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生態文化世界觀與文化價值取向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83—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6152(2006)03—0036—05
  世界觀是人們關于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價值取向是指主體追求的目標方向。換句話說,就是在特定的主體看來,什么樣的目標、方向是有價值的、值得追求的。文化價值取向是指特定文化追求的社會理想及人生目標。世界觀、文化價值取向屬于意識范疇,受特定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決定。世界觀、文化價值取向作為建立在共同的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式,兩者之間存在著互相呼應、互相滲透的關系。文化價值取向體現著主體能動的追求,世界觀則體現主體關于世界、關于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兩方面相互關聯,共同構成文化觀念體系的主體。把握特定文化的世界觀和文化價值取向,即能大體掌握該文化的性質、內容和特征。本文在討論古代文化、近現代文化和生態文化辯證關系的基礎上,簡要論述生態文化世界觀、文化價值取向的內涵與特征。
  一、生態文化對古代文化和近現代文化的辯證發展
  生態文化產生的現實根源是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和由此導致的人類生存困境。生態文化觀念的形成則是在批判、反思近現代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
  近現代文化在主客二分的認識思維方式基礎上,突出人的認知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價值,其人本主義文化價值取向在當代為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所取代。主客二分的認識思維活動是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滿足自身生存發展需要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隨著人類認知理性和技術理性力量的增強,人的主體意識得以形成和強化,也促使它將人從所處的環境中分離出來;認知理性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將客觀對象看作供人利用和改造的工具。由于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只看到人自身的價值,將自然萬物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資源和工具,因而導致了人類對自然界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統治,造成了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因此,對近現代文化觀念的超越是生態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生態文化認為,認知理性只是主體認識思維活動和功能的一個方面,它追求關于對象的確定性認識,對事物、客觀世界的認識局限于淺層的因果必然性規律層面,不能認識生態系統自組織演化規律,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世界觀是近現代機械論的世界觀。而人的本性本來包含理性、情感、意志、直覺等多方面活動和功能,是多種因素構成的復雜精神系統,過分強調其中某一方面,必然導致本性系統(精神系統)的失衡和偏頗,造成人性的異化。現代社會人自身存在的精神危機,實際上都與人性的異化密切相關。
  從文化發展的辯證過程來說,生態文化作為對近現代文化的否定,必然在許多方面表現出與古代農業文化相似的特征。古代文化主要建立在人的生命體驗(如道家)和農業生產經驗(如儒家)基礎上,人與天地萬物一體的觀念占主要地位。在古代文化觀念中,自然是一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運化過程,人與萬物是在統一的自然運化過程中生化出來的生命現象,“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人與萬物共處于統一的自然運化整體之中。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古代文化將自然放在主要位置,強調人對自然規律的遵從和對自然原本和諧狀態的維護。人們從長期的農業生產經驗中早就認識到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確保農業生產的豐收和生態的良性發展。與維護自然原本和諧狀態相應,古代文化普遍肯定人與萬物的自然本性,主張恢復、保持人的自然本性,將人的社會性建立在自然本性基礎上,追求人的社會性與自然本性的協調(“內圣外王”)。
  不過,生態文化作為在近現代文化基礎上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態,與古代農業文化有著本質的不同。古代文化建立在農業生產經驗和個體生命體驗基礎上,生態文化則建立在科學技術和生態科學發展基礎上,具備古代文化所沒有的科學理性特征;古代文化是建立在人的本質力量未得到充分發展,人處于依附自然、社會地位的狀況下的文化形態。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一體關系,是一種人依附自然、社會的不平等關系。生態文化則是在人的本質力量充分發展、人的主體性得到確立的基礎上形成的文化形態,因而有可能在肯定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一體性關系的前提下,肯定人自身的本質力量和人的主體性,將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與人的主體性結合起來。
  生態文化是對古代文化和近現代文化的辯證發展。一方面它要求克服近現代文化片面強調主客二分、主客對立的理性思維方式,克服單純肯定人的價值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同時繼承發展近現代文化的主體精神,發揮人的獨立性、能動性、創造性;另一方面它要求繼承古代文化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整體性觀念,以及對人的自然本性的重視。同時克服古代文化中存在的人對自然、社會的依附性。生態文化對前兩階段文化的辯證發展,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在生態科學以及復雜性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對古代文化和近現代文化合理因素的有機整合。
