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及相關對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309(2003)03-0058-07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區域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區域合作范圍、領域不斷擴展,合作規模不斷增大,區域合作也將逐漸由傳統的以政府“對口支援”為主轉變為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區域經濟協作。全國各地之區間多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合作日益增多,區域協調組織機構不斷增多,協調機制也在不斷完善。但是,在目前經濟轉軌過程中,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還需要根據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采取適當而有效的改革發展措施加以推進。
    一、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背景分析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是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重要背景。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在促使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縱深發展、國際分工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改善了區際之間的利益關系,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國際區域經濟合作不斷加強的基礎是國內區域經濟合作的迅速崛起并蓬勃發展,而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則帶動了國內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化。
  1、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合作的加快發展
  經濟全球化要求沖破商品和生產要素流動的地域和國界障礙,推進貿易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跨國公司生產和銷售全球一體化,這使得世界經濟整體性不斷增強,區域之間的依存度不斷提高。隨著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正式運行,一個以貿易自由化為核心,囊括當今世界各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構筑起來,世界各成員國都期望從貿易自由化中受益,由此商品國際貿易的區域壁壘日益削弱。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應用為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使整個地球成為一個地球村,不僅傳統的經濟活動走向全球化,而且服務、技術創新以及相應的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全球化作用下相互影響。區域之間依存度的大大提高,為區域經濟合作奠定了基礎條件。
  同時,經濟全球化也加劇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城市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各國之間利益的難以協調,促使了一些地域相鄰、發展水平相近或者利益追求經協調趨于一致的國家和地區,率先達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協議。為此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經濟全球化的組成部分和先行步驟而逐步發展起來。區域經濟一體化實際上促進了區域利益協調機制的形成,從而構成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58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以來,1967年亞洲建立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1967、1975年非洲成立東非、西非共同體;1965年大洋洲成立新、澳自由貿易區;1989年美、加、墨三國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全球具有一體化性質的區域經濟組織已超過40個,所包含及正在申請的國家達100多個,其中多數為發展中國家。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目前國際經濟關系中最有活力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國際經濟調節和干預,消除經濟發展障礙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維護和加強自身權益和國際地位的一種積極的政策選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出發點是追求區域經濟的共同利益,其歸屬點往往強化了區際之間的經濟合作。為此,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及影響力是分析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背景條件。世界范圍的區際經濟合作是一國范圍的區際經濟合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而一國范圍的區際經濟合作是參與世界范圍的區際經濟合作的基礎,其本質內涵和形式特征是一樣的,只是生產要素移動和優化組織的空間范圍大小不同。
  2、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推進了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協調了區域利益關系
