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科學蓬勃發展的趨勢中,有兩種格調鮮明而又互相對立、辯證地相互聯系的發展傾向具有強烈的代表性。一是各門學科由深入分析被研究對象的任務而不斷分化和專門化。二是由全面研究客觀現實的必要性,促使相鄰學科的知識相互充實而產生一些新興的跨領域、跨部門的邊緣學科。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民族地理學產生和發展,正是在民族學、地理學等傳統學科專業化程度、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日漸加深,以及相互間知識材料的豐富積累、研究內容、方法的互相滲透和借鑒的過程中,逐漸發展成為人文地理科學體系中的一門分支學科的。它同其它任何一門學科一樣,有著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和豐富的科學內容。
一、民族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民族地理學是本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由民族學家提出的概念。但是,民族地理學這一術語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就被日本人小牧實繁采納作為其專著的名稱。可是小牧實繁筆下的民族地理學,只注重從種族學的角度考察民族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和我們現在所言的民族地理學有著原則性的區別。五十年代末期,蘇聯民族學界為了確定世界范圍內某一國家和地區的民族構成(民族的自然構成、社會歷史構成、人口構成),正式提出了民族地理學這一科學概念,并把其研究對象表述為:“特定地區社會歷史發展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各族人口和民族成份變動以及引起變動的原因。”〔1〕從此定義可以看出, 民族地理學最初的研究對象是不太明確的,它把民族人口學的一些課題都作為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故,同一時期的第七屆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會議關于民族地理學小組討論中,就列出了以下六點囊括了民族人口學研究內容的問題。一、民族因素在人口自然變動中的作用。二、遷徙過程及其對民族成分變化的影響。三、人口調查材料中民族指數的分析。四、民族分布圖集的編繪方法。五、歷史民族學集的編繪原則。六、都市化及其對民族發展過程的影響。從這一籠統而不太專一的問題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的學者們對民族地理學的理解和研究還是不夠具體和深入的。
發展到后來,隨著人們對民族學和地理學兩門學科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專門化,特別是對學科內部密切聯系的進一步揭示和其間交叉領域的深刻認識,民族地理學的研究才真正以“民族與環境”這一對特殊的矛盾為中介而展開。不同學科的學者都分別從自己的學科角度,對各個不同歷史階段的人們共同體——民族,及其形成發展和衍變的過程中,賴以生存的包括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組成的無機與有機自然界諸要素,有規律結合的地理環境進行專門性的研究,并注重分析地理環境所影響的民族活動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異。但是,由于民族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出乎異常的變化多端,所以,民族地理學在考察民族種種活動的分布情形、觀察各歷史民族區域的自然情形和社會情形不同所在和所以然,并對之進行環境根據解釋的同時,又形成了諸多對民族地理學新的認識角度。譬如有人認為,民族地理學應著重加強對各民族區域分布,特別是對同族聚居區域和異族雜居區域的研究,對民族散居和遷徙同經濟、自然條件等因素的聯系的研究,亦即把研究民族的地域空間分布的差異性及其規律性,作為民族地理學特定的研究對象。這里強調的是民族地域分布的特點,著重對民族地理發展過程中空間結構的分析。與此相似的提法是,民族地理學是從地域和空間的角度來探討民族及其人口的特征和空間分布規律的科學。又有學者從民族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出發提出,民族地理學是“研究民族的形成、演變和分布、特征及其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互關系”〔2〕的科學, 或者說民族地理學是研究一定社會發展規律的具體歷史條件下,民族歷史發展、民族構成、民族分布、民族移動的地理空間差異、相互關系和特征。這種界定,著重考察民族集團的規模、地理分布、結構以及它們的變化和這些變化之間的關系。此外,亦有學者從更為廣闊的角度,采用了普遍聯系的方法,提出了民族地理學作為世界性的服務和應用科學,其研究對象應是世界各民族居住文化、生活方式與習慣的地理差異、居民點及國土體制、民族人口對環境的影響,等等。
總之,在民族地理學發展的幾十年歷史中,無論是地理學家還是民族學家,都分別從自己學科的角度,對民族地理學這一新鮮事物以極大的關注和一定的投入,都分別注重民族人口的特點、強調民族地域分布的特點、考察民族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強調民族地區區域性、綜合性的特點等特殊的視角或側面,對民族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作出了某一方面的回答,反映了問題的一個個側面。今天,我們把各個側面合理部分集中起來,進行綜合性的思考與歸納,就不難對民族地理學特殊的研究對象有一個全面的把握。
我們認為,民族地理學在具體運用地理學的方法,通過民族這一種特殊的區域地理現象去研究地理的特點和過程之時,至少應反映以下三個特征:一是民族的位置和空間差異。二是人地關系上的民族生態觀點,亦即各民族及其環境之間關系的生態分析。三是在民族的空間位置與生態關系融合中的區域分析,即從區域地理研究的角度出發,著重考察一個歷史民族區域內每個要素的空間尺度,以及由于某一特定的地區內環境與民族特征的特殊聯系所構成的明顯副區。同時,由于民族地理學的研究和民族的方方面面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而民族是一個社會歷史的范疇,在其產生、發展和演變的動態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諸多屬性、特征、形態,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各種自然的或人文的地理環境。所以,民族地理學不僅要考察民族的形成、分布、演變與環境的關系,還要注重分析與民族的地域分布規律及空間差異的形成至為緊密的各種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環境要素和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人文環境要素,以及對特定地區的人口、經濟、歷史、聚落、文化等發展變化規律尋求環境的解釋。明乎此,我們才可以把民族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明確表述為:民族地理學是從地理學的角度,運用民族生態的觀點,研究民族的形成、構成、移動、分布特征及其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互關系,揭示民族地區各種歷史、經濟、人口、聚落、文化等要素的地理背景和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
當然,民族地理學作為一門處于不斷發展之中的“朝陽”學科,除了確定帶有普遍意義的研究客體之外,還必須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或國家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實踐任務。譬如,中國民族地理學應偏重分析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邊疆較落后的非城市化民族地區的人文組織與活動的地理因素,系統研究我國各民族地理聚集的形式、分布、結構和比例關系,考察民族地區各種人文和自然資源狀況,以便有利于各民族經濟的共同高漲,或對民族地區進行資源開發和經濟投資的要求。
二、民族地理學的學科內容
特定的研究對象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民族地理學作為一門介乎民族學與地理學之間的交叉性新興的邊緣學科。它的學科內容和研究任務,除了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不斷健全和完善學科體系、加強基礎理論問題和應用問題的研究外,還具有如下豐富的學科內容。
(一)民族分布與區域民族構成的歷史地理背景
民族分布是一個涵蓋面極廣的概念,它不僅是指民族的地域分布,還包括民族的行政分布、生態分布、族際分布和地緣分布等幾個相互聯系的環節和方面。就民族地理學所注重的民族分布來說,主要是強調世界范圍之內的民族地理分布。然而,任何事務的地理分布都包括地區差異和地區關聯兩個互相聯系的方面和環節。所謂地區關聯,即指任何兩個地區之間各種聯系的總和。地區差異,則是不同地區特點的對比。由民族地區關聯和地區差異各為矛盾的一個方面所組成的民族地理結構,具有特定的運動規律和分布規律。民族作為一種復雜的區域地理現象,其地理分布是指世界上已聚居的民族空間分布形態和民族人口在地理上分布的過程,亦即民族(人口)現象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且這種時間與空間上的差異性,既表現于各大洲、各國之間,也表現為某國內各地區之間。綜合地分析民族人口空間分布形態及其地區差異的特征,揭示民族人口地理分布規律,是民族地理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所以,民族人口地理是民族地理學的重要內容。同時,由于民族地理學在客觀地考察歷史上形成的各種人們共同體——民族及其形成和演變的地理背景時,對各歷史時期民族分布、變遷及其所顯示出來的地區差異的歷史原因,都要進行追溯性的研究和探討。所以,民族歷史地理也是民族地理學最基本的學科內容之一。
1. 民族人口地理
民族人口地理研究,民族人口空間分布的差異性及其變化規律,是探討民族地理分布的一個主要切入點。因為,一定時間與一定空間范圍民族人口的多少及其地理分布,往往是衡量一個民族大小及地理分布的重要標志,準確地把握各個民族的人口數量,是研究人口地域分布的出發點。
民族人口地理分布,從時間特性方面來看,包括靜態和動態的兩種分布形式。靜態分布指的是民族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圍內某一特定時刻的聚集狀況;動態分布則是指民族人口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某一時刻系列的集聚狀況。從空間角度來看,包括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是指某時點同一地區不同地形高度的人口集聚狀況,具有帶狀特征;水平分布則是指一某一時點同一地域不同平面上人口的集聚狀況,具有面狀特點。而無論民族人口反映在時間特性方面的靜態分布和動態分布,還是反映在時間空間上的垂直與水平分布,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制于一定的自然地理環境,都和民族人口的地域構成極為密切。所以,民族地理學在研究民族人口地理時,應偏重于民族人口的地域構成。
世界各民族人口的地域構成是經過各民族幾千年的經濟、文化交往,多次的民族遷徙、融合、同化所造成的各民族人口的分布再分布而最終形成的分布格局,是根據民族居住空間來劃分的。它包括民族人口的行政構成、城鄉構成、自然區域構成、聚居地區或雜散地區構成。而無論是行政的、城鄉的、還是自然區域、聚居地區的構成,都與民族的行政、地緣、生態、族際分布緊密相聯,或者說民族人口的地域構成是影響民族地理分布的一個變量。所以,民族地域分布的差異性,和一個國家或地區民族人口地域分布所顯示出來的差異性是相通的。認識到這一點,民族地理學在對民族地區的人口進行區域規則和區劃的同時,就必須通過繪制人口密度圖、分布圖,研究民族人口的行業構成分布、職業構成分布、性別、年齡結構分布、人口城市化狀況、人口流動情況等諸多方面,才能正確揭示民族人口地域分布的差異性與環境的關系,為判定民族地區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經濟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2. 民族歷史地理
民族是歷史的產物。現今世界上六大洲及其附近島嶼2000多個大小民族的分布也是長期歷史發展、演變的結果。我們知道,共同地域是民族的顯著特征之一,而歷史上由于政治、軍事、經濟及自然條件諸因素的影響,常常導致民族分布地域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這種民族分布地域的實際擴展和收縮過程,又往往導致不同民族間的交錯分布,加強著不同民族的地域聯系,反映特定地域的民族構成。所以,我們如果能夠追溯性地運用歷史學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通過實地考察,利用文獻資料、地圖資料,繪制反映民族歷史地理面貌,顯示民族的地區差異及其具體分布位置的民族分布地域變遷圖,揭示民族地域分布變化的歷史過程及其原因,探討某一歷史民族區內民族聚居、雜居、散居特點,遷徙、融合、流動情況,并對民族地區行政建置沿革進行不同程序的復原,那將大大地豐富民族地理學研究的科學內容。
(二)民族的經濟地理
從某種意義來說,民族的生產活動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所反映出來的關系——人地關系,是作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民族地理學的靈魂和研究的核心。誠然,生產活動是不同民族謀求生存,獲取吃、穿、住、用等物質資料最基本的活動,而提供物質資料的環境,作為一種勞動對象和廣義的勞動手段,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特定的民族總是以其獨特的生產活動或經濟生活方式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之中,千變萬化的地理環境,總歸是由水、氣、土、礦和生物等要素提供大量的生活資料,即可再生資源。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每個民族的人們為了生存的需要,總是不斷擴大和加深改造及利用地理環境,增強適應地理環境的能力,改變地理環境的面貌。同時,地理環境也更加深刻地影響著民族活動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異。
然而,人類的生產活動或經濟生產方式,無論采集漁獵、游牧兼畜、種植飼養、獸馱舟行,一刻都離不開地理環境,不同的經濟生活,都是對各異的地理環境改造和適應的結果。在人類活動的原始階段,生產活動主要是狩獵、采集和捕魚,對自然環境有著直接的依賴關系。那時,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常常提供給人們豐厚的獵物、植物的塊莖、果實,或者說“過于豐饒的自然,‘使人離不開自然的手,像兒童離不開引繩一樣’,那不會使人類本身的發展成為一個自然的必然。”〔3 〕具體到現在,如生活在亞、非、南美等洲熱帶、亞熱帶森林地區、熱帶草原地區的俾格米人、布須曼人、庫布人、普楠人等民族共同體,其生境可源源不斷地向他們提供各種能量,故這些民族很難一下子擺脫傳統的生活方式,對自然環境的改造也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說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地理環境。
當然,地理環境對歷史上各種人們共同體的影響,是一個可變的量。每個民族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生活中每一次大的進步,都會對周圍地理環境發出新的要求。如從事采集、狩獵、經濟的民族與游牧民族相比,后者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改造就比前者深刻、廣泛。就現在世界范圍內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定居的游牧民族的活動區域較廣,從熱帶的赤道森林到北冰洋沿岸和北方邊區的凍土帶,幾乎都有他們的足跡。故我們在根據自然狀況對其經濟生活進行民族地理學的考察,亦即對游牧民族的經濟地理進行研究時,就要考慮到與之相關的生物地理群落分布和地貌生態結構;同時還要看到,即使都是游牧民族,情況差異也很顯著。如在熱帶和溫帶草原上從事游牧的索馬里人、貝都因人、貝加人和西南亞干燥的山陽坡的俾路支人、巴赫蒂克人,生活在溫帶沙漠和草原上的蒙古、哥薩克人,與活動在中亞高原地區的藏人、吉爾吉斯人等民族,雖然都在其游牧生計中,巧妙地把畜群放在生態系統的能量輸出口——青草地上,都在更為廣闊的空間向自然生態系統索取能量,但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改造、游牧的方式、畜群的種類、利用牧場的程度、時間和季節卻不盡相同。這種同一經濟類型所顯示出來的地域特征和地區差異,也是民族地理學在研究民族經濟地理時不容忽視的環節。
