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1、不自由換穩定:
中國的穩定是消極的,因為它是以犧牲公民自由為代價換取的。自由精神是人類的創造精神,也是人文精神中的元精神,沒有自由就是沒有流動的空氣,世界就會污濁,生命就沒有光彩。
人類的第一價值是自由價值,但在當代中國,卻被一個叫“穩定”的偽價值給置換了。 將穩定與自由對立,是特權階級的一大發明。
2、不民主換發展:
中國的發展是以不民主的方式來進行的,說好聽一點,是精英主導發展,不好聽一點 ,是黨主導發展,民意民主的力量被漠視,所以,它必然帶來利益向官僚集團傾斜, 發展的利益就不可能全民共享。
因為不民主,所以中國的發展的利益獲得者是利益集團而不是全社會, 是畸形發展而不是健康發展,是泡沫式發展而不是可持續發展。
不民主的制度換來的發展,是以犧牲公民社會整體利益為代價,換取利益集團的利益 。 權力與經濟相勾結,形成權貴資本主義模式。
3、不公平換生存:
城鄉不公平、市場不公平、東西部不公平,不公平充斥當代中國現實生活, 如果你想反抗這種不公平,你得付出生存的代價, 那些無法生存的人們,就是在為不公平而奮斗,為了生存,低人權式生存,你就得放棄公平。
將人權下降為生存權,而漠視公民的自由民主權利,不承認公民的結社權、出版權、集會權、信仰權,也是變相降低了人性人格,使人成為生存人而非社會公民人。
4、不博愛換自利:
這是一個沒有博愛精神的社會,盡管志愿者們使我們看到博愛精神在新一代人身上復興, 但是,主流社會不給博愛以真正的社會空間,民間志愿組織與民間慈善基金都難以合法生存。
人們自利可以,但博愛,不行。 因為,你表現出博愛,你就搶占了道德制高點,使某些組織失了顏面。
5、不信仰換墮落:
不信仰使整個社會沒有神圣的力量資源,沒有神圣的力量生成的道德行為, 沒有信仰,人與人之間就沒有真正的互信,而人的墮落就成為必然。
墮落并快活著,成為中國社會主流生活景象。 因為無信仰,使整個中國社會缺乏內在的道德律,它必然帶來整個社會道德的下流化。 這種表現,無論是世俗社會生活,還是文藝作品,越下流越有市場,越低俗越受歡迎。
中華文化因此沒有神圣性。
6、不生態換經濟:
不生態,指沒有人文生態與自然生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低人權與低環境保護,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或保障。
人文生態以人權不受侵犯為核心,環境生態以環境不受污染為核心,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卻以丟失這兩大核心價值為交換條件。
7、不陽光換腐敗:
中國的腐敗是因為沒有陽光政治與陽光經濟,稅收是透明的,但稅款的使用卻不透明,官員的收入不透明,各級財政不透明,地方官員任命不透明,沒有陽光透明,就必然腐敗。不陽光必然換取大腐敗。
8、不道德換利益:
每一個人都可能不道德,不道德就可以去投機,為利益而戰。道德是一種內在的約束力,會使人在追求利益時有一種不損害他人的前提意識,但拋卻道德之后,投機就一往無前,利益就是一切。不道德看起來是換投機,實則是換利益。
9、不寬容換仇視:
對異見者、對道德不高尚者、對國際批評的聲音,都不寬容,以敵意視之,通過仇視來收獲敵意,通過敵意來創造敵人或虛擬敵人,以加強對異已力量或良知力量的打擊或清除。
10、不政改換危機:
歸結到一條,就是不政改,帶來政治危機,所有的政治危機都是不政改造成的。政改就是政治文明改革,使政治透明、公開、民主、自由,使政治成為公民的政治而不是黨派壟斷的政治。不政改帶來的不僅僅是政治危機,還有就是不可救藥的經濟危機、人文危機、生態危機,甚至每一個人的健康危機。
政治力是人類社會第一生命力、生產力、協調力、和諧力。不政改、必危機。不在危機中茍延,就在危機中崩潰。
網載 2011-07-28 20:46:36
稱謂:
内容: