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與中國文化現代化”學術研討會綜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由中國人民大學與美國黃興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儒學與中國文化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于1996年11月11日至1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的近30位專家學者,圍繞著“儒學與中國文化現代化”的中心議題,就“什么是現代化”、“儒學的現代價值”以及“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與未來世界的文化走向”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學術討論。
   一、現代化的涵義界定及模式
  要理清“儒學與中國文化現代化”的關系問題,首先必須對“什么是現代化”作出明確界定。與會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對現代化的涵義界定發表了看法。部分學者從整個人類社會生產發展的角度立論,認為現代化即是工業化,現代社會即是所謂的工業社會。也有些學者總結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認為現代化即是“五四”以來所提倡的科學化、民主化,“民主”與“科學”乃是現代化的根本標志。還有一些學者從世界歷史發展的角度,強調現代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世界變革與發展的特殊歷史進程,其本質是適應現代世界發展趨勢而進行不斷的革新,這種革新不僅包括器物層面的革新、體制層面的革新,而且還包括觀念層面即思想文化的革新與現代化。
  與對現代化內涵的界定相關聯,與會的專家學者還探討了現代化的模式問題。有些學者根據社會性質的不同,把現代化劃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與資本主義現代化,指出,這兩種現代化由于其指導思想的根本對立,實現現代化的途徑、手段和目的也必然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有的學者注意到,即使是在資本主義的現代化中,東亞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模式與西方歐美國家的現代化模式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而主張依照地域和文化傳統的不同,把現代化區分為東方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并特別提出現代化的東亞模式問題。另有一些學者則認為,現代化的模式應當是多元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由于其社會狀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所走的現代化道路不可能也不應當強求一致,各個民族、各個國家都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探索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創立出適宜自己發展的現代化模式。
   二、儒學的現代價值
  對于“儒學還有沒有價值”的問題,與會的專家學者從儒學的時代性與超時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學者們認為,儒學是在中國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下產生并發展起來的儒家學派的學說,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主流和主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儒學不僅有著鮮明的民族性,而且還具有明顯的歷史時代性。在另一方面,儒學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理論形態和思想學說,它探討了人類所共同關心的某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類的共同精神,對人類的自我認識和自身發展作出了有益的貢獻,因此,儒學中的某些理論和思想又具有世界意義和超時代價值。與會的專家學者經過討論,基本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即:儒學既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又具有一定的世界性,既存在著時代的局限性,又有著某種超時代性。從儒學的民族性來看,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主體,是適合中華民族自身的文化形態和精神顯現,它對于中華民族的親和認同和中國文化的連續發展,具有不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只要中華民族存在,這種文化形態就不會完全失去價值。儒學的世界性和超時代性則進一步表明,儒學不僅具有重要的現代意義,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永恒價值。
  同時,與會的大多數專家學者也明確指出,儒學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文化支柱,其中有許多思想理論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法色彩,這些具有時代局限性的東西是與現代思想文化格格不入的,因此,對儒學的現代價值要作適當的估價,不能過分拔高,不能走向歷史復古主義。
  儒學的現代價值究竟何在呢?與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對于這個問題要以慎重的態度作出科學的具體分析。張岱年先生指出,儒學講變化,講和諧,強調人格尊嚴、自強不息,這些思想在現代還有重要的價值,還要繼承與發揮。有些學者還把儒學的“和合”的觀念、“通”的觀念特別提出來加以討論,認為,儒學強調“和合”、崇尚“通”的文化精神,塑造了中華文明的獨特風格,成就了中華文化的博大胸懷,這種文化精神對于處理現代社會所面臨的種種矛盾和沖突,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還有些學者提出,儒家所講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現代精神有相通之處,可以成為普遍適用的倫理原則。也有的學者認為,儒學以“仁德”為內核的“克己復禮謂仁”的思想、“以修身為本”的“修齊治平”的思想以及“正名”的思想等,可以為我們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有的學者還對儒學的理論特點作了總體分析,認為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是情感型文化,與西方的理智型文化適成對照,也不同于西方現代哲學中的情感主義,而是強調情理統一、情性合一,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審美情趣和宗教情懷,儒學對人的情感尤其是對人的道德情感的重視,在現代社會工具理性支配一切的情況下,有著獨特的思想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資源。