在當今世界各民族主要的生計類型中,除了漁獵、游牧生計方式外,還有農耕生計。農耕經濟是一種內容最為豐富和亞型特別多的生計方式,它把各民族人們的智力、體力直接注入生態系統,或者說,人們的生存要求已經從自然生態系統中直接攫取能量,轉變為依靠有序的人工植被(稻、玉米、塊莖等植物)取代自然植被階段,各個民族的人們可以通過強化勞動和改進技術來改變其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放大或增加生態系統的輸出功率,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加自然界流向人類一方的能量。這種經濟活動方式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改造是十分深刻和廣泛的,所獲取的生活資料也是異常豐富的。然而,當我們從農業生產與經濟生活的細微處,去探討“農耕民族”的經濟地理時,除了考慮“刀耕火種”等特殊亞型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區域差異及演變過程外,還要從總體上對“農耕民族”生活地區的各種自然資源的種類、數量以及開發利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潛力,作出詳細的調查與預測,以便尋求改造利用自然環境的途徑及治理措施,合理地進行經濟開發、生產力布局,協調好民族的生產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聚落地理
每個民族在對周圍自然地理環境的利用和改造過程中,在自己特定的生產、活動和民族人口的生產過程中,創造了帶有民族特征的既有時間系列的區別又有地域上差異的聚落環境。聚落是從事生產活動的重要基礎,是人口居住點和人口分布的表現形式。不同的民族,由于生產活動的內容不一,居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風俗習慣不同,居住的方式、特點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聚落類型、聚落分布的地理位置、房屋的建筑形式、聚落中具有民族的公共建筑都不盡相同。如生活在農區的民族,由于農耕經濟的一大特點是在“靜”中創造,故定居亦或相對地定居某處,對他們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游牧民族由于需隨季節變換牧場,故逐水草而居或游牧帳幕式的居住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海濱水上居家之民族,追逐魚群,以舟為室不足為奇。又具體如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住平壩,布朗族居山頭,也是與傣族種植水稻,布朗族從事山地農業這種特定的生產生活內容相一致的。
此外,民族地區的氣候、自然條件也是決定聚落形式的重要因素。如上古之世“構木為巢,以避群害”,和現今我國南方地區傣、景頗、佤、侗等民族所采用的“干欄”式建筑,就是為了適應我國南方地勢低下、濕熱多雨的氣候條件;藏族農區的石砌平頂碉房,就是為高原山地多大風、少雨特點和為防御需要而建筑的;北方圓形穹頂、低矮的蒙古包,對北方的風雪氣候亦很適合。又如公共建筑中,新疆少數民族聚落中的一些公共建筑物多取象征帳篷模樣的圓形屋頂,侗族聚居地區頗具特色的鼓樓、“風雨橋”,寧夏回民分布地區大大小小的清真寺等等,都分別與這些民族的歷史、風俗習慣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研究一個民族聚落的聚散狀態,即集中與分散的形態,聚落的位置、類型及其建筑物的形式、結構、建筑材料,對于了解民族人口的靜態分布、民族的地域特點、民族通過聚落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及適應,就應是民族聚落地理首先要研究的內容。
基于以上的認識,民族聚落地理在研究民族聚落的形成、發展及其與環境的關系,研究民族聚落分布規律與特點的同時,還應根據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和建筑兩個互相聯系的環節和方面,確定如下的研究內容:
——民族地區鄉村聚落類型或鄉村聚落區。根據民族地區鄉村聚落整治和村鎮規劃的具體要求,探究鄉村聚落的地域差異,分析不同的鄉村聚落類型或鄉村聚落區的起源、形式、特點分界線及其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民族地區集鎮和村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構成的鄉村聚落體系、聚落規模,以及鄉村聚落的現代化與城鎮化的發展方針、發展前景。
——民族城市聚落的分布特點職能、類型、布局形式、影響因素、地域差異及地域體系。
——氣候、地形、水源、植被等自然環境和農業用地、工商業布局、交通條件以及政治、行政力量、社會習慣等生產和社會文化環境與聚落之間的特殊關系。
