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行 家國山河夢 文藝與小清新的天堂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簡體     傳統

臺灣不是一個星期可以游遍的,如果要環島的話,只能是蜻蜓點水而已。一個星期游遍一座城市都堪稱勉強,特別是像臺北這樣的城市。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非經年累月不可。即便在一個地方出生成長的人,要用言語表達故鄉,大多數人也是渾渾噩噩不知所然。網上有很多臺灣游記,美侖美奐,文字很優雅,照片拍的也很藝術。每個人的角度不同,多讀讀還是有益的。從美景中悟出更多意味,這就需要用心思考,搞點文藝出來。如果說還想更深一步領悟,從地緣政治、社會文化等角度,那就需要研究些歷史與政治了。

去一個地方,最美的是什么呢?是內心的想象,也就是腦補。如果有事后的回味,那多是理性的分析了。

云和山的彼端

臺灣的魅力在于,同樣的中華大地,同樣的華文族群,就像一個平行世界,處處相似而又深刻不同。有臺灣的導游說,我們跟大陸人沒什么不同,也就是所受的教育不一樣而已。與大陸的整齊劃一不同,臺灣多元文化并存,比較豐富自然。民主最大的好處,大概就是真實吧,不需要誰向誰報告。大多數人看起來,長著一張沒有被欺負的臉。當然啦,美國佬們就看起來更加奔放熱情了,那就是個性的自由發揮。

印象中的臺灣是什么樣的?澎湖日月潭,瓊瑤劇梅花三弄,單機游戲《軒轅劍云與山的彼端》,資訊產業主機板基地。在過去,這些都給大陸帶來了深遠影響。如今呢?有些早已遠去,有些現在是即將被大陸改變甚至同化,或者說中和吧。

到一個地方旅游,若圖方便僅為看看山水街市,跟團即可。若想稍微深入了解些風土人情,從一些具體的事務中提煉些看法,非自由行不可。去臺灣的自由行,需先去戶口所在地出入境辦通行證,再去天貓上辦入臺證,然后網上買機票定酒店。可能的麻煩點一在緊急聯系人,二在收入證明。

上海虹橋機場,隔著玻璃,光線明亮。看飛機起飛,毫無聲息,給人感覺就像是就算兩機相撞,也只不過是絢爛如煙花。飛機漸漸起飛,人群變成螞蟻,高樓變成積木。晚霞映照,江流入海,其間一片陸地,可是崇明島?恍惚間,引擎轟鳴,已在云層之上,日落西沉,一望無際。

云層穿梭,到臺北時,底下已是一片燈火輝煌,小激動。降落桃園機場,映入眼簾的是機場掛著一面大大的青天白日一國旗,這就是中華民國了?以前好像哪里看到,如果是臺灣的航空公司,播音員有可能會報“歡迎來到中華民國一臺灣地區,請……”,這個東方航空當然不會,有的只是請注意這個請注意那個。

臺灣的經濟與文化

臺灣的經濟起飛比較早,又因為多地震,房子都是偏低層的,低矮斑駁的馬路和墻面,看起來是沒有大陸的開發區壯觀。但是各個小巷子里會種上各類植物、小草,給人的感覺并不雜亂。店面各有特色,絕對不是千篇一律,好溫馨精致,看久了適應了,感覺到的是來自肺腑的舒服,比高樓大廈潤眼多了。融入到街頭巷尾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的獨特之處:干凈、精致、文化、隨和、熱情、真誠的本質。

游臺灣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多城市的景象,看起來破破爛爛的,不像大陸高樓開發區林立,哪怕是鬼城。臺北高樓比較多,其中有最著名的101大樓。它以棋盤式的街道布局,主干道以“忠孝仁義信”命名,兼顧了三民主義儒家八德,其它多以中國各個省份的地區來命名,類似上海。新竹則是資訊產業的集中地,高雄的經濟發展貌似也不錯。而在其他中小城市,則是傳統與現代融為一體,雖沒有大的經濟發展,但也沒有造成社會和時代的斷裂感。

地方上,大型的像沃爾瑪的超市挺少見,有的只是7-11、全家等小超市。特別地,還能看到不少的福利超市,里面音響放的是國軍的光輝事跡紀錄片,那么很明顯,是安慰一些國民黨老兵用的。有別于大型的連鎖超市,各個地方有很多小而美的店,以個性化的服務吸引游客駐足。老板可以依興趣自由發揮營造店面,而不必受公司商場的體制束縛。只是有些地方,那樣的小本經營,會有些蕭條之感。若是依賴陸客來臺,依賴外來資源,則將失去自主之力。

臺灣的東部地區,鐵路沿線多是海岸和山川,人煙相對稀少,對大陸的興趣可能低些冷淡些。西部鐵路沿線的有些地方,則也有一片熱火朝天工地的感覺。

當然,也看得出來,臺灣確實有產業空心化的問題,除了旅游業,其它經濟上的亮點不多。受限于幾百年并不算深厚的歷史底蘊,文化產業也存在的足夠文藝卻些許膚淺,以至于難以更加深刻,更具歷史意味的情況。真如羅大佑的歌曲《亞細亞的孤兒》所形容,臺灣像是孤兒,在大陸板塊漂移后形成,在世界與時代的進程中發展。臺灣島還像海浪中的一艘船,無可避免要受大陸的影響而浮沉,乃至于依附。

由于曾長期受日治時期統治,風格也相應受影響。很多人覺得不該去日本旅游,但是虛心學習嘛,哪怕你認為日本是世仇,去也無妨。雖然日本這個島國民族性有變態的地方,但確是個整潔美麗的地方。

在臺灣,不必有什么問人恐懼癥,絕大多數人都十分親切友好。不會有語言不通的問題,熱情大方、優雅從空、親切自然,不緊不慢。當然客氣容易,但那樣一種散發出來的人情味,不是裝得出來的。待客之道的話,不會像日本那樣禮儀做的太過,而是能真誠、謙卑但溫情。不過很顯然,這些在年輕人身上在慢慢淡化,不過依然是善良、單純的。臺灣當地的人,甚至于很多的外國人,對于中國大陸人民普遍沒信仰這件事很驚訝,他們認為沒有信仰的人簡直無法存活,信仰是規范一個人日常生活必要的存在。

“溫良恭儉讓”,臺灣的學者認為儒家的思想大概體現在了這五個字上面了。內心的篤定與溫和的關懷心,是頗為難得的,讓人明白做人的底線在哪,又從哪里去尋找到豁達的感覺。與有情人交談,自然人生就別有趣味。由于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基本的信任,國民素質較高,運作整體成本應當是降低不少了。臺灣的酒店沒有一家需要交押金,不會查房,甚至租自行車都不需要先交錢,默認相信大家都是好人。臺灣街頭沒有垃圾筒。夜市、居民小區附近,會有定時定點的垃圾車。當然日本韓國等也都一樣,在韓國,有大陸游客把誤垃圾扔到了郵筒里。

有的商店的招牌上面,會寫著“全省”加盟的服務專線電話,當然啦,很多地方的文宣廣告會寫的是全國。這個全國當然是不包括大陸的,這不是廣義上的“全國”。從小的教育里,臺灣公民有“中華民國”的教育,所以有國家的概念,真的是一點都不奇怪。當然,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以及制度、文化上的千差萬別,很多人有本土意識而沒有大中華的意識,這也是在所難免的。

臺北的街頭廣告,底下很多都有02開頭的聯系電話。那我們不禁要問,01是哪里,臺北都要屈居第2?臺灣的大城市不多,屈指可數的高雄的港口,排名曾到達世界第三,歷史最悠久的臺南,原來是府臺所在。那么,答案是原國民政府的都城南京,01是留給它的。民國的舊都是北平,陪都是重慶,有網友就認為臺北只能配稱作“行在”。上一次廣為人知,有被稱作“行在”的都城是哪個?是南宋的臨安,也就是杭州。

宋明兩代的遺夢

南宋的臨安城,因鳳凰山地理限制,坐南朝北,美其名曰:坐斷東南,不忘北歸。但最后呢?歌舞升平,直把杭州作汴州,安逸久了,無心北伐。十二道金牌,攔住岳飛,夢斷江南。最后倒是未亡于金,而是被蒙古人吞并。崖山海戰后,10萬宋人投海殉國,令人嘆息。不少外國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后,已無中國”。

同樣的事情,在明末又發生了一次,即關外的后金即滿清,入主中原。“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堪稱十分殘暴。南明永歷帝封延平王的鄭成功就聰明了,攻打南京失利,便謀求退守臺灣。清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歷十五年,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越過臺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后,直取臺灣。這其間,有一名何斌的客家人獻上臺灣地圖,講解原住民形勢,以及水路變化,古文描寫十分有味道:

“臺灣沃野數千里,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上至基隆、淡水,硝磺有焉。且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

永歷皇帝被清兵追逼逃入緬甸,被送回給吳三桂而滅亡。不過康熙朝缺乏水軍,開始以安撫招安臺灣為主,與鄭成功子鄭經談判二十余年,鄭經以不愿剃發而拒絕。在鄭經死后,政局混亂,災害不斷,清朝派施瑯進取臺灣。話說康熙時代用木頭船都能解放臺灣,現在60多年了都統一不了。同樣的華人世界,一海之隔,獨立是很難的,何況還有一定的歷史使命與責任在。時久越久,臺灣對大陸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影響也將會是越深刻,最后滲透到老百姓的日常交流中。

