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審美通感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I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489X(2000)04—0054—03
  通感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了解通感,對文藝創作、文藝鑒賞和大中學語文教學,都有一定意義。因此,本文擬對審美通感的性質、種類、作用和形成條件等,作一些探討。
   一
  對通感的論述,西方文藝理論界較早。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在《心靈論》(又譯為《論靈魂》)中就首先提到過通感現象,他認為聲音有“尖銳”與“鈍重”之分,那是與觸覺比照的結果。”因為聽覺與觸覺有相似之處。柏克萊在《視覺新論》中,也論及了人的感覺領域中存在著相互聯系,這就是通感現象,他說:“我們必須承認,借光和色的媒介,不但把空間、形相和運動等觀念暗示在心中,還可以把任何借文學表示出來的觀念提示于心中。”意大利近代美學家克羅齊對通感也有精辟的論述:“又有一種怪論,以為圖畫只能產生視覺印象。腮上的暈,少年人體膚的溫暖,利刃的鋒,果子的新鮮香甜,這些不也是可以從圖畫中得到的印象么?它們是視覺的印象么?假想一個人沒有聽、觸、香、味諸感覺,只有視覺感官,圖畫對于他的意味何如呢?我們所看到的而且相信只用眼睛看的那幅畫,在他的眼光中,就不過像畫家的涂過顏料的調色板了。”[1]法國的象征主義詩人波特萊爾, 曾將通感作為他們的一種重要藝術手段,并從理論上發揮為“通感說”。1840年,他寫了一首十四行詩《交感》(又譯為《呼應》或《對應》),這是他的詩的宣言。他認為大自然的各種顏色、芳香、音響雖各具特質且互相呼應,甚至可以互相轉化,同時,外界的一切又可以與人的精神互相對應和升華。他的所謂“感官呼應論”后來成為象征主義詩派的理論基礎,詩歌創作的指導思想。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雖然沒有提出通感一詞,但在文學特別是詩歌創作中卻大量存在。當代文藝理論家錢鐘書指出:“中國詩文有一種描寫手法,古代批評家和修辭學家似乎都沒有拈出。”他還說:“尋常眼、耳、鼻三覺每通有無而忘彼此,所謂‘感受了共產’;即如花,其入目之形色,觸鼻之氣息,均可以移音響以揣稱之”。[2]
  從以上理論家們的論述可以看出,所謂審美通感,簡單地說,就是各種不同感覺的互相替代。
  人有眼、耳、鼻、舌、身(膚)等五種主要感覺器官。從心理學講,人的這五種感覺器官都可以產生美感,且各感官的感覺領域也不是絕緣的,可以而且經常相通,文學藝術以藝術形象表情達意,藝術形象作用于鑒賞者的感受,當然也可以彼此打通,所以心理學把它叫做通感,而修辭學則稱為“移覺”,即感覺之轉移。
   二
  一般認為,審美通感可分為感覺通感、表象通感和多重通感等三種。
   (一)感覺通感
  感覺通感就是不同感覺的相互轉換。心理學認為,人的認識可分幾個階段,有感覺、知覺、表象、概念等等,感覺是最低級的階段,所以感覺通感是最簡單的通感,如視覺轉觸覺、視覺轉聽覺等。
  視覺轉觸覺,如“泉清入目涼”。泉清是視覺的感受,涼卻是觸覺才能感受。這句詩是視覺通于觸覺。又如“寺多紅葉燒人眼”,紅葉不會有熱量,“紅葉燒人眼”是不科學的,但從審美通感的理論講,卻合情合理,紅葉似火,看上去好像有熱的感覺。同樣,李賀《蝴蝶飛》詩句“楊花樸帳春云熱”的句子里,“春云熱”也是由視覺轉為觸覺。
  視覺轉為聽覺。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同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由視覺中的月色,轉為聽覺中的名曲。杜牧《阿房宮賦》中的“歌臺暖響”,是由視覺轉為觸覺,再轉為聽覺。賈島《客思》中“促織聲尖尖如針”是由聽覺轉為視覺。宋祁《玉樓春》中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蘇軾《夜行觀星》中的“小星鬧若沸”,都是由視覺轉為聽覺。
   (二)表象通感
  表象通感是比感覺通感更高級、更復雜的一種通感。因為感覺是對事物比較簡單、片面的認識,往往只認識到事物的個別屬性,較難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所以運用感覺通感創造出來的形象雖然比較新奇,但比較簡單,而表象通感就不同了。表象通感是表象的互相轉化,而其表象是事物比較完整的全面的反映。因而表象通感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的本質規律,達到典型美。
