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墾改革的回顧與展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農墾改革已走過了17個年頭,目前進入了一個更為關鍵的時期。認真回顧總結一下17年改革的成就、經驗和問題,明確“九五”期間改革的思路和任務,對推進下一步的改革,加快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墾17年改革的回顧
  農墾在大規模開發建設初期,依靠體制的優勢,在開發難度極大的偏僻地區,開墾出大量耕地,迅速形成規模和生產能力,有力地支援了國家建設,承担起了國家賦予的特殊政治任務。但在農場形成規模、轉入正常生產經營后,其體制上的弊端便顯露了出來,如集中過多、統得過死,分配上的平均主義,經營上的自我封閉,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單一,等等。這些弊端的存在,削弱了國有農場的活力,使國有農場在全民所有制、機械化大生產、組織程度高等方面的優勢難以發揮,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陷入了長期虧損的困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墾系統對傳統經濟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圍繞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體制進行了積極而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改變統收統支的財務體制,實行財務包干。
  從1979年起,國家對農墾企業實行了財務包干辦法,初步理順了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系,使企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自負盈虧,較好地解決了企業長期吃國家“大鍋飯”的問題,企業開始有了壓力和發展生產的動力。同時,財務包干的實行,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改變了企業過去“辦好辦壞一個樣,盈利虧損一個樣”的狀況,使企業逐步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調動了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扭虧增盈的積極性。實行財務包干當年,就實現扭虧為盈,結束了農墾虧損的歷史。
    (二)調整產業結構,實行農工商綜合經營。
  農墾企業從1979年開始試辦農工商聯合企業,在抓好農業這個基礎的同時,大力發展工業和商業。實行農工商綜合經營,開辟了更廣闊的生產門路,加速了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實現了產品的多次增值,走出了一條種養加一條龍、產供銷一體化的路子,出現了農工商各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新局面,提高了企業整體效益,增強了抗御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打破封閉格局,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
  十幾年來,農墾系統始終把對外開放作為一項重點戰略來抓,敞開大門,走出去,引進來,積極發展與各方面的經濟聯合,并組建了一批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競爭能力的企業集團。同國外的經濟聯系也不斷擴大,從引進資金、技術裝備開發農業資源,發展到與外商合資辦企業,并走出國門,到國外去辦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使農墾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彌補了農墾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擴大了企業發展的空間,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四)調整所有制結構,發展多種經濟成份。
  1979年后,農墾系統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破除了單一全民所有制觀念,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在堅持全民所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前提下,鼓勵企業放手發展非國有經濟,調整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了以國有經濟為主體,集體、個體、私營、“三資”和股份制企業等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格局,實現了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五)興辦職工家庭農場,建立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為尋求適合農業生產特點和有利于調動職工積極性的經營體制,在改革初期推行以“定、包、獎”為主要內容的生產責任制的基礎上,從1983年起,在農墾系統大力興辦以職工家庭農場為主,聯戶承包、機組承包等多種形式的小農場,近兩年還出現了一些租賃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小農場,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種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了大農場套小農場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隨著雙層經營體制的確立,結束了農業生產上長期高度集中、吃大鍋飯的體制,職工獲得了一定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現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職工收入和最終經營成果掛鉤,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同時,國有農場的統一經營和完善的社會化服務,又使國有農場的整體優勢得以發揮,從而大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
    (六)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推動企業走向市場。
  改革以來,各級農墾部門根據簡政放權的要求,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推行場長負責制,實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1992年后,按照“轉機條例”的要求,各級主管部門轉變職能,進一步下放權力。以三項制度改革為重點的企業內部改革也迅速展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正在形成。同時,發展了一批企業集團,推進企業的兼并、租賃和拍賣,興辦了一批股份合作制企業。這些改革,大大促進了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和適應市場的能力。
    (七)解決政企矛盾,探索理順政企關系的途徑。
  為解決政企矛盾,理順政企關系,十幾年來農墾系統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形成了幾種不同的模式。一是政企分設,即在保留原企業管理機構的同時,又設立了一套政府機構。二是以政代企,即以新建立的政府機構取代原企業的管理機構,保留企業牌子,政府機構起主要作用。三是在農場內設立管理區,由政府明確授權農場管理區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實踐證明,前兩種模式在運行中都存在很多問題,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第三種模式不是成立一級政府,機構精干,但賦予一級政府的管理權限,特別是賦予財稅、工商、土地管理等職能,既加強了農場的政權建設,又減少了政企矛盾,還節約了行政經費,減輕了企業負担,是理順政企關系的較為可行的途徑。
    (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
  為加快企業改革,推動企業向獨立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轉變,近年來農墾系統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股份制試點。從1994年起,又按照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精神,明確提出了在國有農場進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一年多來,墾區上下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確定了48個試點單位,目前試點工作已進入實施階段。
  十幾年的改革,使農墾經濟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克服了舊體制的許多弊端,在較大程度上轉換了企業的經營機制,使農墾經濟擺脫了長期發展緩慢、效益低下的困境,呈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1995年,農墾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82億元,比1978年增長4倍,年遞增10%;實現利稅60億元,全系統已從改革前連續12年虧損變為改革后連續17年盈利,累計盈利191億元,累計繳納國家稅金216億元,利稅合計達407億元; 職工收入3284元,比1978年增長95.86%;棉花總產52萬噸,比1978 年增長6倍;干膠總產33萬噸,比1978年增長2.3倍;牛奶總產103萬噸, 比1978年增長2.8倍。改革開放后的17年,是農墾經濟發展最快、 效益最好的時期。實踐證明,農墾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出臺的改革措施是成功的。沒有改革就沒有近十幾年經濟的大發展、效益的大提高。
      二、改革的基本經驗及存在的問題
  改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17年來,農墾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推動改革一步步走向深入。在改革的過程中,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改革的基本經驗。
  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農墾原有的經濟體制運行了幾十年,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在人們思想觀念上根深蒂固。沒有理論的突破、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就不可能進行改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理論上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從1979年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方針,到1984年確定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目標,1992年又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而發展到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全面系統地描繪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藍圖。這些重大突破,為我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武器,帶動了農墾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繁榮和發展,沖破了傳統辦場理論的禁區,如興辦職工家庭農場、建立雙層經營體制的理論;產供銷一體化、農工商綜合經營的理論;立足農場,走出農場,全方位開放的理論;在國有農場發展多種經濟成份的理論等。我們在辦場理論上的突破,促進了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打破了舊的辦場模式的禁錮,對農墾改革實踐上的重大突破和順利推進,起了關鍵作用。
  2.敢試敢闖,勇于創新。農墾企業既是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又主要經營農業生產。既有與城市國有企業和農村集體農業相同的一面,又與它們有很大區別。在改革上既要借鑒它們的成功經驗,又不能完全照搬,必須在中央大政方針的指引下,敢闖敢試,勇于突破,勇于創新,努力探索具有中國農墾特色的改革路子。如農業改革,在借鑒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成功做法、興辦家庭農場的同時,根據國有農場生產力水平較高的實際,特別注意加強了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保持了統一經營的優勢,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雙層經營體制。在分配制度改革上,農墾企業的農業職工已不再按等級工資進行分配,實行生活費自理,勞動報酬與最終經濟效益掛鉤。農墾企業還根據自身特點,較早提出和發展了農工商綜合經營;較早提出在國有企業內大力發展多種經濟成份,并取得了了實質性的進展;較早進行了職工住房制度改革,推行了住房商品化;農墾企業改革的一項最大突破,是推行了農業生產費自理,農業生產所需要的流動資金由職工自籌,并允許和鼓勵職工自費更新和添置農機具和其它生產資料,實行自費經營。沒有這種敢闖敢試的精神,就沒有今天農墾改革的局面。