好在,元朝人對文化并無興趣,也不介意漢人指桑罵槐的婉轉諷刺,而能創造出元曲留給后世。滿清就不同了,皇帝們大部分精通漢文但又時刻防范漢人,文字獄就是康乾盛世下的杰作。那個時代,文人士大夫不敢隨意議論朝政甚至歷史,只好探究經學考古,在“螺獅殼里做道場”。像是若寫下“清風明月”、“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等詩詞,可以算得上是重罪。滿人的此等行徑,為后來毛時代的思想斗爭,所謂“一顆紅心向太陽,靈魂深處鬧革命”,埋下了伏筆。到了后世的反右運動,事情不像話到什么程度。比如一個人不說話,也可以安“莫須有”的罪名,說是“把對黨和領袖刻骨的仇恨深埋在了心底”。乃至文革,以思想入罪、行政教合一的制度,為中國史上所罕見。

一個王朝,內憂外患是很可怕的。“闖王好,闖王來了不納糧。”明朝后期的這句口號,說明苛捐雜稅會失去人心,可是到了晚明,稅多也是因為遼東戰事緊急啊。闖王起自西北邊區,輾轉直達京師,先于外患后金的侵入關內。而滿清若非內奸吳三桂,啥時進入還得兩說。又如宋朝,它的滅亡,除了崇文抑文、軍事不振,一個很大的原因也在統治階級。文人士大夫享受了優渥的待遇,老百姓壓力太大,農民起義不斷,內憂導致了外患的問題越來越大。“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蘇洵的《六國論》,借古諷今,看清了問題的實質。但沒辦法,宋朝積弱,游牧民族正勢強,皇室早已被蠻族的金戈鐵馬嚇怕了,只想歌舞助興、偷安茍活。

歷史是很相似的,不過懸疑在于未來將會如何。近一點的故事是,蔣介石要張學良好好讀明史。這就是把他比作了吳三桂的意思了,一責其丟失東北,二責其勾敵犯上。在中原,這片土地上的先賢,曾有言“漢家煙塵在東北”,一切都是時勢使然。人間大幕一出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們應該有幸來見證這一點吧。

民國的歷史記憶

很多王朝,不是敗給了外患,而是敗給了內憂。國民黨的部分精英分子,當年也像蔣介石一樣,想盡辦法推遲中日決戰,而担負“和談”的罵名,“攘外須先安內”,這是很有先見之明的。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后幾年,在日軍鐵蹄侵略之后,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猶其金圓券施行后,徹底失去民心。當時的境遇,官民普遍厭戰,政府若無外患,或可勉強維持慢慢恢復。奈何形勢比人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共產黨勵精圖治,飲馬黃河,進取中原,怎么可能愿意接受國府改編,內戰早已是不可避免之事,最后國府成了崩潰之勢。在大陸敗亡遷至臺北后,在反思日記中,蔣認為是黨國既非亡于中共,亦非亡于俄美,而是亡于創黨精神喪失,黨紀渙散。

只不過,事情剛開始,倒還不是那樣的。北伐勝利后,國民黨曾一度意氣風發,與共產黨決裂、中原大戰勝利、東北易幟,使中國獲得了表面上的統一。國民政府也曾迎來了難得的“黃金十年”,為抗日打下了最低限度的基礎。日本不能接受中國的統一與強大,軍部遂挑起事端,向中國內陸地區進兵,叫囂“三月亡華”。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蔣號召全國抗日,在廬山發表著名的“最后關頭”演說和嚴正聲明,指出“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后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人稱“小諸葛”、軍功卓越的白崇禧,在地方上第一個響應抗日。當時白已有威名,日本報紙的頭條報導,稱“戰神蒞臨南京,中日大戰不可避免”。他與李宗仁放下蔣桂的個人恩怨,以家衛國為己任,請纓北上抗戰,與廣西數千萬人不惜一切代價的決心抗戰到底,提出“游擊戰補助正規戰,以小勝積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拖垮日軍消耗其力量,與敵軍論持久戰”的策略,被蔣介石采納。依賴于德式裝備,黃埔子弟們在上海打出了氣勢,破了日本三月亡華的美夢。有外媒評論稱,“(上海)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的榮譽,此乃前所未聞者”。而在之后的臺兒莊大捷、長沙會戰、武漢會戰中,也是可圈可點。我們當然應當知道,光憑小兵張嘎、地雷、地道戰似的兒童團,是無法戰勝高度機械化的日本鬼子的,沒有蘇聯武器的源源不斷的援助,特別是交給共軍的日本關東軍武器,也是很難戰勝國民黨的。

