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儒家的“以神道設教”思想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重視“禮樂”,他提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他把“仁”的道德自覺意識上升到統率“禮樂”的地位。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進》)孔子的價值取向是現世的道德規范和社會秩序,他對鬼神和死后之事不感興趣,采取了存而不論的態度。但是,孔子也重視祭祀,所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祭祀是以鬼神為對象,而鬼神只是“如”其存在而已。孔子的學生曾參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學而》)之說,“慎終”說的是喪禮,“追遠”說的是祭禮,孔門重視喪祭之禮主要是為了“民德歸厚”,也就是要強化宗族血緣的道德情感意識。
  《易傳》主要發揮孔子的易學思想,將其與道家的自然主義相結合,構建了儒家的宇宙模式,并且強調自然界是人類道德的根源和模本,故“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文言傳》)。《易傳》的宇宙觀是自然主義與道德主義的合一,在此宇宙觀中保留了“鬼神”之名。然而,《易傳》也有其退步,即它不是完全舍棄“占”,所謂“《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系辭上》),它是把“占”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占筮本就是向鬼神卜問吉兇,《易傳》保留“占”也可從“圣人設教”去理解,這就是后儒所謂“以筮設教”。
  荀子繼承了《易傳》的思想,而其宇宙觀更多也更鮮明地具有了道家的自然主義性質。荀子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是先秦哲學所達到的唯物論和無神論認識高度的最明確的表述。荀子又明確指出:“形具而神生”(同上),亦即只有在產生了人之形體后才能有精神作用,人的形體之外是沒有鬼神存在的。
  董仲舒在漢代為“群儒之首”,是“獨尊儒術”的倡言者,儒學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又有較大的變化。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和“災異譴告”之說,他要用“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來儆誡人君。在漢代能夠體現精英文化之唯物論和無神論思想的是王充的哲學。他高舉“疾虛妄”的旗幟,認為“天”不過是“含氣之自然”,“夫天無為,故不言災變”,“譴告之言,衰亂之語也”(《論衡·物勢》)。漢代以后,從印度傳來的佛教傳播日益廣泛,其“生死輪回”“善惡報應”的思想與中國傳統的鬼神觀念結合在一起。道家思想本是講無神論的,老莊哲學中的“長生久視”“死而不亡”等等本是講一種恬淡曠達的精神境界,但漢代以來的道家更重視“養生”“長壽”,進而追求“長生不死”“肉體成仙”,于是從道家發展成為道教。佛教和道教也是適應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部分精神需要而傳播、發展的,它們與儒學鼎足為三,實際上是作為儒學的“以神道設教”的補充,發揮著儒學尚不具有的宗教文化功能。以后,歷代統治者大多是儒、釋、道三教并舉,“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格局。
  在佛教最受尊崇的南朝梁武帝時期,發生了中國哲學史上最為激烈的關于“神滅”與“神不滅”的爭論。儒家學者范縝“盛稱無佛”,否認佛教的生死輪回之說。他作《神滅論》,提出“形質神用”命題,就是把精神看作人之形體的一種機能、作用,而非形體之外的另一種實體。在范縝的論敵看來,儒家講無鬼神而又“以神道設教”,這是以“欺妄”之風來教化世俗,是達不到“安上治民”效果的。佛、道等宗教是真講鬼神,而梁武帝奉佛教為“國教”,是想藉佛法來護佑他的帝王基業。
  宋以后,新儒家“出入釋老”,從佛道二教中吸取了一部分心性論和宇宙論的精華,而最終“反歸六經”,“排斥釋老”,宋明道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主流思想。道學家反對佛道二教和其他民間宗教的鬼神之說,但也沒有完全廢棄“鬼神”之名。如張載說:“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他認為鬼神不過是陰陽二氣的屈伸,屈者為鬼,伸者為神,這是對“鬼神”作了一種無神論的解釋。但張載也有“祭接鬼神,合宗族,施德惠,行教化”(《經學理窟》)之說。朱熹同樣認為“鬼神是陰陽二氣往來屈伸”。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揚科學與民主的精神,主張“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陳獨秀《敬告青年》)。五四運動反對儒家的綱常禮教,以確立民主的權威;但對“儒教”是教化之教而非宗教之教,也給予了肯定。陳獨秀曾說:“孔子的第一價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態度”;如果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宮,而把“建立禮教的孔子”尊為“萬世師表”,那么中國人就“活該倒霉”(《孔子與中國》)了。“活該倒霉”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以為神則兇”。
  對于孔子的“非宗教迷信的態度”,現在也應作具體分析。他的“祭神如神在”沒有完全否認鬼神,以至于儒家主張“以神道設教”,“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這種世俗層面的有神論對于中國古代科學理性的生長也起了壓制的作用。五四以后,中國的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毛澤東語),新文化不再有精英文化之無神論和世俗文化之有神論的區分。所謂“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在新的時代應該是:昌明科學則吉,宣揚迷信則兇。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有人打著宏揚傳統文化的旗號,把一些過時的以前儒家用于“以神道設教”的世俗文化中的糟粕,如占卜、風水、命相、神怪等等,當作文化的精華來宣揚。殊不知孔子主張“會易者不占”,“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些“以為神則兇”的東西在現代已經沒有價值了。若真心信奉之,那就太可悲了。
光明日報京⑤B5中國哲學李存山20002000 作者:光明日報京⑤B5中國哲學李存山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2:00:27

[新一篇] 評“十七年”農業合作化題材小說軌跡

[舊一篇] 評孫中山晚年政體思想的飛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