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難得的經濟文化類好書  ——《中國棟梁》(國有企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評介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部40萬字的理論著作,能讓人一口氣讀畢,的確算得上是一部難得的經濟文化類好書!由原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現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作序,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研究員、國家級專家黃小蕙總編著作的《中國棟梁》一書,1997年10月由紅旗出版社出版,首印1萬冊。這是一部應用鄧小平理論,特別是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大膽地吸收中國悠久文化精粹,批判地借鑒西方先進經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緊扣現實,揭示未來,注重應用,具有堅實基礎的一部理論著作。這部著作,對于貫徹執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發展國民經濟和推進社會全面進步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堅定人們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促進國有企業和其他各類所有制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著很好的借鑒和參考價值,值得仔細一讀。
  《中國棟梁》(以下簡稱《棟梁》)有如下四個有別于同類著作的鮮明特點:
      一、《棟梁》是深入企業調查研究的產物
                         1
  書著者黃小蕙已發表著述400余萬字。近年每年以──的時間到企                         3業調查,總計到過1000余家國有企業和少數鄉鎮企業、私營企業、三資企業,寫過100多篇調查報告和科研課題報告,其中受到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的有近40篇,在有關部門、行業、地區甚至在全國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如在1996年的《結構調整是整體搞活國有經濟的關鍵》課題報告中,指出當前國有經濟存在的問題,其癥結是“結構性矛盾”,條塊分割是重要原因,列舉同處南京地區的揚子石化與儀征化纖兩家大型企業,由于體制不順,致使彼此之間應有的經濟聯系和協作關系難以建立,造成重復建設,重復投資,效益下降。這一課題報告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和新聞界重視,屢見報端,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在國務院的領導下,經過揚子、儀征、金陵石化、南京化工等幾家企業的積極努力,實現了“五強聯合”,成為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
  據作者講,這些年之所以經常到企業調查,是因為企業給了他“營養”,開擴了眼界,充實了頭腦,增長了才干。他撰寫的調查報告、經驗總結、學術論文、理論著作,都是來源于群眾的智慧和基層的實踐,《棟梁》就是作者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一部理論著作。
  江澤民同志說:“堅持做好調查研究這篇文章,是我們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要求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歷史經驗說明,各種問題的解決取決于正確的決策,而正確的決策來源于對客觀實際的周密調查研究。經濟工作是黨的中心工作,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關系著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而當前相當大一批國有企業處境艱難,虧損嚴重,有的還被兼并、破產。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我們響應江澤民同志的號召,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只要我們做好這項最基礎性的工作,總結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就能很好地把中央的方針政策與企業的實際結合起來,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與辦法,擺脫當前困境,實現生產經營狀況明顯改善,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
      二、《棟梁》深刻揭示了整體搞活國有經濟的基本思想和途徑
  《棟梁》在概述了國企近半個世紀發展的歷程,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之后,詳細敘述了由于長期傳統舊體制和粗放型經濟方式的影響,導致國民經濟“結構性矛盾”,結構失調,產業趨同,產品不適應市場需求,企業組織結構“大而全”、“小而全”,相當一批國企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不能自主走向市場,困難重重,生產經營難以為繼,有的還被兼并、破產。這種情況,已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突出矛盾,引起社會各個方面的關注。有的人由此而對國企改革失去信心,產生懷疑,甚至提出國企的出路在于民營化、私有化。
  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作者以鄧小平理論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搞好國有企業一系列方針政策為指導,以翔實的資料,特別是親身調查所獲得的大量一手材料,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包括地區、部門、行業、企業的先進經驗,提出整體搞活國有經濟的許多意見。指出當前國企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的癥結是“結構性矛盾”;要在近幾年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的情況下,不失時機地將重點從總量控制轉移到結構調整上來,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對國有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要以優勢企業為核心,名優產品為龍頭,盤活國有資產存量為重點,資產、技術(產品)和經濟利益為紐帶,對國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抓住關鍵,搞好大的,放開放活一片,組建高起點、專業化、系列化、一體化、規模化的“跨”字頭、“大”字號企業集團,營造中國工業經濟“巨人”。提出要正確處理宏觀調控與微觀搞活的關系,使二者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基點上統一起來,并作為檢驗宏觀調控與微觀搞活的標準。
