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基本問題的歷史演進及其當代啟示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
  “哲學基本問題”這個提法歷史上首次出現在1886年恩格斯發表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在該文中,恩格斯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思維對存在的地位問題,這個在中世紀的經院哲學中也起過巨大作用的問題:什么是本原,是精神,還是自然界?——這個問題以尖銳的形式針對著教會提了出來:世界是神創造的呢?還是從來就有的?哲學家依照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而分成了兩大陣營。”(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19—220頁。)
  從歷史上看,哲學基本問題客觀地存在于哲學史發展的全過程,客觀地表現在哲學其他問題的方方面面,哲學基本問題與哲學本身永恒并存,這是哲學發展的必然。恩格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這一概括,就是西方哲學從蘇格拉底一直到黑格爾的知識論哲學所必須回答和不可回避的基本問題。由于知識論哲學是以研究存在的本質為己任的,而存在的本質只有借助于思維才能把握,因而必須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作為它的基本問題。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哲學是一門歷史的學科,同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一樣,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理論表現形態也是歷史的具體的,有其歷史演化過程。黑格爾就說過:“哲學并不站在它的時代以外,它就是對它的時代的實質的知識”,“每一哲學屬于它的時代,受它的時代的局限性的限制。”(注: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三聯書店1956年版,第56頁。)確實,哲學本質上是對人與世界關系的總體把握方式,哲學基本問題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另一方面,它在不同的時代中又有非常不同的時代內涵,處于不斷的更新之中。也就是說,哲學基本問題作為反映人類追求終極存在的人類本性的理性形式,它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但它的具體表現形態又是隨著人類實踐和認識的發展而發展的。恩格斯在總結哲學基本問題時,就曾指出它的五種形態:(1)遠古的萌芽形態,即夢與肉體、思維和感覺與“身體的活動”以及“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系問題;(2)古代的樸素形態, 即世界的基質是“原初物質”還是理念的問題;(3 )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形態,即神與世界的關系問題;(4 )近代的完全形態,即“精神對自然界的關系問題”,這一問題表現為兩方面:一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還是自然界”,二是思維對“世界本身的關系是怎樣的”;(5 )實踐唯物主義的形態,即人的思維與人的感性活動的關系。(注:參見肖前等主編《實踐唯物主義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頁。)
  哲學是智慧之學,人類智慧的最初表現是人開始追尋人和外部世界是由何而來(世界的始基、本原),以及人的精神現象(如夢境如何解釋)的問題。這樣,就產生了人的精神現象與物質肉體、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問題。在哲學發展的歷史中,哲學是在意識的宗教形式中形成。早在遠古時代,由于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科學知識貧乏,人們的思維十分幼稚,不可能自覺意識到主客體的對立,故而其對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的思考只能局限在夢與肉體、“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系”這樣一種幼稚的思考和朦朧的認識上,這是哲學基本問題的原古萌芽形態。
  古希臘哲學開始于對自然的思考。那時,人們已經自覺意識到了主客體的對立,開始主動圍繞著“始基”是“一”還是“多”的哲學主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相繼提出了“存在”與“非存在”、“變”與“不變”以及“質”與“量”等范疇。在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體系中,還進一步涉及到“實體”與“屬性”、“質料”與“形式”、“潛能”與“現實”等一系列本體論范疇。
  在宗教神學一統天下的歐洲中世紀,哲學只是神學的奴仆,哲學研究主題由自然主體論進入神學本體論。這種哲學認為,上帝是世界的最高存在,存在在本質上只是上帝的存在;人類思維是被動的、不完善的,它與最高存在的上帝是對立的;只是由于神啟的作用,人類理性思維才能確信上帝的存在,從而把握真理。其中唯名論和唯實論的爭論實際上是“一般”與“個別”關系討論的繼續深入。然而,經院哲學用宗教信仰將思維與存在聯結起來,它最終還是把思維和存在當作最抽象的兩極對立起來,進而限制了人們的理性思維。
  在近代,人們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認識實現了質的飛躍,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哲學基本問題,“只是在歐洲人從基督教中世紀的長期冬眠中覺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來,才獲得了它的完全的意義。”(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20頁。)從這個時候起,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取代了古代本體論中的一般與個別問題,實現了由本體論到認識論研究的思維座標轉換,成為近代認識論哲學的基本問題。