  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必將促進國際分工體系的不斷完善,全球資源配置的進一步優化,從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主體內容是追求區域之間利益一致基礎上生產要素的移動和優化配置,所以區域經濟合作過程必然伴隨著生產要素流動的加快和區位比較優勢下專業化生產的進一步發展,這實際上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前提和基礎,也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包括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生產一體化)的主要內容和重要依托。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對推動世界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時,區域經濟合作是伴隨經濟競爭而存在的,它的作用是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目標,是減少區域之間的利益沖突。區域經濟合作的出現和發展,不但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影響深遠,而且對區域經濟發展更有著直接的意義。通過區域經濟合作,在更大范圍內建立統一市場,進行更為深刻國際分工、更為廣泛的國際(區域)交換,達到在更廣泛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和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區域經濟一體化典范的歐共體(歐盟)為例:歐共體在1992年底形成統一大市場,使12個成員國GDP平均提高4.5%,創造了18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使商品價格下降6.1%,并改善了成員國內部的對內、對外經濟平衡。而新增經濟福利值則更為可觀,由于取消貿易壁壘所取得的獲益相當于歐共體GNP的0.2%,由于取消影響生產的壁壘所取得的獲益達到歐共體的GNP的2.2%,由于充分利用規模經濟取得的獲益達到GNP的1.6%。
  另外,區域經濟合作對于縮小區域發展不平衡,改善區域發展環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落后經濟地區來說,通過與發達地區的經濟合作,可以獲得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加快經濟起飛;對于發達地區來說,可以通過利用落后地區豐富的勞動力、自然物資等資源要素,轉移成熟產業,使原來擁護的發展環境得到改善。在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基礎上實現這種區域經濟合作,有益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3、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背景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區域經濟合作呈現著范圍不斷拓展,程度不斷加深、層次不斷提高的發展新趨勢。表現在:地區壁壘的逐漸減少使區域經濟合作的范圍越來越擴大,參與經濟合作的國家和地區不斷增多,經濟合作的廣泛性得到充分體現;區域經濟合作的組織方式和發展途徑具有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以及一個國家與周遍不同地區、國家之間,都形成了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區域經濟合作的領域也不斷擴大、深化,從資金、技術、勞務等的合作到建立共同市場、聯合開采自然礦產業、合作開發科學技術等;區域經濟合作的類型也多元化,有宏觀和微觀經濟合作、多邊和雙邊經濟合作、垂直型與水平型經濟合作等。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趨勢為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從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來看,中國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一方面成功加入WTO,贏得了參與制定世界經濟規則的權利;另一方面成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重要成員,并成功舉辦了APEC上海會議;與俄羅斯、中亞一些獨聯體國家發起并成功地組建了上海合作組織;并正在與東盟十國構建東盟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區(11)等。但是,從國內來看,中國發展區域經濟合作還顯得任重而道遠。由于中國地域范圍遼闊,自然經濟條件千差萬別,區域之間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這客觀上造成了區域分工合作的基礎,然而在地方分權和行政主導經濟發展格局的作用下,中國區域發展呈現地區間產業結構趨同、區域分工合作弱化、市場封閉分割、地區保護主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中國應當借鑒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經驗,積極采取一切措施加強區域經濟的聯系和合作,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以推動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不斷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異,提高地區的綜合競爭力。這是應對經濟全球化、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必然趨勢。中國加入WTO后,區域經濟合作的步伐必然會加快,尤其隨著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機制作用的深入,社會分工體系的完善,區域合作將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頭戲。
    二、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與目標
  國外區域經濟合作主要是在市場機制引導下,通過一定的區域協調組織機制來實現的。中國的區域經濟合作,主要是在改革開放后探索擺脫計劃體制下行政束縛和破除區域內部各地市場封閉狀態下推進的。隨著經濟市場化的發展,中國區域經濟合作將逐漸形成以市場力為主導,政府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組織有效發揮作用的發展機制。區域合作將更多地體現為以資產聯結為紐帶,以資源優勢為基礎,以生產素優化組合為導向,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的趨向。具體來看,中國區域經濟合作呈現如下三個方面的發展趨勢。
  1、全方位、多層次的區域合作全面鋪開,區域一體化步伐有所加快
