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條件下大學生思想道德及主流意識形態狀況的調查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129(2008)01-0031-07
  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研究》(批準號05AKS003)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經濟全球化與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研究”子課題研究成員參照了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校的同類問卷調查,結合課題自身特點,設計了一套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包括兩大類45個選擇題,其中含三個表格。于2007年5月—7月對北京、江蘇、黑龍江、山東等地部分高等院校進行了以本科一、二年級和碩士研究生一年級為對象的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100%回收,其中有效問卷為577份,占回收問卷的96%。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為:男性133人,占23%,女性444人,占77%;生源來自全國各地,其中城市生源293人,占51%,鄉鎮生源139,占24%,前兩者合計高達75%,農村生源145人,占25%;中共黨員104人,占18%,多為預備黨員,共青團員422人,占73%,非黨團員51人,占9%。涉及哲學、科學社會主義、政治學與行政學、科技哲學、倫理學、文秘、中文師范、教育學、傳播學、投資、國際貿易等20多個文科專業。本調查旨在準確把握當代大學生當前真實的思想道德狀況,分析總結出他們對當前我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現狀的真實看法,同時,為今后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甚至對于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我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建設提供對策參考。
  我們認為,本次調查所抽取的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問卷設計中的變量、指標涉及了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基本內涵,而且與本課題相關內容緊密相聯。問卷所反映的情況能基本體現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及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整體面貌,使我們對當代大學生的相關方面的狀況有了一個較直觀的了解。調查數據經人工統計最后通過計算機處理。本調查問卷參照了海南師范學院《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課題組2001年的設計[1],有些內容根據本課題的要求作了增刪修改而成。根據調查,從政治思想、道德、人生價值觀以及對主流意識形態的看法等四個方面對近期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作出基本評估。
  一、關注國內外重大熱點問題,但政治思想觀念淡化
  大學生們對國內外重大政治經濟熱點問題一直都非常關注。從調查來看,總體上,絕大多數大學生政治態度明確,關心黨的事業,關心社會的發展和民族前途,關系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穩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調查問卷中所列近期發生和不久的將來既定的國內外20項大事表示非常關注和比較關注的比例較高,關注率在60%以上的有12項,其中有3項關注率超過90%,依次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人民幣升值、銀行加息和物價上漲、薩達姆被處死等,關注率最高的達97.57%,其余的9項依次分別是:教育部直屬和部分省屬高等師范教育免費、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臺灣百萬人倒扁運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查處、伊朗和朝鮮核危機問題與聯合國秘書長由亞洲人潘基文担任并列、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等(見表1)。
  G2S601.jpg
  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多的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的信仰還是比較堅定的;有35.01%的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有50.43%的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只有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才有生命力”,兩者合計達85.44%;對于我國當前著力推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有60.14%的肯定率;有55.29%的大學生認為“改革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有24.78%的大學生認為“改革是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有 56.67%的人認為與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的政黨制度應該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對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有16.46%的大學生認為“更加充滿信心”,有64.13%的大學生認為“較有信心”,兩者比例高達80.59%。
