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年人援助制度亟待建立和完善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我國是世界上總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老年人絕對數最大和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據有關方面預測,到本世紀末,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絕對數將達2.24億,約占當時總人口數的15.23%, 到2024年,將達3.7億,約占當時總人口數的24.28%,到2050年,將達4.5 億,約占當時總人口數的30%。因此,在我國即將邁入人口老齡化國家行列之際,及早重視老年人問題,研究制定積極型老年人對策,已成當務之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1996年8月29日通過、10 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不僅從根本上明確了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方面的最主要問題,而且也為建立和完善我國老年人援助制度提供了充分法律依據。
      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國是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尊老敬老愛老美德相傳至今,逐步發揚光大。《“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指出,要建立和推廣尊老愛幼……的禮儀制度。這說明,黨和政府對此是高度重視的。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抓緊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1.充分保障老年人權益需要。老年人是我國公民中的特殊群體。充分保障老年人法定權益十分重要。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將有利于保障我國老年人合法權益真正實現。《“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指出,要制定相應政策,切實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社會群體和優撫救濟對象的合法權益。
  2.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需要。隨著傳統意義家庭養老走向現代意義社會養老,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將逐步得到完善。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中,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問題不容忽視。既要將老年人援助制度作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一個內容對待,又要使其形成自身特色,發揮出其特有的援助作用。
  3.家庭結構變化需要。過去,家庭養老在我國一直占主導地位,不僅老年人生活來源主要由家庭負責,而且老年人所有事情,都主要由家庭成員幫助解決。這種模式在家庭規模較大、成員較多情況下是可行的。但由于我國目前家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城市,基本形成“四二一”,即四位老人、二位中年人和一個孩子的結構,這樣,在未來若干年里,老年人主要靠子女供養、照料等將面臨實際困難。因此,盡快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有利于妥善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4.社會文明進步需要。現代社會基本打破了封閉式家庭格局。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增強,社會福利事業也將有新的發展。為有效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現在就考慮和設計老年人援助計劃及具體操作手段,逐步使之制度化、規范化,不僅是社會走向文明和進步的基本需要,而且也是判別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顯著標志。
  5.處理老年人問題國際化趨勢需要。老年人問題,既是國內問題,更是國際性問題。對老年人實施各方面援助,將成為各國在解決老年人問題上采取的主要對策之一。為適應這個大趨勢,我國也必須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緊步趕上。
  目前,我國雖然經濟處于發展中階段,整體實力還不算雄厚,但由于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有制度上的優越性。同時,又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另外,新中國成立近50年來,我國在老年人保障事業上取得的成就和積累的豐富經驗,也為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創造出了有利條件。所以,只要我們堅持正確方向,有足夠決心和實際行動,盡快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就具有可行性:
  ——有穩固的政治基礎。我國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大大促進了政治穩定,同時,穩定的政治環境,又使經濟發展進程日趨加快。這樣的政治環境,有利于老年人援助制度的建立健全。