  可見,哲學基本問題作為對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主題的抽象的、邏輯的概括,是源于認識史和哲學史的,是對認識史和哲學史主題的一般本質的抽象概括。同樣,由于這種一般本質是通過一系列逐漸演化發展的具體哲學論爭和認識史運動過程來實現、產生的,因而,就每一時期的哲學基本問題來說,除了思維和存在的一般本質外,還具有那一階段哲學的特殊內容和特殊形態。所以說,哲學基本問題應當是一般本質和特殊形態的統一。
      二
  從以上可以看出,哲學基本問題的研究是與人類科學思維方式的時代性發展緊密相聯系的。伴隨著哲學從單純“實體型思維”向現代的“關系型思維”的轉變,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哲學發展史上的偉大變革。它以對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現代眼光審視,作為建構自己體系的基礎和出發點,并把它貫穿于自己哲學體系之中。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里,自然觀中的物質和意識、自然界和精神的關系,認識論中的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關系,歷史觀中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主體和客體的關系,都是哲學基本問題在這些領域里的貫徹和體現。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又把這些矛盾的雙方聯系起來辯證地考察其真實性質,使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觀、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在哲學基本問題的基礎上有機地統一起來。
  馬克思主義在哲學上實現的變革,從實際上說就是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找到了解決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現實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確立的,是由于人的實踐活動,才有人和世界、思維和存在的對立,同時又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才使人和世界、思維和存在達到統一。實踐唯物主義突出了人對世界的主體改造關系,這就不僅要在實踐基礎上形成一個世界圖景,而且,要進一步突出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各種關系,深入到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活動之中,形成內在尺度和物的尺度,即主體性的尺度和客觀性的尺度。正因為如此,所以,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社會歷史觀和人的學說都是以實踐觀點為基礎的。
  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唯物主義看來,我們所面對的自然界就是實踐地生成并與實踐這樣那樣聯系著的自然界。離開實踐的自然界,對人來說,雖然存在著,但沒有意義。實踐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就是從實踐、從主體與自然的關系上去考察這個本來已具有屬人性質的自然,并認為屬人的自然是在人類實踐的長河中由自在的自然轉化而來的。
  同樣,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唯物主義看來,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也是實踐的。因而,同離開實踐觀點就無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一樣,離開實踐觀點也不能正確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觀。從主體性尺度上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人作為主體的自覺能力的實踐活動為中心,去研究和掌握哲學基本問題的。并且,馬克思在創立他們的新世界觀時,是以對實踐和主體性的科學闡述來劃清他的哲學與一切其他哲學的原則界限的。他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所以,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16頁。)在馬克思看來,對于事物、現實、感性不能像舊唯物主義者那樣僅僅從客體的和直觀的方面去理解,還要而且尤其應當從主體方面、實踐方面去理解,從“它同人的本質的聯系上”去理解。這樣,要強調和發揮人的能動方面,但不能像唯心主義那樣僅僅從抽象的方面去發展,而應當立足于人的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去發展。因此,馬克思尤其強調革命的、實踐批判活動的意義。可以說,從實踐方面、主體方面、能動方面去理解哲學基本問題,理解人對世界的自覺能動掌握和自主能動創造,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特點之一。
  從客觀性尺度上看,哲學作為人類理性思維的最高形式,其根本任務是以思想把握客觀世界的普遍本質和一般規律,以便從總體上使人們善于認識、處理和駕馭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哲學的體系結構是它所涉及的對象世界的哲學掌握。哲學的功能,首先在于它以一定的哲學概念、范疇、命題和原理之間的邏輯聯系,再現著對象世界的各種要素、層次、關系之間的現實關系。正是由于哲學以一種哲學理論的方式掌握著對象世界,才能對人們的與這對象世界想關聯的實踐活動發揮指導的功能。這樣,哲學就必須以人和世界的總體性關系及其歷史演變和運動發展規律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完成了哲學觀念形態向時代使命承担者自覺實踐智慧的變革,這是哲學與現實實踐之關系由相互外在到相互內在的變化。這個變化既是哲學本性的變化,也是實踐本性的變化。哲學由舊形態下外在或先于現實實踐的觀念實體,變為滲透于實踐之中的實踐實踐的靈魂,由先驗觀念實體理性轉化為現實實踐智慧,現實實踐由先驗理性支配和束縛下的被動盲目實踐變成具有哲學智慧之精髓和靈魂的自主自覺的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這樣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完成了唯物主義哲學一場新的劃時代的偉大變革,這一變革也內在地滲透于其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之中。