  3.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農墾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經營對象不同,規模大小不等,生產力水平差異大,因此在改革的指導上特別強調不搞一刀切,實行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對邊疆、內地、城郊和沿海等不同類型的墾區和企業、以及不同的產業和行業區別對待,在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前提下,允許根據各自不同的實際,選擇不同的改革突破口,采取不同的改革辦法。在農業改革上,既強調以家庭農場為主要形式,又允許聯戶承包、機組承包等多種形式并存;在二三產業企業改革上,也不強調推行一種形式,可以承包,可以租賃,也可以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由于堅持了從實際出發,因此改革效果顯著,進展順利。
  4.加強領導,搞好協調。改革的成敗,關系農墾的命運。因此,農墾系統一直把改革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從部農墾局到各墾區都是一把手親自抓改革。每項新的改革措施臺出,都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多次召開會議,反復論證;每年的工作會議,都把改革作為第一位的任務進行部署;各級領導還親自抓改革試點,深入解剖改革中遇到的問題,總結試點經驗,推動面上工作。改革又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農墾工作的方方面面和眾多部門。因此,不僅政研體改部門全力以赴抓改革,而且其它部門也把改革放到重要位置,列入本部門的工作日程,提出本部門的發展方案,使農墾各項改革綜合配套,協調進行。由于領導重視,各部門密切配合,上下左右形成合力,保證了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觀念跟不上改革形勢發展的需要。盡管我們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思想觀念問題仍未得到很好地解決,傳統計劃經濟的觀念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場經濟的觀念還沒有牢固地樹立起來,“等、靠、要”依賴國家的思想還很嚴重。有的仍留戀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對改革的緊迫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改革的動力不足;有的缺乏敢闖敢試的精神,怕這怕那,遇到問題就走回頭路,出現反復;有的存在畏難情緒,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停步不前。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農墾改革的力度和經濟發展的速度。
  2.管理體制改革滯后。過去我們把改革的重點放在企業改革上,有些同志過分強調農墾辦社會、承担政治任務等特殊性,不想、甚至不愿在管理體制改革上有大的動作。雖然我們在管理體制改革上做了一些工作,如精簡機構、給企業放權、轉變職能等,但都未從根本上觸動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舊的管理體制,有的雖然從行政局改為公司,但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沒有實質性變化,基本上屬于行政型公司。管理體制改革滯后,已嚴重影響企業改革進程。
  3.場辦工業改革沒有大的突破。過去我們對場辦工業的改革缺乏深入的研究,沒有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以至于場辦工業經營機制轉換慢,結構不合理,農工商一體化的優勢未能充分發揮,競爭力差,經濟效益低。由于場辦工業在農墾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場辦工業改革緩慢,直接影響到整個農墾的改革與發展。
  4.政企矛盾基本沒解決。在理順政企關系方面,過去雖然進行了許多探索,但這些探索還處于試驗階段。在各方面關系尚未理順的情況下,企業為爭取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外部環境,行政職能不僅沒有減少,有些反而不得不進一步增加,使企業行為與政府行為嚴重混雜,政企矛盾更為突出,企業難以真正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加大了改革的難度。
      三、“九五”期間農墾改革的目標和任務
  經過17年的積極探索和艱苦努力,農墾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開創了新的局面。更為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發展具有中國特色國有農場的道路。今后5 年,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農墾要全面完成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部署,并為下世紀初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根據農墾“九五”計劃,到2000年,新增商品糧100億斤; 新增棉花300萬担;新增干膠10萬噸;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50億元, 年遞增11.2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5130元,年遞增10.55%;利稅總額100 億元,年遞增10.76%;人均收入高于全國農村的50%。要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實行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即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其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賴于經濟體制的轉變。因此,農墾今后經濟工作的第一位任務仍是改革,必須進一步加快經濟體制的轉換,依靠體制創新,擺脫傳統體制帶來的問題和困擾,增強經濟活力,轉變經濟增式方式,形成新的優勢,再創農墾新輝煌。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和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本世紀末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10年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據中央要求,結合農墾實際,今后5 年農墾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加快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大多數企業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農墾管理體制,有條件的墾區成建制改組為集團公司,按《公司法》規范運轉;完善農工商綜合經營體制,實現產供銷一體化和產業化經營;發展非國有經濟,形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墾區市場體系,實現農墾經濟與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全面接軌。通過“九五”期間的改革,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農墾經濟體制,保證農墾“九五”計劃目標的順利實現。
  按照上述目標,今后5年農墾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
    (一)加快管理體制改革。
  當前,農墾改革已進入配套推進階段,要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必須對管理體制進行相應的改革,否則企業改革將難以順利進行。從中央的要求看,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把專業主管部門逐步改組為不具有政府職能的經濟實體,或國家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單位,我們要長期維持原體制也是不可能的。管理體制改革已是勢在必行,早改革早主動。
  墾區管理體制改革總的思想是: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逐步弱化行政職能,加快實體化進程,積極向集團化、公司化過渡。
  各墾區的情況差別很大,要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改革。
  1.大部分墾區要走集團化、公司化的路子。這一類墾區主要是指有直屬企業的墾區。按照中央精神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目前的行政管理機構和行政性公司,已難以繼續存在下去,而撤銷管理機構、改變企業的隸屬關系,又被多次證明是不成功的,每次這種變動,都伴隨著巨大的損失和震蕩, 極不利于農墾生產力的發展, 國務院(1982)56號文件、中央(1986年)8號文件和國務院(1991)42 號文件,對此都有明確的論述。因此,最為現實的選擇是走集團化、公司化的路子,這既避免了由于管理機構撤銷、企業下放帶來的損失和震蕩,又符合中央精神,適應了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具體改革辦法是:省級農墾主管部門改組為集團公司,所屬企事業單位成為集團成員,同時,減少管理層次,撤銷省級主管部門所屬管理局一級機構,改為派出機構,有條件的逐步轉為經濟實體。改革后墾區的管理體制由行政管理體制變為企業集團體制,主管部門與所屬單位的關系由行政隸屬關系變為母子公司關系,由對企業的兩級管理變為一級管理,由適應計劃經濟的行政管理型變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服務型。集團公司通過政府授權,行使國有資產經營管理職能,統一對國家承担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通過集團化,發揮墾區的整體優勢和規模效益,增強競爭實力。在過渡階段,集團公司仍保留行政機構牌子,受政府委托行使行政職能。待各種條件成熟時,取消行政機構牌子,按《公司法》規范運轉。
  按以上辦法進行改革,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撤銷管理局問題,二是改成公司后保留行政牌子和行政職能問題。下面分別進行分析。
  關于管理局改革。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主管部門對企業的具體事務大包大攬、無所不管,因此必須要有管理局這個層次。隨著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自主權的擴大,管理局這個層次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這是因為,第一,有管理局這個層次存在,就多一層對企業的干預,企業也就難以實現自主經營。第二,有的墾區管理局的機構龐大,財政撥的行政經費不能滿足其需要,依靠企業的上交彌補,加重了企業和職工的負担。第三,墾區成建制轉為企業集團后,必須按集團體制的要求設置新的經營管理機構,管理局就更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當然,在改革的方法和步驟上要穩妥。第一步,對現有人員進行分流,大量的人員要轉為興辦經濟實體,保留少量的管理人員,作為集團公司(總局)精干的派出機構,該機構不再是一個管理層次,由對企業的兩級管理變為一級管理。第二步,待集團公司按《公司法》運轉后,撤銷派出機構,全部轉為經濟實體。
  關于集團公司保留行政機構牌子問題。集團公司之所以要保留行政牌子,是由農墾的特殊性決定的。一是農墾承担著辦社會、管社會的職能,這些職能在短期內難以分離出去,在分離出去之前,必須由農墾繼續承担。二是農墾承担著特殊政治任務,這些政治任務是國家從長治久安的大局出發賦予農墾的,農墾更應責無旁貸地繼續承担起來并完成好。這些職能的存在,就要求集團公司在過渡階段繼續保留行政牌子,行使行政職能,保留行政牌子也不擠占省政府職能部門的編制和職數。因此,在這方面沒有必要担心,只要把道理說清楚了,別人理解了,就可以做到保留行政牌子和行政職能。從已經改為公司的幾個墾區的實踐看,也是這樣做的,如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云南省農墾總公司、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等,在公司化、實體化的同時,都保留了行政機構的牌子和行政職能。
  2.兵團管理體制改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管理體制,要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改革。之所以要保持基本穩定,是因為兵團所處的地理、政治環境極為特殊,承担著不可替代的繁重的政治任務,兵團體制的穩定,有利于這些任務的完成。但是,保持穩定不等于不改革。兵團的基本任務是生產建設,所有工作都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經濟的發展和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兵團內部難以穩定,更談不上完成所承担的政治任務。而經濟的發展必須有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管理體制和企業運行機制,在這方面兵團盡管進行了大量的改革,但改革的任務仍很繁重。