  二、生態文化世界觀的基本內涵
  生態世界觀反對在現實世界之外尋找存在的本質、依據,肯定生態存在是世界本然的存在狀態、存在方式。但與海德格爾不同的是,生態哲學并不主張回復到古代直觀的有機整體論,將存在看作混沌的存在狀態,而主張結合古代直觀整體論和當代生態科學、復雜性科學的理論成果,將存在理解為包含人、社會在內的整個大自然的存在。將整個世界看作人—社會—自然相互關聯、協調發展形成的復合有機系統整體。[1]在這里,我們試以自組織演化理論為中心對生態世界觀做一簡要描述。
  自組織演化的世界觀是在系統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復雜性科學中的代表性理論,它對于當代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具有較強的整合力,為新的世界觀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范式。
  自組織世界觀首先是一種系統論的世界觀。它將世界萬物均看作系統的存在,而世界即是由人、社會、自然萬物相互作用、協同發展構成的多層面有機系統整體。生態文化討論的系統是相對穩定的開放系統,即耗散結構系統。一方面它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中,與其他事物相互作用,從環境中獲得物質、能量、信息,維護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系統又有自身的內在結構,是由不同要素相互關聯、相互作用構成的有機整體。
  系統的自組織演化是自組織演化世界觀的主要內容。所謂自組織,是指生命系統或生態系統在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的自身結構、功能的調整以及行為方向、行為方式的選擇。[2] 系統的自組織演化通過兩個層面表現出來。一是任何系統都存在于特定的環境中,與環境系統(更高層面的系統)中的其他事物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環境系統決定著系統演化的總的規律、趨勢和特征;另一方面,系統的演化又具體表現為系統內在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系統的自組織演化具有進化特征,生態系統的演化是一個由無序到有序,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在系統演化過程中,系統總是趨向于生成、保持、發展更多的生命和價值,趨向于和諧有序。自組織演化過程是一個有規律有秩序的過程,系統內在結構的秩序以及系統的有序進化均是在自組織演化過程中生成。[3]
  自組織演化的世界觀還改變了近現代機械論世界觀關于具體事物的認識。機械論世界觀將具體事物看作消極被動的實體性存在,割斷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自組織演化的世界觀則從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系、從系統的自組織演化考察具體事物,將事物理解成關系性存在、過程性存在,從事物之間的關聯、演化過程把握事物的性質特征。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內容。生態文化從生態系統整體的高度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社會—自然看作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人和人類社會是自然生態系統自組織進化的產物,人和人類社會產生以后又作為相對獨立的主體,以自身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的活動,參與自然生態系統的自組織演化過程。在人—社會—自然復合生態系統中,社會是人與自然聯系的中介。人類是作為社會群體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與自然打交道的,是借助特定社會生產方式、社會文化與自然相聯系的,社會生產方式直接影響著人與自然關系的狀況和水平。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即“自然的人化”與“人的自然化”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實現的。自然與人的相互轉化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
  三、生態文化價值取向
  生態文化價值取向是與生態自組織演化的世界觀密切聯系的,有其深刻的理論基礎。
  生態文化反對近現代文化將自然萬物與價值分離開來的認識思維模式,認為存在與價值不可分離,人—社會—自然生態系統不僅是一個存在系統,而且是一個價值系統。不僅人具有自身的生存目的和內在價值,而且自然生態系統、其他生命同樣具有自身的目的和內在價值。一方面,自然生態系統的演化總是趨向于生成、保持、發展更多的生命和價值,生態系統的演化本身是一個進化或價值增值的過程;另一方面,生命在應對環境變化的過程中,趨向于維護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同人一樣的內在價值。人—社會—自然復合生態系統作為一個價值系統,要求社會文化價值取向應從人、社會、自然的協同發展出發,選擇文化發展方向,規范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上,生態哲學認為,任何生物都是在特定的環境系統中產生、生存、演化。外在環境的變化常常給生物帶來不同程度的生存壓力,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生物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一方面依靠自身生命的自組織、自調節、自選擇功能,調節自身的功能結構,以合乎所處環境整體的“目的性”(合規律的發展趨勢),朝著適應環境選擇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發揮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從環境中吸取物質、能量、信息,以維持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生物的生存活動始終合乎兩種目的,一是合乎環境整體的目的,二是合乎自身生存的目的。相對說來,前者是更為基本的方面,離開特定的環境,生物就無法生存。人的生存活動及社會的存在發展同樣必須合乎生態環境的自然目的性和自身生存的目的性。目的性是與價值密切相關的范疇,活動目的性表現在價值取向上即是價值追求目標。生態哲學對人類社會實踐活動雙重目的性——環境系統的整體目的性和人自身的生存目的性的肯定,表明生態文化能夠在生態系統理論基礎上,將古代文化的整體性價值取向與近現代文化的主體性價值取向有機地統一起來。[4]