  大學生對中央近一年來的政府工作給予很高評價,有19.59%的人認為是“成效顯著”,有65.16%的人認為是“較有成效”,兩者合計達到84.75%。大學生特別對吸引外資、擴大開放,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政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肯定率達75%以上(見表2)。這表明,在根本原則問題上大學生是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的,表現出較高的政治熱情和思考問題的成熟與理智。
  G2S602.jpg
  當前,大學生中還存在不少政治思想問題,政治思想觀念淡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下,有些學生思想上不關心政治。調查結果顯示,有8.32%的大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了”,有6.24%的大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不適合當今中國實際”,這表明仍有14.56%的人不大信仰馬克思主義。只有5.2%的人認為“資本主義是腐朽的、垂死的”。共產主義的信仰問題存在“渺茫論”思想,他們堅信共產黨的領導,但因黨內出現的腐敗現象又存在不滿情緒。調查結果還顯示,在回答“在現實生活中,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時,僅有10.57%的大學生回答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有26.51%的人認為,“資本主義最終會被社會主義取代”,有54.12%的人認為社會主義“理論上是正確的,在實踐中還有待于完善”,只有近十分之一的大學生持資本主義“死亡論”;仍有部分大學生對黨和政府還缺乏信任,有46.27%的大學生對于中國共產黨在大學生中的威信評價“一般”,18.37%評價“較差”,有13.86%的人對經濟發展態勢表示“不樂觀”,有8.15%的人認為對今年我國的政治局勢“不穩定”;大學生感到最不滿意的事是“干部以權謀私,搞不正之風”,即腐敗問題,占59.96%。對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舉行、學習方永剛先進事跡、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召開、李振聲獲2006年度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四項事件關注程度較低,非常關注的比率在10%以下。這表明大學生對某些在中國召開的國際會議關心不夠,對剛剛涌現的先進事跡了解還不多,對某些科技信息了解甚少。對黨的十七大的即將召開、《物權法》的頒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溫家寶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等雖有一定的關注,但關注率不高,在57.54%-48.01%之間。對一年來的政府工作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社會治安、消除社會丑惡現象,擴大就業等三項工作評價最低。這也表明,大學生對這些工作有著比較高的期望,這些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普遍關心和重視道德建設,但不愿受規范道德的制約和影響
  在道德觀方面,絕大多數學生有一定的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善于在群體中使自我價值得以實現,有一定的規范意識和奉獻意識,但一部分學生不愿受規范道德、集體道德的約束和高尚道德的影響,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壓抑個性的手段和空洞無味的說教。和過去相比,大學生存在道德滑坡和文明素質差的現象,應當引起我們思想上的高度重視。調查結果顯示,盡管經濟建設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但大學生對道德建設仍表現出普遍的關心和重視。在回答“社會道德水平高低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有沒有影響”這一問題時,有88.04%的人認為“有影響”;在回答“社會道德水平高低對國家民族的利益有何影響”這一問題時,有62.39%的人認為“會導致民族素質下降”,有17.33%的人認為“有損國家民族尊嚴”,有14.73%的人認為“影響改革開放,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有5.55%的人認為“惡化人際關系”;在回答“社會道德水平對個人的利益有何影響”這一問題時,有61.18%的人認為“會影響工作、生活情緒”,有22.88%的人認為“會對社會失去信心”,有13.52%的人認為“精神頹廢,物質受損”。調查結果顯示,在不損害個人利益的前提下,大學生還是愿意助人為樂的。如在回答“當聽到某地發生特大災害,造成重大損失,你的做法是”這一問題時,有34.66%的人回答是“盡自己所能,幫助受災群眾”,有59.1%的人回答是“響應號召,捐款捐物”。但調查結果也顯示,“見義勇為”、“先人后己”等高尚品質在大學生的道德行為選擇中不被多數人推崇。如在回答“路遇壞人行兇、搶劫、偷盜時,你的行為是”這一問題時,有31.37%的人回答是“看事態發展,再決定自己怎么做”,有38.82%的人回答是“求助他人”,有10.05%的人回答是“想管,但怕自己吃虧”,還有31.37%和6.93%的人回答是“盡量回避,少惹麻煩”和“袖手旁觀”,只有9.88%的人回答是“挺身而出堅決制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能否適應新形勢,大多數人給予了肯定的回答。有52.69%的人認為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應大力宣傳和提倡”;大學生認為“做人最重要的品質是”依次為:“正直”占51.64%;“有責任心”占24.96%;“誠實”占11.44%;“寬容”占6.24%;“禮貌”占2.91%,“認真”占1.73%,“無私”占1.08%;在問及“道德修養方面,自己看重追求什么”這一問題時,有64.47%的人回答是“與人彼此真誠相處,互相幫助促進”,有19.06%的人回答是“與社會道德規范一致”;在回答“對于‘誠信’你怎么看”這一問題時,有52%的大學生認為“大多數人還是講究誠信的”,有24.44%的大學生認為“別人誠信與否我不管,但是我要講誠信”;在回答“如果你遭遇到別人對你不誠信,你會如何”時,有66.03%的大學生選擇應“據理力爭,要求保護自己正當權益”;在回答“你認為應該怎樣講誠信?”時,有61.7%的大學生選擇應“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講究誠信”,有29.12%的大學生選擇應“別人對自己誠信,自己才對別人誠信”,有7.45%的大學生選擇應“利益才是主要的,有利時就講誠信”,有1.73%的大學生選擇應“希望別人對自己誠信,自己對別人不一定”。這說明市場經濟所需要的信譽觀念正在青年大學生中逐步形成,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應該講誠信的,只有少部分大學生才是有條件地講誠信。