  表象通感又可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聽覺表象轉為視覺表象。賈島的詩“促織聲尖尖如針”,針尖只能看到,不能聽到,但它與促織的尖聲類似,引起聯想,產生通感。19世紀奧地利音樂評論家漢斯立克說過:“通過音樂的高低、強弱、速度和節奏化,我們聽覺中產生了一個音型,這個音型與視覺印象有著一定的類似性,它是在不同的種類的感覺間可能達到的。正如生理學上在一定的限度內有感官之間的‘替代’,審美學上也有感官印象之間的某中‘替代’。”[3]他的所謂印象, 就是各種感覺的記憶表象。所謂替代,就是感覺的轉移,“促織聲尖尖如針”就是由聽覺表象轉稱移到視覺表象。因為兩者都有尖的特點,所以產生類似聯想,引起通感。聽覺與視覺的通感,是通感中最常見和最主要的一種,這是因為在人的多種感官中,視覺和聽覺是最敏感、最細致,最豐富而又結合得最緊密的,是人類感官中最高級的感官,而嗅覺、味覺和觸覺是低級感官。人的大腦貯藏感覺信息,80%來自視覺,10%來自聽覺,所以俄國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系》一書中說:“美感是和聽覺、視覺不可分離地結合在一起的。”法國象征主義詩人魏爾倫的詩句“白楊仍在訴無邊的悲哀,噴泉仍在吐銀白的呢喃”,法國另一象征主義詩人波特萊爾的詩句“回聲渺茫如黑夜,浩蕩如白天”等,都是聽覺通于視覺。英國著名音樂家馬利翁曾說:“聲音是聽得見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見的聲音。”[4 ]這位音樂家道出了現實生活與審美感受中視覺與聽覺相通的真諦。
  第二種是聽覺表象轉化為觸覺表象。觸覺,主要指感觸物體的軟硬、冷暖、厚薄、寬窄、干濕、滑膩等。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他在撫摸古希臘的大理石雕像時,好像感到人的體溫。羅丹運用的感覺器官就是觸覺。觸覺也可能與聽覺相通,產生美感,李賀詩《自昌谷到洛后門》:“石澗凍波聲,雞叫清寒晨”,李賀《江南弄》:“吳歌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貼寒玉”等等,將捉摸不定的音樂表象轉化為具體可感的觸覺表象,使詩的意象鮮明、具體、生動,增強了作品的審美感染力。
  第三種是嗅覺表象轉化為聽覺表象。嗅覺與聽覺也是可以相通的,如李賀《昌寒讀書示巴童》詩中:“蟲響燈充薄,宵寒藥氣濃。”“蟲響”與“藥氣”二表象轉化,突出了燈昏宵寒,暗示作者在仕途上不得志而心灰意冷的感受。賈唯孝《登螺峰四顧亭》:“雨過樹頭云氣濕,風來花底鳥聲香。”“鳥聲香”是聽覺表象轉化為嗅覺表象,寫出風雨過后,空氣新鮮、氣候宜人的美感。現代詩人何其芳《祝福》:“青色的夜流蕩在花陰如一張琴,香氣是它飄散出的歌吟。”嗅覺表象轉化為聽覺表象,晉代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佳人撫琴瑟,纖手清且閑;芳芬隨風結,哀響馥若蘭。”哀傷的音樂帶著蘭花的香氣,是聽覺表象通于嗅覺表象。
   (三)多重通感
  多重通感是兩個以上的表象互相轉移,即在第一次通感之后又追加一次或幾次通感。宋祁《玉樓春》中的名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第一句是視覺表象轉觸覺表象,第二句是視覺表象轉觸覺表象,再轉為聽覺表象。因多次運用通感,便成為名句,這首詞在當時膾炙人口,作者被人尊為“紅杏尚書”。清末美學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贊這首詞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杜甫《月夜》中“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也是運用多重通感,深刻而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在異鄉月夜思念家人的情景。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對王小玉說書的一段描寫,也運用了多重通感,形象而生動地展現了王小玉唱段的精彩。
   三
  通感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方法,對作家藝術家進行文藝創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通感可以幫助作家形象地表現客觀生活
  文學藝術是用藝術形象反映生活、表現情感的,藝術形象塑造得越鮮明、生動,其藝術性就越高。例如,聲音是看不見,觸摸不到的,音樂形象不那么清晰確定,運用通感,可以把難以捉摸的音樂、聲音形象轉化為物質形象,即把聽覺形象轉化為視覺形象或觸覺形象,使音樂形象具體可感。“促織聲尖尖如針”,促織的叫聲可聽而不可眼見,其形象不情晰,而轉為尖針的視覺形象以后,可見可觸,就非常具體了。樂器琵琶彈出的樂聲也是難以言狀的音樂形象,但經白居易運用通感的方法描寫,就變得清晰在目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讀了這段詩句,仿佛覺得琵琶彈出的樂聲可視可觸,音樂形象清晰可見,難怪白居易也覺得“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這就是通感的作用。陸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逆胡未滅心不平,孤劍床頭鏗有聲。”詩人殺敵心切的情感是別人的感官無法感受的,但一用審美通感,仿佛劍發出急切殺敵的聲音,把無形的情感轉化為聽覺表象,這就把作者的情感形象化了,具體化了。運用審美通感,可以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聲為有聲,化無味為有味,從而把情感表現得更具體、更鮮明、更生動,增強審美效果。