      三
  馬克思認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在他看來,任何哲學都是一定時代的哲學,只有真正觸摸到了自己所處時代的脈搏,映現了自己所處時代的精神,從總體上把握時代的內容,反映時代的本質特征,才是真正的哲學。時代的內容是由時代的人們創造的,是時代的人們積極地處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關系的成果。因此,以哲學方式從總體上把握當代社會實踐,考察人與世界關系的現代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地回答哲學基本問題的實質所在。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規定為實踐的唯物主義,并認為所謂實踐的唯物主義包含著兩層意思:1 、作為科學的理論體系的辨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必須是真正面向現實社會實踐的唯物主義,必須以現實的社會實踐的發展為基礎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容,改變自己的形式;2、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必須勇于和善于實踐唯物主義,這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堅持理論地解釋世界的唯物主義,而且要實踐地改變世界的唯物主義。這兩方面是內在地聯系著的。從這種認識出發,哲學基本問題的現代回答應尤為重視以下現實問題:
    (一)人與自然關系
  眾所周知,無論是從歷史還是邏輯的角度看,自然是先與人而存在的。正是這種自然先在性決定了人是自然的產物,是自然界最高形態的存在物。人類社會作為一個與自然相對的獨特系統,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發展的結果,因而它的存在和發展要依賴自然界,要占有和消耗外部自然,與自然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離開了自然,人作為主體的存在就無所依托,所以,自然及其客觀規律,是主體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根據。
  從人的實踐活動方面來說,人是以一定形式的社會結合體的存在來進行對象性活動,進而與作為對象的自然發生關系的。而且,在人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全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43頁。)這樣, 自從人類力量加入自然過程以后,統一的自然界就通過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活動被區分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并且,人類社會自然基礎越來越成為以天然自然為質料的人化自然。應當說,人類在經歷改造自然的漫長過程中,已經擁有了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這一方面使人類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上開發利用自然界,充分地享用了勝利的果實。另一方面,由于人類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發生了許多失誤,也造成了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嚴重對立和惡化,甚至有可能因為人在自然界中不節制地濫用自己的能力而喪失其安身立命的家園。面對地球上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資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大氣溫室效應等問題,正如阿·恩·丘馬科夫指出的:“實際上,不論是地球表面還是在海洋、大氣及地層等空間,‘凈土’已不復存在。這種情況使得人們把地球的生物圈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考察,而所有的人都面臨的那些共同的問題,成為全球性問題。”(注:(俄)阿·恩·丘馬科夫著《全球性問題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9頁。)全球性問題提出,進一步強化了當代哲學反思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理論迫切性,為此,以高度關注人類命運和社會生活為思維坐標,站在當代人類實踐的高度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回答哲學基本問題的應有之義。
    (二)人的主體性與市場經濟關系
  對人類自身發展的“終極關懷”是哲學的最高使命。馬克思主義哲學著眼于人類社會勞動實踐,密切關注人類發展和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從中把握人類社會實踐發展的基本潮流和基本方向。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曾把人類的發展過程區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即“人的依賴關系”為人的最初的社會形態:“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與人類上述發展三個階段相適應,人類的經濟活動形式也實現了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從當代人類實踐的角度看,市場經濟也就是市場化的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確立,首先實現了在人與人的聯系中以金錢關系取代了自然的聯系,把對人身的依賴轉變為對物的依賴,也就是從對依賴自然的前定因素轉向依賴自己的勞動和勞動產品。這個轉變,突破了血緣和地域自然紐帶對于社會關系的狹隘局限,建立起來真正普遍性的社會聯系,也打破了社會關系對人的先天束縛,賦予個人以更大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同時,它還打破了人格從屬的等級關系,把人置于平等的地位,因而使人們獲得了彼此平等的權利。