還有的學者著重分析了儒家倫理道德學說的總體建構,指出,儒家的倫理道德學說對倫理道德思想作出了一些基本規定,提出了一整套倫理道德范疇,既從整體的社會秩序層面規范了人際倫理關系,又確立了個體道德生活的根本原則,解決了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提供了構建倫理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樣式,同時也提供了一整套道德實踐的具體方法,這對于現代倫理道德學說的構建和現實的社會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另有些學者強調,儒學是一個歷史范疇,自孔孟創立儒學以來,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變化,儒學內部形成了許多流派,這些流派的觀點并不一樣,有時甚至針鋒相對,因此,應當結合著不同學派的具體觀點,來談儒學的現代價值。有的學者著重分析了作為儒家五經之首的《周易》,認為《周易》不僅為中華文化的思想體系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而且還對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了較為系統的哲學論證,提出了許多精湛而深刻的范疇、命題和思想,如天人協調、崇德利用、神道設教、中和思想、剛健有為等,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整體思維方式,集中反映了陰陽變易的思想觀念,凸顯了中國文化崇尚和諧的價值理想,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有這些,都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應該繼承和發揚的。有的學者主張,在討論儒學的現代價值時,應對儒學中事功學派的思想給以足夠的重視,陳亮、葉適重視事功的思想具有現實意義和現代價值。還有的學者認為在陽明的心學體系中蘊含著近代啟蒙思想所必須的基本理論前提,構造了一個可以通向近代意識形態的理論中介,值得認真挖掘和深入研究。有的學者指出,在開發傳統文化資源時,除了要注意儒學早期的思想資源外,還要特別重視明代中期以后的思想,例如,泰州學派曾從陽明心學中開發出個性自由的思想,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李二曲等提倡務實,反對專制,使儒學發生了質的飛躍,這些進步思想對于現代文化建設,仍有著積極的意義和影響。
  此外,還有些學者從文藝理論、科技發展、教育改革等方面,對儒學的現代價值作了探討。
  與會的專家學者還就“儒學如何在現代化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要充分發揮儒學應有的現代價值,必須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儒學的糟粕和精華作科學的分析;即使是儒學中的精華部分,也不能原封不動地搬來就用,而要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加以創造性地發揮、更新和提高。
   三、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與未來世界的文化走向
  文化研究最終要落實到現實的文化建設上來,對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問題,與會的專家學者們表現出極大的關注。有的學者認為,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主要在于處理好古今中外的問題,一方面要注意開發包括儒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思想資源,另一方面又要以開放的眼光、博大的胸懷積極吸收西方現代文化的合理思想因素,在融通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基礎上,創建中國的現代文化。有的學者則強調,當代中國文化建設既要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有所超越,又不能追隨西方文化之后亦步亦趨,而要以“立”為主,大膽創新,創造出既符合現代精神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文化思想體系。更有部分學者指出,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關鍵在于如何處理好“中、西、馬”的關系問題,并特別強調文化建設應以馬克思主義為方法論指導,堅持鄧小平提出的“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則,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進行文化的綜合創新,使包括儒家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結合起來,融為一體。
  面臨著世紀之交,與會的專家學者還就共同關心的未來世界的文化走向問題作了探討。學者們認為,未來文化的發展既不可能以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為核心而走向“全盤西化”,也不可能像有些人所講的那樣,21世紀將以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為主體,更不可能有所謂的“儒學復興”。21世紀人類文化發展的總趨勢,將可能是東西方文化日益走向溝通,日益相互認同,不斷整合與重構,不斷融合與創新。這一趨勢體現了世界文化的一體化與個性化、全球的開放性與民族的特殊性的統一。有的學者還對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及美國哲學家亨廷頓關于未來世界文化走向的預測作了批評,指出,湯因比所謂21世紀“世界文化走向統一”的觀點,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沒有認識到文化首先是特定民族的文化,然后才是全人類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間可以相互溝通,但不可能達到完全的融合;而亨廷頓所宣揚的“未來文化世界大戰”論及“儒家文化與西方文化沖突”論,則是少數西方學者以西方文化為中心而敵視中國文化的病態心理的反映。總之,在學者們看來,多元并存、不斷融合將是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要趨向,這一趨向也將在未來中國文化的發展中反映出來。同時,學者們也強調指出,對中國文化而言,講多元并存并不否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不否認馬克思主義在未來中國文化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未來中國文化的發展,正是要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指導下,對包括儒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批判性繼承與創造性轉化,同時借鑒并吸收西方優秀的文化成果,完成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歷史任務。*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47-49B5中國哲學張風雷19971997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47-49B5中國哲學張風雷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4:00

[新一篇] “以人為本”的哲學意義

[舊一篇] “前話風格”的又一佳作——看大型話劇《虎踞鐘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