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先進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培育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92X(2008)09-0010-05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將其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是根本途徑,先進文化的引領是根本保證。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揚和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創造精神的充分培育和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要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動力,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一、中華民族精神在國家振興中的當代價值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為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的綜合反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著這個民族精神,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創新的時代精神。這是我們民族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凝聚和激勵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重要精神力量。
  培育民族精神是一個建立民族文化認同的問題,其實質在于認同什么。作為一種觀念形態,它是相對穩定的;作為一個民族精神的文化傳統,它又是發展的;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它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時代性。民族精神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可以協調人們的心理和行為,形成統一的精神支柱、價值取向和心理定勢,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進提供動力源泉,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建設,增強各民族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聚合力和向心力,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打下深厚的思想基礎,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我國走向繁榮、富強、進步的今天,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大團結,反對分裂,是民族大義和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民族精神的內在要求。
  民族精神的價值最主要地體現在民族凝聚力上。由于民族精神具有濃厚的理性色彩,能夠使該民族的成員形成一種共識,有利于把全體人民的意愿、利益緊密地結合起來,共同推進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同時,民族精神能夠轉化為一種社會文化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約束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方式。它不同于行政和法律等硬性的社會控制手段,作為一種軟性控制,它將行為的規范和要求內化于人們的實際行動,具有軟實力特征。此外,民族精神也將社會成員的個人行為導向民族、國家的共同價值目標,激勵社會成員為實現民族的共同目標而努力奮斗。民族精神所起的這些作用綜合起來形成了一種對國家、民族的強大支撐力量。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我們須大力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不斷增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以應對全球化時代民族文化所面臨的挑戰。當今國際文化經濟交流、文化傳播的現實說明,經濟和軍事強勢國家,也是文化強勢國家。總體上處于弱勢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僅在經濟發展上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國家觀念、民族認同感、文化發展上也面臨嚴峻的考驗。正如江澤民同志指出的:“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引起世界各種思想文化,歷史的和現實的,外來的和本土的,進步的和落后的,積極的和頹廢的,展開了相互激蕩,有吸納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爭,有滲透又有抵御。保持和發展本民族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積極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實現文化的與時俱進,是關系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2]因此,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同堅持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優良傳統有機結合起來,同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精神動力。[3]
  二、以先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在我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靈魂,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源泉,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綜合國力,主要是經濟實力、技術實力,這種物質力量是基礎,但也離不開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精神作為一個開放的價值體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其不同的具體內容。它不是一個固定的體系,而是一個不斷創造、豐富的過程,需要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賦予新的內容。以體現時代特征的先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當代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追蹤世界文化發展前沿,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有益文化成果,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與時俱進。
  一要把握現代化發展趨勢。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化,不只是一個時間概念,更重要的是要追蹤和達到當代人類文明已有的程度和發展前沿。這就要求我們用人類發展已經達到的程度去驗視我們的民族精神,以人類文明最新成果豐富我們的民族精神,使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先進民族并駕齊驅,共同走向未來。近代以來,無數中華兒女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在社會結構上,他們為追趕西方先進文明進行了重大的社會改良和革命;在社會價值體系上,不斷進行探索和重構;在文化心理層面,不斷調整和更新情感方式、人生態度、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化,不只是一個政治選擇或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文化現象和社會實踐問題。
