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現實·未來——中國民族關系發展回顧與展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C9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994(2001)06-0065-04
    一、新中國50年來民族關系發展的回顧
    1.50年代,中國民族關系的歷史性變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的主要民族問題就是逐步消除民族間隔閡、歧視、仇恨等,真正建立起平等、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合作關系。為此,黨和國家開展了大量民族工作。第一,清匪反霸,穩定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秩序。從1950-1953年底,人民解放軍依靠并發動各民族群眾,歷時4年,共殲滅武裝匪特240余萬人,斗爭的徹底勝利,深受各民族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從而為化解民族矛盾,疏通民族關系奠定了基礎。第二,派遣中央民族訪問團,對少數民族進行慰問。從1950-1952年底,先后派出西南、西北、中南、內蒙古及東北4個訪問團,深入少數民族地區,與各民族人民促膝談心,化解民族隔閡和矛盾,溝通民族間的聯系和交流。通過訪問,使各民族人民群眾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第三,組織少數民族成員到內地參觀,增加他們對國情的了解。從1951-1954年,由中央有關部門負責組織接待到內地參觀的少數民族代表有6500多人。通過參觀,增加了對國情的了解,激發了愛國主義情感和各民族和睦相處、取長補短、團結一致的意識。此舉措,對化解民族矛盾,改善民族關系有著積極的影響和作用。第四,禁止民族歧視與侮辱,消除不利于民族團結的有形痕跡。1951年通過的《關于處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稱謂、地名、碑碣、匾聯的指示》中指出:對于歷史遺留下來的強加于少數民族的稱謂及有關少數民族的地名、碑碣、匾聯等,如帶有歧視或侮辱性質的少數民族的稱謂和地名,一經發現,便作了更改,或恢復原來的民族名稱。如在族名方面,將帶有侮辱之意的“歸化族”、“西番”、“崩龍”改為“俄羅斯族”、“普米族”、“德昂族”;在地名方面,將“歸綏”改為“呼和浩特”,將“迪化”改為“烏魯木齊”等。第五,進行民族識別,確認各少數民族的名稱和地位。面對當時大量族體、族群的客觀存在,而其族名、族稱又含混不清的情況,1953年開始開展民族識別工作。參照斯大林關于民族必須具備四個基本特征的觀點,對各民族的語言、歷史、族源、政治制度、經濟生活和文化習俗特點,與周圍或相關民族的民族關系等方面進行科學研究、綜合分類,并堅持“名從主人”的原則,先后確認了55個少數民族名稱。糾正了歷史長期遺留下來的許多少數民族“名不正、言不順”的狀況,使各族人民通過民族識別,正式確認了自己的名稱和地位,從而充分享受各項法律法規所賦予的權利。
  與此同時,黨和國家為貫徹《共同綱領》所確定的原則,1952年制定了《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1954年通過了《憲法》,開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到1956年底,全國共建立自治地方86個,其中2個自治區,1個籌委會,30個自治州,53個自治縣。真正實現了各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平等、團結、互助為基本特征的新型民族關系得到確立,民族自治地方經濟、文化得到發展,整個社會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2.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民族關系在曲折中發展
  建國初期,由于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正確的政策和措施,使中國的民族關系逐步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但在1958年發生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沖擊下,民族關系遭到了很大的損害。特別是1966-1976年,在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指導思想及其實踐的根本錯誤,使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遭到了新中國建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在這期間,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被歪曲,民族政策遭到踐踏,民族工作被取消,大批民族干部遭到迫害,從而給全國的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民族關系遭到了嚴重的踐踏和破壞。
    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族關系恢復與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為恢復十年動亂中被破壞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統戰政策和干部政策,醫治被踐踏和損害了的民族關系而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一,通過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恢復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徹底糾正“民族問題實質是階級問題”的錯誤認識,明確了“現階段我國的民族關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勞動人民之間的關系”,清算民族問題上的“左”的錯誤理論,從而解除了人們思想上長期以來受到的禁錮和束縛。對大批冤、假、錯案及其所株連的人和事進行徹底平反昭雪,為一大批遭受過迫害的少數民族上層愛國人士恢復了名譽,并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作了適當照顧和安排。使各民族干部群眾重新沐浴、感受到了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和溫暖,為民族關系的恢復和好轉創造了良好氛圍。其二,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月和民族團結表彰大會,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思想。從50年代開始,就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民族團結活動。