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新探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集中體現在教師為教而教,固守“教師——知識——學生”的教學路線,極大地束縛了學習主體的發展,實質是“應試教育”、“淘汰教育”、“面向少數人的教育”,其培養和訓練模式與當今世界人才需求明顯不適應。
  近年來,仁師附小以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為切入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探索出了符合仁師附小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即創新探究模式(以創新為中心,在探究中學)、操作訓練模式(以操作為中心,在訓練中學)、審美愉快模式(以審美為中心,在愉快中學)。下面就對其作簡要介紹。
      一.創新探究模式
  1.模式程序:A創設情境——B提供材料——C引導探究——D概括歸納——E運用創新。
  2.模式操作要領
  (1)創設情境,形成問題。 創設情境的途徑是多樣的:可通過實物演示、圖畫再現、音樂渲染、扮演體會、語言描述、現代教學手段等展示情境。“形成問題”,可由教師在情景中直接提出問題,最好由學生提出。問題的設置,要富有啟發性、邏輯性和發展性,要針對學習內容,直接擊中學生思維燃點,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刺激學生的定向注意。
  (2)提供事實(材料)。給學生“材料”(文字材料、 實物材料),讓學生去說一說、讀一讀、擺一擺、摸一摸,讓學生去感悟、觀察,發動學生去積極思考。
  (3)引導探究。誘導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探究, 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新知,讓學生去閱讀,讓學生去質疑、釋疑,讓學生小范圍內相互間進行初步的認知交流,互相啟迪。
  (4)概括歸納。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歸類和知識結構條理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在指導學生進行歸納概括時,對學生難于解決的問題要做好講授,但要注意少而精,并富有啟發性。
  (5)運用創新。教師設計的練習,要富有創造性, 要讓學生在運用新知的過程中,去展示、去表現、去創新,引發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并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從而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情感和動機。
  3.模式特點
  “創新探究”教育模式是以學生學習認知規律(感知、理解、鞏固、應用、創新)為依據,有利于開發學生潛能,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其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取新知,在獲取新知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
  [實例]《圓明園的毀滅》
  A.創設情境
  ①看錄像: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進行搶掠、毀壞、焚燒的罪惡場面;
  ②通過談話,再展現圓明園的輝煌景觀,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能。
  B.提供材料
  ①看完錄像后學生交流觀后感;
  ②看圖思考:一座皇家園林,為什么會變成這種殘垣斷壁的景象?
  C.引導探究
  一讀課文,初步理清脈絡,了解侵略者的暴行(初讀);
  二讀課文,學生質疑,提出問題(細讀);
  三讀課文,討論交流,解決問題,重點解決:強盜們在圓明園內是怎樣搶掠、毀壞、焚燒的?結果怎樣?(精讀);
  四讀課文,體會品味,讀出感情(深讀)。
  D.歸納概括
  思考討論:侵略者為什么膽敢如此為非做歹?使學生認識到這是清政府腐敗、無能所致,從而激發起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E.運用創新
  運用所了解的知識,設計、描述出課文中未介紹的圓明園中的某一處美麗壯觀的景色(用圖或文字)。
      二.操作訓練教學模式
  1.模式程序:A目標——B主動嘗試——C合作提煉——D自主練習——E評價反饋。
  2.模式操作要領
  根據教學程序,教師以口述或板書等方式與學生共同認定學習目標,使其在師生活動中形成一個“聚焦點”。圍繞目標與課時難點,教師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勵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查閱有關資料、去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獲得理性的知識。學生在獲得新知的內驅下,再去模仿、應用、操作,讓學生在其中動腦、動手、動口,進行自主訓練。評價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除書面測試外,也可采取觀察、討論、口頭提問等形式,通過學生反饋結果,教師再進行集體矯正或個別輔導,也可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即“合作達標”,最終實現目標的補救完善與學生自我教育發展。
  3.模式特點
  “操作訓練”教育模式是以創設富有實際價值的操作情境,以訓練學習能力為手段,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主動構建、自我完善,促進學生人格成長和學習成長。
  [實例]:《圓柱體體積》
  A.展示目標。說出圓柱體體積公式推導過程;記住公式;會計算圓柱體體積。
  B.主動嘗試
  1.激活促學:復習圓面積、長方體體積計算。設問:能否把圓柱體體積轉化成長方體體積來計算?怎樣轉換?
  2.學生獨立操作:把圓柱體切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
  C.合作提煉。
  1.多媒體演示,指導學生觀察、分析、思考:近似長方體與圓柱體的體積有什么聯系?近似長方體與圓柱體的底面積有什么聯系?近似長方體與圓柱體的高有什么聯系?
  2.用語文表述觀察分析思考的問題,得出:
  拼成近似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V[,圓柱]=S·h
  3.引導學生說出圓柱體體積公式推導過程。
  D.自主練習:運用獲取的新模仿應用;設問:要求圓柱體體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自學例1并獨立解答。
  E.評價反饋:①.解答后,學生評議,并說出理由。②.補救完善:圓柱底面積和高不直接告訴,它只告訴底面半徑、直徑、周長等,學生自己設計這類題目練習,并說出解題思路。
      三.審美愉快教學模式
  1.模式程序A認知——B激美——C啟發——D應用——E評價。
  2.模式操作要領與特點
  (1)認識活動的新穎性。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 留下學生感興趣的認知信息,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認知熱情;在教學方法上盡量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由于認識了未知的東西而感到高興滿足,使學生對教育內容始終保持濃厚的探究興趣。
  (2)教學過程的審美性。 教師要盡可能地拓展課程體系中的美育領地,挖掘、豐富和發展材料中的審美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使社會美、藝術美的因素充分展示,實現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使學生在審美性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