  三、大多數學生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但部分學生注重追求個人幸福
  在人生觀方面,大多數大學生是正確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已經發生顯著的變化,個人主體價值明顯提高,一部分學生存在許多糊涂迷惘的思想認識。調查結果顯示,在回答“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怎樣處理公與私的關系”這一問題時,有58.58%的人回答是“公私兼顧”,有23.22%的人回答是“先公后私”,有10.4%的人回答是“大公無私”,只有7.8%的人回答是“先私后公”。調查結果顯示,在回答“自己理想中的人是”這一問題時,有39.85%的人回答是“在業務上成才,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有27.73%的人回答是“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有22.36%的人回答是“有道德、講良心的人”,有8.15%的人回答是“安分守己的普通人”,有1.56%的人回答是“有權有地位的人”,只有0.35%的人回答是“有錢的人”。大多數學生人生目標明確,也是正確的,但一部分學生對人生目標的確立還跳不出個人主義的小圈子,不能實事求是地對自己作一個準確的人生定位。在回答“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自己如何處理”這一問題時,有63.43%的人回答是“視具體情況而定”,有22.53%的人回答是“先考慮集體利益”,有7.8%的人回答是“說不清楚”,只有6.24%的人回答是“先考慮個人利益”。在回答“在現實生活中,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時,有36.22%的大學生回答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有33.8%的大學生回答是一個“忠誠的愛國主義者”,有14.21%的大學生回答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大多數學生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但一部分學生存在實用主義和追求個人私利不惜一切的想法。大多數學生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但一部分學生注重追求個人幸福。
  大學是連接社會和學生的媒介,她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能讓想象飛躍、思維升華的舞臺,很多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價值理念都是在大學時代塑造和定型的。在價值觀方面,當前最明顯的特點是對人生目標追求多元化,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判斷人生價值標準依次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占64.99%,“社會地位的高低”占16.12%,“金錢的多少”占15.77%,“名譽的好壞”占11.79%。在回答“對人生價值奉獻與索取的做法是”這一問題時,有57.89%的大學生認為應“正當索取,積極奉獻”,有20.97%的大學生認為應“奉獻與索取并重”,有15.6%的大學生認為應“奉獻多于索取”,只有5.54%的大學生認為“索取多于奉獻”。有近七八成的大學生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持肯定態度。有近一半的大學生對“青春易逝、及時行樂”持肯定態度。有近四成的大學生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持肯定態度。還有近三成的大學生對“金錢是萬能的”持肯定態度,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學生對“惟利是圖,不擇手段”持肯定態度(見表3)。這表明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觀念在部分大學生中仍有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中更注重知識和能力,在強調個人奮斗的同時,也注重與人合作,并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幫助。在回答“一個人能否成才的最重要因素是”這一問題時,有69.84%的大學生認為應首選“知識和能力”;在回答“應該怎樣實現自身價值”這一問題時,有61.5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努力,也爭取別人幫助”;在回答“自己信奉的人生哲學”這一問題時,有32.06%的人回答是“注重實際量力而行”,有28.25%的人回答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有27.04%的人回答是“走自己的路,不為他人所左右”。這表明,他們注重自身才能的發展,對人生有明確的價值標準,但少數學生又對這個標準存在模糊認識,對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重視,但又往往存在個人空想。
  G2S603.jpg
  四、總體認同主流意識形態,但對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 經濟全球化是我們當前最值得關注的時代背景,關于對經濟全球化的看法,我們提供了四個比較流行的選項,調查結果顯示,有65.16%的大學生認為“當今經濟全球化是客觀潮流,無法阻擋”,有16.12%的大學生認為“當今經濟全球化是美國掌握主導權的全球化”,還有10.92%的大學生“說不清楚”,只有7.8%的人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未來是社會主義在全世界的勝利”。可以看出,將近六成半的人看到了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因此對我國積極加入全球化行列的基本國策還是相當認可的,但只有近兩成的人看到了目前的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為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所控制的現實,并為此感到担憂,對于全球化對社會主義事業的世界性發展的推動作用認識不足,對于未來全球化的發展方向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甚至有一成多的人對全球化漠不關心,說不清楚。