  加入WTO后國際市場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的趨勢進一步明顯,這必然促使各地內外開放的深化,于是新一輪中國區域經濟合作將大規模地推進,其典型標志就是在擴大地區之間開放領域和開放程度基礎上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區域合作全面鋪開。發達地區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區域合作將向縱深發展,并逐漸過渡到以國際大都市圈經濟一體化模式來發展,即在現代化基礎設施、城市發展、市場建設、產業和生態環境等方面實現一體化發展,全面實現區域經濟現代化。其中特別在城市產業合作發展上,區域核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專業性城市、一般城鎮等四個層次在產業結構的銜接和協調上,更好地體現出區域專業化分工合作。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的區域合作(如東西部合作)上,也將在自然物資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旅游資源開發等方面在資源優勢互補的基礎實現廣范圍的聯合和協作。西部地區內部也會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如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西藏及成都市等西南六省區市七方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人文旅游資源開發等方面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開發,以促進了西部地區的發展。這些都將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步伐。
  2、企業成為區域經濟合作的主體,跨區域的產業集團化發展趨勢加強
  中國市場經濟的日臻成熟必然催生出大批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微觀企業主體,而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必然需要不斷地向外拓展,行政區域的界限已難以割斷利益誘導下的資源流動,尤其在行政機制逐漸讓位于市場機制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企業必然會通過跨地域的橫向經濟聯合來拓展自身的空間,由此區域產業的集團化發展趨勢也必然會加強。其中尤其會發展起五種類型的企業集團,一是以貿易業為主,多種業態相結合,集貿易、工業、農業、金融、科技、信息于一體的綜合性商社式企業集團;二是以制造業為主,集工業、貿易、金融、科技、信息于一體的跨國公司式企業集團;三是以金融業為主,集金融、貿易、工業科技、信息及其系列金融衍生產品以一體的融資型企業集團;四是以國際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依托,集科技、工業、貿易、金融、信息于一體的科技型企業集團;五是以交通運輸業為主,集交通、貿易、工業、科技、信息于一體的物流型企業集團。這些企業集團可以通過資產重組,由大型企業集團跨地區收購、兼并中小企業,也可通過大型企業集團之間的相互控股參股,組成新的跨地區經濟聯合體與利益共同體,實現強強聯合;還可以通過政府、企事業單位共同募集資金組建發展起來。
  3、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區域合作格局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轉變
  隨著中國工業化、市場化的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尤其是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步伐必然加快,這勢必對區域合作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從中國區域分布的三大地帶看,今后沿海將進一步向技術和資金密集型方向發展,而中西部則在發展勞動和資源密集型工業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從城市規模看,大中小城市之間的產業分工將會進一步強化。一般性的制造業產品將逐步向大城市郊區和中小城市轉移,而高新技術產業、大企業或大公司總部以及研究與開發機構將逐步向大城市尤其地區中心城市集聚。地區間工業分工格局也將逐步由部分間分工向部門內產品間分工,甚至同一產品按不同生產環節進行分工轉變,這種部門內的產品分工主要是由企業規模經濟、產品質量、品牌和商業信譽等因素形成的競爭優勢所決定的。這就意味著傳統的單純垂直型的區域合作將逐漸轉向高層次的水平型區域合作為主。不論是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還是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都要著眼于各自產業結構的升級,根據市場效率原則,加強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之間以及在其工序與零部件生產之間的分工與合作,以促進各地區經濟的有序發展。
  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趨勢也隱含著中國區域合作方向和目標。總體上來說,中國區域合作發展的目標:一是縮小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促進各地區經濟共同繁榮。通過區域合作,整合和利用各地的資源優勢,以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從而在市場一體化發展中逐步縮小地區經濟發展的落差;二是形成區域產業的專業化分工,實現區域比較優勢。重復建設和產業結構同構化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嚴重問題,尤其在工業化發展目標的昭示下,各地群起發展高新產業,其結局往往是資源的浪費。而通過區域合作可以在市場機制調節下,自主地協調地區產業之間的分工;三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潮流,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區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關鍵環節和前奏,中國要躋身于世界發展前例,必須率先在區域一體化發展上領先一步,其中國內區域合作是發展的基礎。
    三、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中的問題及原因
  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但就目前的發展來看,還存在著一些不如人意的情況,這些問題影響著區域經濟合作的推進,而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層面的障礙,當然也有一些操作層面的失誤。概括起來看,可從如下三個方面分析。
  1、市場發育的區域不平衡影響了區域合作主體的有效運作
  區域經濟合作的主體是企業,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是企業地位和作用確立的前提,所以企業在區域合作中有效動作的制度保證就是必須有完善的市場機制。但是,轉軌經濟背景下的中國,在培育市場經濟主體方面,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東南沿海地區由于外資經濟、民營經濟的迅速崛起和蓬勃發展,造就了一大批市場經濟主體;而廣大的內陸地區,尤其是經濟發展滯后、計劃體制根深蒂固的一些落后地區,市場機制還處于萌芽狀態。這樣,在區域合作中,由于市場發育區域不平衡所造成的障礙就十分突出,當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實現跨地區投資時,其運作方式、規則就無法與當地經濟對接,從而影響了其跨地區發展的積極性和成效。市場發育的區域不平衡是一個長期的發展問題,當經濟真正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中,外在力量的沖擊可以逐漸改善其不平衡的狀況。