  ——有一定的法律基礎。我國是個法制國家。我國憲法第4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這項規定為我國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有良好的道德基礎。我國幾千年形成的尊老敬老愛老傳統美德,雖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臨嚴峻考驗,但從總體上看,由于傳統美德本身具有的繼承性及其潛移默化作用,在多數人觀念及意識中,這一傳統美德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只要我們能很好利用傳統美德具有的影響力,把社會各方面積極因素充分動員起來,對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將起到極大推動和促進作用。
  ——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我國建國已近50年,在政府有關部門艱苦努力下,社會服務事業呈多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發展,一方面使很多需要援助的老年人得到了應有幫助,度過了難關;另一方面,通過實施社會服務,也有力維護了政治穩定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階段,對根植于計劃經濟體制并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服務工作模式要進行必要改革,要將其調整到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軌道上來。
  ——有日益壯大的經濟基礎。我國目前雖然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經濟承受能力有限,但我國在黨和政府正確領導下,用于老年人援助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而且隨著國家整個經濟形勢好轉,相信這方面投入還會繼續加大,這些都將為老年人援助制度建立健全提供經濟動力,也必將使老年人援助制度順利執行得到強有力經濟支持。
  ——有健康的思想基礎。我國憲法第24條規定:“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通過在城鄉不同范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對老年人實施援助,本身就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要我們能抓住關鍵環節,因勢利導,科學組織,就一定能夠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
      老年人援助制度的主要內容
  老年人援助,顧名思義,指以老年人為對象實施的、有益于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系列關懷幫助性活動。老年人援助制度,指國家以制定規范性文件方式,明確老年人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法定權利的實現,不因老年人身體條件、心理條件、經濟條件等變化受到影響,而應根據老年人特點,通過實施必要的援助,使這個特殊群體中的所有成員能得到關懷和應有照顧,使他們安度晚年。這種援助的主要特征是多層次,即包括國家援助、社會有關方面援助、單位援助、家庭援助和志愿者援助等幾種類型。
  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內容涉及方方面面,而且這方面制度建設也有一個初創、發展和走向完善的漸進過程。我國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首先應立足國情,在充分考慮愿望與效果統一的前提下進行。既不能盲目超前進入理想化誤區,又不能以困難多為由停滯不前。筆者認為,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必須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從我國現階段的實際出發,著力從實施好以下幾方面援助入手。
  法律援助:法律是人們普遍遵循的行為規范和準則。老年人有許多問題需要得到法律方面援助和支持。如老年人喪偶后的再婚問題;無子女及親人的撫養問題;老年人受虐待問題等等。法律援助的重點,是要解決老年人在維護自身法定權益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如律師或司法機關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務,減免有關費用等,對此,《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有些已有具體規定,但僅此還不夠,還應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和提高服務的層次,只有在更大的范圍內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發揮其應有作用,才能合理解決上述問題,也才能真正維護和保障老年人實現其基本權利,維護社會穩定。
  經濟援助:在我國老年人口中,主要分為依靠退休金和主要依靠家庭供養生活兩類。這當中,無論有無收入,隨著物價及社會服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生活都還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對生活困難者提供某種經濟援助十分必要。經濟援助可分為一次性援助和定期、不定期援助等幾種形式。
  生活援助:據有關方面透露,我國老年人口中,相當一部分存在殘疾。老年人獨立生活能力的下降,給他們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此,應通過大力興辦托老所、敬老院、老年人之家等形式,對飲食起居需要他人扶助的老年人實施集中供養、集中護理、集中照料、集中服務的生活援助,以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就業援助:按照我國現行政策規定,絕大多數勞動者將在年滿60周歲時退休,但從這部分人健康的狀況看,相當比例仍能繼續工作,而且也有這方面要求。所以,為從根本上滿足退休人員繼續為四化建設做貢獻的積極愿望,應通過制定開發退休人才資源相關政策,開辟退休人才市場,開展退休人才再就業服務等措施,對老年人提供再就業方面援助。
