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倫理語言中,生態倫理概念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而倫理生態范疇就感到陌生了。也許是由于人類無度地攫取和掠奪了自然資源破壞了人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自然以其客觀必然性無情地懲罚了人類,以使人類重視保護環境的緣故,從而提出并建構了生態倫理或環境倫理概念及其理論體系,通過改造人們的觀念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以造成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狀態。然而在對人的影響中人對人的影響恐怕是最為重要的。社會實踐證明,主客體間關系直接受制約于主體間關系。主體間關系構成人之生存與發展的人文環境,期間的倫理關系和倫理價值乃是倫理生態范疇所要把握的核心內容。
一、倫理生態范疇
就人的生存環境的性質而言,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為人們提供生產生活資料所需的原料,并為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條件如水、空氣等。然而人類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環境已不再是原本的自然,而是人化了的自然,其間已經打上了人類意志的烙印。人類改造自然的目的是為了把自然變成與人的需要相一致的客觀環境,從而為人類提供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正是在這種“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推動下,為著滿足日益膨脹起來的欲望,人類曾向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環境大肆攫取原料,以追求所謂的效率。結果造成了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人類的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證明,只有保護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保持與自然的和諧狀態,才能獲得盡可能多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日益發展起來的“綠色和平運動”以及不斷強化起來的生態意識,改變著已有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確立起生態倫理觀。生態倫理的核心即在于,或通過非強制的觀念和輿論的形式,或通過強制的制度的形式,以約束和限制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以確立起一個人類追求效率活動的倫理界限來。
然而,生態倫理說到底仍然是人的活動的合理性問題,只是這種合理性所指涉的主要是主客體間的價值關系。這種價值關系依然是由人的行為造成的。因此生態倫理依然是一個社會現象或人文現象。人改造自然以獲取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活動表面看來是指向自然的,然而其結果卻是雙重的,一是實質上的人對物的影響,一是形式上的人對人的影響。其中后者便是倫理生態問題,它通過人的觀念和行為影響了他人和社會,為他人提供了一定的觀念模式和行為模式,成了他人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因而也是社會環境的一部分。倫理生態范疇與生態倫理概念有所不同。生態倫理指人利用環境和消費資源時所應有的倫理界限,其指向主要是主客體間關系;倫理生態范疇所把握的主要是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其指向主要是主體間關系。要而言之,所謂倫理生態是指,人生存、生活和發展于其中的倫理環境或道德環境,這種倫理環境也可稱之為人文環境。倫理生態既和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相關,更與當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環境相聯。倫理生態有其特定的結構、特征和發展規律,研究這些特征和規律理應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二、倫理生態的結構、特征及其發展規律
(1) 倫理生態作為一種特定的倫理環境,從其生成來看可分為個體倫理生態和國家倫理生態兩部分。個體倫理生態是指,個體在經濟活動、政治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這種觀念和行為從其直接目的來看是為著行為者本人的,但其作用卻是雙重的:一是在活動中所直接造成的對他人有利或有害的影響;二是觀念上的影響,即個體的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為由于成了他人或社會模仿、學習和批判的對象所產生的正面作用和副面作用。國家倫理生態是指,國家或政府通過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所倡導的一種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觀念。這種原則、規范和觀念主要是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的形式來發揮其作用的,它在倫理環境中具有價值導向的作用。
(2 )從倫理環境的表現形態來看可分為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兩大類。所謂有聲語言是指人們在日常和非日常交往中所經常使用的具有善惡價值的語詞、語句和范疇,如好與壞、善與惡、自私自利與大公無私、正當與失當、應當與不應當、集體主義與利己主義、正義與邪惡,等等。這些語詞、語句和范疇盡管在不同時代和不同階級那里是經常使用的倫理語言,但其所適用的范圍和性質卻是不同甚至相反的。有聲語言主要表現在個體的和社會的道德評價活動中。所謂無聲語言是指人們在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時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行為,在交際語言中它表現為體態語。這種體態語在道德教化中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判斷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不在于他說了什么而在于他是怎樣做的,此所謂“聽其言而觀其行”。在實際的道德生活中,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往往是統一在一起的。“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也就怎樣”。