  2、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過強導致區域合作的內容和方式難以拓展
  共同利益趨向是區域合作發展的內在動力,但是在現有發展條件下,地方政府還難以從根本上認識到區域長期發展的利益所在,或者即使認識到了長期的共同利益,但在就業、產值等一些經濟指標的支配下,地方政府還難以擺脫政績考核等自身利益的羈絆,于是‘劃地為牢’,阻礙地區間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惡性競爭、相互內耗時有發生。由此造成了區域之間爭奪資源、分割市場等嚴重的問題。區域合作總體上還停留在淺表層次的合作,還無法越過行政區劃的界限進入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地方政府的利益趨向成為決定區域合作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行政力過強的方政府盡管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可以建立比較有效的區域合作關系,但這種合作如果沒有經濟融合的內在利益驅動,則最終還是會影響到區域合作的內容和方式的拓展,而經濟融合的前提必須在政府行政力削弱下有充分自由的市場作用。
  3、區域合作協調機制發育不完善難以推進區域合作的規范化發展
  區域合作協調機制的建立是區域合作規范化有序運作的重要保障,國際上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具有制度性的協調組織機構,是凌駕于地方政府之上的具有某種政治權威的組織,授權于中央政府而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協調;另一種是非制度性的協調組織機構,是區域內各地方政府通過倡導方式成立的松散性的協調協商組織。當前中國的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大多屬于第二種形式,而且處于初創探索階段,其運作成效也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特別在行政力量過強的條件下,這種合作協調機制相當程度上也還難以擺脫地方政府的控制,或者某些方面還得借助于地方政府的政治權威來推進合作協調組織的工作。這樣,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實際上也難以承担起真正的協調職能。客觀上,中國各地設立的各種高層會議已構成區域合作協調組織的一部分,但大多還流于形式,其機制發育還不完善,難以有實效地推進區域合作的規范化發展。
    四、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應對策略與措施
  區域經濟合作是伴隨經濟競爭而存在的,它的作用是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目標,減少區域之間的利益沖突。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出現和發展,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區域經濟合作,建立區域統一市場,進行區域產業分工、實現廣泛的區域交換,并可改善區域環境,縮小區域發展不平衡,在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基礎上達到在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和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從當前國際經濟發展趨勢和中國加入WTO的發展看,加強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應對策略主要可包括四個方面:
  1、營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統一的區域性要素市場
  為促使生產要素在區域內實現自由流動,必須要有發育完善的市場體系和區域性的要素市場。市場發育區域不平衡,尤其是落后地區市場發育遲緩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行政區劃和地方分權體制下形成的塊塊分割,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市場的發育成長,行政保護和過度競爭等不正常現象使中國市場秩序處于混亂的無序境地。所以,要促進區域合作發展首先就是要營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央政府應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制定統一的市場規則和產業政策,健全市場競爭秩序,消除各種區域政策特權和壁壘,加快培育和完善統一區域性要素市場,從而讓市場機制在區域合作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特別在區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應在目前已有的區域內各產權交易中心的基礎上,聯合發起組建區域產權交易中心;組建區域發展銀行,幫助區域內企業實現異地融資;聯合各地人才交易中心,組建區域人才市場,等等。通過這些區域性要素市場的培育,來促進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重點是在市場環境建設方面,而對區域性要素市場的運作實施一定要由市場主體去完成。
  2、促進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進一步提高和增強區域合作主體的市場運作能力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合作,應以企業為主體進行。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資源配置的主體,企業通過市場競爭選擇合作伙伴,進行重組聯合,優化資源配置。政府主要抓規劃制定,明確發揮地區比較優勢的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方向,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維護公共秩序,為企業加強經濟聯系和合作創造公正、公平、公開的市場環境,在投融資、產權交易、人才流動、地方稅收等方面提供條件,而不要進行“拉郎配”,干預企業間聯系合作的談判、協商。所以,實現區域經濟合作,地方政府要著眼于區域發展的長遠和整體利益,與時俱進,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為加強區域內外經濟聯系和合作服務。在區域合作發展初期,地方政府可扮演一個“動員者”的角色,主動地介入區域合作,為各地企業實施區域聯合發展牽線搭橋以及相關的協調工作。而當區域合作上升到一個新層次后,地方政府不是逐步“淡出”,而是要實施角色轉換,即由“動員者”變為“清障者”、“服務者”,不僅要清除區域合作政策上的障礙,更要清除體制和思想上的障礙。在不少區域,地方保護主義仍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著。打破這些阻礙區域合作的壁壘,不僅需要市場的力量,更需要政府去主動“解鈴”,所以必要的政策支持仍是跨地區合作的重要基礎。當然,地方政府的關鍵職能應轉向“服務”,成為各地企業跨地區合作發展的有力推進器。地方政府要從濃重的地方權益之爭中解脫出來,其關鍵在于加快中國整個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但從階段的可操作性來看,可以改變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標準,不能僅僅以產值、就業等數量指標來評介,而可以設計一套更為科學和全面的評價體系,這樣就可以矯正地方政府目前的行為方式,改善地區之間的利益關系,避免地區之間的過度競爭和利益沖突,從而有利于推動區域合作發展。