  伴隨著全球化思潮影響的深入,西方社會中起主導影響作用的新自由主義等思潮也進入了我國社會,并以各種方式對人們特別是年輕的大學生施加影響,加大了對我國大學生進行“西化”、“分化”滲透的力度。關于對新自由主義等西方主流意識形態的認識,調查結果顯示,有50.25%的大學生“不太了解”,有29.64%的大學生“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是很關心”,有14.56%的大學生“沒聽說”,只有5.55%的大學生“有一定研究,比較了解”。這說明,有半數以上受調查的人對當代國外社會思潮,尤其是西方主流意識形態了解和關心不夠,對當今全球化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性”,即資產階級國內意識形態階級性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意識對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消解和多元化的挑戰認識不清。這充分說明進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培養和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對于處于初級階段我們黨的意識形態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有28.08%的大學生認為應“保持主導地位”,有25.65%的大學生認為應“不斷與時俱進進行理論創新”,有17.33%的大學生認為應“能夠呈現開放的態勢”,有14.04%的大學生認為應“包容各種非主流的意識形態”,有14.09%大學生認為應“不斷淡化”。這說明對我黨的意識形態在全社會的主導性、創新性、開放性和兼容性都寄予很大希望或加以積極改進,只有少部分人主張淡化這種主導地位,體現了大學生對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意識形態的認同感和價值期待。
  當問到“目前我們的一些新聞報道、理論文章、文藝作品之所以不受人們歡迎,不被人們接受,其原因”時,有58.06%的大學生認為是“公式化”,有16.64%的大學生認為是“說教式”,有13.86%的大學生認為是“概念化”,有8.15%的大學生認為是“粗糙化”,有3.29%的大學生認為是“生硬化”。這表明大學生反對目前我們的一些新聞報道、理論文章、文藝作品的公式化、說教式、概念化、粗糙化、生硬化的表述、宣傳、灌輸、講解等,反對脫離實際,喜歡“三貼近”,加大社會實踐的改革力度。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指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內容的有機統一。對這一內容的掌握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定了解,但說不完全”的占52.17%,“不關心,也不清楚”的占39.14%,“非常清楚”的只占8.69%。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關注率達50.78%,但非常關注的僅有10.40%,而不關注的卻有49.22%。這說明大學生對黨中央剛剛提出的這一新概括、新觀點、新思想還知之甚少,平時獲得時事信息的主要來源較少,需要大加宣傳,真正深入人心。
  就此讓我們看看大學生對大眾傳媒形式的選擇,只有搞清楚了信息的渠道,才能有的放矢地產生影響。在回答“你平時獲得時事信息的主要來源是”這一問題時,有46.44%的大學生選擇了“報紙”,有25.48%的大學生選擇了“網絡”,有13.69%的大學生選擇了“電視”。這是三種最主要的接受渠道。報紙作為傳統的平面媒體,在大學生的信息來源中還是占據了絕對主力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網絡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電視,位居第二,這既反映了我們的大學生本身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對于新興媒體接受程度很高,也要求我們在輿論引導的時候要加強對新興媒體的建設,在網絡上建立弘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輿論高地。有10.4%的大學生選擇了“廣播”,有2.6%的大學生選擇了“課堂”,有1.39%的大學生選擇了“別人的議論”。說明選擇“廣播”、“課堂”和“別人的議論”的都很少,同時也說明,我們的課堂信息量還不大,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還不能提供更多、更新的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各方面信息,聯系實際不夠。
  在問及“你一般比較關注哪方面的信息”這一問題時,有27.73%的學生選擇了“國際關系”,有26%的學生選擇了“體育和文藝娛樂”,有21.49%的學生選擇了“國家政治經濟”,有12.65%的學生選擇了“科技”,有7.28%的學生選擇了“軍事”,有4.85%的學生選擇了“教育”。這說明有近五成的人比較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但也有較多的人關注體育和文藝等娛樂信息,對科技信息關注不夠,而關注軍事、教育的人則更少。反映了大學生對科教興國的重大戰略認識不足。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在回答“你最喜歡什么方式”這一問題時,調查結果顯示,有38.43%的人選擇了“演講、辯論、看電教片”,有21.71%的人選擇了“社會實踐”,有17.33%的人選擇“主題班會”,有15.6%的人選擇了“專題報告”,只有6.93%的人選擇了“傳統授課”。這充分說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反映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方式喜歡演講、辯論、看電教片、社會實踐、主題班會、專題報告等多種形式,反對單一的授課等某一種形式,因此,要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加大社會實踐的改革力度,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在回答“你認為你所在院(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況時,調查結果顯示,有39.69%的大學生認為“不太切合實際,效果一般”,有24.26%的大學生認為“敷衍了事,沒有效果”,有17.33%的大學生認為“脫離實際,效果不好”,只有18.72%的大學生認為“切合實際,效果很好”。這說明我們高校基層單位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往往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不受學生歡迎,甚至抵觸,效果一般,急待改進和加強。