話說,在希特勒上臺之前,德國人的思辨還是非常理性的,在對待中日問題上,有如下精辟之語:“須知,在第三國領土上對抗共產主義,并非防共協定之目標。我們認為,日本的做法實已違反防共協定,因為日本阻礙中國之團結統一,導致了共產主義在中國之成長與蔓延,而其最后結果將驅使中國投入蘇聯懷抱。日本因此不能期望獲得德國的支持。”

早在1920年代初,英國哲學家羅素就已準確地預測這一結局,他說:“盡管蘇俄布爾什維克會像美國那樣地標榜‘解放人類’,但實際上它比沙皇帝國主義更精明能干,更富有擴張性。……因此,俄羅斯之重返亞洲、侵占蒙滿,不是不可能的。屆時,它控制了滿洲,也就能決定性地影響北京(1927年改名北平”——引者)。凡此,只有在日本和美英兩國交戰的情況下,才是可行的。”

由于與日軍關外對峙、關內周旋了八年有余,國軍大部分飽受戰爭摧殘,戰斗力嚴重不足。但是,即使如此,在內戰初期,也還是保持著勝利的紀錄。

194645月間,白崇禧指揮的國民黨軍隊,乘著緬甸勝利的余威尚在,美式裝備彈藥充足,在東北四平打敗林彪部隊,并乘勝追擊。當孫立人部已接近哈爾濱,眼看就要全殲林彪部隊、拿下整個東北之時,馬歇爾卻蠻橫干擾,迫使蔣介石下了停戰令,并把白崇禧調離戰場。林彪部隊得到喘息,很快獲得新裝備而重整旗鼓,但國軍則士氣喪失,一蹶不振。這是蔣介石一生最后悔的事之一。白崇禧之子、文學家白先勇著《父親的憾恨》一文(載于臺灣《當代》雜志)說:“在馬歇爾壓力下,下停戰令而非追擊令,實為蔣氏后半生所有錯誤中的最大錯誤,‘四平一戰乃國共成敗之樞紐’”

而在同年8月,中共以賀龍、聶榮臻部十幾萬兵力發動大同戰役。傅作義奉命增援,采取圍魏救趙的策略獲得大勝,此后華北野戰軍一蹶不振。隨后,發表一封《致毛澤東的公開電》,其略云:“延安毛澤東先生:……最近由于你們背棄諾言,圍攻大同,政府以和平解決的努力、均告絕望之后,本戰區國軍才迫不得已采取行動,救援大同,解救大同二萬軍民。然你們相信武力萬能,調集了十七個旅,五十一個團之眾,企圖在集寧殲滅國軍,城郊野戰和慘烈巷戰,繼續達四晝夜,最后你們終于潰敗了,是你們自夸所謂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賀龍、聶榮臻所部的全部主力。在這次戰役中,你們擺在戰場的尸體,至少在二萬人以上,我們流著眼淚,已經將他們掩埋了。你們在潰退途中,因恐怖國軍追擊,竟至拼命奔逃,口鼻冒血,倒身路旁者比比皆是,這是一幅如何悲慘的畫面。”“我不禁要問是誰殺死了他們。……如果他們是在你的錯誤指導之下逞兵猖亂禍國害民,那就是你殺死了他們,在夜闌人靜時,你應受到責備,受到全國人民的懲罚。”據說,毛澤東讀罷此信,當時說了8個字:“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不過,在總體的政治宣傳上面,國民黨遠不如共產黨。當時的內戰大環境下,共產黨是相當得民心的。很多時候,筆桿子甚至要比槍桿子要厲害的多,社論及發言通常都是氣宇軒昂,正義凜然:

“中國的缺點就是缺乏民主,應在所有領域貫徹民主”——1944612日毛澤東答中外記者團

不能因國民程度不高而拒絕民主,應用民主政治教育人民提高人民——《新華日報》1939225日社論《民主政治問題》

推行民主政治,主要關鍵在于結束一黨治國。……因為此問題一日不解決,則國事勢必包攬于一黨之手;才智之士,無從引進;良好建議,不能實行。因而所謂民主,無論搬出何種花樣,只是空有其名而已。唯有黨治結束之后,全國人才,才能悉力從公,施展其抱負;而各黨派人士亦得彼此觀摩,相互砥礪,共求進步,發揮政治上最大的效果。有人說,國民黨有功民國,不可結束黨治,使之削弱。不知國民黨今日的弱點,都是在獨攬政權之下形成的。當其他黨派起來競爭時,國民黨只有更加奮勉、添加新血液、振起新精神,日趨進步。因此結束黨治,不會使國民黨削弱,只會使它加強起來。——《解放日報》19411028