  3、建立強有力的推進機構,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區域合作協調機制
  區域經濟合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建設工程,需要建立包括指導機構、協調機構、執行機構在內的強有力的推進機構,并要在中央政府指導、地方政府協商和市場中介組織三個層面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區域合作協調機制。中央政府對區域合作的規劃和管理指導包括三點:一是由國家計委、經貿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領導和區域經濟專家組成相關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指導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出戰略性、方向性的指導意見,并協助解決與國家規劃、有關政策的銜接事宜;二是設立由中央政府有關部委牽頭,相關地方政府參與的專業職能機構,具體推進區域內規劃、協調等相關問題;三是協商仲裁制度,由中央政府召集對區域內難以協調的問題進行仲裁并督促實行。同時,區域內高層協商機構的設立和職能提升。對目前已有形成的諸如“市長聯席會議”制的區域合作協商機構要制度化,并不斷提升其功能和職責,使之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機構,能就區域內經濟發展重大問題進行協商,對關系共同利益的基礎設施建設、打擊經濟犯罪、維護市場秩序等作出規劃或決定,在高層協商機構下面要設立具體的辦公室,下設基礎設施統籌建設處、產業結構協調處、區域環境綜合整治處等分支機構,貫徹落實高層協商機構作出的規劃和有關決定,負責組織區域內加強經濟聯系和合作的有關業務。最后,還要健全區域中介服務體系,組建發展區域性聯合商會或行業協會,聯絡地區內主要企業,溝通行業信息,籌劃行業內或跨行業的企業合作與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的有關活動。借助于電子網絡,構建區域合作的信息交流平臺,以促進地區內外要素流動與合理配置。
  4、發展跨地區大型企業集團,不斷提高區域內產業專業化分工合作的水平
  在加強區域內經濟合作過程中,發展跨地區大型企業集團,使之成為區域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力量。通過跨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整合區域內的生產要素,提高區域內產業的專業化分工合作水平,調整和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并通過跨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完成市場交易的內部化,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和風險,從而實現區域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發展跨地區大型企業集團過程中,特別要對區域內的重點行業加大企業間的購并活動,如通過收購、兼并、合并等方式在鋼鐵、汽車、石化、服務貿易等重點支柱性行業中發展超大型的企業集團,真正解決地區重復建設、產業結構趨同的問題。為此,政府要采取相對優惠的政策措施,如資金支持、財稅減免等必要的政策扶持,幫助這些具有擴張潛力和要求的企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支柱性企業。這樣依靠大企業集團跨地區投資經營,以提高區域內產業一體化水平,從而促進地區經濟的合作發展。
  收稿日期:2003-02-22
上海經濟研究58~64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楊亞琴20032003中國區域經濟合作是在擺脫計劃體制下行政束縛和破除區域內部各地市場封閉狀態下推進的。隨著經濟市場化的發展,中國區域經濟合作將逐漸形成以市場力為主導,政府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組織有效發揮作用的發展機制。區域合作將更多地體現為以資產聯結為紐帶,以資源優勢為基礎,以生產要素優化組合為導向,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的趨向。加強中國區域經濟合作關鍵在于:營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統一的區域性要素市場;促進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進一步提高和增強區域合作主體的市場運作能力;建立強有力的推進機構,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區域合作協調機制;發展跨地區大型企業集團,不斷提高區域內產業專業化分工合作的水平。區域經濟/中國經濟發展/經濟協作楊亞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200020 作者:上海經濟研究58~64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楊亞琴20032003中國區域經濟合作是在擺脫計劃體制下行政束縛和破除區域內部各地市場封閉狀態下推進的。隨著經濟市場化的發展,中國區域經濟合作將逐漸形成以市場力為主導,政府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組織有效發揮作用的發展機制。區域合作將更多地體現為以資產聯結為紐帶,以資源優勢為基礎,以生產要素優化組合為導向,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的趨向。加強中國區域經濟合作關鍵在于:營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統一的區域性要素市場;促進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進一步提高和增強區域合作主體的市場運作能力;建立強有力的推進機構,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區域合作協調機制;發展跨地區大型企業集團,不斷提高區域內產業專業化分工合作的水平。區域經濟/中國經濟發展/經濟協作

網載 2013-09-10 21:26:16

[新一篇]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構想——菱形發展戰略

[舊一篇] 中國醫院物流管理初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