80年代后,又普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并于1988年4月、1994年9月、1999年9月,召開三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主要是進行多種形式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檢查民族政策執行情況,表彰在維護和加強民族團結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這些活動的開展,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統一,都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中華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其三,進一步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84年10月頒布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以來,全國又恢復、新建了許多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已建立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2個,并建立了1400多個民族鄉。2001年2月,又通過了《民族區域自治法》修正案,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怎樣更好地保障各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利進行了新的確定,加以規范。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加符合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其四,針對改革開放以來,有些報刊雜志、出版社只顧經濟利益,出版一些歪曲、丑化少數民族形象,侮辱少數民族情感的出版物的事件,以及一些旅游部門為招徠旅游者,把少數民族淳樸的民風、民俗任意夸大、歪曲、丑化,傷害少數民族情感的事件,國家及時采取措施,嚴肅處理,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予以規范。
  總之,50余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在解決國內民族問題,正確協調民族關系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功,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今日的中國已不再是過去的“一盤散沙”,民族大團結已成為中國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二、當前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主要特點及表現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黨的十四大、十五大會議的召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反映在各民族之間的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呈現出新的內容。其特點和表現是:
    1.民族關系中的經濟關系日益突出
  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前,中國各民族的關系,主要是政治關系,各民族主要關心自己的權利,即法律賦予的各民族擁有的各方面的平等民主權利。在各民族權利中,最主要的是民族區域自治權利,核心是自治權利的行使和完善。對于散居少數民族,最為關心的也是法律賦予的平等權利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充分享受的問題。雖然民族問題的經濟矛盾也在民族關系中反映出來,但不占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后,經濟利益上的矛盾在民族關系占居主導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關系,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族關系更多體現在經濟利益的協調上,具體體現在:其一,發展差距成為影響民族關系的重要因素。從近年來發展的態勢看,這種差距又集中在東西部差距上。東西部的差距從表面上看,只是地區之間的差距,但反映在民族關系上,就成了民族之間的差距。差距永遠存在,但是不能過分懸殊,特別是從發展趨勢上看,差距只能縮小,不能繼續拉大。否則,就不能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面對差距日漸拉大的態勢,如果不采取措施,任其發展,勢必會使處于后進地區的各民族干部群眾心理不平衡,進而直接影響到民族關系的健康發展。其二,能否正確處理好國家利益與民族利益的關系以及各少數民族之間的利益關系,是處理好民族關系的關鍵。民族地區地大物博,但物博主要指地下,地上資源十分匱乏,且多為山地和沙漠,可利用資源十分有限,而豐富的地下資源歸國家所有,地方沒有開采權。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這一狀況對民族關系的影響是有限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長期以來,國家各部門在對民族地區的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常常忽視當地民族的利益,使他們在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得不到實惠。此種做法往往也會引起當地民族的強烈不滿,進而對民族關系造成損害。同時.現在有些民族地區的不同民族之間或同一民族的內部,往往為了各自的利益,為劃分邊界,爭奪山林、水源、草場等,也常常發生糾紛、摩擦,甚至斗毆事件,這極大地破壞了民族團結,惡化了民族關系。因此,兼顧好國家與少數民族、以及各民族之間的利益關系,是保持民族關系健康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其三,少數民族地區越來越面臨市場經濟嚴峻的挑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使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公平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和供需平衡。因此,各民族都要主動接受這個自由競爭的環境,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但也應該客觀地看到,一方面,各少數民族存在著生活習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性;另一方面,各少數民族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的各種原因,社會發育程度普遍較低,這種“先天不足”,再加之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等、靠、要”依賴思想的存在,造成經濟上普遍缺乏競爭活力。因此,怎樣給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提供更多條件,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以使差距不過份拉大,使各民族之間的競爭控制在有限范圍內,是需要加以認真考慮、對待的。