  兵團的改革重點應放在完善機構設置和改變管理方式上。機構設置要體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求,兵師兩級要進一步精簡機構,壓縮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減輕企業負担。管理方式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切實轉變兵師兩級管理企業的職能,認真貫徹轉機條例,還權于企業,把企業推向市場。兵團所屬團場盡管承担了許多特殊職能,但基本屬性是企業,必須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盡快走向市場。
  3.其它墾區管理體制改革。這一類墾區是指沒有直屬企業的墾區。由于沒有直屬企業,目前尚不具備轉為集團體制的條件和實力,難以走集團化的路子。同時,由于在歷次機構改革中,機構、人員精簡幅度較大,已無進一步壓縮的余地。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于機構規格低、人員少,加之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下管理企業的方式和方法,在宏觀管理、指導和服務上顯得力不從心,有所放松。因此,這類墾區改革的重點是:第一,適應經濟體制轉換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宏觀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為企業深化改革創造一個寬松的外部環境。第二,有條件的墾區,要按照國務院(1991)42號文件要求,將下放到地、縣管理的原省屬農墾企業,恢復由省級主管部門直接管理的體制,積極創造條件向集團化過渡。
    (二)加大企業改革力度。
  今后一個時期,企業改革仍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必須緊緊抓住不放,務求取得大的成效。
  企業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著力進行企業制度創新,認真抓好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加速面上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和其它改革,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把改革與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使農墾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
  按照上述思路,企業改革要重點在兩個方面上下功夫,一是抓好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二是推進面上企業改革。
  從點上的工作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場制宜地組織好試點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同時抓好與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有關的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先行一步探索明晰產權、調整企業負債結構、政企分開、減輕企業社會負担等難點問題的路子,并在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力爭取得大的突破,為面上深化企業改革提供經驗和辦法。
  從面上的工作看,要緊緊圍繞以下方面深化改革:
  1.改革國有農場內部的經營管理體制。國有農場內部經營管理體制雖經多年改革,但基本上未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框架,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必須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向進一步改革。規模較大農場要按照公司制的要求重構管理系統,原承担生產管理的科室,要轉變為為基層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實體化公司;撤銷分場一級管理機構,轉為經濟實體;生產隊由原來的純生產單位改為經營實體,規模小的要逐步合并。通過改革,農場與生產隊、場辦二三產業企業的關系變為母子公司關系,各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參與市場競爭。一般小農場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經營管理體制。
  2.逐步剝離企業的社會職能。農墾企業辦社會、管社會問題,一直是困擾農墾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既加重了企業負担,又影響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這是一個遲早必須解決的問題。因此,對剝離企業的社會職能,必須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努力進行探索。但從目前農墾的實際和大環境看,尚不具備迅速、徹底剝離的條件。因此,在剝離的方法和步驟上,又要根據各自的實際,循序漸進、穩妥進行,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動蕩。近期要做的工作,是在企業內部首先進行分離,把管社會的機構、職能、人員從企業經營管理系統中分離出來,并向社會開放,逐步過渡到自負盈虧。從近幾年的實踐看,在農場內部設立精干的管理區的辦法,是一種較為可行的形式,但在建立管理區的同時,要爭取地方政府授權,賦予必要的政府職能,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財稅、工商管理、土地管理等職能。這樣做,既實現了初步的政企職能分離,又減輕了企業的負担,同時還避免了體制大變動帶來的動蕩,有利于農墾的改革與發展。
  3.繼續深化農業改革。進一步穩定完善農業雙層經營體制,大力推行土地承包、核算、盈虧、風險“四到戶”的生活費用、生產費用“兩費”自理,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努力發展集約化規模經營。并積極探索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擴大土地租賃制的范圍,試行股份合作制,進行有限責任公司試點,取得經驗后逐步推開。