——按經濟活動的性質、聚落的形態和規模、聚落的地域差異來綜合地對民族地區鄉村與城市聚落進行分類研究。
(四)民族文化地理系統
在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中,于本世界初曾出現一種以文化領域理論的發展為中心,以摩爾根·博厄斯、馬森、威斯勒、克羅伯、索爾、斯圖爾德為代表人物的流派。他們都幾乎傾向于分析各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作為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故而提出了文化領域、“時代領域”、“文化景觀”、文化要素、文化區等諸多術語,企盼從“地域”的角度來把握民族這種特殊的人們共同體,在感知、“刻畫”的改造居住環境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創造的烙有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印痕和表現鮮明的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地理系統。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一種形式和顯著標志。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由特定的一個或幾個民族所創造、保持和發展,每一個民族都在自己長期的居住環境中,創造了烙有區域自然地理特點并通過民族文化表現出來的區域文化。而在一個環境行為一致性的區域內發生的行為一致性的結構,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和自然區域有著共同邊界的“文化區”。因此,我們在對廣闊歷史民族區內各種文化現象進行研究時,常常可以根據文化區內的自然地理特點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文化類型的研究。如依據土壤、氣候、植被等自然要素,可將文化劃分為“草原游牧文化”、“叢林文化”、“溫帶文化”、“寒帶文化”、“流域文化”、“極地文化”、“緯度文化’;依據資源條件,可劃分為“農耕文化”、“游牧文化”、“漁業文化”等。這是從總體上依據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側面對民族文化所作出的分類。然而,民族文化同民族的整個歷史運動一樣,是“自然的歷史”,必然和它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相互依存、互為關聯,才能形成不斷變異、不斷進化的有機的民族文化地理系統,且在這個有機系統中,每個民族都按其文化的傳統標準,對其天然環境中的自然和生物現象施加影響,使文化景依附在自然景之上。同時,環境又通過一定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作用于民族文化地理系統。
由上看來,雖然環境和民族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決定文化發展,鑄就文化特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使是同一環境,由文化不同的民族占據,定然會產生很不相同的文化景觀;同樣的地域,在歷史上也會有很多不同的文化發展脈胳;漁獵民族生存的空間,只要氣候、土壤、地勢等合宜,盡可以有農耕文化的產生。所以,民族地理學在全面地考察民族文化與地理環境、生態環境的關系及其地域差異、地區特點的同時,還必須根據各種文化對地理環境的適應性特征,具體研究如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操持不同的生計方式的民族,憑藉相異的生計工具去獲取生存必需的物質資料時,對氣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以及區域性的動植物依賴速度的基礎上所創造的各種文化類型。
第二,具體研究由某種特殊技術手段開發特定地域所涉及的行為型式及其對文化其它方面的影響程度。如愛斯基摩人在其生計工具中,雖然使用弓箭、梭標、陷阱、容器等廣泛的技術手段,但因人口稀小,協作打獵又相對地無所收獲,故其社會分散為適當獨立的家庭群體,社會文化一體化的趨勢不太明顯。又如在農耕民族那里,由于眾多人群聚居一地同生活成為可能,故產生了相應的屬于制度文化方面的政治組織,社會文化的一體化也相對較為明顯。總之,如何在進一步揭示民族文化地理系統的特點、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正確認識各種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對民族文化影響的深度、廣度,協調好民族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將是民族地理學始終要研究的內容。*
注釋:
〔1〕王恩慶、李一夫編:《國外民族學概況(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編印,1980年7月。
〔2〕《人口學辭典》,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555頁。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民族研究所)
〔責任編輯:杜松〕
云南社會科學昆明52-58K91中國地理管彥波19961996 作者:云南社會科學昆明52-58K91中國地理管彥波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