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優化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477(2006)06-0008-03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與客觀趨勢,它在給我國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造成了負面影響和嚴重沖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優化黨的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發揮政治社會化的積極效應,提升黨的領導權威和執政合法性,直接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成敗。
  一、意識形態的整合功能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密切相關
  意識形態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對獨立性。本質上,意識形態是一定階級基于自身的根本利益而系統地、自覺地反映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理論體系。所謂意識形態整合,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組織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一定群體成員在保持各自思想、觀點、看法的前提下,樹立群體成員對組織的基本思想與價值認同,從而增強組織對群體成員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執政黨的意識形態整合功能關系到執政黨在思想觀念和精神上凝聚、團結全體民眾,獲得民眾價值認同的能力,是實現既定目標、鞏固執政地位的前提和基礎。意識形態整合功能對執政黨的重要意義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意識形態的整合功能是執政黨維持執政合法性的重要源泉。現代政治學中所說的合法性,是以對某種政治共同體、某種權力結構或某種政治秩序的認同意識為基礎,使它得到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普遍承認、普遍支持、普遍尊重而具有的一種合法性權威。[1] (p23)一種政治統治被接受與否或接受的程度是執政黨執政的關鍵指標。因此,執政黨要保證長期的執政地位,除了對公共權力進行控制外,還必須依靠意識形態的信仰體系,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某種價值取向,為人們對執政黨的忠誠、信仰和服從提供理論依據和倫理依據,促進人們對法律法規、道德秩序的遵守,促進群體內部的認同和合法性信仰,保持群體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其次,意識形態的整合功能是執政黨獲取政治資源的重要方式。對我國而言,政治資源對于黨順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美好目標的闡述、集體主義精神的培育以及資源分配與利用機制的合理詮釋,把黨的思想理論轉化為群眾的創造性實踐,把黨的思想理論通過執政黨成員的示范行動轉化為社會的主流行為規范,從而把人民群眾吸引到黨的旗幟下,可以使群眾的意志專注于黨確定的奮斗目標;可以使群眾為共同利益而奮斗的行動保持連續性;可以使群眾在為共同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堅定共同信仰和信念,為實現黨的政治綱領努力奮斗。
  再次,意識形態的整合功能是執政黨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前提。社會和諧發展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社會的和諧發展離不開整個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離不開人們價值目標的協同共進。在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通過意識形態的整合,為社會成員提出共同遵從的價值取向,引導人們正確認清自身的利益,協調利益沖突,協調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消解社會的矛盾沖突、觀念對抗、權利差別等,促成社會內在精神生活的有序化、合理化和歸屬感,使人的外在生活和行為方式有序化和合法化,從而協調人們的活動,使社會共同體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統一體,保證社會的和諧,為政黨執政增加穩定性資源,最終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
  二、全球化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沖擊
  狹義的全球化指經濟全球化,即資本、商品、技術和人才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廣義的全球化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區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伴隨著信息的網絡化、各種思想觀念傳播的自由化以及人們階層結構與利益結構的分化,全球化必定會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整合功能帶來嚴重的沖擊。突出表現在:
  (一)西方意識形態和各種思潮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嚴重威脅。
  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和國際上兩極格局的終結,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把中國視為“主要的新崛起的對手”和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在基本緩解軍事政治對抗、致力經濟科技合作的情況下,同時也加大了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與瓦解,展開了“沒有硝煙的意識形態戰爭”。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西方對我們就是四個字:“西化”、“分化”。它們以民族、宗教、人權為借口,對我國橫加指責和干涉,主要目的就是在意識形態上遏制我國,推行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和民主模式,企圖摧毀和動搖作為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支柱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道德理想,削弱黨對意識形態的引導力,進而使共產黨喪失對意識形態的領導權。此外,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西方社會的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后現代主義等思潮也進入了我國,它們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侵蝕和滲透是以表面上的淡化政治,甚至是以經濟生活方式的參照性來實現的,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欺騙性。這種“非政治化”的潛移默化式的教育演化比過去的直接軍事打擊、政治經濟的圍剿更為危險,不易引起人們的反感,且貼近人們的生活,容易讓人失去警惕性。再加上西方世界馬克思主義“過時論”、“枯竭論”、“失敗論”等否定和歪曲馬克思主義言論的影響,使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面臨嚴峻挑戰,黨的理論基礎受到威脅。
