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改革與發展必須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然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市場經濟體制的市場機制會對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強有力的導向作用。市場的供求信息反饋到高等學校,推動高校調整專業結構、學科結構,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調整學科和產品開發計劃,以滿足市場對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的需求。市場和高校的這種聯系,在市場經濟體系發育過程中亦越來越成熟。這就要求高校要在競爭機制下求生存、求發展,通過主動適應市場需求以提高辦學效益,拓寬資金投入渠道。所以說,市場機制對高校的改革和發展的導向作用是強有力的。
  不可否認,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人才培養和科技開發的市場導向又使辦學思想、辦學模式、人才標準發生了變化。一校多制,產、學、研結合,聯合辦學等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已見成效。其中,服務于市場的財經、科技、外語人才供不應求,尤其開放型、攻關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備受青睞。因此,在轉變高校辦學觀念和辦學模式的同時,還必須重新審定人才培養規格。
  我們還應當看到,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也給高校的管理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人事制度改革(聘任制、合同制、工資總額包干等),后勤管理制度改革(承包制、服務社會化等),以及校辦產業管理制度的建立,均與之相關。物質利益導向已是制訂管理制度的根據之一。
  總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高等教育再也不能固守陳舊的辦學方法了,變革已勢在必行。
      二
  高等教育對市場導向的反應,并不違背教育的基本規律。然而,教育基本規律決定高等教育有其相對的獨立性。這就決定了高等教育必須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
  第一,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既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服務,又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制約。受其制約是前提,為其服務是方向。這同樣是高等教育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兩個基本點。當前我們關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導向作用在教育界的反應,其實就是教育的外部規律的作用。所以,高等教育要主動適應,把握好這條規律。
  在高等教育的實踐過程中,由于我們并沒有完全遵循這一規律,因而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
  1.沒有擺正需要與可能的關系,或者不考慮社會需求,或者忽視自身條件。在辦學方針上,表現為急躁冒進,具體表現為不顧條件,盲目擴大招生規模,盲目升級,追求高層次,以致力不從心,造成辦學條件惡化。在供求關系上,出現某些基礎性專業畢業生供大于求,就業困難。在學科建設上,科系重復,結構性陳舊現象嚴重,學科水平得不到提高。
  2.從為社會發展(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服務這個基本點看,實際效果也不十分理想。一是由于通才與專才、基礎與應用、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高等教育、研究生與本科生、本科生與專科生等方面的層次比例調整不當,不能真正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二是由于我們培養的人才高分低能,脫離實際,不受社會歡迎。這樣,也不能說我們已經把握好了教育的基本規律。
  第二,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是教育的內在的要求。所謂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指必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得到較為均衡的發展。德、智、體、美諸方面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相輔相成的,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
  1.關于德育。德育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體現全面發展教育的社會主義內容。必須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教育學生,把堅定的政治方向擺在首位,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是學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務。但是,在當前市場利益驅動及支配下,社會上金錢至上的觀念盛行,與道德教育宗旨存在矛盾,因此德育必須堅持自己的目標,服務于教育基本規律。同時研究、遵循德育自身規律,諸如行為和情感的對立統一等等,以提高教育效果。
  2.關于智育。智育是教育全面發展的中心。智育必須遵循認識的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相互聯系的規律。由此而制訂的教學計劃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智力開發在高等教育中尤其重要,智育應把“授業”與“解惑”結合起來。高等學校高年級教學應以“解惑”為主,開發學生智力,啟發其創造性。這種啟發式教育又必須從學生個性出發,可見智力開發是一種個性化教育,智育重視培養學生學習過程的團結協作精神,因此,不能引入市場競爭的某些原則(保守商業秘密、技術秘密、使用間諜手段等)。智育規律應服從于教育的基本規律。
  3.關于體育。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體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拼搏進取的精神。因此,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內容。
  4.關于美育。美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內容。但美育與德、智、體三方面教育不同,一般不必建立獨立教學系統,美育可寓于德、智、體之中。德育中的心靈美、高尚情操,智育的美學觀念,體育中的健美觀都是美育內容。直接的美育(音樂、美術教育)可以在課余進行。美育教學活動也要服從于教育的基本規律。
      三
  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教育又有其相對獨立的地位、作用和機制,又對社會發展有著巨大的能動作用,因此,必須協調好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搞好高教改革。
  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自主辦學的意識和能力。在當前,我國的經濟實力還不能滿足全面發展高等教育的國情,要求我們立足現有的條件深化高教改革,辦好一些高校,注重培養人才的適應性,也就是為了更好地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為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服務。對高等教育來說,最積極的辦法是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加大科技開發力度,壯大自身力量,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高校的領導者必須盡快轉變觀念,在高教體制改革中,增強自主辦學意識和能力,主動練好內功,在優化結構上下功夫,在服務中求發展,在發展中壯大自己。
  2.處理好教育改革和發展戰略的關系,把發展戰略和遵循教育基本規律統一起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主要原則有八條,這些都體現了改革和發展與遵循教育基本規律是辯證統一的。這種辯證統一符合當前的國情和各地區的實際,是實事求是的。作為高校,尤其是領導層,必須從國情和本地區、本校實際出發,規劃學校的建設,不脫離教育的基本規律去實施本校的改革和發展戰略。
  3.遵循教學規律,搞好學科建設。當前,由于市場導向作用非常有力,迫使一些學校倉促調整專業,調整課程設置,改變教學內容。這種調整有的缺乏科學的論證,不符合本、專科大學生知識結構循序漸進的要求,不符合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和梯度加深的原則,結果會導致課程不穩定,教材不穩定,教學環節前后顛倒或不連貫,教學的正常秩序受到影響,可以說,這種作法是違背教學規律的。
  調整專業應按國家調整專業目錄的指導思想來進行:
  1.體現科學性,符合學科發展及教育教學規律,專業的劃分要有明確的主干學科體系,切實做到科學合理地設置專業;
  2.加強適應性,從過去強調“專業對口”轉為強調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
  3.統籌規劃,面向未來,能夠適應下一世紀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要強調在調整合并原有專業目錄的同時,展望未來,積極更新專業內容,增設新興專業;
  4.具有可操作性,專業的拓寬,既要加快步伐,又要立足實際,分步實施;目錄的調整要與當前和今后我國經濟體制、教育體制及學校內部的實際情況相適應,能大體上顧及到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校的不同要求,力求使專業目錄對不同類型高校,都有具體可操作性。
齊齊哈爾社會科學35~36G4高等教育周廣慧19981998(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工學院) 作者:齊齊哈爾社會科學35~36G4高等教育周廣慧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2:01:21

[新一篇] 高舉旗幟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舊一篇] 高校圖書館文庫發展之路探析  ——兼論中國人民大學文庫建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