……還有很多,這些都說的多好、多深刻、多動聽啊。

隨著土地改革、農村階級斗爭、蘇聯的援助,雙方實力此消彼長。猶其自美政府于三十五年(1946年)七月起宣布斷絕一切對華援助,八月復禁售剩余軍火,正值戰事進入決戰之際,予國府民心士氣以嚴重打擊。當時國軍數量雖仍占優勢,然補給缺乏,影響士氣,以致經常不戰而退。當時,美政府親共思潮泛起,對于國府的敗亡采取了坐觀其成的態度。美軍按協議運送到北平的軍火,“華北剿總”傅作義開箱時,發現數量不及批準的十分之一,而且多數器材殘缺不全,有炮無架,有槍無膛,形同廢鐵。傅作義也是看到這一點,才最終絕望投降。

那么,美國為何要停止援助蔣介石以及國民政府?有其錯綜復雜的歷史背景原因。有說法是,不止蘇聯,英美兩國都不希望看到一個統一強大的中國大陸,不僅僅是因為政治利益,甚至有一些不能言說的因素。也許可以說,輕視中國的帝國主義思想,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對于西方各國來說,資本主義與馬列主義為小差別,西方文化與中華文明才是大差別。直到韓戰爆發,美國的精英人士醒悟,認清民主的價值,才出手相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英國首相丘吉爾指出:“他的那種沉著、謹嚴而有作為的性格,給我以深刻的印象。這時,他的權威和聲望正處在頂峰。在美國人的眼中,他是世界上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力量,他是‘新亞洲’的一個斗士。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堅定地捍衛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人,同時他又強烈地反對共產黨。美國各界人士公認,在這次戰爭獲勝以后,他將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大國的首腦。后來,許多持有這些觀點和估價的人們都拋棄了他們原有的看法。我在當時并不同意人們這樣過高地估計蔣介石的力量,或中國在未來的貢獻,然而,我在這里還是可以指出,蔣介石大元帥至今仍然獻身于當時曾使他獲得廣泛聲譽的同一事業,但是,后來他卻在自己的國家中被共產黨擊敗,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斯大林要求外蒙古獨立時,則直接對蔣經國講,“只要你們中國能夠統一,比任何國家的進步都要快。軍事力量可穿越外蒙古,直達西伯利亞。”這的確是斯大林的“肺腑之言”,他所以要侵略我們,還是害怕我們強大起來。因此,此人只顧目的,不擇手段,千方百計來壓迫、分化和離間中國及整個民族。

1949年,解放軍連克要地,擋者披糜,以旋風之姿橫掃大陸,如入無人之境。粟裕大軍攻克廈門,渡江進犯金門。可是戰爭剛剛開始,風向忽然逆轉,進攻古寧頭登島的一萬四千解放軍戰斗三晝夜,全軍覆沒。最后金門海戰,也算是天佑一民國啊。臺灣從此沒有統一下來,韓戰爆發,美海軍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情勢穩定之后,國民黨尊崇儒家思想,踐行三民主義,以實施“清明政治”為目標。臺灣成了亞洲四小龍,成了中華民族的民主櫥窗。

如今的政治格局,正是奠定于這50年代左右的國際與東亞情勢。金門血戰,以及當初的那一場向蘇俄一邊倒的“解放戰爭”,那一場保衛“中華民國”的抗爭,意義在哪里?革命理想的堅持,還是自由的價值觀念,或者為傳統文明的延續?歷史充滿吊詭,但是終歸在向前行進。

近代思潮的演變

有評論言,國民黨未能適應五四以來中國的社會轉型(文明逆變),從而駕馭洪水猛獸(萬民),使之變成鐵板一塊的戰斗團體。這就是說,國民黨既不能挾廣土眾民而外抗強霸,又不能絕禍因亂源而內清時局。何況戰后初期,中國民生總崩潰、天災人禍大爆發呢(此由一百多年來由外患內憂所造成,而歸罪于一個危難受命而功傾國史之政府,實在是不公平)!

話說蔣介石青年時對馬克思主義感興趣,研究新思潮,自覺、有計劃地閱讀《新青年》雜志,多次閱讀《列寧叢書》,印象良好。直到作為孫中山的代表團前往蘇聯參觀,看到了真實的蘇聯內部黑暗政治,認定其“主義與事實有別”,且對中國的邊陲有侵略的企圖。幾個月的蘇俄游,使他對蘇聯和共產黨的看法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蔣介石表示對蘇維埃制度很反感,對蘇維埃政權開展的各種階級斗爭的形式感到不快。他在致廖仲愷的信中,言“其故在于中國人只崇拜外人,而抹殺本國人之人格,如中國共黨員之在俄者,但罵他人為美奴、英奴與日奴,而不知其本身已完全成為一俄奴矣。”在研究左翼思潮后,蔣得出結論,認為一朝赤禍為亂,則國家與民族將萬劫不復。蔣雖民族主義思想濃厚,但是有時也難免剛愎自用,不能因應時勢團結大多數,至于成敗利鈍,也只能憑后人公論。