  (3)教學內容的適宜性。教學內容太難會影響學生學習自尊心,內容太易又不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適度的難易,合理坡度的教學內容,才是最具挑戰性的。因此,教師應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作宏觀審視,精細梳理,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使學生愛學、樂學。
  (4)教育方法的科學性。為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 發展其能力,促使學生會學、善學,教師要遵循和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在學科知識和學生的認知結構之間架起科學的橋梁,使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合理坡度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并得以強化。
  [實例]《大海的歌》
  A.認知。通過談話,播放多媒體,讓學生認識大海的美麗與遼闊。
  B.激美。用多媒體展現作者在碼頭上和海港里所看到的美麗景象,然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見所想。
  C.啟發: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 提出問題并分組討論學習:文中幾次寫到了“大海的歌”?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大海在歌唱的?它在歌唱什么?
  ②.檢查自學情況后引導學生細品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然后指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
  D.應用。總結“歡樂的歌”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方法,要求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分組學習“一曲新歌”部分;然后教師點撥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E.評價。學生自由讀課文,感悟語言文字和景物的美,并選擇自己認為最美、最好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最后由學生討論總結出課文用“大海的歌”做題目的意義,大膽抒發學習課文的思想感情。
  課堂教學模式是多樣化的,就其形式來說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就其所要實現的目標來說,又有其確定的同一性(發揚學生主體精神,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因此,一個穩定的教育模式,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實際,分化出多種子模式,形成學科教學模式群。
      四.推行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措施
    1.轉變教育理念是推行新模式的前提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重方法輕觀念,重形式輕內容,重教法輕學法,重認識輕情感,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要實施課堂教學新模式,就要轉變陳舊的教育理論,摒棄傳統教學中有悖于素質教育的現象,牢固樹立以育人為本的學生觀、教學觀、質量觀。
    2.優化教師隊伍是推行新模式的關鍵
  教師是學校中推行素質教育的主體,是推行課堂教學模式的組織者、管理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敬業精神、教育理論、教育行為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因此,學校就要注重培養一大批與實際課堂教學模式相適應的高素質、高水平師資隊伍,引導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師德素質;引導他們參加教育科研,開拓思維、豐富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立起正確的教育思想;鼓勵他們運用多種方法來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變被動地改進工作為積極地提高自身素質。
    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推行新教學模式的核心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們的教育就要培養能積極適應不斷變化著的社會要求的人,特別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離開了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就談不上培養個性,也談不上培養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從根本上違背了素質教育。
    4.強調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是推行新模式的手段
  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都要考慮合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并在教案中有所體現;在實施新模式中做到常規教學必用,新式教具常用,并鼓勵教師自制電教軟件。
    5.規范教學評價是推行新模式的杠桿
  傳統的教學質量評價手段就是考試,并成為教與學的唯一目的,因此,在推行新模式時,應改革考試制度,強調對學生的思想、文化、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狀況、勞動技能、審美能力等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弱化分數的“絕對權威”。
    6.變革教學質量管理及評價方式是推行新模式的保證
  改革傳統的重教學結果——考試分數的管理方式為目標管理、過程管理、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同時并舉,制定一系列與推行新模式相配套的教學細則、評價體系,以此實現對學科教學的規范化管理,有效地提高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和教改能力。
  隨著新模式的推行,我校實現了由注重學生外在變化向注重學生內在變化的轉變;由強調學習的結果向強調學習的過程轉變;由單純的教師講授向師生互動轉變;由封閉的教育組織形式向開放的教學組織形式轉變。據問卷調查表明:新教學模式的推行,使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學生的當堂知識掌握率都在95%以上,各項技能都不同層次的得以提高,學生的課業負担明顯減輕。
  
  
  
教育科學論壇成都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張培建/諶學軍/胡小林20002000 作者:教育科學論壇成都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張培建/諶學軍/胡小林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57:09

[新一篇] 小學語文課文內容的社會心理思考

[舊一篇] 少數民族傳統道德淺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