   (二)通感可以幫助作家更好地表情達意
  作家藝術家塑造藝術形象,是為了表情達意。運用通感,可以更生動更有力地表情達意。賈島詩“促織聲尖尖如針”,蟋蟀發出的尖叫聲像針尖一樣刺著游子的心,有力地表達了游子那種悲傷的情感。陸游詩“逆胡未滅心不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作者把急切殺敵這一無形的情感轉為聽覺表象,于是就形象有力地表達了這一情感。俄國美學家杜勃羅留波夫說過:“詩人的情感總是被生動的事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概念所引起的。”既然被“事象”所引起,也應當利用“事象”去進行想象、聯想、幻想,去進行概括、推測、虛構,從而創造鮮明具體的藝術形象。創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運用通感,就有利于創造形象、創造意境,增強藝術感染力。1930年,列寧格勒出版社曾向高爾基提出如下的問題:“您常常根據什么樣的感覺來構成形象: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等等?”高爾基的回答是:“當然是根據一切的感受。”高爾基在《保爾·魏倫和頹廢派》一文中還說:“你一面讀,一面想象色彩、氣味、聲音、感覺——非常鮮明地想象這一切,在一首詩里體味許多活的形象。”[5]看起來, 作家培養五官的感受能力和運用通感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審美通感對藝術鑒賞也有促進作用,能加深對作品的領悟、理解。北京大學金開誠教授深有體會地說:“記得小時候老師帶我們去參觀書法展覽,我覺得有一種字體很好看,老師說:‘這叫‘鐵線篆’,你看它那線條那么硬,很有力道和彈性,就像鋼絲似的。’其實當時我覺得這種字好看,只不過因為它整齊均衡,而老師還感到了‘力道’、‘彈性’之類。但‘力道’‘彈性’是要靠膚覺才能感知的,用眼睛看怎么會有這種感覺呢?這就是通感在起作用,老師有通感,所以他的感受就比我豐富而深入。”[6]
   四
  審美通感的產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藝術家憑空創造出來的,它有其客觀基礎和主觀的原因。從審美客體來講,是因為各事物有其相似之處,如賈島詩“促織聲尖尖如針”,促織的叫聲和針兩個表象有其相似之處,這就是尖,所以審美主體就得以產生通感,如果一個尖,一個鈍,那是無法產生通感的。從審美主體來講,是由于有其生理依據,據心理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每種感官都有分析器,視感覺的器官是光性分析器,聽感覺的器官是聲音分析器,嗅感覺的器官是鼻腔化學性分析器,膚感覺的器官是皮膚機械性分析器、皮膚損傷性分析器和溫度性分析器等。這些分析器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但各分析器的大腦末端,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彼此交錯和互相聯結著的。所以,各種不同的感覺可以獲得溝通而形成通感。而且,人的知覺過程中,以往的各種經驗起著重要作用,如見到火就感覺熱,見到冰就感覺涼,心理學認為,在這些經驗體驗的過程中,各分析器的大腦末端內的有關部位之間,就能形成鞏固的暫時神經聯系,這便是產生通感的生理基礎。美國湯普森主編的《生理心理學》認為,外界信息進入人的感官而向中樞輸送時,可能發生改轍換道的現象,如視覺表象轉換為聽覺表象,嗅覺表象轉換為膚覺表象等,這一理論便是產生通感的心理學依據,所以賈島聽到促織叫出的尖細的聲音,便轉換為尖針這一視覺表象。現實生活中,一般人都有此種心理功能,所以日常生活用語也常常出現通感的語言,如火熱、冰冷、清涼、冷靜、熱鬧等等。作家藝術家比一般人感官更敏感,心理活動更活躍,所以更能產生通感。詩人郭風在《關于創作》中強調說:“到生活中,要開放‘五官’,要把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方面的感覺器官統統開放起來,觀察周圍的人和物以至領略自然的各種聲、色、香、味。”郭風的話是要說明,從審美客體來說,存在有聲、色、香、味等,從審美主體來說,要調動各種感官去深入觀察,積極反映。