  醫療援助: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城市老年人口比總人口平均患病率高出1.54倍,另外,農村老年人口患病率22.6%,比農村人口患病率高出2.1倍。同時考慮家庭護理的困難, 醫療費用升高及醫療需要增加等多方面復雜因素,因此,應對老年人提供必要醫療援助,如實行全社會醫療保險、醫療費用適當優惠、部分費用免費等,或是通過家庭病房、送醫上門、就診優先和廣泛建立社會醫療網等措施,保證老年人病有所醫,提高健康質量和水平。
  心理援助:老年人由于年齡增高、家庭結構變化,以及身體等條件變化,再加上社會發展帶來的價值、觀念、倫理、習慣等方面影響,難免存在心理上的障礙,如能及時通過開展心理咨詢、心理診斷、心理講座、心理監護等活動,盡量消除心理因素等對老年人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對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將十分有益。
  社會援助:老年人是社會成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解決老年人問題,要走出單純依賴國家、老年人所在單位或老年人所在家庭的誤區,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實施老年人援助的氛圍。要通過思想、道德和倫理教育,使每個社會成員都樹立起關心和愛護老年人的良好道德品質和習慣。同時,提倡和鼓勵更多的人成為老年人援助活動的志愿者,盡其所能,為老年人健康生活出力。這樣就可能形成我為老年人實施援助、下一代為我實施同樣援助的良性循環,這對我國老年人問題的妥善解決將產生深刻影響。
      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的實施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應該說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惠及億萬老年人的社會系統工程。要使這一工程建設好并有效發揮作用,必須在周密設計制度、宣傳制度、執行落實制度的同時,特別注意健全運行保障機制問題。
  ——必須依靠法制。要通過建立健全與《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相配套的老年人援助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進一步明確老年人援助方面的重大和基本性問題,界定國家、社會、單位、家庭及公民對此應承担的義務和責任,這樣,各方面才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能,避免其他方面干擾,將老年人援助方面的事情辦好。
  ——必須得到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與支持。各級黨組織和政府在制定區域性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時,一定要像制定《“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那樣,將老年人問題納入進去,優先考慮,重點安排。要把老年人援助制度建設作為政府舉辦的社會保險的有機組成部分來認識和對待,要把各方面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這樣,才能取得單純由哪一個或一些部門辦難以具有的綜合效應。
  ——必須有組織保證。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做好這項工作,沒有必要的機構發揮組織、協調、規劃等職能作用不行。本著“精簡、統一和效能”原則,要結合我國機構改革的實際情況及需要,在充實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力量的同時,建議成立民間性老年人援助機構,同時,形成老年人援助經濟網絡,做到官辦與民辦結合,城市辦與鄉村辦結合。另外,現有各級各類老齡機構、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機構等,也應適當拓寬業務范圍,延伸服務領域,盡其所能將老年人援助工作也納入進去。
  ——必須有人員保證。老年人援助的各項相關政策,都需要通過人們的具體行動去落實貫徹。為此,必須有人員方面的保證。人員保證應力爭做到兩個有機結合,即專職人員與兼職人員結合,有酬勞動與無償奉獻結合。在老年人中應逐步培養起健康者援助弱者、低齡者援助高齡者的自我和相互援助意識,這樣,即可盡量減少專職人員數量和經費開支,又可使更多其他年齡層次人員投身到四化建設事業中去。同時,其他年齡層次人員也應樹愛心、獻愛心,在力所能及范圍內,通過捐資、義務勞動等有效形式,多參與老年人援助活動。
  ——必須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在市場經濟形勢下,急功近利或自私自利等與傳統道德相背離的現象仍未根本消除。為轉變上述觀念,凈化社會環境,形成精神文明的主流,應大力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堅持正確、健康的輿論導向。既要宣傳實施老年人援助的社會意義和政治意義,又要及時表揚先進,批評后進,譴責干擾和破壞老年人援助工作的現象及行為。
  ——必須加大老年人援助方面的經濟投入。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和老年人數量的不斷增多,這項事業對經濟投入方面的需要也將日益加大。解決這個問題,一要靠經濟實力的切實增強;二要靠老年人整體素質,尤其是健康水平的提高和老有所為;三要靠老年人有關政策的完善。實施老年人援助,既不能走入“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從老年人口袋里摳錢的泥潭,又不能脫離現實辦成純福利型事業,而應當成政府主辦、社會各界協辦的公益性事業,并逐步由城市向鄉村擴展。
  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有諸多有利條件,也有不少制約因素。只要我們敢于正視,緊緊依靠黨和政府,依靠全社會力量,協調行動,就一定能把這項利在當代,功及千秋的偉大事業辦好。
當代社會保障南昌17~19MF1體制改革鄭鳴19981998鄭鳴 (北京) 作者:當代社會保障南昌17~19MF1體制改革鄭鳴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35:45

[新一篇] 我國管理科學成果亮相世界管理大會

[舊一篇] 我國職教資源配置的分析與國際比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