19491010日是國民黨的“雙十節”,作為基督徒的蔣介石凌晨4點即起床,早課完畢后,仍感心神不寧。就在兩天前,前方來電顯示:粵省西北與湘、黔軍事已趨劣勢。面對兵敗如山倒的破局,六神無主的蔣介石只好以《圣經》卜問國民黨的前途和自己的命運。一番凝神默祈之后,蔣介石閉著眼睛按住《圣經》隨手翻開一頁,然后用手指點在某處。睜眼看時,原來是《圣經·新約·使徒行傳》第九章四十一節:“彼得伸手扶她起來,叫眾圣徒和寡婦進去,把多加活活地交給他們。”在蔣介石看來,這句話“有彼得拯救多加,起死回生之象”,神情不由為之一振,祈誦道:“感謝上帝,使我中華民國得由忠貞子民介石之手,能使之轉危為安,重新復興也。”但蔣介石終究無力回天。1210日下午2時,他帶著兒子蔣經國,在瑟瑟寒風中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逃亡臺灣,從此一去不返。

蔣信奉基督只是表面現象,他說讀起王陽明心學《傳習錄》、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曾國藩家書,則入得家園,如魚得水,也就是骨子里信的還是儒家的那一套。三民主義里的民族主義與民生主義先不論,民主與自由等思想從儒家觀點來看雖然不能說源流一致,但當然也是精神上不相沖突的。蔣在某些思想上,可以說是舊時代的人,新時代的潮水涌來,悲劇或許也是注定的。但處心積慮建設國家,面對外侮絕不放棄抵抗,對于歷史思潮也算是有先見之明,堪稱無愧于歷史與人民,終將贏得其應有的政治地位。

對大陸百姓來說,這是熟悉而又遙遠的存在,源自幾十年尷尬的刻意回避。文革前夕,毛澤東對法國記者說過,平生最后悔犯錯的事就是更改了國號,搞得后患無窮。建國時,毛堅持說要沿用國號,不過底下人想當開國元勛,建議主席當劉邦以超過孫中山的地位。當時而言,這是皆大歡喜的,但留下了聯合國席位與臺灣“小朝廷”的問題。正統之爭,關系到歷史的封號及地位,誰才是“亂臣一賊子”的問題,這是熟讀二十四史、皇權帝王思想頗為濃重的毛澤東,非常在乎的東西。

俄羅斯曾有一個學者羨慕中國,說你們遭受極端一共產一主義的情況比俄國要好得多。俄國是近70年的克格勃統治,殘酷“大清洗”的政策,而你們中間有改革開放,還有臺灣和香港兩個地區。那么,從歷史的眼光看,蘇聯解體后,國號恢復為俄羅斯共和國,連帶著三色旗、國歌一并回去。而英吉利共和國、法蘭西共和國,包括德國聯邦共和國在從君主專制進化為共和國的歷史進程中,也曾經多次分裂改過國號,不過最后都統一回到了第一共和國的名稱。

前些天走親訪友,聽聞上一輩人講些歷史趣事,像是“民間有傳聞,說是鋤盡共產‘草’”。共產‘草’,即空心蓮子草,這是一種在陰溝間繁殖茂盛的草,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左右氣氛比較肅殺,此說較為盛行。此草又稱“革命草”,據說當年,凡是紅軍經過的地區,便繁殖茂盛起來。還有一事,說是60年代初臺灣國軍在浙江地區密布暗線,蘊釀起義,民間甚至還有人定好了軍區司令,最后事泄,不了了之判刑了事。令我駭然的是,老人家還總結了原因,說是當年中國人窮啊,只好跟著共產黨走,與其餓死不如造反。唉,之所以有人餓死,那也是內憂外患,有人造反嘛。在那個貧窮的年代,社會控制還沒那么嚴密。民變如同瘟疫,極具傳染性,又如同荒漠上的野草,一點就燃。

大陸民眾,長期經受一個黨的宣傳教育,沐浴在黨國的光輝之下,從小喝著所謂西方思想中國化的狼一奶長大,作為一個中國人,也是夠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政治理想破滅、經濟大潮興起、拜金思潮泛濫之際,人們也終于漸漸明白,應該從沉重的革命思想中解脫出來,以輕松睿智的態度對待歷史,也更應該為自己活出真個性,活出大自在。