在我國古代,道家和佛教也非常強調人的這種主觀方面的積極性,只不過把它神秘化了。道家著作《列子》就說:“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心凝神釋。”又說:“老聃之弟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佛經里如《愣嚴經說》:“由是六根互相為用,……無目而目,……無耳而聽,……非鼻聞香……異舌知味。”[7 ]道家和佛家把通感現象無限夸大,認為無所不能,這當然不科學,但確實看到了通感的存在,這是應當肯定的。馬克思說過:“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產物。”[8]馬克思的話說明, 人的感覺器官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在長期的實踐中產生的,是有其存在的依據和基礎的。這個依據和基礎終于被當代的心理學、生理學研究成果所證實。
  另外,通感的產生還依賴于作家藝術家創造性的聯想和想象,究其實質來說,審美通感就是表象的聯想。前面說過,從心理學講,通感是感覺的轉移。從一種感覺轉移到另一種感覺,是作家運用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進行想象和聯想,由此及彼的想象的結果。“促織聲尖尖如針”是由促織的尖聲這一聽覺表象聯想尖針這一視覺表象而創造出來的詩句。據天津京劇團演員季小蘭回憶,她的老師張君秋曾經說過:“我的唱腔是棗核型,開始時輕,中間重,醇厚,結尾又輕。”張先生這段話就很好地運用了審美通感,把他的唱腔這一聽覺表象比作視覺表象棗核,由于兩個表象相似,引起張先生的表象聯想,于是產生了通感。白居易對琵琶聲的一段絕妙描寫,也是因為各種表象相似,才產生通感。唐代詩人劉長卿《聽彈琴詩》:“冷冷七弦上,靜聽松風寒。”詩中表現了聽覺、觸覺與視覺的通感。詩人由琴聲似乎感覺到了寒冷的松風。這當然是聯想的結果。是由“冷”而產生的聯想。我國當代著名的詩評家李元洛先生說:“成功的藝術通感是一種創造性的審美想象。”[9 ]這是很有見地的斷言。
  通感在文藝創作中運用得好,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審美效果。當然,如果不循其原理而濫用,則會適得其反。
  收稿日期:2000—04—27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54~56J1文藝理論覃光文20012001審美通感是感覺的轉移,審美通感可分為感覺通感、表象通感和多重通感。審美通感對于文學創作與文學鑒賞具有重要意義。審美通感的形成在于審美客體的相似相類和審美主體的各種感官的相通。審美通感/意義/形態/構成條件  aesthetic synaesthesia/meaning/manifestation/constituentconditionOn Aesthetic Synaesthesia QIN Guang—wen (Changde Teachers University,Changde,Hunan 415000,China)Aesthetic synaesthesia is the shift of sense. It is dividedinto sense synaesthesia, idea synaesthesia and multiplesynaesthesia. It is of significance in the creation and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Its formation depends on theresemblance of the aesthetic objects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the aesthetic subject's various senses.覃光文,常德師范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覃光文(1945—),男,湖南常德人,常德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美學。 作者: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54~56J1文藝理論覃光文20012001審美通感是感覺的轉移,審美通感可分為感覺通感、表象通感和多重通感。審美通感對于文學創作與文學鑒賞具有重要意義。審美通感的形成在于審美客體的相似相類和審美主體的各種感官的相通。審美通感/意義/形態/構成條件  aesthetic synaesthesia/meaning/manifestation/constituentcondition

網載 2013-09-10 21:48:11

[新一篇] 論審美解釋

[舊一篇] 論憲法規范的基本特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