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中國哲學的走向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20年前,肇始于一場“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思想解放運動,拉開了當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序幕,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伴隨豐富生動的實踐,中國哲學也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在武裝人們頭腦、指導改革實踐的同時,新的哲學范疇、哲學命題、哲學觀念和哲學問題也豐富了哲學園地。隨著改革的繼續深化,科技的飛速發展,時代的深刻變化,21世紀中國哲學的走向也將發生變化。那么,21世紀中國哲學的主流形態及其特征將是什么呢?
  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與時代精神是同命運共興衰的。要科學地回答上述問題,我們就不能不把視野轉向20世紀中國社會的變革發展與哲學發展的內在關聯上。
  反觀20世紀中國哲學發展史,我們發現有兩次富有成果的高潮。一次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當時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產生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基礎就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反對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這一思想的主要成果體現在《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等哲學(軍事哲學)著作中。毛澤東思想科學地回答了當時困惑人們的中國向何處去、中國革命的道路該怎么走等關系到中國的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指明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正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革命才取得了勝利,實現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創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了歷史新紀元。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毛澤東思想由此也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并成為主流意識形態。
  第二次高潮則是本世紀70年代末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為起點而出現的。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承毛澤東思想,再次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時代發展的實際結合起來,思考和解決中國的發展問題,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問題,逐漸形成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找到了一條像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在現時代條件下如何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如何實現現代化的道路。而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其哲學基礎就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許多學者認為,以實踐為邏輯出發點的實踐唯物主義哲學不僅是鄧小平理論的“邏輯源頭”,也是這一理論的哲學基礎。鄧小平理論已成為我們黨和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成為中國人民前進的旗幟。與此相聯,實踐唯物主義哲學也就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總結上述兩次“哲學高潮”的出現及相應的主導哲學形態的確立,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它們本質是一樣的,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道路這樣關系到中華民族存亡、國家興衰的根本性問題分別作出了科學的回答。
  由20世紀中國哲學發展史的經驗可見,判斷21世紀哪一種哲學會成為中國哲學的主流形態,并不是由人們的主觀意志決定的,而是由中國未來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所決定的。我認為,作為21世紀中國哲學的主流形態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一是要為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科學的哲學路線的支持。缺少這一點,哲學就難以在歷史上留下影響,“主流地位”就無從談起。二是必須反映時代發展的特征和趨勢,體現和升華時代精神。缺少這一點,哲學就會失去新鮮感和時代感。三是這種哲學要成為人們追尋道德價值的精神家園,成為人們的精神歸依。缺少這一點,哲學就會失去群眾,就沒有生命力。
  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鄧小平理論所開辟和指引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將繼續推進到21世紀。實踐已經并將繼續證明,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更偉大的成就。作為馬克思主義不斷“中國化”、“時代化”產物的鄧小平理論,也將會在實踐和時代的發展中不斷得到豐富、發展和完善。這一理論及其哲學基礎——實踐唯物主義必將在21世紀,隨著中國的強盛,民族的振興,在世界舞臺上大放光彩,其“主流形態”地位也因而會得到更加堅實的確證。具體講,這種主流哲學必須更加突出以下特征:第一,堅持以尊重實踐、實事求是的觀念作為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這條哲學認識路線絲毫不能動搖。第二,更好地發揮哲學的反思、批判功能,以強烈的“問題意識”發現和研究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矛盾,不斷總結實踐中成功的經驗,修正實踐中錯誤的思想傾向,從而增強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科學性,減少和避免盲目性,使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順利健康地進行。第三,要有更加開放、寬容的氣魄和胸襟。隨著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流,多極化、信息化、全球化趨勢進一步發展,21世紀的中國主流哲學形態,必須回答和反映現時代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更加充分地體現多樣化、開放性、整體聯系的觀點和包容的意識。第四,更加重視個人的存在和價值,關心人,塑造人。什么時候,哲學真正成了人們心靈的港灣,精神的家園,成為人們感情依托乃至汲取生命原動力的對象,這種哲學的主流地位便有深刻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往往會發生“自我迷失”,會產生諸如心理失衡、選擇矛盾、角色沖突、人格分裂等諸多精神方面的問題。21世紀的中國哲學不能無視這種人對其生存狀態和意義的困惑、迷失問題,它應當尋求與心理學、文學、美學、藝術的聯盟,引導人們超越迷茫走向執著,超越虛幻走向理性,建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與人的本質需要相一致的價值觀念系統。為此,現有哲學體系必須在內容和語言形式上有一個大的轉變。第五,要充分吸納中國傳統哲學中有利于解決現代化進程中所出現的問題的思想觀點。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中已經或容易出現的人際關系、天人關系的異化和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對立現象,我們一定要在發展現代化大生產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建立人與自然、個體與群體和諧的統一關系。由于幾千年來中國的思想文化中,個體對群體的依賴觀念太深了,個體的獨立意識太弱了。因此,有必要打破儒家思想中那些固守個體對群體的依附性,漠視以致否定個體的獨立性的傳統觀念。但與此同時,又必須防止因強調個體的獨立性而走向漠視、否定群體的個體本位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或走向類似于后現代主義的虛無主義。在這方面,中國自古以來就確信人與自然、個體與群體必須統一、能夠統一的思想,特別是儒家思想重視群體和諧,推崇個體為群體而獻身的崇高道德精神,是我們應當批判繼承的。
  總之,以上述內容為特征的實踐唯物主義哲學,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入推進,一直到21世紀中葉“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的完全實現,其強大生命力及主導地位將得到更加確鑿的證明。
  
  
  
光明日報京③B1哲學原理趙劍英19981998 作者:光明日報京③B1哲學原理趙劍英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54:34

[新一篇] 二十一世紀中國佛教的走向

[舊一篇] 二十世紀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發展之回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