  (二)西方強勢文化的輸出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沖擊。
  冷戰結束后,以文化力為焦點的綜合國力較量已成為一個重要現象。軟權力,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吸引力、意識形態影響力等無形力量資源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在全球化進程中,在經濟與科技實力的支持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文化輸出手段方面占據著優勢,并有一種擴散并支配他國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強烈沖動,通過國家雙邊文化交流,或通過向海外輸出本國文化產品,或通過大眾傳媒向外國民眾灌輸他們的政治主張、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正是利用其在國際互聯網上的主導地位,通過發布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等各種各樣的信息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進行圍追堵截,企圖動搖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如今互聯網上英文的內容占90%,法文的內容占5%,世界上其他眾多的不同語系只占5%。[2] (p356)英語在國際交流中的主導地位推動著西方文化的傳播,這是一種話語的霸權、文化環境與成果的霸權。它具有客觀的強制性,從而容易使人就范。在深層次上,網絡正在成為展示世界主要國家和形形色色的主義、思潮及價值觀念宣傳、交流、碰撞的主要平臺。面對以霸權形式出現的西方社會的各種信息,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上的信息占有量存在明顯的不足,在宣傳和滲透的力度、途經、方法上無法與西方的信息相對抗,使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在與西方意識形態的斗爭中處于劣勢。
  (三)我國利益結構的嬗變導致主流意識形態調控的難度加大。
  利益既是滿足人們需要的一種實踐過程,又是人們的一種主觀感受和體驗,是物質和觀念層面、主觀和客觀層面的統一。利益機制是意識形態整合功能有效發揮作用的主客觀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正處于由經濟體制改革引領的社會轉型期。全球化的推進帶來了資本、技術、人才、商品在全球范圍的自由流通,給我國的工業、農業、金融、商貿各行業造成了全面的沖去,使之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社會競爭,相當一部分農民、工人及其他行業的從業者將受到嚴重的沖擊,從而加速社會階層、社會結構和利益結構的調整,并引起人們利益觀念的重大轉變。在全球化過程中,傳統階層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社會地位受到威脅;掌握社會資源較多的社會精英有演變成“既得利益集團”的趨勢,新的社會階層不斷興起,會提出經濟和政治上的各種要求;在經濟增長中利益暫時受損的社會成員存在著“相對被剝奪”的離心情緒,從而給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整合功能造成嚴重的沖擊。正如有些學者所觀察到的那樣,社會和經濟變革必然會分裂傳統的社會和政治團體并影響民眾對傳統政治權威的忠誠。
  三、全球化背景下優化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路徑選擇
  面對著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沖擊,我們必須發揮政治社會化的積極效應,努力探索優化黨的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有效途徑,將主流意識形態所包含的價值、觀念與理想有效地傳送和分配給社會成員,并內化為他們的政治認同,實現對各社會階層思想的凝聚和整合。
  (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維護和開發黨的績效張力效應,實現改革與建設成果的共享。
  政治體系只有在很大程度上具備調動和分配物質性資源的權威,其功能發揮的根基才是牢固的。首先,執政黨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有效發揮建立在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績效基礎上。一方面,執政黨的意識形態整合機制作為上層建筑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決定于并適應于一定的經濟基礎,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另一方面,執政黨要有效發揮其意識形態整合功能,除了必要的、科學的思想教育外,還必須實現一定的績效尤其是經濟績效,并以此作為意識形態整合的物質基礎和合理性證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3] (p256)面對西方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我們黨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要消解這種來自意識形態領域的壓力,我們根本的方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把意識形態的價值追求轉化為可操作性的政策,增強綜合國力,創造出生產力方面的比較優勢,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利益需求,人們才會認同我們黨的意識形態,西方思想文化的滲透也就會不攻自破。其次,執政黨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有效發揮離不開改革和建設成果的共享。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和社會利益的不斷分化,各階層在改革和建設中的成本付出與成果獲取不成比例的問題進一步凸顯,社會公正問題日益受到關注。而我國獨特的政黨制度決定了不同社會利益的表達都集中到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內,由執政黨通過內部機制對各個部分的利益進行協調。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表達與綜合機制,擴大社會政策的包容性,在對社會價值進行權威性分配時,兼顧和平衡社會各方面的利益要求,通過改革分配格局使社會各個階層均能受益,實現各階層共贏的結果,從而樹立黨的公正形象,夯實民意支持基礎,增強黨的意識形態整合功能。
  (二)以思想理論建設為先導,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導向力和說服力。
