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的評價制度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目前許多學校正在探索建立等級評價制度。等級評價之所以受到一些人的青睞,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評價者認為它具有模糊性,這種模糊性可以淡化百分制評價的強烈競爭性,從而淡化“應試教育”的傾向。然而,筆者認為評價制度是指評價體系的整體而言的。它應當包括評價指導思想、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技術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實踐中是否選擇等級評價,并不能作為改革評價制度的根本標志之一。因為等級評價的模糊性雖然能在淡化競爭性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的模糊性也會給評價帶來負效應。
一、等級評價的模糊性不利于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
中小學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階段,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小學有9門必修課,中學有13門必修課。在這些課程的學習中, 學生需要以一絲不茍、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的學習態度去獲取知識。認真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認真是世界發展的基礎,也應當是學生學習的座右銘。許多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佳,就是因為缺乏踏踏實實的學習態度。這種不認真的學習態度習慣上被教師和家長稱之為馬虎。正是由于馬虎,往往導致考試中錯誤百出。事實上,基礎教育階段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并非是很難的。對學生來講,只要智力發展水平正常,同時具有認真的學習態度,都能順利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反之,如果學生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書寫中或缺點,或丟橫;運算中或丟括號,或缺小數點都會導致較高的錯誤率,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等級評價每一等級之間至少要有10分的差距,10分的差距對低年級兒童來說是顯著的。我們僅以識字教學為例,如果一學期需要兒童掌握250個漢字,那么每錯兩個字在期末測驗中才能扣一分,如果錯20 個字,學生仍可得到優秀(相當于90分)的成績。學生得到優秀是等級評價中最好成績,當然他會感到自己學習很好,是成功者,家長也會感到孩子學得不錯。但事實并非如此。90分的優秀意味著學生有1/10的識字任務沒有完成,如果每一學期都是這種情況,那么小學讀下來,差距會非常顯著。但學生卻會始終懷著成功者的心態升入新的年級。這其實是在以表面的成功掩蓋著事實上的不成功。這對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是極其不利的。實踐證明,學習中的“點點滴滴”都來不得半點模糊,許多血的教訓早已告誡人們“認真”是不可被視為兒戲的。
二、等級評價的模糊性不利于學生學習態度與道德品質形成中的正遷移
中小學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掌握知識與道德品質的形成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良好的學習態度對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會起到重要的遷移作用。
黨的十五大指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學生的德、智、體和諧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應試教育”之所以摧殘青少年兒童,就是因為它片面地追求了以分數為標志的智育,忽視了學生德、體、美、勞等方面素質的培養,面向少數學生,壓制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學習態度是學生學習品質的重要標志,也是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標志。學校出現的“雙差生”多數是由于學習不認真、不努力而導致道德品質滑坡的。一名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的學生對自己會嚴格要求,積極進取的,因為教學具有教育性。良好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的進步是一種正強化。學生在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的前提下,會積極努力,銳意進取,不斷尋找和克服學習中的不足,在德智之間形成正遷移。等級評價的模糊性卻使學生難于認清他的學習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主要問題在哪里?哪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當學生的學習成績每升一個等級或每降一個等級的時候,學生才能意識到自己學習的狀況。但在退步的情況下,要想趕上去,恐怕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會很長、很大。這樣對學生的學習進步是極為不利的。學生可能在模糊狀態中導致學習質量的下降,從而影響其他方面的進步,特別是影響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這是不容教育工作者忽視的。
前一時期,學校德育工作之所以表現出“軟”的傾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割裂了教育和教學的關系,孤立地看待德育,孤立地看待教學,不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教育教學兩層皮。素質教育的本質在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里的學習應當是廣義的,不僅學知識,也要學思想,學思想更多的是在學知識中進行的,我們不能顧此失彼。如果我們僅把“應試教育”的弊端視為分數評價的結果,而忽視“應試教育”的主導思想的錯誤,那么我們在改革評價制度的時候就會本末倒置,因為評價方法是為評價宗旨服務的。無論是分數還是等級,都只能作為評價的根據之一,而不能作為評價的結果。不認清這一點,那么無論是采取百分制還是等級制我們都可能步入歧途。
三、等級評價的模糊性不利于培養學生耐挫折的心理品質
目前的中小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長及家長雙方父母的精心照料下,早已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他們不愿意聽批評,經受不了挫折和失敗,即使考上了大學,他們也不愿意面對眾多競爭對手的事實,不習慣于過集體生活,不樂于當普通學生。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他們甚至可以不擇手段,將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帶進學校。一旦他們的個人目的實現不了,他們便表現出心灰意冷,不求進取,得過且過,60分萬歲等消極心態,甚至有的學生會走上自殺或犯罪的道路。所以,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盡可能地培養學生耐挫折的心理,讓他們實事求是地面對各種事實,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在成功面前要教育他們不驕傲,在失敗面前要教育他們不氣餒。
等級評價的模糊性,盡管會使學生在更多的情況下感到是成功者,然而這種模糊性的成功卻替代不了事實上的不成功。等級評價的模糊性雖然可以淡化學生高度緊張的競爭意識,但卻替代不了升學競爭的事實。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尚且需要一個過程,高等教育的發展就更不能一蹴而就了。在這種情況下,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升學考試就無法取消,升學考試的分數也很難用等級所取替。如果我們平時不注意培養學生正視自己,善于承受挫折的心理,那么在升學考試失敗的事實面前,他們會感到突然,感到迷惘,或許他們會感到教師欺騙了他們。
當然,僅以分數評價學生的學業也未必一定會對學生起到耐挫折的作用,關鍵還要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何看待分數,如何用分數作為評價手段。我們在肯定分數評價的真實性的同時,反對“應試教育”僅以分數為標準的錯誤做法;在指出等級評價模糊性之不足的同時,也反對以分數為標準進行名次排隊的殘酷競爭。必須指出,無論是定性評價還是定量評價都不是萬能的,片面地強調哪一種方法都不是科學的態度,更多的時候二者是需要綜合運用的。
四、等級評價的模糊性不利于教師正確分析學生的學習質量
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正確評價學生。要了解學生就要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像一把尺子,刻度過密或過疏都不適用。等級評價把學生的學業成績劃分為四個等級,顯得過于空曠,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更不適用。前面已經述及,中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低年級是基礎中的基礎,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做到心中有數,因材施教,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等級評價的模糊性很難使教師真正弄清楚哪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問題更多,因為全班學生都可能是優秀成績的獲得者。這種模糊性給教師正確分析學生的學習質量增加了難度和負担。
五、等級評價的模糊性不利于恰當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
評定教師教學質量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僅以教師的工作結果定結論的做法是片面的。同樣的勞動結果,對于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科,教師會付出不同程度的勞動。這就需要將評價教學工作結果與評價教學工作過程結合起來,評價教師與評價學生結合起來,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這種評價僅僅依據等級評價的平均數是難以完成的,還需要有能夠進行差異評價的原始分數。原始分數必須是準確的而不是模糊的。我們在強調這一問題的時候,立足點在于通過評價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僅以評價作為獎懲的依據為目的。
總之,教育評價制度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必須考慮評價過程中的各種要素,將作為手段的評價和作為評價的手段區分開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導向、激勵、政策、選擇等多種功能,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以便促進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
現代中小學教育長春48~50G3中小學教育楊穎秀19981998130024東北師大教科院 作者:現代中小學教育長春48~50G3中小學教育楊穎秀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