平上更低的同學包圍時,他們會把自己看做更好的學生(Marsk,1984)。
  當出現和健康相聯系的問題時,情況更為明顯。受到緊張,有壓力的生活事件(犯罪、意外事故、疾病或親人的去世等)的傷害時,個體常常會依靠做出向下比較來應付局面(wills,1987)。和這些不幸者或受害者的談話表明,向下比較有助于人們了解那些更為不幸的人和更為糟糕的事。例如,Wood等人發現,大多數乳腺癌患者會積極地尋求把她們自己同其他尚未很好適應同樣疾病的人做比較。Gibbons(1986)也指出,做為處理某人所具有的困境或不幸的一種方式,這種向下比較可以創造某種奇跡。他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當具有適度抑郁癥的被試,在閱讀了有關一次事故中受害者的不幸的描寫后,其心境得到了改善。(注:Sharon,S.Brehm & Saul M.Kassin(1990).Social Psychology.Houghton Mifflim Company,Boston.)
  綜上所述,近20年來,社會心理學對自我尊重及其保護與提高的策略做了大量的研究。這些研究一方面揭示了普通人在面對困境及不確定的未來時所慣常使用的保護自我概念、維持自尊的策略,分析了使用這些策略的利弊。另一方面,這些理論與研究也表明了自我的復雜性,以及人們在思考與反省自己的過程中,各種心理因素相互制約的作用。可以說,上述理論與研究對于深入展開對自我這一恒古命題的研究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廣州師院學報:社科版47~53B4心理學劉毅19991999本文簡要介紹了近20年來西方社會心理學圍繞自我尊重以及個人公開形象保護策略所做的探討。這些研究主要包括對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識與自我覺察以及自我提高與自我保護方式的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對這些理論與研究的討論將有助于促進我國有關自尊問題研究的深入展開。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識/自我覺察/自我保護與自我提高/自我尊重/self-discrepancy/self-consciousness/self-awareness/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fense/self-esteem本文1998年6月25日收到。Theori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Strategies of Defense to self-esteem Liu YiThe approaches of self-esteem and defense of personal publicimage in western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recent twenty yearsare simply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The approaches involvemain-ly the theorie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f self-disc-repancy,self-consciousness,self-aware-ness,self-enhancementand self-defense.The discussion of the theories and the rese-arches will ad-vance the approaches to the questions of self-esteem in China. 作者:廣州師院學報:社科版47~53B4心理學劉毅19991999本文簡要介紹了近20年來西方社會心理學圍繞自我尊重以及個人公開形象保護策略所做的探討。這些研究主要包括對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識與自我覺察以及自我提高與自我保護方式的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對這些理論與研究的討論將有助于促進我國有關自尊問題研究的深入展開。自我不一致/自我意識/自我覺察/自我保護與自我提高/自我尊重/self-discrepancy/self-consciousness/self-awareness/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fense/self-esteem本文1998年6月25日收到。

網載 2013-09-10 21:20:59

[新一篇] 自主學習,講究學法  ——中學語文教學散論

[舊一篇] 自我控制行為研究概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