  政黨執政的環境是變化的,政黨的意識形態在解釋外部條件的可觀察到的變化時,只有保持靈活的適應性和包容性,不斷自我更新,才能贏得成員的持續認同與忠誠。“大凡成功的意識形態必須是靈活的,以便能得到新的團體的忠誠擁護,或者作為外在條件變化的結果而得到舊的團體的忠誠擁護。”[4] (p58)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我們在思想建設上必須有新的突破和發展,使主流意識形態成為一個具有創新和自我超越能力的開放體系。在建設主導上,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強意識形態和理論武裝工作,從維護執政安全的高度,提高做好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性;在建設理念上,要以人為本,提煉和推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突出社會主義價值理念在抗衡資本主價值觀念方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建設視野上,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馬克思主義一元思想的指引下,保持足夠的張力,具有較多的彈性、包容性和開放性,以海納百川的氣魄和開放的心態,有分析、有選擇地博采異質思想文化之長,在思想文化整合中進行綜合創新,在兼容中打造自己的特色,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強黨的理論上的政治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建設的重點上,要以創新的思路,突出主流意識形態的整體性建構,圍繞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科學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提出的、干部群眾關心的深層次思想理論問題,系統地闡明為完成歷史任務所提出的綱領、政策和主張及其合理性與合法性,重構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的意識形態,把主流意識形態的建設與體制改革、經濟關系調整、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念整合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符合新體制要求的、能夠準確反映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價值判斷,使其合法性的制度維護功能得以有效地發揮,使我們的理論真正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喜愛,并內化為處世、行世、立世的實際行動;在建設的特色上,要圍繞愛國主義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將意識形態嵌入民族精神之中,為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內在動力。
  (三)以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增強黨的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我們黨執政過程中各項方針、政策、綱領的貫徹執行和良好績效的取得,最終要靠忠誠于黨和人民、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黨的優秀分子去實現。黨的優秀分子是我們黨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形象示范者和生動展現者。根據對政黨政治的一般考察,政黨成員的規模和質量與政黨的社會整合能力基本上成正比。因此,從加強黨員隊伍素質建設入手,不僅重視通過發展黨員的規模和數量來整合社會,而且更加重視通過提高黨員的自身修養和素質來增強黨整合社會的能力。要加強黨的思想和作風建設,構建有效的吐故納新機制和資源吸納機制,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將大量的優秀人才積聚到黨內,保證黨的隊伍的整體規模和素質,而且可以提高社會各階層對黨的政治親和力,提高黨的政治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實現黨對社會各階層的有效政治整合和道德整合。現階段極少數黨員干部的腐敗行為,損害了黨的形象,削弱了人們對黨的意識形態的接受和認同。只有下決心嚴肅懲治腐敗,樹立良好的黨員形象,才能為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說服力的前提,實現政治社會化的積極效應,鞏固黨的執政合法性。
  (四)以宣傳陣地建設為保障,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實現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在化。
  要使主流意識形態的理論、觀念真正為人民群眾接受并內化為處世規則和行為習慣,并轉化為他們對執政黨及其現實政權的政治認同,就必須與時俱進,認真研究意識形態宣傳教育的策略及形式,形成有效的合力,使其不但在內容上,而且在形式與方法上都具有親和力和滲透力。首先,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增強引導輿論的本領,掌握輿論工作的主動權。其次,掌握意識形態宣傳的藝術和方法。牢牢把握好新聞宣傳這一政黨宣傳自己意識形態的重要途徑,解決好新聞宣傳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問題;要注意引導社會心理,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方針,增強意識形態宣傳的時代感和吸引力;要掌握普通群眾的認知心理,將那些抽象深奧的意識形態理論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接受形式;要努力將意識形態的理想因素與現實內容以及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有機地統一起來,關注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了解群眾心理變化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準確把握社會成員的思想脈搏和生活追求,把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同解決人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能夠真正做到引導社會心理,充分發揮價值導向作用,使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成為有著眾多個性差異的人所共有的精神家園。再次,提高主流媒體的影響力,保證黨的執政安全。要在繼續鞏固報刊出版、廣播電視等傳統宣傳文化陣地的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如現代網絡傳媒手段,不斷創新網上思想教育方式,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的優秀文化網絡基地,構筑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新平臺。此外,要加快文化產業化步伐,把它作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支撐。中國要在全球文化新秩序的建構中確立自己的文化地位,要在外來文化、外來價值觀的傾銷中鞏固自己的意識形態地位,就必須大力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大力占領世界的文化市場份額。在正確導向下抓市場份額就是占領意識形態陣地;擁有一個活躍而強大的傳媒產業,擁有一個廣闊的世界文化市場,才會擁有強大的文化主權。這是增強我國文化實力和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吸引力和認同感的必由之路。
湖北社會科學武漢8~10D4中國政治唐曉波20062006
全球化/意識形態整合/執政能力/功能
意識形態的整合功能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密切相關。全球化在給我國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我國意識形態整合功能帶來嚴重的沖擊。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應對,努力探索優化黨的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有效途徑。
作者:湖北社會科學武漢8~10D4中國政治唐曉波20062006
全球化/意識形態整合/執政能力/功能

網載 2013-09-10 21:55:09

[新一篇] 全球化條件下大學生思想道德及主流意識形態狀況的調查

[舊一篇] 全球化進程與中國政治發展的價值選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