  古代社會由于人的本質力量沒有得到充分發展,人處于依附自然、依附社會的地位,因而,古代文化賦予自然、社會整體高于人自身的價值。“天道”(自然規律和秩序)是人類效法的榜樣;對自然規律的遵從和對自然秩序的維護,是人類行為的重要準則;對于人性,古代文化主要關注人的自然本性,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將人的自然本性視作社會屬性的基礎;就人的社會性而言,由于看重社會整體的價值,古代文化主要關注人的道德本質。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上,古代文化強調自然、社會的整體價值,將人看作自然、社會整體的有機組成成分。
  近現代文化是一種人本主義文化,人的需要、目的、追求是近現代文化價值取向的根本。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揭開了蒙在自然臉上的神秘面紗,而且帶來了人自身力量的增強,它促使人們自信能夠無限制地認識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資源,滿足自身需求。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上,近現代文化突出人的需要、目的、追求,是一種立足于人、以人為本的主體性文化價值取向。
  生態文化價值取向是古代文化和近現代文化價值取向合理因素的整合,是整體性價值取向與主體性價值取向的辯證統一。一方面,它繼承發展古代文化立足自然和社會整體的視角,將人看作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對生態規律、自然資源對人的實踐活動的制約有充分的認識;另一方面,它繼承近現代文化立足于人的視角,肯定人的主體性,主張發揮人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不過,生態文化理解的主體不再是脫離自然萬物的主體,而是存在于自然生態環境中,受生態系統制約,與其他生命有機體相互關聯的主體。生態文化將人—社會—自然看作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協調發展。追求自然、社會整體性價值,與人的主體性價值的共同實現是生態文化價值取向的主要內涵。
  生態文化價值取向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關系中都有具體體現。
  生態文化價值取向具體體現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協調發展。這種協調一是人與其他生命的協調,二是人—社會—自然作為一個系統整體的協調;“協調發展”的另一層含義是協調與發展的辯證統一。它一方面肯定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強調系統的整體性,另一方面肯定生命、生態系統的發展與進化。按照中國古代哲學的說法,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陽是指進取、發展的一面,陰是指協調、平衡的一面,只有兩方面統一起來,才能保持生態系統的繁榮與穩定,才有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進化。
  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發展是生態文化的主要內容。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古代文化單純強調自然整體性的價值,將遵從自然、維持自然和諧狀態放在重要位置,而將人置于依附從屬地位,注重制定禮義法度約束、規范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動;現代文化則以人為中心,否定自然的內在價值,將自然僅看作供人利用和改造的資源或工具。生態文化繼承發展前兩階段文化價值取向的積極合理因素,將人與自然置于統一的復合生態系統中進行觀照,注意人的主體性價值和自然的整體性價值的協同實現。
  生態文化肯定自然生態系統整體有自身的自然目的性。當生態系統內部某一要素發生變化或生態系統受到外在環境的沖擊時,生態系統能夠調動自身內在調節機制,適應新的變化,維護系統整體的健康,并朝著適應環境選擇的方向發展、進化。人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不能單純考慮人自身眼前、局部的利益,而應肯定自然生態系統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作用和制約作用,將人自身的生存目的與自然生態系統的演化規律統一起來。
  生態文化并不主張否定人的主體性價值,將人完全融入自然大化的洪流,而是肯定人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和權利,肯定人的主體性。不過,生態文化所理解的主體,不是脫離自然凌駕于自然之上的主體,而是存在于自然生態系統之中,作為生態系統的調控者。它要求發揮人的能動性、創造性,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協同發展。
  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是生態文化的重要內容。由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是社會與自然的關系,因此,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必須調整社會內部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分配,加強人與人之間思想認識的交流以及實踐活動方面的協調合作。
  生態文化反對近現代文化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作主客分離、主體統治客體的關系,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主體間平等共在的關系,因而要求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并將它視為實現人與人之間協調發展的前提。