(3 )從倫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在特定倫理環境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為道德價值導向和道德價值導向兩部分。道德價值導向是由一定權力機關所倡導的某種道德原則和道德觀念,它是社會特定道德價值體系的核心,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實的道德生活中,道德價值導向往往是單一的,它直接反映著該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就道德價值導向的實現方式來說,它既可以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表達出來,也可以借助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實現出來。與道德價值取向相比,道德價值導向往往具有權威性和一律性,因而具有普遍有效性,不但適用于經濟活動、政治活動和文化活動,更適用于日常生活。在實際的倫理環境中,大量存在的是以個體形式出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由于個體所從事的各種活動常常是從個人利益出發的,且實現利益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其行為和觀念往往是獨特的,因而不具有普遍有效性,而具有多級性和多向性的特點。另一方面,個體的道德行為和道德觀念受傳統的風俗習慣的影響較之意識形態化的道德的影響更為直接,因而往往與反映該時代之經濟基礎和社會要求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不相一致。所以,這是一個需要加以整合和范導的道德生活領域。然而,個體的道德行為和道德觀念在倫理環境中所起的作用卻是直接的和普遍的。因為,在個人所接受的道德教化中,最初的同時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乃是體態語言和有聲語言,而不是以文字形式出現的書面語言。這既和每個人必須經歷嬰幼兒、青少年等發展階段相關,又與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易于傳達道德信息相聯。實際上,傳統的道德習慣和道德觀念對新生一代的影響也主要是通過成年人的行為和語言而實現的。當然對青少年最有直接影響的還是當下的道德生活和倫理環境。因此,相對于生態環境的治理,倫理環境的治理更為艱難,但卻更為重要。
由倫理生態的結構所決定,倫理生態具有如下特征:
(1)與經濟發展的同步性與非同步性。以知識形態、 有聲語言形態和行為形態存在的倫理生態,從根本上來說是由經濟活動和利益結構所決定的。道德與倫理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既是人們對各種經濟利益關系的觀念把握,又是人們處理各種價值沖突的行為方式。因此,隨著社會結構及其利益結構的轉型,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也必然要發生變化,從而使倫理生態具有明顯的歷史性或時代性。這突出地表現在道德話語系統及其核心詞上。“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乃封建社會常用的道德話語系統(注:王岳川,尚水《后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25~53頁。)“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功利主義”、“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合理利己主義”,是自由競爭和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道德話語系統;“解構”、“去中心”、“沒有作者的讀者”、“不可言說的言說”、“原道德話語系統中核心詞的消失”、“德性之后”,是后工業化時期資本主義的道德話語系統;“共產主義道德”、“集體主義”、“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五講四美三熱愛”,是社會主義計劃體制下的道德話語系統;“新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話語系統。語言是特定意義的存在形式,更是特定信息的表達形式。一定階級或特定時代之道德話語系統中的常用詞和中心詞直接勾勒出了該時代道德生活狀況和倫理環境特征,也是其倫理生活的直接象征。
(2)進步性與落后性、先進性與群眾性的并存結構特征。 倫理生態作為人生存于其中的倫理環境,乃是由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構成的。但每個人以及每個利益集團其知識水平、道德素質以及從事功利行為的方式和追求的目的各不相同甚至相反,因此其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也就參差不齊甚至完全相反,由此所造成的倫理環境就必定是一個好壞兼有、良莠并存的復合體。可根據性質把倫理環境的構成要素劃分為進步性道德和落后性道德。這兩種道德成分是同時存在并同時發揮作用的。惟其如此才有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也才有揚棄舊道德于新道德并發展新道德的必要與可能。由于人的各種功利行為的由己性和為我性以及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稀缺性,決定了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社會之間以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價值沖突乃是一種普遍而客觀的社會現象。盡管康德給出了人作為一個道德人所具有的先天基礎即善良意志,但一些個人或集團仍會在私人利益的驅動下而突破倫理甚至法律的界限而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這種不道德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是雙重的:一是物質意義上的,即客觀地損害了他人和社會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二是精神意義上的,即通過思想和行為的方式影響他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特別是對那些道德品質還沒有形成、道德判斷能力還遠未建立起來的青少年來說,其危害會更大。盡管各種形式的損人利己行為是社會整體行為中的少部分,但卻極大地制約著倫理生態環境的凈化與發展。就象生態環境中的沙漠一樣,各種形式的損人利己行為也使倫理環境的一部分成了沙漠。一當倫理生態的沙化面積達到相當的程度,就會從根本上破壞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秩序基礎。