  民族精神現代化的實質,乃是作為民族精神載體的傳統文化向現代的轉化和進化。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現代文明模式已替代前現代文明模式,但文化觀念的轉化有一個適用和適應的過程,它不可能自發實現轉化,必須進行文化創新與發展,才能自覺超越前現代文明模式。農業文明以自然經濟為基礎,尚未發展起社會化大生產。自然經濟條件下的生產是分散的小農生產,是依據自然節律自發進行的重復性實踐活動。人們生存在由宗法關系維系的自然秩序之中,尚未建立起自覺的社會關聯,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更多地表現為宗法倫理關系。在精神生產領域,由少數精英占領,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和條件參與精神文化的創造活動,因而只能被動地接受精英所擁有的文化資源。現代工業文明的確立帶來了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變革,它所引起的顯著變化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建立,經濟、社會管理、世界性的交往、民主政治等社會活動領域的迅速擴大,以及以科學、藝術、哲學為主要形態的精神生產領域的空前自覺與繁榮。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文明模式,同時也是一種人本主義或自覺的文明模式,它以理性和科學知識為基礎,體現著理性精神、契約精神、人本精神。以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交換為基礎的現代經濟、社會管理、民主政治等社會活動領域越來越依賴于理性、契約和法治的運行機制,越來越成為展現人的理性精神和自由創造性的領域。人們交往的自由和空間不斷拓展,開始形成理性的、契約的、自由的、平等的交往關系。支撐著工業文明的兩大主導精神,即技術理性和人本精神,極大地改變了人的生存方式,把人從自在自發的生存狀態提升到自由自覺和創造性的生存狀態。時代的發展使民族精神所賴以生長的物質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需要賦予民族精神以全新的時代特征和全新的時代內涵。因此,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化,必須以現代文明模式為基礎,體現時代精神。
  二要面向多元價值取向。作為中華民族精神依托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形成的,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它是東亞地區文明程度最高的文化系統,這在無形中造就了“華夏中心主義”的一元價值觀。這種一元價值觀認為,天下、國家、文化是三位一體的,“天下”不是一個空間概念,也不等于世界,而是一個文化概念。古代中國人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文化,天下即喻指中國文化的普世性。中國人不但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普世的,而且也是最優秀的。正是這種文化中心論使中國人認為自己處于世界的中心。相應地,所謂“夷夏之辨”也就不是種族或血統之辨,而是文化和文明之辨。因此,夷夏之間并無絕對的、不可逾越的界限,認同華夏文化,就可以由夷變夏。“夷”、“夏”的概念同樣是文化的概念,而不是種族的概念。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文化系統,所以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雖飽經滄桑,其核心部分仍相當穩定。
  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在全球的擴張,世界性交往與日俱增,全球化時代悄然降臨。當今世界已聯系成一個整體,不同文化形態的運動、變化與發展呈現出一種整體的相關性。也就是說,任何個別共同體的文化實踐都離不開全球化時代的普世性價值觀念,如人權、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并為整個時代文化價值力量所統轄和制約。這表明,地區史時代的一元價值觀受到了挑戰,每個民族都應該在多元文化價值取向的框架內重新審視自己的一元價值觀,需要把以前只放在“傳統—現代”框架內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傳統文化,放入“全球化—民族化”的更大視域中予以考察。由于全球化已成為當今民族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背景和內在因素,無論是討論民族文化的傳統還是現代,都不可能離開全球化這一新的參照系。
  實際上,我們既不能固守“華夏中心主義”,也不能接受西方文化的同質化和模式化。沒有民族獨立和民族文化的獨立,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民族文化的獨立固然不能依附于外族文化,尤其是強權文化,但這種獨立又不是離開世界文化整體聯系的獨立,獨立不等于孤立。經濟全球化的特點決定了民族文化的發展必然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全球性的文化互動使得各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密切相連,一個國家要想真正保持文化獨立性,走出一條健康的文化發展之路,只能通過對外開放,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融入全球化大潮,吸收人類優秀文化成果,不斷增強自己的文化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加豐富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影響力,進而培育出適應多元價值取向的民族精神。為此,在世界文化多樣化發展的進程中,我們要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影響力;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勇于和善于吸收一切優秀的外來文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服務。
  三要確立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實質上是一種意識形態,其作用是實現價值認同上的全民族成員的精神統合。中華民族不只是一個社會學或民族學概念,更重要的是一個政治概念,它與中華民族大家庭范圍內的50多個民族之“民族”并不是處于同一層面的概念。后者與英語中的ethnicity或ethnic group涵義相近,而前者則與nation一詞相近,具有某種政治含義,帶有“族”和“邦”的雙重內涵,強調在一個政治實體中,全體成員所具有的在政治、法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共性和共同利益,且這種共性和共同利益超越了國內各個小族群的利益。實際上,自孫中山先生提出“五族共和”以來,中華民族就一直是被當作統一國家的政治實體來理解的,兼有國家概念和疆域因素。在此意義上,培育民族精神的現實政治目的就是維系國家的內在統一和社會的向心力,而其文化目的是要在現代世界中建構中國的根本性和獨特性。因此,民族精神既要確定民族性格,又要確定國家理想,且首要的是確定國家的社會理想。
  民族精神總是具體的,在現實層面上,它最終要落實到具體的價值信仰體系,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以先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使其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價值體系。作為一種理論體系和價值信仰體系,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覺地、系統地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回答了歷史提出的現實問題,反映了我國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以及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理想,涵蓋了國家和社會成員所承担的責任。它既是凝聚我國各族人民的政治基礎,又是我國各族人民精神交流的主導意識。這一理論通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理論體系直接為我們提供行動指南,并以此為根據建立起相對完整的、以理論為支撐的政治信仰、政治信念和政治目標,具有超越性、徹底性,具有強大的社會政治功能和文化心理功能。在政府決策和國家管理等活動中,它通過一系列理論原則把我國各族人民的意愿集中起來,將其聰明才智和積極性調動起來,同心同德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從而進一步從整體上強化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三、以“兩個融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明確把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提出來,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又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民族凝聚力,而這種凝聚力主要來自于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靈魂。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4]“兩個融入”,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建設戰略意義的深刻認識,是我們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就是滲透于大中小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教學之中,體現在學校教育教學和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真正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普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就是使民族精神培育進入各個領域、部門、社區、家庭,利用各種文化載體,扎實有效地把民族精神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各項活動中去,在全社會形成強大的動力和凝聚力。