    2.民族關系中的互助關系進一步增強
  平等、團結、互助是黨和國家維護和發展民族關系的三大原則。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這種互助關系尤為明顯。一方面是消除民族間事實上不平等現象,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確保邊疆穩定和國家政治統一的需要。當前,各民族間的互助關系具體表現在:第一,國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規,支持、鼓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互助活動,促進各民族間的團結合作、互利互惠、優勢互補、共謀發展。如組織開展沿海發達省區對口支援西部不發達省區活動;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等,從而進一步加強各民族、各地區在經濟上的聯系性、互補性,使互幫互助、共生關系更明顯。第二,國家在民族地區開發資源時,積極促進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如在云南,昆明鋼鐵廠在當地新平彝族自治縣建一個鐵礦石廠,從當地少數民族中招收工人進廠,并對他們進行培訓,使鐵礦石廠很快建立起來,地方經濟也帶動起來。當地財政和群眾也得到實惠。第三,各省區間、地區間橫向經濟聯合,謀求共同發展。如西南六省區七方經濟協調會、西北五省區經濟技術協作會等。本著互相合作、共同開發、協調一致、共同受益、共謀發展的原則,在資金、信息、人才交流、項目合作、商貿往來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促進雙邊或多邊的經濟聯系。第四,在不斷擴大經濟上團結合作、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互助關系,同時,政治、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方面的團結合作、互幫互助關系也不斷擴大和發展。
  以上民族互助關系四個方面的表現,都有共同的特點,即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與競爭互為前提的互助關系;是先進民族發揮主導作用的互助關系;是各民族廣泛參與的互助關系;是繼續提倡幫助和支援少數民族的互助關系。也正是因為具有這些特點,使各民族之間互助關系的基礎更加穩固。
    3.民族關系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復雜性更加明顯
  市場經濟條件下,民族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交往聯系進一步擴大,民族關系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且復雜多變,具體表現在:第一,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民族關系問題主要表現在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的關系上。它包括國家與自治地方、自治區域內主體自治民族與非主體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政治、經濟權益分配,如干部任用、資源開發、投資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第二,在雜散居地方,特別是村鎮,因不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造成部分少數民族群眾上訪、串聯、聚眾、沖突等事件的發生。第三,由于歷史原因,中國有30多個民族屬跨界民族,他們與相鄰國家的民族同源、語言、文化、習俗相同或相似。改革開放后,同一民族的人們變得像一家人或像走親戚似的來往自由,邊疆貿易紅紅火火。同時,由此也引發各種矛盾,一旦發生,如不及時采取正確方法或措施加以協調、化解,就會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如果是被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極端分子加以利用,將會給國家安全、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威脅。第四,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少數民族人口不斷增加,多個民族共同生活在一個城市和異族通婚的現象日漸普遍,因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差異,由此引發的歧視、隔閡、糾紛也將進一步凸現。
    4.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不斷向深度拓展
  平等,就是指居于中國境內的各民族,不論大小、發展程度如何,都是民族大家庭中平等一員,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一律平等,一視同仁,都享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地方事務的權力。團結,就是指各民族彼此之間,以及本民族內部之間都應平等相待,友好合作,和睦相處,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分裂行為。互助,就是指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文化等方面應建立起互助互濟的關系。三者之間互為前提、互為因果,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這一目標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具體表現在:第一,今天所說的平等,已不僅是停留在政治、法律、形式上的平籌,更多體現在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平等;第二,今天所說的團結,已不是簡單的,只追求形式上的團結,而是結成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團結,是一種自覺意識的“誰也離不開誰”的團結。升華為“振興中華”的強大民族凝聚力。第三,今天的互助,已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表層,如幫助少數民族解決溫飽、改善基本生活條件、生產條件等,而是擴展到更深的層次。如增強各民族自我發展能力,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弘揚、發展民族優秀文化藝術,促進各民族互相學習、吸收、借鑒等方面。
  正是由于三者相互促進,使良性互動的新型民族關系不斷向更廣、更深的領域拓展,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事業才興旺發達,呈現出當今中華大地現代化建設事業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三、新世紀初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走向
    1.西部大開發成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根本舉措,是未來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總趨勢