(注:參見高清海《從人的生成發展看市場經濟》,載《江海學刊》1995 年第1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涉及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諸多領域,它必將引起我國整個社會生活的深刻變革,而其中,人的變化將是最根本的變化。馬克思當年關注的一個中心問題,就是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本身發展的關系。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哲學的貧困》到《共產黨宣言》,再到《資本論》及其前后的經濟學手稿,馬克思著述的一個主題幾乎都是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本身發展的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內在本質上要求注重人,發揮人在社會經濟運行和經濟關系中的主體性,這表現為相互聯系著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市場經濟最大的積極功能是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即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其精神和文化底蘊是把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從對政府的過分依賴中解放出來,使他們走向市場,并成為社會經濟運行的主體,確立人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須以人的主體性的正確發揮作為基礎和文化支持,同時又要求建立一種反映市場經濟內在本質要求的文化價值觀。如此,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不能回避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哲學思考,要從人及其主體性和精神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中的人基礎、文化支持和評價尺度,研究人的主題建設的現狀、目標和具體操作方式,同時,要研究人的主體地位確立的社會歷史過程及經濟前提,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產身的正負效應等問題。
    (三)關注“價值”世界
  自從19世紀德國哲學家洛采第一個把“價值”概念從政治經濟學引進哲學,并把它當作基本的哲學范疇以來,引發了在價值論上不同觀點的爭論,推動了價值學說的興起。(注:見趙修義、童世駿著《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西方哲學——以問題為中心的斷代哲學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562—569頁。)文德爾班就認為,哲學只有作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科學才有生命力。哲學以具有普遍意義的那些價值作為自己的領域。的確,隨著近現代科學發展及其技術的廣泛應用,日益引起了人與世界關系的深刻變革,從而也日益改變著人類對自身與世界相互關系的理解。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于基于人類自己的歷史性活動,憑借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種方式所創造出來的“價值”世界,價值觀問題已成為哲學研究的新的、重大課題。
  所謂價值,是指主體需要與客體屬性之間的關系,其實質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價值現象不是孤立存在的,總是與人的功利、道德、審美追求相聯系的,并只能在人的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展開和實現。從思維和存在關系這一哲學基本問題的實質來看,它關系到主體、對客體的思想把握尤其是主體能動地改造客體的現實關系,這又無不涉及到主體從事活動的需要、目的、方法、意義、評價等方面,即價值問題。因此,立足于當代人類實踐,進一步深入考察價值的本質,合理地解釋價值評價,科學地厘清價值與事實的關系,塑造崇高的價值理想,引導人們確立理性的價值追求也是現代地回答哲學基本問題的內涵之一。
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1~26B1哲學原理鞠德峰20002000哲學基本問題是哲學永恒的主題。考察哲學基本問題的歷史發展,不難發現,哲學基本問題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抽象命題,而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踐命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和形式。關注人類生活的現實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地回答哲學基本問題的歷史使命。鞠德峰,《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副教授。 作者: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1~26B1哲學原理鞠德峰20002000哲學基本問題是哲學永恒的主題。考察哲學基本問題的歷史發展,不難發現,哲學基本問題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抽象命題,而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踐命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和形式。關注人類生活的現實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地回答哲學基本問題的歷史使命。

網載 2013-09-10 21:34:35

[新一篇] 哲學基本問題新探

[舊一篇] 哲學基本問題的基本方面再探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