民國的現時思考

如今的臺灣,強調的是政治和解,建立了228受難者公園,以及白色恐怖紀念碑。甚至,為當初被槍殺的共產黨員與左翼人士,建立了“馬場町”紀念公園。這些,都為海峽這邊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當然啦,與對岸黨國當年偏好直接肉體消滅所不同的是,這邊的黨國喜歡的是思想工作的法寶,施行“精神一迫害”。當然,徹底醒悟、思想實在不能洗腦過來的,還是要清洗的,甚至再收個子彈費,不然就沒張一志一新、遇一羅一克、林一昭等什么事了,莫不是受盡屈辱而死。因為根據階級斗爭的理論,需要分清人民內部矛盾還是敵我矛盾,前者強調忠誠教育一顆紅心,后者嘛,不必當人看了。這正好呼應了一種需求,一種在滿清下臺失去皇權崇拜幾十年后人心奴性的思歸,中國人老百姓不能沒有皇帝啊,這心靈是要沒有寄托的呀。可是,這不新鮮了,兩百多年前,法國大革命后,法國南部農民不習慣共和制,造反的口號也是“我們怎能沒有皇帝”,引出拿破侖建立風云一時的帝國。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若思想無自由,則贊美無意義。雖然,有太多的歷史包袱,想要無懼任何的思想流派?誠難矣。但從漫長歷史時看,物極必反,總有一天,一切都將不再是問題。敏感詞也總有容量限制,前朝往事、當局秘史等一切,也將不再是禁忌。稱“當局政府”,如此稱呼,顯得我不像是大陸人士倒像是海外人士,非也,是因為讀史書多了,而多了一種超脫感。畢竟,在華夏漫長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政府都煙消云散了,無論是賢明的還是殘暴的。

猶記得,當初的我,思想也還是非常主旋律的。雖然對歷史有一些疑問及黑幕,有些歸之于野史,有些則為當時執政者開脫,認為是其不得已。就我個人而言,是如何轉變思想?因為排日、排法等活動掀起之際,奉旨游行、轉移視線之舉層出不窮,令人迷惑不解之時,耳邊響起一個聲音,該“科學上網”、翻土墻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如何的了。隨著連續幾天如饑似渴對歷史真實的了解,人生觀、歷史觀整個顛覆。因為謊言終將只是暫時的,兩相對照,真實不辨自明。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抗戰的真實歷史令人動容,而這,已經表明了一切。

有網友評論說,國民黨離開首都南京,依然把南京的夢留到了80年代。臺灣朋友們,都是讀著中華民國一首都在南京的教科書長大的,他們可能記得不臺灣南部山水的名字,但卻不會記不得大陸內河的走向。臺北的建筑看起來亂糟糟,因為在以前都沒有怎么規劃,101大樓也是近年本土化后的產物——在他們的心中,以后要回首都南京的,把臺北建設那么好做什么?

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家國上面還是有尷尬的。若論經濟發展整體實力,大陸遲早或者很多早已遠遠甩下臺灣一大截。但若論政治文化軟實力,大陸歷史包袱太多積怨甚深遲早遇到坎,狂風暴雨都未可知,而臺灣百姓社會平和、民眾安祥,沒有后顧之憂,又可以正統自居。統獨問題,臺灣百姓也不大會主動去談起這個話題,不會像大陸的狂妄者會談過幾年就要統一你們了。幾年前,藍綠之爭甚囂塵上,甚至可以說是有人挑動,其實并無意義,分辨文明進步還是野蠻落后才有意義。

國民黨這樣一個外來的政權,對于臺灣一島及金門馬祖等地來說,架構太大了,加在臺灣上實屬大材小用。國民黨是在清末歷史動蕩的大時代發展起來的,以富國強民、驅逐北方蠻族和帝國主義影響為己任,天生沒有小家碧玉的細膩氣質,與臺灣文藝小清新的格調不搭,時間久了越顯脫離本土而格格不入。而民進黨呢,則發自本土,呼喚自我及在地文化,有著小家子的局限性,比較強調民主與進步。當然,當初如果沒有國民黨的再次執政,能否促進民進黨反思、清除貪腐,以至于在政治上更進一步更加成熟也未可知。

也正如易中天在《品三國》中所講,劉備荊州集團到了益州,諸葛亮數度北伐,也曾遭到蜀地官員的抵制。而江東孫氏進占東吳,也曾大開殺戒,“業非積德之基”。最終三國統一,司馬昭滅蜀后,就將原屬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的官員都調回中原,實施“蜀人治蜀”。八王之亂后,晉室東渡,在劉裕立宋建立南朝后滅亡,最后回歸江南大族的統治。而所謂的五胡亂華,中原大地在經歷南北朝幾百年的長期分裂之后,于隋唐之際重歸一統。易中天的歷史觀點邏輯嚴密堪稱深刻,聯系到他跑到廈門教書,什么廈大漂亮的理由,我總感覺不是巧合,沒那么簡單,或許就是有著內心的小情懷吧。