當然,在倫理環境中,除了那些損人利己的不道德行為之外,更多的是非道德的觀念和行為以及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這是任何一種社會形式之能夠存在和有效運作所必然要求的。在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中,也有先進性和大眾性的區分。一般人均能遵守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屬大眾型的原則和規范,這是與當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它們構成了社會之能夠有效運作的直接基礎,也是把握該時代之道德狀況和倫理生活的直接文本,是實然或現實的倫理生態。那些由國家和政府通過各種形式所倡導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在當下條件下只有少數先進人物能夠做到,因而對廣大群眾來說是一種應然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然而它卻代表著社會倫理生活的未來發展趨勢,作為一種原則和規范除了具有調節、整合功能之外,還具有批判和導向功能。
(3)倫理生態發揮作用途徑的多樣性。 倫理生態與自然生態不同,它不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是一種人文現象,是通過人的思想和行為來發揮作用的,并最終影響他人的思想和行為。因而其發揮作用的途徑是多樣的。從時空角度看,具有時間上的長久性和空間上的廣泛性。由于道德與倫理不是脫離人的活動和人的生活而獨立存在的抽象物,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倫理問題存在。另一方面,就如同自然環境,其對人的正價值和反價值,只有當人保護或破壞到了一定時期以后才表現出來一樣,健康的倫理環境和惡劣的倫理環境對人的作用也只有經歷了多年之后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切不可走先破壞后治理的路子。這在西方后工業社會已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從倫理生態發揮作用的方式上可把倫理生態分為直接的和間接的兩種。所謂直接的倫理生態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由人的體態語言和有聲語言構成的道德環境,是人們直接模仿、學習和批判的對象。在奴隸城邦經濟以及封建的自然經濟中,倫理生態主要以直接的道德環境為主,也是對人們施之教化的主要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多樣性,以及用以傳播知識與道德信息之手段的多樣化,通過報紙雜志特別是通過電腦傳播給人們的道德信息、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遠遠多于通過直接的語言和行為所傳播的信息量,而它們對正在發育和成長過程中的兒童以及青少年卻產生著極大的影響,包括消極和負面影響。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治理倫理生態就顯得更加迫切和艱難。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倫理生態及其治理
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來配置資源、通過價格機制來調節生產和經營格局的。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計劃體制下通過政治的方式來組織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的模式,從而也就改變了原有的道德運作方式。計劃體制下,道德依附在政治之上,借助自上而下的“統、包、銷”的方式發揮其特有的認識、調節、整合、批判等功能,惟其這種方式具有強制性便造成了道德傳播途徑的單一性以及道德行為和道德觀念的一律化。道德教育與政治教育變成了同一個過程。客觀地說,計劃體制下的倫理環境是簡單的和一律化的,它極易借助政治教化而傳達和灌輸一種被認為是合理的道德觀念模式和道德行為模式。市場經濟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從根本上把經濟活動和經濟規律從先前的政治的強制統合之下解放出來。它造成了三個直接的結果,一是把追求經濟效益變成了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直接動力;二是拓展了人們的活動領域和活動方式;三是使人們的交往方式由直接交往向間接交往轉化。
由于把追求經濟效益變成了人們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直接動力,這就無疑是在倡導一種功利主義倫理觀;而活動效益的好壞又和經營者的投資、精力、努力、節儉、經營方法和創造性直接相關,因而也必然提倡一種個人主義價值觀。功利主義倫理觀和個人主義價值觀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使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然而一些生產者和經營者卻在功利動機的推動下,突破了道德界限甚至法律界限,通過損害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方式而追求私人利益。損人利己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通過直接的殺人越貨的方式據他人財產為自己所有,它表現為各種類型的犯罪活動。當各種媒體通過報章雜志或廣播電視披露這些犯罪行為時,也就同時把作案的過程以及作案方法介紹給了廣大讀者。對那些正在成長過程中的青少年來說,分明成了他們模仿甚至是效法的對象。