  作者運用大量事實,采取對比手法,生動地說明,搞好國企固然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但主要是依靠自身的主觀努力,如果企業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出來,內部機制建立不起來,單純依靠和等待外部環境的改善,光指靠政府讓利給政策,而忽視自身的改革,到頭來也不會搞好,就是有了好政策,也不會用,用不了,用不好;有了好的機遇,也不會抓,抓不住,抓不好,仍然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甚至被淘汰。《棟梁》揭示企業的興衰成敗關鍵在于是否有一個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政治上過硬,懂生產、會管理、善經營,聯系群眾,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搞好國有企業一系列方針政策的企業領導班子,特別是廠長、經理,這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棟梁》針對國內外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創造性地提出:國有經濟依據“黃金分割律”在國民經濟中應占有比重的最佳“黃金分割點”(0.39);宏觀調控與微觀搞活的結合點;經濟結構調整是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的增長點;以大型企業為核心的大中小型企業相結合的寶塔型結構;解放思想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原動力;反映社會主義本質的聯手合作、企業共同發展觀;自我超越、你長我高市場競爭觀;以“信”立業經營觀;以“人”為本動力觀;合法、合理、合算經營原則;“黃土”變黃金經營方略;政企職能分開與形成合力的行為規范;建立激勵、釋放人的智能的體制和機制,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實現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這一系列觀點和論斷的提出,是對豐富實踐經驗的概括與升華,對于研究新時期的經濟理論,整體搞活國有經濟,無疑會有著重要的價值。
      三、《棟梁》為應用中華優秀文化成果闡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作者用很大篇幅敘述了有著5000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是人類社會浩如瀚海、精似瑰寶的偉大精神寶庫,既有象征中華民族文化的萬里長城,帝王陵墓,佛塔古寺;更有許多思想家創造的偉大學說,如由中國古代思想家創造的被西方人所承認的“當今世界所絕對需要的”哲學著作,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第一部偉大著作——《周易》(即《易經》)。它根據陰陽平衡哲學思想揭示出的“和合”理論,一直貫穿于中華民族文化之中,得到繼承與弘揚,在廣泛的領域運用,已成為正確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單位與單位、企業與企業之間關系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成為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驅動力,用以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抵御外國列強侵略的強大精神支柱。
  運用“和合”理論,來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是《棟梁》的一大重要特點,也是一個成功嘗試。作者根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社會、人際,乃至人的思維都是“和合”的理論,提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地區、部門、企事業單位、個人都成為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情況下,在處理各種所有制經濟和企業之間,以至在各種所有制經濟內部的一切相互關系上,要體現“平等互利,誠實守信,聯手合作,共同發展”的企業發展觀;在開展社會主義市場競爭中,要體現“用戶滿意、自我超越、高人一籌、你長我高”的市場競爭觀;在開展經營活動時,要遵守“合法、合理、合算”的經營原則;在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上,實行各自職能上“分”,經濟目標上的“合”。這一系列觀點的提出,富有創見,是社會主義本質在經濟關系上的生動體現,是中國“和合”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時代特征的有機結合,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具體運用。把文化與經濟結合在一起,是《棟梁》的一大獨創,為創造文化經濟學帶了一個好頭。
      四、《棟梁》為把握未來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指導
  在這世紀之交的關鍵時刻,如何預測未來,把握未來,這是人們極其關心的重大問題。《棟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大膽地吸收中華優秀文化傳統,運用鄧小平理論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同志的有關論述,揭示了21世紀的兩大主流。
  一是“和合”(即“和平”與“合作”)將成為21世紀的一大主流