假若沒有港臺,大陸恢復中國文化要慢很久,有些則只好失傳了。好在,文革時很多也只是精神改造,不像蘇聯大清洗肉體消滅,改革開放后,修正分子們就又紛紛出來了,希望在民間啊。但若沒有對岸的參照引導,在黑暗中的摸索,任著“摸著石頭過河”,總是曠日費時。在這點上,臺灣的“燈塔”作用,不可忽視。官方曾經宣傳“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但蘇聯已經沒有明天了,有識之士者,應該積極思考,為華夏民族找尋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中國歷史上,由南向北行軍勝利的,遠的如朱元璋的大明開國,近的如北伐軍勢如破竹戰勝北洋勢力。北方中原的地勢較南方為高,軍事政治上常常占據有利。但是文化血脈的保留,存續華夏禮儀教化等方面,南方獨有優勢,從而影響北方。南北朝時期,北方五胡亂華,東晉及宋齊梁陳等南方朝代得以存續漢文化。唯一一次是在元朝,南宋整體覆沒,因此有崖山之后再無中國的說法。當然,轉型中的華夏大地多災多難,還有四一九之后,文一革,八一九之后,等等。窮兵黷武,權力來源不正當,為了掩蓋歷史而一錯再錯,與民爭利。卻不知,臺灣的出路在哪里?

如今臺灣的“民國政府”,受限于民主制度,也只能行“為選民負責”的策略。軍事反攻的夢想早已破滅,政治反攻也不敢提,甚至不敢想、不敢做。但最不濟,也應當且已經像南北朝時期定都建康的東晉及之后的宋齊梁陳,在漢家文明上對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一樣,對大陸起深刻影響。就像金庸武俠風吹遍兩岸三地,臺灣地域大香港幾十倍,政治體制、經濟文化上的影響力也可以是更為深遠的。大陸的“改革開放”,施行部分的資本主義,可以說就是港臺六七十年代經濟發展政策的翻版。當然,“禮失求諸野”。在歷史上,中原地區的文明雖然幾度取材于南方,從南方汲取北方消失了的東西,但最終在廣度和維度上超越南方,完成統一。雖然道路曲折,但前景應當還會是光明的吧。

在蔣經國的時代,可以用儒家道統個人魅力而團結大多數,形成一個家國的感覺。但在失去黨國偶像偉人、傳統儒家思想淡去、講求小而美本土化的今天,實在有難以為繼的意味。馬英九施政上失去民心的悲劇,實在是有著大環境的因素。換句話說,這是好事,于馬英九其個人理想政治上的失敗,恰是民主憲政上的成功。

如今的臺灣當局政府,遠沒有七、八十年代的國民黨政府在經濟規劃上有魄力、能力與遠見,也談不上團結和清明,這可以說是民主的代價。議會政治、民主選舉的喧囂過后,政治人物畏于輿論,施政上縮手縮腳。又因為外部的壓力使然,并無實質驕人的成績。但歷史上,真正賢明的君主又能有幾個,更多的是昏君和庸君吧?相較而言,民主才是最不壞的制度,應當群策群力,完善選舉與議會制度,使其有能力甄別人材、革故鼎新,才是正途。

對于兩岸有心的國人,只好默默觀察,友好面對,又能如何呢?大陸當政者,或許期望的是隨時局發展,大陸足夠強大到可吞并或者同化臺灣,這當然是有難度的,很容易引起反彈。而臺灣有識之士,或許期待的是大陸時局有變,亦可觀中原之政,至少減少整個大陸傾覆過來的壓力。跟時間賽跑,到底要多久,這就誰也不知道了,天意吧。

…………

如果再去臺灣,想彌補一下此次觀光的遺憾,看看金門、澎湖,再游下阿里山、柳營、清靜農場,回墾丁沖個浪,看下花蓮七星潭,觀九份、淡水,逛臺北的誠品書店等等。

以下是一些分集游記,及相關的照片記錄,根據本次的旅程,大致劃分為10個部分。若有不當之錯誤,還請讀者見諒。

1、歡樂臺北


2、魅力宜蘭

3、美麗花蓮

4、清涼墾丁

5、文創高雄

6、府城臺南

7、人文嘉義

8、煙霞南投

9、繽紛桃園

10、時尚香港

歡迎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賬號!

[春秋茶館]

春秋茶館(微信號 season-tea),歡迎你的到來,謝謝關注!
每天分享一篇科技/游戲/人文資訊,點
綴生活,啟迪思想,探討古典韻味,歡迎轉發。

---------------------------------------------------------

 


小樂 2015-04-13 10:15:07

[新一篇] 春天,還需等待 遊戲、歷史及人文摘選

[舊一篇] 臺灣之行之(一) 歡樂臺北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