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人的主體性問題研究,是理論探討的熱點之一,并取得可喜的成績。但是,關于馬克思主義應堅持什么樣的主體性,則看法還不完全一致,有必要深入討論。
一
目前,關于人的主體性研究,看法諸多,并各有側重點。一種觀點認為:“我們所說的主體性,是指主體在利用、改造、再塑、認識、評價客體的社會實踐和社會認識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全部特殊屬性。主體性的主要特性是:自然性、實踐性、社會性、意識性、主動性。”[(1)]我認為,這種看法是關于人之存在的一般特性的總的表述,人的對象性活動的主體性,是否就是人之存在性呢?應當說它不是人之存在性,正如活動的主體是人但不等于人一樣。說主體性是人之存在性,是因為它的確是人所獨有的東西,動物不會有主體性。說它不等于人之存在性,是說它只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屬性,即是人的活動中展現出來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可見,以上這種看法過于寬泛。
另一種觀點認為,從認識論上講,“認識主體性是在認識與被認識的關系上,即認識活動限度內主體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包括有認識主體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認識能動性。”[(2)]我認為這是關于人的主觀性表述,應當說主體性包括主觀性,但不等于主觀性,正如主體包括主觀但不等于主觀一樣。主體是人,主觀則是主體的觀念的或心理的活動,是主體的一部分。主體性是人在對象性活動中所顯示的能動性,主觀性則主要是人在認識活動中所顯示的能動性,這種看法對主體性認識過于狹窄。
那么,人的主體性究竟是什么呢?這只能從人的本質中作出說明。馬克思主義認為,我們不能孤立地只是從人自身來講人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如果離開了指向客體的對象性活動,就無所謂人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只有在對象性活動中,人作為主體使自己的活動指向客體,同客體相聯系,才顯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馬克思說:“它是對象性的本質力量的主體性,因而這些本質力量的活動也必須是對象性的活動。”[(3)]這說明沒有對象性活動,就沒有人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對象性活動實質就是人改造外部世界的實踐活動。人區別于動物根本就在于,人是通過生產活動來滿足自己生存需要的,并作為主體而存在的。馬克思說:“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4)]人通過生產活動改造對象世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正是由于這種類本質的存在,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同動物與自然界的關系是根本不同的。動物只能片面的適應它所屬的自然界,因而,動物只能使自己是所屬的那個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人則把整個自然界納入生活和活動的對象,人的這種對自然界的掌握實質就是能動性和超越性。
人們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物種的尺度進行生產、創造,并且懂得處處把內在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它表現在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的兩個方面:“從理論領域說來,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同樣,從實踐領域說來,這些東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在把整個自然界……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5)]
二
人的對象性活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體現在活動的結果之中。因為活動結果的產品,是積淀了的主體性,通過活動結果的客體人們可以反觀自身、反觀主體,認識到主體的本質、能力、意志、力量和技能。馬克思認為,人不僅象在意識中那樣在精神上使自己兩重化,而且能動地、現實地使自己兩重化,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通過對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反觀,我認為人的主體性主要特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主性。主體性總是與自主性聯系在一起的,沒有自主性就沒有主體性,自主性是人的自主意識的外化,是我們每一個成人都可以感受到和經驗到的,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種內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感性顯現。有自主性的人,常常自覺地把自己視為“主”,把外物視為“客”,把自己視為主動者,把外物視為被動者,進而把人視為世界的主人,萬物之靈長。在主客體關系上,表現為一種“為我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不是簡單地把自己當作外部世界的一部分,而是把外部世界當作人的一部分來處理;人不是簡單地適應外部世界,而是要求外部世界來適應自己。在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中,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證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支配自己命運,人對自然界的依賴,不是消極地依賴,不是等待外部自然界的恩賜,而是人通過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掌握自然界發展規律,超越依賴性,實現人化自然,以滿足人的需要。因而,“人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說,是自身而存在著的存在物,因而是類存在物。”[(6)]
第二,能動性。人作為活動的主體,不僅有自主性,而且其活動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人能夠把握自己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實現自主地掌握自然界外部的目的。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因為人的活動所面臨的對象具有自在性,自然界不會自動地把什么都暴露在人們的面前。“自然界無論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適應的。”[(7)]人們在掌握和改造自然界過程中,經常遇到自然界的隱藏和抗拒,以致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人們為了掌握和改造自然界,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馬克思說:“勞動尺度本身在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須達到的目的和為達到這個目的而必須由勞動來克服的那些障礙所提供的。但是克服這種障礙本身,就是自由的實現。”[(8)]因此,人的這種活動的主體性就有能動性,由自主性發展到能動性。這種能動性具體表現為:
其一,主體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人們在反映客觀對象時,總是基于實踐的需要,帶著一定的主觀傾向和要求,抱著一定的動機和目的進行活動的,并為實現其目的進行方案設計、制定計劃。