  4.努力搞活場辦二、三產業企業。要進一步改革場辦二、三產業企業(簡稱場辦企業,下同)的管理體制,具備條件的農場在改革為集團公司的同時,要調整與所屬辦企業的關系,即由目前的行政隸屬關系改為母子公司關系,賦予場辦企業獨立的法人地位,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尚不具備條件的農場,對場辦企業也要視同獨立的法人進行管理,減少對場辦企業的行政干預,使其能夠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獨立自主地開展經營活動。要加快場辦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步伐,把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風險機制引入企業內部,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人事、勞動、分配制度,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活力。要在場辦企業積極發展租賃制,大力發展股份合作制企業。對小型虧損或微利的企業,可以租賃給集體或個人經營,并提倡和鼓勵職工入股,改造成股份合作制企業,通過發展租賃經營和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形成一個更為靈活的經營機制,促進場辦企業的更快發展。
  5.加快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步伐。圍繞墾區支柱產業和拳頭產品,鼓勵企業兼并和聯合,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大力推進貿工農一體化,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內外貿、農科教一條龍的生產經營體系,實現產業化、規模化、集團化經營。特別要發展與周圍農村的橫向聯合,帶動地方共同發展區域經濟。
  6.擴大對外開放。要繼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國外的資金、先進技術和智力成果,大力發展三資企業。引進外資要與老企業的改造相結合,并鼓勵外資優先投入農業綜合開發、完善加工、良種和花卉基地建設,以及能夠形成規模效益的出口創匯項目。要加強對國際市場的開拓和直接營銷,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組建外向型企業集團,發展境外企業,開展跨國經營。要發揮邊境墾區和農場的地緣優勢,帶動內地發展邊貿。
  7.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在積極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同時,要通過多種途徑發展非國有經濟,進一步調整所有制結構。一是拍賣、轉讓一批小型微利或虧損的場辦二三產業企業;二是大力興辦集體企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業,以及個體和私營企業;三是積極引進外資,大力發展三資企業;四是鼓勵職工自費開發“五荒”資源,發展自營經濟和庭院經濟,形成一個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競相發展的格局。
  在抓好上述幾項改革的同時,要積極培育墾區市場體系,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保證企業改革順利進行。
      四、振奮精神,努力工作,進一步加快農墾改革進程
  “九五”期間,農墾改革的任務十分繁重,且又非常艱巨。農墾經濟能否順利地與市場經濟接軌,勝利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關鍵取決于我們能否抓住機遇,抓緊時間,加快改革,造就出新的經濟優勢。因此,必須進一步增強加快改革的緊迫感,全力抓好“九五”期間的改革工作。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是一勞永逸的,它伴隨改革開放的全過程,隨著改革的深入、利益格局的進一步調整,必然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在新的理論的指導下,用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辦法來解決。要認真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學習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和五中全會的“建議”,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武裝頭腦,擺脫傳統理論和思想觀念的束縛,牢固樹立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觀念。要善于運用鄧小平同志的戰略思想、理論觀點和方法,研究農墾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當前特別是要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大力加強農墾經濟改革理論的研究,盡快改革農墾理論研究落后于實踐發展的狀況。各級農墾部門和企業要舍得資金投入,積極支持體改部門、實際工作者、理論研究單位和各級農墾經濟研究會等社會團體,開展農墾經濟改革理論的研究,發揮理論的先導作用,避免實踐中出現大的失誤和反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探索,都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三個有利于”作為標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以新的理論、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實踐,開拓出農墾改革的新局面。
    (二)進一步加強對改革工作的領導。
  隨著改革向深度廣度發展,改革的重點工作已經轉向制度創新,越來越涉及到一些深層次的難點問題,新的形勢對領導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各級農墾部門的一把手親自抓改革,才能使改革真正推向前進,取得明顯效果。農墾系統的各級領導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高度重視改革工作,象抓發展一樣抓改革。各級農墾部門和企業的一把手要親自抓改革,親自調查研究,結合本墾區、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從總體上作出部署,實行分類指導,精心組織實施各項改革方案,及時研究和解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通過加強領導,扎扎實實地把改革推向前進。
    (三)進一步搞好部門協作。
  農墾改革已由過去破除舊體制為中心轉向以建設新體制為中心,對改革的綜合性、配套性和協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已不是某一個部門的具體業務,它幾乎涉及農墾系統的所有部門,沒有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很難將改革推向前進。各級體改部門要繼續發揮好綜合協調的職能,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克職盡責,積極主動地抓好改革。其它業務部門要轉變職能,從抓微觀的具體事務轉到抓宏觀政策的制定和指導上來,從只抓發展轉到改革與發展并重上來,要從全局出發,維護整體利益,把改革作為自身的重要工作,主動配合體改部門,共同研究,通力協作。如果囿于部門利益扯皮推諉,互相掣肘,只會貽誤時機,拖延改革,影響發展。只有各部門主動配合,密切協作,齊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加快改革進程,完成改革大業。