  總之,當前大學生普遍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大事,政治上漸趨成熟理性,但在經濟全球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一些學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所指出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面對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道德變化的特點,如何準確地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形勢,開拓新格局,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收稿日期:2007-11-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科版31~37G2思想政治教育張曉忠20082008
經濟全球化/大學生/思想道德/主流意識形態
  economic globalization/college students/thought and morality/mainstream ideology
Investig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Thought, Morality, and Mainstream Ideology Condition under Globalization  ZHANG Xiao-zh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China)In order to get an idea of college students' thought and morality condition, and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arget-oriented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instream ideology under globaliz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some college students as subjects and a fundamental appraisal was made. The overall tread is healthy and upward, with positive world outlook, life outlook, mainstream orientation of values, practical initiative, and deep sympath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to our country society' s mainstream ideology. But Meanwhile, some problems are not ignorable, namely, utility tendency and dim consciousness of political thinking, deviation of moral appraisal and moral practice, actual benefit, utility and short-term behavior trend of life values. The above problem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mainstream ideology education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nd pnzzl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under economic globallzation and that effective action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mainstream ideology education is extremely urgent.
為了解大學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狀況,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全球化條件下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我們對部分高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作出了基本的評價。總體來看是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主流取向積極,務實進取;對我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有著深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政治思想的功利傾向和模糊認識;道德評價和道德實踐上的偏差;人生價值觀念的實惠化、功利化和短期行為趨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現狀仍很令人担憂等,說明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面臨著許多難題和困惑,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極為緊迫。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科版31~37G2思想政治教育張曉忠20082008
經濟全球化/大學生/思想道德/主流意識形態
  economic globalization/college students/thought and morality/mainstream ideology

網載 2013-09-10 21:55:08

[新一篇] 先進文化與文化傳統

[舊一篇] 全球化背景下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整合功能的優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