但更多地是通過生產或制造各種假冒偽劣產品來謀取暴利。假冒偽劣產品有物質和精神的兩種形式,而對人影響最大的當屬假冒偽劣的精神產品。它通過制造低劣甚至是淫穢的音像制品或書籍來謀取暴利。市場經濟無疑拓展了人們的活動領域和交往方式,從而也使人們追求經濟利益的途徑也大大地增多了。然而這些被開辟出來的活動領域和交往方式卻缺少相應的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而人們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還沒有形成成熟的自律觀念。這是現階段在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失范行為的主要原因,這些失范行為嚴重地破壞了人們生存于其中的倫理環境。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越來越有別于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下的方式。人與人之間的倫理交往日益擴展為“人與電腦”之間的倫理交往,由此產生了“網絡倫理”及其理論體系。換言之,以往那種通過直接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逐漸變成了“網上”交流,與此同時大量的灰暗觀念和行為也借助網絡直接影響著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網上犯罪日益成為嚴重的社會現象。“網絡倫理”與現實倫理不同,它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是通過數字和圖象與一些虛擬的人物交往,這種人與虛擬人物的倫理關系即為“虛擬倫理”。一當從人與電腦之間的虛擬倫理關系抽身出來,進入到實際生活中,面對復雜的利益關系和價值沖突,他會感到茫然失措,很有可能采取類似于虛擬倫理的破壞倫理規則的任性行為。(注:[美]理查德·A ·斯皮內洛,《世紀道德—信息技術的倫理方面》,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1月版。)
因此,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止是追求經濟效益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盡管這是最基本的目標,能否在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基礎上給出一個高質量的精神產品和健康的倫理環境更是一個根本的任務,后者表現為倫理生態的治理與優化。治理與優化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它至少包括這樣一些內容:第一,合理的制度安排與制度供給。市場經濟通過市場來進行資源配置,并通過市場來實現產品交換,通過價格機制來調節全社會勞動的合理分配。然而每個生產者和經營者都有個人主義傾向,他會根據自己的意愿來組織生產活動和經營活動,因而常常會置道德規范與法律制度于不顧,其結果是雙重的:一是通過直接的不道德和違法行為,二是通過制造假冒偽劣產品破壞正常的倫理生態,唯利是圖的自利行為會使市場失靈,從而破壞經濟秩序。因此國家或政府必須借助強制的制度安排與制度供給,給出一個合理的規范體系,或將道德規范法制化,以規約人們的經濟行為。這是治理倫理生態環境的根本途徑。第二,把好精神產品的質量關。精神產品與物質產品不同,物質產品往往只能一人一次消費,而精神產品卻可以多人多次消費;假冒偽劣的物質產品給人造成的損害在范圍和程度上一般要小于假冒偽劣的精神產品給人造成的損失,它會毒害一批人甚至一代人,而受毒害的青少年又會通過其惡劣的觀念與行為破壞健康的倫理生態從而影響其他人。偽劣的精神產品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乃是倍加的。因此把好精神產品的質量關對于治理倫理生態環境尤其重要。衡量精神產品的質量固然要考慮它的經濟效益,但更為重要的則是社會效益標準。市場經濟并不就是金錢經濟。不論何種經濟形式其目的都是為了推動整個社會進步,而社會進步除了提高物質生活水平之外,更主要的還是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一個科學文化素質低而思想道德素質差的民族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實現現代化的。因此生產出高質量的精神產品是現階段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任務。第三,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觀。倫理生態不僅表現為人們在處理主體間各種利益關系時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還表現為人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表現為人們是否具有較好的道德修養和堅定的道德信念。衡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敗,不但要看它是否提高了整個國民收入和人民生活,而且要看它是否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信仰目標以及用以指導生活和解釋生活的價值體系。人們不但要創造生活更要知道什么是好的生活,為什么要過好的生活。一方面是物質財富的極大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倫理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沙化、退化,這是西方后現代文化景觀,也是西方現代化所造成的二重效應。西方后現代主義尋找精神信仰和倫理共同體的呼聲,對于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重要的警示。一當我們失去了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文化支持、給日常生活以解釋的倫理生態環境,其結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治理和完善倫理生態是世紀之交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廣東社會科學廣州71~76B8倫理學晏輝20002000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講師 博士 作者:廣東社會科學廣州71~76B8倫理學晏輝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