  西部大開發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領域的系統工程,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奮斗。大開發帶來的大發展,必將使各民族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發生重大變化。因此,不斷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社會現代化與發展傳統文化、民族地區發展與少數民族自身能力等一系列相關的良性活動,協調一致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必然選擇。
    2.族際大交流的對立統一是未來中國民族關系的兩種常態
  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擴展,各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尊重,民族團結將會越來越緊密。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形成了全國乃至世界的統一大市場,市場經濟開始成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強大紐帶。各民族統一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凝聚力日益增強。民族間共同性日益增多。另一方面,隨著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擴大,各民族以自尊心、自豪感為主要內容的民族意識將會不斷增強,少數民族干部群眾更加關注本民族的形象和各項合法權益的保障與維護,在經濟、文化方面的摩擦將會有所增加,基于民族特點和差異而產生的民族矛盾、沖突、糾紛的可能性也進一步增大。而這兩種因素,對中國未來民族關系發展的影響將會長期存在。
    3.民族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共同文化互相吸收、借鑒、繁榮發展是未來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中華大地上,各民族在各自生存環境中形成和發展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它們是培育本民族精神、道德風尚、品德特性的沃土,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同時,也應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財富。中華各民族在互相學習、借鑒、吸收中,共同創造了中華優秀文化。中華文化以其自己源源流長、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緊緊地把各民族凝聚在一起,未來中國民族關系的發展,應不斷將中華文化弘揚,架起各民族學習、溝通、理解的橋梁,構筑起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
    4.在中華大地上,“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深入發展,是未來中國民族關系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1990年9月,江澤民在視察新疆時指出:“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構成的,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是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歷史一再證明,團結就興旺,就繁榮;分裂就動亂,就衰敗。”
    5.堅決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勢力的旨在破壞民族團結、惡化民族關系和破壞祖國統一的行為,是未來中國民族關系長期面臨的一場嚴肅政治斗爭
  在這場嚴肅的政治斗爭中,我們應從維護祖國統一、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民族團結的高度來觀察、研究和處理民族關系問題,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團結各民族群眾,孤立和打擊極少數分裂分子,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盡量把影響民族團結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收稿日期:2001-03-22。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昆明65~68D5民族問題研究劉吉昌20022002本文回顧了50余年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歷程,對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民族關系的特點及表現進行了分析,并對新世紀中國民族關系的走向進行預測。民族關系/民族團結/民族問題national relations/national union/national problemsHistory,Reality and Future--Review and Forc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 of Chinese nationsLiuJichang(Guizhou Nationality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27)The essay reviews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 of Chinese nations in the past 50 years, analyses the characters and expressions of the relations of Chinese nations, and forcasts the trends of the relations of Chinese nations in the new century.劉吉昌,男,貴州民族學院高教研究室主任、副教授。貴州民族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作者: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昆明65~68D5民族問題研究劉吉昌20022002本文回顧了50余年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歷程,對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民族關系的特點及表現進行了分析,并對新世紀中國民族關系的走向進行預測。民族關系/民族團結/民族問題national relations/national union/national problems

網載 2013-09-10 21:56:09

[新一篇] 南水北調刻不容緩

[舊一篇] 歷史決定論與主體選擇論探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