  從人與社會群體的協調來說,首先應將個人的生存目的、價值追求與社會整體的理想、價值追求統一起來,從特定層面來講,人的價值追求與群體的價值追求之間存在對立沖突,社會整體的發展對個人利益、追求有制約作用;但從更深層面講,社會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所,社會整體的穩定與發展是個人生存發展的保障,同時,沒有個人能動性、創造性的發揮,也就不存在社會的不斷進步。因此,社會整體性價值取向與個體主體性價值取向從根本上說能夠達成一致。
  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不僅僅是外在物質利益的協調,還包含內在智能的協同發展。每個人都只是秉承人類智能基因庫的一部分,只有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才智,才能促進群體智能的整體進化。
  人與自身的協調發展是生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人自身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多層面的復雜生命系統,不僅具有與自然環境內在相關的自然生命系統、精神系統,而且具有與社會環境密切相關的社會意識系統。人在長期與自然、社會協同發展過程中,產生、形成自身的自然本性和社會本質,人的社會本質是在自然本性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人自身的協調發展要求實現人的自然本性與社會本質的統一。古代文化偏向于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社會本質也主要是建立在對土地、血緣紐帶等自然因素基礎上;近現代文化片面發展人的社會本質,社會生活的發展日益隔離了人與自然的聯系。生態文化要求人的自然本性與社會本質的平衡發展,在當前,應著重克服近現代文化對人的自然本性的遮蔽,突出強調人與自然的交流與和諧相處。
  人的自然本性與社會本質的協調發展的另一方面內涵是精神與肉體的協調發展。人的生活主要是一種社會文化生活,人的社會生活必須建立在人自身生命系統的自然調節能力基礎上,社會生活的節奏、強度不能超過生命系統本身的承載力,社會信息的接收不能超過大腦思維系統的承載能力,更不能單純追求社會生活目標,遮蔽人的生命的自然本性,將身體當作實現社會目標的手段或工具;當然維護身心的和諧并不等于摒棄社會文化生活,沒有社會文化生活的實踐,既不利于生命本身的發展、活力,也不利于社會、自然的發展進化。
  人自身的協調發展還是自主性活動(既包括社會生活,也包括自主性的學習活動)與人體自身自然生命系統自調節活動(身體與思維的自調節機制)的統一,片面強調自主性活動,會帶來機體或思維的失衡,而片面強調自然生命系統的自調節或整體的和諧,容易陷于消極被動,缺乏活力,因而健全的人生同樣應是自主性與整體性的統一。
  生態文化價值取向的三個層面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的。生態文化價值理想的最終實現離不開三個層面的相互作用和協調發展。
  收稿日期:2006—02—30
  基金項目:山東省2003 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生態文化與可持續發展”(03BYZ07)
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武漢36~40N2生態環境與保護陳紅兵/姜宗林20062006
生態文化/世界觀/文化價值取向/自組織演化
  ecological culture/world outlook/cutural valueorientation/evolu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Ecological Cultural World Outlook and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
Ecological culture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modern cultural conception, and is a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s as well. Taking th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as the core, the present article deals with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al world outlook. Having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reasonable factors of the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s,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 combines the integral value orientation with that of the principal part. Such is manifeste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humans and nature, humans and society, and humans and their own coordinative self-development.
生態文化是在批判反思近現代文化觀念基礎上形成的,是對古代文化、近現代文化的辯證發展;文章以自組織演化理論為核心論述了生態文化世界觀的具體內涵;生態文化價值取向繼承和發展了古代文化和近現代文化的合理因素,將整體性價值取向與主體性價值取向有機結合了起來,生態文化價值取向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協調發展三方面都有具體體現。
作者: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武漢36~40N2生態環境與保護陳紅兵/姜宗林20062006
生態文化/世界觀/文化價值取向/自組織演化
  ecological culture/world outlook/cutural valueorientation/evolu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網載 2013-09-10 21:32:01

[新一篇] 試論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生態環境問題之救濟體系的構建

[舊一篇] 試論經濟學的內容、性質和功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