    (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改革決不僅是各級領導的事,而是一項需要千百萬職工群眾共同參與的事業。我們改革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生產力和提高職工的生活水平,是符合廣大職工群眾根本利益的。職工群眾是改革的主力軍和強大動力,離開職工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改革就失去了群眾基礎,不可能取得成功。要在政治上保證職工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尊重職工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企業制定的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要充分體現職工群眾的意志和要求,化為職工群眾的自覺行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參與改革、搞好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充分尊重和聽取群眾意見,在制度上保證職工了解和參與企業的改革和經營管理,實現職工群眾對企業領導的有效監督。要加強職工隊伍建設,堅持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知識武裝廣大職工,加強文化和技術知識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技文化素質,以便更好地行使主人翁的權利,履行主人翁的義務。企業的黨組織和工會組織,要做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時化解改革進程中由于利益關系的調整而帶來的矛盾,理順各方面關系,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各級領導干部要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生活,特別是要關心困難企業和離退休職工的生活,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通過多方面的工作,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廣大職工把自己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真正聯系起來,從而激發人們更加高昂的改革熱情。
    (五)把深化改革同企業改組、技術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
  深化改革與企業改組、技術改造、加強管理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互為保證的關系,只有幾方面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搞好國有企業。首先,要把改革與企業改組結合起來。從搞活整個墾區的國有經濟出發,通過資產運作,增加國有資產存量的流動盤活能力,推動國有資產的合理流動,引導國有資產向高效益的領域轉移,對墾區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其次,要把改革和技術改造結合起來,增強農墾經濟發展后勁的重點不能完全放在鋪新攤子上,而是要放在充分發揮現有企業的潛力上,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進一步提高技術改造投資比重,并向重要產業和優勢企業傾斜,使我們的企業不僅有好的機制,同時還有先進的產品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再次,要把改革同加強企業管理結合起來。把加強科學管理作為企業固本治標之計,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在堅持和發揚長期以來積累和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的同時,以新的觀念、新的思路來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建立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市場,向管理要效益。
    (六)努力為企業改革和發展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
  農墾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不僅同其它企業一樣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而且由于農墾企業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還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難和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外部環境,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也就難以順利進行。而要形成一個好的外部環境,一方面要靠國家統一出臺的大政策,另一方面農墾特有困難和問題的解決,還要靠農墾系統上下共同努力去爭取,如政企不分、社會負担、債務包袱、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滯后等一類問題,沒有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各級農墾部門和企業都要把改善外部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主動地向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求得理解,爭取支持。做這方面的工作,要有耐心,要細致,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鍥而不舍地把工作做到家,千方百計爭取一個有利于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外部環境。
                 (作者系農業部農墾局局長)*
  
  
  
中國農墾經濟京3-10F22鄉鎮企業與農場管理曾毓莊19961996 作者:中國農墾經濟京3-10F22鄉鎮企業與農場管理曾毓莊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55:43

[新一篇] 再談魯迅茅盾致紅軍賀信  ——兼答丁爾綱教授的商榷

[舊一篇] 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的繼承和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