  其一,實現中華民族歷史傳統與時代精神的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豐厚土壤和源頭活水,我們要善于從時代偉大實踐中汲取新鮮養分,將其升華為民族精神。只有深入研究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趨勢,深深植根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融入億萬人民群眾開拓美好未來的歷史進程,才能真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當前需著重增強全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團結意識和自強意識,強化公民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覺將個人的榮辱得失與國家的盛衰強弱緊密聯系在一起。而先進文化則是我們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文化資源,它淵源于中華五千年文明、植根于當代偉大實踐、吸收了世界優秀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廣泛團結全國人民的旗幟,是激勵各族人民建設偉大祖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一個民族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為一個有強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民族精神培育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奮,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事業就會全面興盛。只有把億萬人民凝聚在先進文化的旗幟下,把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充分發揮出來,才能煥發出中華民族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才能繼續創造出無愧于歷史和時代的偉業。[5]
  其二,吸收和借鑒古代和國外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由于種種原因,迄今為止,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我們今天到底應該批判什么、繼承什么,對于國外文化尤其是西方現代文化,我們到底應該批判什么、吸取什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應當看到,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優秀成果沒有充分利用與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消極影響沒有完全克服,這兩種傾向都存在。如果我們對本土文化不甚了了,對西方文化知之不多,那是不能完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務的。為此,我們有必要深入挖掘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價值。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是在既有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的。否則,就會迷失方向、喪失根本。在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的今天,必須充分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遵循“古為今用”原則,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優秀文化傳統,在繼承的基礎上弘揚和培育我們的民族精神。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吸收、借鑒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優勢和長處。在日益開放的全球化時代,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離不開與世界各種文明的對話,需要我們堅持“洋為中用”原則,積極適應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的趨勢,著眼于民族精神的長遠發展,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擇善而從,以更加自信的心態、更加開闊的視野,吸納百家優長、兼集八方精義,使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不僅植根于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發展進步的潮流。
  其三,重在教育,貴于堅持和創新。從青少年抓起,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點。為此,我們要加強中華文化教育、歷史教育,使全體人民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深入開展基本國情、時事政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輝煌成就教育,塑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民意識,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使每個公民對自己在一定社會關系和國家生活中的權利、地位和行為方式有自覺認識,主動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統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創新是文化的本質特征,也是民族精神的本質特征。當下,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文化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社會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們要按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對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的歷史與現狀進行冷靜審視和反思,清醒認識存在的問題、差距和不足,著眼于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著眼于增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力推進內容、形式創新;著眼于提高民族精神傳播力,大力推進傳播手段創新。
思想理論教育滬10~14G2思想政治教育曹群/鄭永廷20082008
民族精神/先進文化/兩個融入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我們必須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以先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的多元價值觀,形成和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把民族精神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作者:思想理論教育滬10~14G2思想政治教育曹群/鄭永廷20082008
民族精神/先進文化/兩個融入

網載 2013-09-10 21:59:50

[新一篇] 論信息傳播者的青年觀

[舊一篇] 論共和國的包容性與社會現代化轉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