其二,主體活動的選擇性。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對象時,總是根據實踐需要進行有選擇的活動。人在對象性活動中決定對客體選擇,決定運用何種中介手段和怎樣運用中介手段的選擇,決定對客體的掌握方式和使用方式的選擇,等等。正因為如此,人們的實踐活動是復雜的選擇活動。
其三,主體活動對客體世界的改造作用。主體能動性不僅在于人們從實踐中形成正確的思想,更重要的表現在在這些正確的思想指導下,通過實踐活動把觀念變成現實,達到改造客體的預期目的。在實踐活動中,除了要有正確的理性指導,主體的精神狀態也是十分重要的,崇高的理想,堅強的意志等,都是取得實踐成功的必備條件,都是主體能動性實現的前提。“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9)]
第三,創造性。人依賴自然界創造事物,但不是簡單地把自然界拿來,而是通過能動的活動,創造滿足人的需要的價值對象,人的主體性必然發展到創造性。馬克思說:“勞動是積極的、創造性的活動。”[(10)]創造性活動就是創造形式活動,是對自然界賦予一種物質的新的形式。人的創造性,一方面必須根據現實條件,遵循規律;另一方面又要按照自身需要、自己能力,把自己的內在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而動物是根本不能做到的,“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11)]所以,人的創造性表現為,主體不僅能夠“復制”當前的對象,而且能夠追溯過去、推測未來,創造一個理想的世界。
三
人在對象性的活動中,一方面是作為主體而進行的,另一方面又要依賴于外部世界,因而是受動的。馬克思說:“人作為對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個受動的存在物。”[(12)]從這里我們看到,主體和客體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主體通過掌握世界實現對客體超越,而客體的制約性又使主體處于依賴狀態。所以,依賴和掌握是人與外部世界作用的兩個不同方面,依賴是掌握的前提,掌握是依賴的實現。這一思想是指導我們正確認識主體性的基本前提,不理解受動性,就不能全面地把握主體性。從對象性活動中去看,人的受動性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然界的優先地位。這是人們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相對于人的主體來說,自然界是外部的、客觀的,因而處于優先地位,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活動中,直接接觸到的自然界,總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是一種“給定”的客觀世界,它以自在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并按其自身的規律進行活動。
第二,人是社會的存在物。馬克思說:人的“活動和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形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13)]人在進行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是孤立地進行,人對自然界的作用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合作。人的生產活動表現為雙重關系: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二是人與社會的關系。因而人的活動就是處理兩個方面的關系活動,每一個人所面臨的現實世界是雙重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個人是社會的存在物,一定的社會關系成為制約人們活動的環境,人對社會的關系表現為人對人的依賴。
從以上可以看出,人必須依賴于自然界和社會,依賴于外部世界,有其受動性。了解受動性,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的主體性,不能因為有受動性,一切將順其自然,認為人在客觀世界面前無所作為,這是一種宿命論觀點。須知,馬克思主義告誡我們,人不同于一般動物,人比一般動物高明的地方,就是意識到自己的受動性,但又超越這種受動性,掌握外部自然界。我認為,意識到受動性就是主動性的表現,因為只要意識到受動,人就能激發自己的熱情,想辦法創造條件,爭取主動,實現主動,這表明人在實踐活動中仍然是處于主動地位。不僅如此,人們還能夠實現對必然的認識,獲得意志自由,創造出一個“為我所用”的客觀世界,“人化自然”現象就是證明。
人之所以能實現自己的主動性,實現對客觀的“超越”,其重要條件就是有賴于人的身體結構和能力結構。一種是先天性的生理結構和天賦能力,那就是有賴于人的自身感官。馬克思說:“眼睛對對象的感覺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對象不同于耳朵的對象。每一種本質力量的獨特性,恰好就是這種本質力量的獨特的本質,因而也是它的對象化的獨特方式,它的對象性的、現實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獨特方式。”[(14)]另一種是后天獲得性能力,主要是通過歷史繼承和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吸收消化前人和別人的文化成果,如經驗、知識、觀念、工具、手段等等,納入到自己的能力結構中來,形成一種活動定勢,實現其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近年來,在人的主體性以及人性的問題的研究中,有人從人的某些自然特性抽出普遍的人性,從而導致了人的本質問題上的“本能論”、“生命沖動論”和非理性主義等思潮的泛濫。其理論的實質在于,以抽象的“人”和“人性”來解釋歷史和人的活動,回避或否認人的現實的、社會的歷史聯系,否認人的意識受人的社會存在和歷史條件的制約,把主體性看作是個人的意志、欲望、生命沖動、情緒和愛欲等這些非理性因素。否認人的主體性是在對象性活動中產生。這是導致抽象地研究主體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的主體性研究中的另一種片面性在于,有人抽象地理解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例如,有人認為,現實世界是經過人的實踐活動加工改造過的感性世界,因此我們現在面對外部世界,不是純粹的物質客體,而是客體和主體的合二而一。哲學上的物質和意識、主觀和客觀的界限已經消滅,強調它們之間的差別、矛盾和對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無主體就無客體,無客體也就無主體,主客體是不可分割的,從而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體是不存在的。在認識論和歷史觀中,主張認識或歷史發展是人的主體選擇和活動結果,而不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以上這種看法之所以是錯誤的,因為只是抽象地談論主體和客體問題。沒有真實地看到,實現主體能動性,存在著一個活動的出發點問題,到底是以主體自我意識為中心,還是堅持客體自在優先原則,有人之所以對主體性作片面理解,關鍵是對主客體關系陷入抽象性認識。
總之,對人的主體性認識,一方面,堅持人作為對象性活動的類存在物,是具有自主性和自覺性的;另一方面,實現人的主體性,必須堅持以客觀性為前提,否則,這種主體仍然是盲目的主體。
[作者工作單位:湖北黃石師范學院]
注釋:
(1)見《哲學前沿問題述要》第56-57頁。
(2)《能動反映論與認識主體性》,載《廈門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
(3)(4)(5)(6)(7)(8)(10)(12)(13)(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7、96、95、169、169、97、169、121-122頁。
(9)(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112、116頁。
教學與研究0京049-052B1哲學原理孫曉毛19951995 作者:教學與研究0京049-052B1哲學原理孫曉毛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