  《棟梁》指出,在國際上,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國際化,將大大加速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不同政治制度、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的國家、地區之間的經濟、技術與文化的往來。在世界經濟、文化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滲透,政治和經濟生活聯系的日益密切,各國利益交融、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發達國家要想獲得發展,都必須參與到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去,都必須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和處理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因此,要求在各個國家、地區之間建立起和諧、和睦、和解、和善、和平、祥和與聯合、結合、組合、融合、符合、合作、合理的新型關系,和睦相處,和平共處,實現人類的共同提高,共同發展,將逐漸成為處理國與國、地區與地區關系的一大準則,新世紀的一大主流。
  在我國國內,隨著香港“九七”順利回歸,澳門“九九”回歸,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成,全國各個民族,各個地區、部門、企事業單位和每一個公民,都是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員,都將成為利益的主體,出現利益的多元化。因此,要求在各個民族,各個地區、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公民之間,建立起和諧、和睦、和解、和善、祥和與聯合、結合、組合、合作、合理的新型關系,形成更加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進行系統而又高效地運行,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更加繁榮富強,更加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大國家。
  總之,中華民族這種古老而又富有生機的思想與現代世界發展的主流,神秘地契合在一起了。它暗示著一個超越民族、超越國界的新世紀發展思路:建立和發展以“和合”文化為內涵的新型的國內、國際關系。這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精髓——“和合”精神,在國際關系中,在國內各民族、地區、部門、企事業單位和人際關系中的價值體現。和平與合作,將成為21世紀在國際和國內關系中發展的一大主流。
  二是以釋放“人”的智能為中心的競爭將成為21世紀的又一大主流
  《棟梁》揭示了人類社會在經歷了游牧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將在21世紀進入一個以釋放“人”的智能為中心的智能文明時代,指出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棟梁》闡述了“人”的智能的內涵,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的知識、智慧、才能、技能;二是人的熱情、責任感、主動性、創造力。既包括顯露出來的,還包括潛在的、有待挖掘、開發的智能。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作者指出,人的知識、智慧、才能、技能是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主導,沒有人的知識、智慧、才能、技能,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是無力的。同樣,人的熱情、責任感、主動性、創造力是人的知識、智慧、才能、技能提高、發揮與發展的動力。沒有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知識、智能只是供人欣賞的古董和玩物。只有把人的知識、智慧、才能、技能與人的熱情、責任感、主動性、創造力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像參天的常青松柏,永遠郁郁蔥蔥,充滿生機與活力。誰擁有有效的釋放“人”的智能的體制和機制,誰就能在白熱化競爭中贏得市場,贏得發展,贏得世界。《棟梁》指出,在新世紀里,“人”將得到全面發展。“人”的智能的空前發揮,將成為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隨著世界經濟的多極化,必然帶來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這種白熱化的競爭,突出表現為“人”的智能的競爭,和由“人”的智能所創造的高科技含量、高價值量的名牌產品競爭。名牌是國寶,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和地區形象的象征,經濟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名牌產品競爭不僅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更主要的是國家之間在經濟技術綜合實力上的競爭。一個國際范圍內的、日益白熱化的、以“人”的智能為中心的名品競爭,將成為推動整個世界經濟、技術不斷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棟梁》總結出“人”的智能效益遞增規律,提出要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建立良好的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加強對人的培訓,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把人的智能充分而又有效地發揮出來,提高整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促進整個社會的全面進步。這些論斷和論點的提出,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與啟發,對于研究新時期的經濟理論,有著重要的價值。
  
  
  
中華文化論壇成都122~125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萬本根19981998萬本根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副編審 作者:中華文化論壇成都122~125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萬本根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54:17

[新一篇] 一起事先張揚的文化事件  ——透視“紅色經典”改編

[舊一篇] 七十年代黃春明小說中的新殖民主義批判意識——以《莎喲娜啦·再見》、《小寡婦》和《我愛瑪莉》為中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